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114部分

龙战长空-第114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也许你们说的没错。”有了之前充足的情报支持,龙云的话语里,也多了几分充实的自信。

    “现在su-27的装备数量有限,我们237团的确需要保存实力,而不能随随便便的承受战损。但是要说保存实力,对面的美国空军,他们又有多少实力需要保存?

    以我个人的观察,现在北约的注意力还在从欧洲西部向高加索的转移中;我们当面的美国第八、第二十航空联队,实际上还不能马上得到充足的武器和后勤支援。至于后面新增援上来的战斗机联队,数量看上去挺惊人,但基本上都是抽调过来的二线力量,作战经验和战斗意志暂时还并不足惧。

    在这种形势下,只要我们能不惜代价,配合友邻部队进行若干次攻势作战,很快就可以把他们赶出高加索空域;那么整个地区的防空形势就会变得对我们相当有利,至少在敌人恢复作战实力之前,我们可以得到宝贵的休整时间,这已经足够后方提供新的su-27战机到来了。”

    这些战术与战略角度混杂的分析,是龙云对当前作战形势的思考;这不仅是从战术层面去说明格斗作战的重要性,也是尝试从整体的作战层面上去考虑su-27战机的使用。

    在他看来,既然空前强大的su-27同时具备超视距拦截和格斗空战所需要的技术指标,继续把这样一种全能型武器当成大型截击机、或者说超视距导弹发射平台来使用,可以说就是一种浪费。

    就算上面有战略层面的考虑,作为237团,是不是也可以适当显露锋芒、去实施一些攻势作战呢?

    不过,在听到龙云的一番论述后,团里的飞行员和指挥官们却显然是陷入了短暂的思考,随即就开始了相当激烈的讨论和争辩。

    “su-27的特性,现在我们掌握的相当充分,执行截击作战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为什么一定要上去和对手近战?”

    “可是,正像维克托所言,在可以进入目视空战的时候选择脱离,这本身也有一定的风险。——之前不是也有战机在这种情形下遭到攻击、甚至被击落?”

    “你是说里科夫么?”

    提到这个问题,叫做里科夫的飞行员倒是开口分辨:“我也觉得,该格斗的时候就格斗比较好;或者说,要看具体情况。”

    之前的好几次作战里,因为交战空域里的北约战机数量较多,同时也因为237团采取了梯次配置的反制战术,完成超视距攻击、调头脱离的su-27编队也遭到过北约战机的尾追攻击,遭受过一定程度的损失。

    作为这样一种经历的体验者,虽然从被击中的su-27战机里弹射逃生,但想起这绝不愉快的体验,里科夫和另一名飞行员倒是很想改变战术、和对手真刀真枪的来场近距离对决。

    “说是这样说,可是,”这次带头发言的还是加米涅夫,“雷泽诺夫同志,su-27的性能真的可以和f-15c对抗吗?你为什么这样确定,我们在格斗空战中能够具有优势。”

    这样的问题,不仅是从加米涅夫口中问出,也是在座不少人的疑惑所在。

    和穿越而来的龙云不同,在这平行世界里的时间段里,东西方冷战的长期持续、伴随着严密的信息封锁和保密措施一直在持续;这种情报战线上的激烈较量,是不可能让苏联获得美国先进战机的实际性能参数,更不要说获得一架真正的战机来进行对比测试、进而研究有针对性的作战策略。

    当然,随着大战的爆发,这种之前不可能有的真正对比与较量,已经在血与火的天空中频繁上演;但是要真正认清对手的长出和弱点,在战斗中运用自如,一个月的时间当然是远远不够。

    这种宝贵的性能参照,不知道还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够得到?

    但是对龙云来说,这些都一点也不成问题。

    在强袭机大行其道、第四代隐身歼击机都已经过时的现实世界,f-15、su-27这样的第三代歼击机早已退出世界主要强国的空军装备序列,作为航空竞技的主力机种飞翔在天空之上;要说这两种机型的性能参数、对抗策略,很多航空竞技队都已经研究过无数次。

    ——不仅仅是研究,就连真正的对抗演练和比赛,大概也已经进行了几千场都不止吧!

    痴迷于航空竞技、对战机怀有莫大兴趣的龙云,当然是对这些研究和对抗烂熟于心。因为中国引进的歼-11系列战机是当前航空竞技的主力机种之一,对抗美国f-15的需求格外强烈,相关的战斗研究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因为有实打实的真正战机来反复对抗,其分析水平和研究力度比剑拔弩张的冷战对抗时期还要高。

    有这样的背景知识作为依靠,要回答f-15和su-27的对抗问题,龙云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其实他也不用多说什么,要说打f-15,之前驾驶迷g-29的时候他都收拾过好几架;现在换成更加强大的su-27,怎么这些小伙子们反而畏首畏尾起来了?

    有心要找来图纸和尺笔,给面前的所有人画出两种战机的飞行包线、武器系统攻击包线,在在此基础上结合火控系统、cao控特性和美国人的战术安排弱点综合分析,龙云的确是跃跃yu试的想这么干。

    他完全有自信说服这里的所有人,立即升空跟随他去和遥远南方的美国空军大干一场,用更多的敌机残骸来证明他的论断!

    但是……这样讲下去的话,他又要怎么解释自己这些天上掉下来一样的论据?

    难道还可以像之前那样,都用“脑袋有问题”来解释吗!

    ————分割线————

    求推荐票、求收藏啊!

第二二七章 观念的转变() 
想到这种难题,龙云谨慎的没有马上开口说明。

    要知道在一九八零年代,以克格勃杰出间谍阿贝尔的活动能力,也只是搞到了f-15初期型的一些技术资料;要说结合两种飞机的实战能力来综合分析、拟定作战策略,这些东西还远远不够。

    而龙云打算要说明的分析结论和战法规划,是建立在真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或者说完全就是要拿真实的f-15c来和su-27s反复对战、全面收集每次对抗的结果、综合起来分析思考才能够得出。这种东西,如果和盘托出的话,恐怕他是想不去克格勃喝茶都难啊。

    “如果没有把握,贸然接敌造成损失,那后面的仗又要怎么打?”

    “——如果只是考虑我们一个团的作战方式,真要用su-27去和美国佬的飞机打成一团,我个人完全赞成!可是现在战机补充这么困难,高加索地区一共也没有多少su-27,这种事还是要慎重。”

    “说是这样,那咱们的换装su-27,就只是多带几枚导弹么?——你们怎么不相信雷泽诺夫中校,对su-27就这么没有信心?”

    随着一番激烈而又混乱的讨论,龙云的发言引发出纷乱的意见,大家在热烈辩论一番之后也没有得出个人人都认可的结论来。

    说白了,既然投身战场,团里的飞行员们都是不畏生死的人;可是要说改变以往的作战策略、去和对手拼目视空战,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是不是能完成上级交托的防御作战任务?

    如果在交战中蒙受重大损失,又会对后续作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些疑虑,不仅是在座的飞行员才有;和政委索沃洛夫坐在前排边上,萨姆索诺夫团长这时候也是手摸胡茬,他觉得龙云的这种提议是太过冒险了一些。

    之前在指挥中心参加作战会议的时候,上面明确指出高加索的几个歼击机航空团,装备su-27战机的部队都是以国土防空、远程拦截为主,争夺前线制空权、在一线对抗北约空中攻势的任务主要是交给前线歼击机部队去完成。

    作为驻防在斯塔夫罗波尔的歼击机航空团,237团的主要任务是对一线部队提供超视距支援,同时待命准备拦截南方入侵的北约攻击机、轰炸机和巡航导弹。

    如此复杂的作战任务,不仅需要完善的地面导引支持,对战机自身的区域感知和作战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既然这些任务用迷g-23、迷g-29等前线歼击机是很难完成,上面把他们部署在高加索中心区域也是有更深层的考虑。

    现在,雷泽诺夫中校的提议,让他们大规模的前出支援一线歼击机、或者说就是和当面的敌机爆发大规模遭遇战;这种打法对237团的指战员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也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作战效果。

    在一番思考后,萨姆索诺夫摆摆手让大家安静,然后短暂的给讨论会做了结束。

    简短的说了两句话,他让在座的各位飞行员有空时思考这种作战思路,但是也没有直接出言支持龙云的提议,就这样大家散会各自离开。

    眼看天色已晚,来到餐厅里吃饭的时候,龙云却意外的被萨姆索诺夫团长叫到一张桌子边,两个人边吃边谈刚才的话题。

    “维克托,你的提议,是不是从之前的作战经历中思考得来?”

    “可以说有一些,不过我主要还是从su-27的性能出发。以我个人的分析、和昨天的出击感受,我们完全可以正面压制北约战机的活动,不一定非要像现在这样、仅仅以超视距作战为主。”

    “哦。——我知道,之前你驾驶米格机的时候,就击落过好几架f-15;昨天的作战里又干掉一架,很不错。可是,团里的其他人不见得有你这样的技术,你想过没有。”

    听到团长的质疑,龙云眨了眨眼睛,然后有点生硬的点点头。

    怎么说呢?之前开讨论会的时候说的挺来劲,现在听到萨姆索诺夫团长的话,龙云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思路并不一定适合237团的现状。

    此前一直是作为国土防空任务驻防、数年前才从装备su-15tm转换到先进的su-27,第237歼击机航空团从指挥官到飞行员其实都还保持着相对传统的作战思路,这种思路除非是碰到自上而下的贯彻改变,否则是很难在短时间里扭转。

    本来,分配到全新的重型歼击机su-27,如果237团抓住机会、着力进行对抗空优战机的全面作战训练,那当然可以成为高加索天空最锋利的长剑。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跟随大部队出击的经历让龙云明白,这支队伍的作战方式究竟如何;就现在全团以超视距作战为主的模式来说,要真正发挥su-27的强大作战能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

    见到龙云的点头认同,萨姆索诺夫觉得这位王牌没有什么脾气、是挺容易沟通,于是把勺子搁到餐盘边上,端起水杯一边啜饮、一边慢慢说出自己的一些考虑来。

    “现在团里的作战训练,的确不太适合攻势作战的要求。作训手册虽然发下来,但是小伙子们使用su-27的方式还是和su-15一样,这个一时间是改不掉的。

    ——不过我觉得,你提出的作战方式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看现在这场仗的走向,既然重点装备了su-27,我们团早晚也要面临更严峻的空中形势。下一步的作战训练里,我和苏沃洛夫也认为要加强格斗作战的作训内容,这里面就需要你发挥能力、多多指导战友们了。”

    “哦,这没问题!”

    龙云的回答很痛快,他很想把自己的作战心得和战友们分享。

    说完这些,想到上面把这位头号王牌安排到自己的237团里,肯定是有多方面的考虑,萨姆索诺夫觉得让这位王牌放开手脚、适当发挥一下也未尝不可。

    “另外,维克托,团里考虑你的战斗力突出,在作战安排方面也不打算给你过多的限制。如果确有必要,你和僚机科罗廖夫两个人单独出击,也是可以的。”

    ————分割线————

    求推荐票、求收藏啊!

第二二八章 单独出击() 
“单独出击?”

    来到237歼击机航空团,怎么说也是这里的新兵,听到萨姆索诺夫团长表示出可以让他独自出战,龙云在高兴之余也觉得有点奇怪。

    “就是说,你可以在指挥中心的调度下,以双机的小编队形式出战,而不一定要担任战备值班、就像之前那样随大队人马参加战斗。”

    听团长的意思,也就是说让他放手单干,类似中欧战场上的游猎作战么?

    萨姆索诺夫的话,让龙云想起来自己之前在中欧天空中的作战风格,的确是有点像很多王牌飞行员在二战时期所采取的的战术。

    “游猎”,顾名思义有点像是打猎,是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王牌飞行员单独出击、根据空情通报去猎杀敌方空中目标的一种作战模式。

    和游猎作战比较,传统的大规模空战往往是由明显的战役、战术意图而引发、攻守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必须跟随对手的行动而反应。而游猎这种随意性相当大、主要是为发挥王牌飞行员空战能力,尽可能杀伤敌方空中目标的作战模式,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却会带给敌方很大的空中压力,甚至影响到对手的作战决策。

    当然了,在主动出击、四处拦截目标的作战过程中,飞行员本身的作战能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很多击落战绩就是这样得来。

    比如二战德国空军头号王牌埃里希*哈特曼,他的三百五十二个击落战果中,一大半都是在东线战场的游猎作战里取得;这一方面说明其技术相当可怕,另一方面和苏联空军王牌的战绩比较,也说明游猎与大编队作战相比更容易取得突出的成绩。

    就拿埃里希*哈特曼与伊万*阔日杜布比较,三百五十二架击落战绩与六十二个击落战果的悬殊差距,是不是说两国头号王牌的作战技术的差别就如此之大?

    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德国空军与苏联空军的作战模式区别,这两者可以挪揄的比为独来独往的狙击手与跟随部队的士兵:显然前者的行动zi诱更大,也更容易获得战果。

    作为行动zi诱的游猎者,在局面有利时可以毫无顾忌的大开杀戒、情况危急则立刻逃之夭夭;而后者则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