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230部分

龙战长空-第230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飞机和地面车辆失踪的情形,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线索、与派出侦查的人员联系也是突然中断,但是通信设备却忠实的记录下了在侦察者失踪之前,联络中断前后出现的可怕嘶吼和惨叫;等到后来我在苏醒之后聆听了录音记录,才确信这些人很可能都和惨剧之夜殉职的人一样,在接近‘罗马’之后就神秘的受到重创、继而丧命。

    面对如此诡异的可怕状况,克格勃自然大为震惊。

    在最初的混乱之后,组织上一方面立刻着手将零三五三区域的警戒级别,从原先的“一级绝密”提升为“零级绝密”,为了严格保密起见,封存、转移了所有关于该地区的存档资料,甚至就连克格勃内部的材料也不例外;所以,雷泽诺夫同志,您之前在卢比扬卡大街11号看到的空档案盒,应该就是在惨剧发生后不久被清空转移到这里的。

    另一方面,意识到‘罗马’的情形绝非寻常,同时透着一种可怕之极的诡异,克格勃对原先负责‘罗马’基地和特异功能研究的部门进行了重组,组建了以‘罗马’为名的秘密总局,专门针对‘罗马’惨剧进行缜密调查。

    雷泽诺夫同志,您现在所处的地方,‘罗马总局’,就是从那之后才有的。

    ‘罗马总局’建立的初衷和目的,可以说非常明确,就是设法调查‘罗马’基地的惨剧因何而起,以及基地在惨剧发生之后的状况。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用说,您肯定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总局成立之后,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调查的努力,可是收获却是微不足道。

    之前,我刚刚告诉过您,关于‘罗马’,关于‘零三五三区域’,留存的资料非常之少,是吗?”

    “——呃,是的。”

    一直在听扎卡耶夫说话,忽然被提问的龙云愣了一下才搭上话头。

    是啊,如此严重的可怕剧变,到今天已经是十几年的时间过去,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克格勃竟然一直都没有调查到事件真相;克格勃的办事力度当然无可置疑,那么,难道是所有相关资料都在惨剧之夜遭到了损毁?

    “那么,现在我就说到这件事了。调查资料的匮乏,是罗马总局碰到的第一个严重困难。要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克格勃的保密原则导致。

    雷泽诺夫同志,虽然您是刚刚加入组织的新成员,想必也对克格勃的保密力度知道一二。本着就近存放、集中管理的原则,克格勃所掌控的大部分绝密资料都由专门负责档案保存管理的第十总局负责,也就是存放在卢比扬卡大街11号的地下资料库。

    但是您未必知道的是,这条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并非没有例外。实际上,对于像‘罗马’这样极端隐秘的工程项目,涉所及到该计划的所有图纸、存档文献和技术资料,不论是保存在纸面上的手写记录还是保存数据的磁带,可以说都是机密中的机密,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如果您不明白‘后果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那么作为‘罗马总局’的成员,我可以透露给您的是:多少年来,情报战线反馈回来的迹象都显示,美国人、或者还有德国人,他们同样在进行特异功能的秘密研究。当然,由于他们尚未掌握‘能媒’的作用——或者说,我们没有觉察任何他们发现‘能媒’的迹象,那么可以认为美国人的研究进展还极其有限、根本就没有入门。

    但是您可以想一想,如果他们知道了‘能媒’,知道了‘罗马’的存在,那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毫无漏洞的安全防范;与其让美国人像嗅到了血腥的鲨鱼一样凑上来搅局,还不如一开始就严守秘密、让关于‘罗马’的一切都无人知晓。

    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克格勃在‘罗马’这件事情上,采用的是极少数最机密工程才会使用的‘集中保密’策略。具体来说,就是把关于‘零三五三’区域、关于‘罗马’,关于特异功能研究的一切资料和相关材料,全都集中存放在‘罗马’基地。如您刚才所见,克格勃总部档案室的‘零三五三’区域资料盒里,就只有眼前寥寥的几张纸和地图、而且全都是惨剧之后新添加的记录,这是因为之前的档案已经被转移到‘罗马’基地的资料库房里。

    正是因为这样的策略,在‘罗马’建成运行的几年时间里,普罗大众和西方情报机关不仅不知道这座基地的功能和用途,就连中亚腹地存在有‘零三五三’这片神秘地域的事实也是一无所知。

    可是谁能想到,原本是出于保密的档案管理策略,在惨剧发生之后却成为了调查工作的绊脚石。

    在罗马总局着手研究这场可怕事件之时,我们首先就惊讶的发现,偌大的克格勃机构,翻遍资料堆竟连一张‘罗马’基地的地图都找不到;在真正动手规划调查方案时,我们手头仅有的参考资料还是在惨剧之后出动高空侦察机、冒着机毁人亡危险拍摄的一些照片而已。”

    说到这里,扎卡耶夫伸手拿起桌上的资料袋,从里面翻找出几张略显泛黄的航拍照片,他小心的把照片递给龙云:

    “雷泽诺夫同志,您不妨看一看,这就是我们现在掌握的、关于‘罗马’的全部影像信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四一章 隔绝之地() 
带着强烈的好奇,龙云从扎卡耶夫手上接过照片。

    打量一下手上的黑白航拍照片,龙云的第一印象,是当时拍摄这些相片的照相机出了什么故障、或者就是遭到了严重的电离辐射干扰。

    就他的粗略观察,手中已经有点泛黄的照相纸上,分布着星星点点的雪花状噪点和起伏不定的波纹噪声,虽然还不至于完全看不清拍摄的目标,却也让人难以辨识出照片的拍摄细节。带着一点疑惑,龙云的思绪没有在这上面停留多久,他一张张的看过这些黑白照片,然后才对神秘的‘罗马’基地有了第一次的直观印象。

    和他之前的想象不同,所谓的‘罗马’,看上去还真是挺像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

    从照片上看去,以近似垂直俯视的角度观察‘罗马’的样貌,可以看到类似于小型城镇那样的建筑和纵横走向的街道,从宽窄不一的建筑物投影可以发现这里的房屋普遍低矮,但也有突兀高耸的烟囱和水塔等建筑。至于整片区域的大小,由于航拍照片上没有给出换算比例,龙云只能大概猜测这片区域大概可以容纳上千人生活、工作;当然实际上建筑物里哪些是生活区、哪些又是研究场所,他当然就没什么概念了。

    “这个……‘罗马’,看上去挺像是普通的小镇。”

    观看完几张照片,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龙云只能先表达自己的一点印象。

    不过这时候他的疑惑也随之而来,就算是资料集中存放。难道不能派遣特战队员直接进入‘零三五三’区域。不说就地展开调查。至少也可以把资料从‘罗马’取出来?虽然经历过可怕的剧变,恐怕基地里的情状也是万分可怖,但是既然要调查就不能有畏难情绪,难道攻坚必胜的克格勃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吗。

    犹豫了片刻之后,他还是措辞婉转的提出这个问题,让扎卡耶夫接着继续说下去。

    “是的,您说的本来没错。您的想法,也就是我们当时的念头。就算是手头缺乏资料、连像样的地图都没有。也要设法抵达‘罗马’看个究竟,哪怕里面的人都已经……唉,都已经死于非命,总要有个结论才得瞑目啊!

    可是,既然有侦察机和车辆失踪、人员遭遇不测的前车之鉴,‘罗马总局’的行动自然要更加谨慎。关于‘罗马’当时发生的惨剧,我们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充满危险的测试,虽然也好几次酿成新的事故,却逐渐弄清楚了那天夜里发生的可怕剧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在作怪。

    是的。我说的没错:这些工作只是弄清楚了现象、而非原因;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关于‘零三五三’区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某种未可知的神秘因素在惨剧发生之后就一直笼罩在‘罗马’为中心、半径约二十千米的范围内。凡是接近、甚至进入到这一区域的人,都会遭遇到可怕的折磨、严重的会立刻死亡;不仅如此,所有依靠电子原理工作的设备,在区域内部和边缘也会失去正常功能、而且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故障。

    总而言之,就我个人的猜测,似乎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罗马’的惨剧之时失控而发作、将整片地区变成了人类和电子设备的禁区;以那天夜里的所见所闻、结合殉职者的经历推测,‘罗马’基地里的所有人,很可能在惨剧发生之时就已经……全部遇难。”

    ……全部遇难?

    虽然在听过这番讲述之后,龙云早已断定‘罗马’基地里的人凶多吉少,但是真的听到这种说法,他还是觉得很恐怖。整个基地里的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命丧当场、以扎卡耶夫当时目睹的那种方式痛苦死去?

    不自觉的想起扎卡耶夫刚刚讲述的可怖经历,龙云在心惊之余,也在心里产生了新的疑惑。

    “扎卡耶夫同志,发生惨剧的那天夜里,杀死探员和士兵的……存在(龙云实在不知道要如何措辞,去形容那种可怕的杀人力量),那究竟是什么?”

    “我……告诉过您了,我不知道。”

    略显疲惫的说出这句话,扎卡耶夫的回答明显没有什么精神;大概是看出来龙云神色间流露出的失望,老人又从烟盒里掏出一根烟、拈在手里没有点着,他缓缓向龙云说明接下来的事件发展。

    “刚才,说到将‘罗马’完全隔绝的那种神秘力量,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无论从理论物理方面、还是特异功能方面,都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结论。总之,那种神秘的力量就在那里,对其采取的一切探查行动都无功而返——这其实也很好理解,雷泽诺夫同志,您不妨想想看,如果一个地方是人和仪器设备都无法进入,那里面的情形如何,是不是就完全的无法得知了呢。”

    经过短暂的思考,龙云不得不点头承认扎卡耶夫说的没错:

    “好像……是这样,恩……”

    是啊,在平行世界所处的这个年代,虽然说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是在可怕而神秘的力量面前,失去了人和电子设备的观察、记录途径,龙云有些沮丧的想到,面对神秘莫测的‘罗马’还真是完全的无从窥探。

    思考之间,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通过光学设备从远处观察,比如刚才自己看到的航拍照片,不是还可以有一定的收获?但是他马上想到照片上的那些混乱的干扰和噪声,也就明白了这样做的意义其实很有限。

    对发生剧变的秘密基地,只是能够从二十千米外观察情况,这种观察又有什么意义?

    注意到龙云的神色变化,扎卡耶夫无言的点点头,然后才说出有些泄气的话来:

    “是的,情况就是这样。总而言之,尝试了各种方法和手段之后,我们终于确定这种神秘的力量既不是辐射、也不是剧毒物质,它无法监测到、也无法被屏蔽;失去了一切可靠的观测手段,也没有任何接近该地区的可能,调查工作也就很自然的无以为继。

    就这样,原本是作为特异功能研究的‘罗马’,变成了人类的禁区;对这片让人感到绝望的土地,我们逐渐改变了称呼。曾经的‘罗马’基地,现在叫做……

    叫做死城。”(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四二章 两条线索() 
“死城……吗……”

    听到这样一个充满阴冷死亡气息的名字,龙云忍不住重复了两遍,他不得不承认这名字让人很不舒服、可是却又非常贴切。

    被莫名的神秘力量包围、任何人无法接近的禁地,可不就是毫无生气的一座死城吗?

    而就在他对面的沙发上颓然而坐,扎卡耶夫这时候已经点上了手里的烟,经过漫长而难以忍受的回忆和诉说,他如今已经向眼前的王牌少将说明了自己所知道的大部分情况,现在就留出一些时间让龙云整理思路,好让他开展下面的工作。

    嘿,说是开展工作,关于“死城”又有什么工作可做?

    在“罗马总局”埋头工作了快二十年,曾经的惨痛经历和多少次的徒劳实验,他早已经厌倦了去和那片地狱一般的土地打交道。这并不是说,他是一名不忠于职守的克格勃探员;但是任何人的精神和意志力也终究有其极限,多少年来如同梦魇般压在心头的“死城”,已经成了他、或者说很多总局共事者的心病,现在他已经不是当年踌躇满志、心怀憧憬的那个伊万*扎卡耶夫,也没有心思和能力去和那没有可能战胜的神秘力量搏斗了。

    漫长的谈话暂时告一段落,随着烟气的再度升腾,宽敞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出现了长久的寂静;时钟还在墙上默默滴答,屋子里的两个人却都一言不发,显然刚才的这段对话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艰难莫名的经历,需要时间来冲淡心中郁积的负面情绪。

    在得到扎卡耶夫的说明之后。现在的龙云。心里可以说已经乱成了一团麻。

    在按照联络处的指引。找到“罗马总局”之前,关于这一次的调查任务他做过很多设想,可是任凭他如何天马行空的随便臆测,也绝对想不到事情竟然会是这样。

    “零三五三”区域里的“罗马”基地,这一处维克托*雷泽诺夫曾经前往、后来却又发生了惊怖惨剧的神秘所在,因为克格勃的保密传统而无法得到存放在“罗马”基地中的资料、文件和记录,也就是几乎完全失去调查的线索。

    而且这还不算,如果扎卡耶夫的话完全属实。不仅所有电子、电气设备在“罗马”邻近区域都会失效报废,任何人接近到一定程度的话都会发狂而死,这种情形无论如何想象都是可怕之极。

    那种可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