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293部分

龙战长空-第293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很戏谑的想到这儿,龙云却又转念一想。难不成这位聪明伶俐的瓦莲京娜还真是在担心他?

    这种想法,对他来说好像是有点无稽,于是就借着话题说下去:

    “我嘛,——在赫尔松近郊的基地里,战机有些损伤,暂时需要在这儿耽搁两天。”

    “是吗?作战方面的事我可不懂了,你待会儿和团长说吧。——不过,今天你又冒险了么?战机损伤的严重不严重?”

    “哦,这个、怎么说呢,”

    想起来自己曾经对瓦莲京娜做过的承诺,作战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龙云脑海中浮现出垂尾炸飞、黑烟直冒的红色十七号战损景象,他马上决定还是撒个谎比较好,“被流弹弹片磕伤了一点,简单修复一下就可以了。”

    简单的说了一顿谎话,又和萨姆索诺夫团长等人报告一番,龙云暗自松了一口气、才挂上电话来到外间的办公室,却见到在场的224团副团长等人都用一种满含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他一时间还是有点不太习惯,刚要问他们什么时候有空、给自己留点时间开个作战研讨会,旁边的一名航空兵大尉小声说到:

    “少将同志,我们刚听说的,您今天又一下子打下来四架敌机!——简直太厉害了,祝贺您!”

    随着大尉的话语,在场者全都热烈的鼓起掌来,这倒让处于众人目光注视下的龙云有点不好意思,他抬手挠了挠头、然后咧嘴笑着摆以摆手,然后和这些热切崇拜自己的红空军小伙子们岔开话题闲聊了几句。

    对刚刚打完的这一场激烈空战,其实他记得很清楚,自己除了给僚机助攻一架,前后干掉的北约战斗机一共是五架;但是空情监测的战果统计不可能这么快就做到精确,他自然也不会出言纠正。

    热烈的祝贺过后,在场者就有人问起他明天的出击计划:

    “少将同志,您明天会继续出击吗?——团里的战机您随便挑,或者我们给准备一架状态最好的单座型?”

    “啊,这个问题嘛,”

    听到有人问起自己的行踪,快速扫描一下在场者的意识活动、确认这里面没有特务和间谍,龙云清了清嗓子,然后不紧不慢的给出回应:

    “明天倒先不急,有时间还是先开会研讨一下战术。

    以我个人的观察,对付美国人最好还是兵不厌诈、虚虚实实;既然他们这次吃了疼,多半预料我们会大规模的连续出击,我们偏就先缓一缓,放点烟幕弹好让他们上钩。莫斯科发来的作战概要,大家也都清楚了吧?——是的,要我们故意示弱,然后再展开行动。”

    说到这里,龙云下意识的眯起眼睛,明亮的眼瞳中却似乎是两团炽热的火焰在燃烧:

    “给他们点时间!多补充点飞机,免得到时候靶子不够打。”(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五五六章 钳形攻势() 
战火纷飞的一天过去,出现在黑海上空的“死神”,在北约内部引发的震动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当天傍晚,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办公地,一场三军联席会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作为北约组织最东侧的成员国,土耳其本来一直属于美国欧洲司令部的负责范围;但是自从欧洲爆发大战、滚滚而来的红色铁流冲垮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脆弱防线后,这个国家就被临时划归美国中央司令部麾下统一行动。

    从如今黑海、高加索一线的作战形势来看,这一决策还算是相当明智。

    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墙壁上悬挂的大型投影屏上,是一比一百二十万的军用地图;细细的红色光线从激光笔射出,在投影屏上照出游移不定的红色耀斑。

    随着空调的呼呼运转声,当地cia派来的情报官正在详细说明华约集团的最新动向,男人一身衬衫长裤、还打了领带,和在座一大票军服笔挺的军官们形成突兀的反差。一边拿着激光笔在屏幕上来回比划、一边时不时切换画面,男人唾沫横飞的介绍过当前高加索战区的总体形势,然后就坐下来把时间留给军方的讲解者。

    “那么,咳……”

    随着坐在桌子上首的空军上将克拉克颌首示意,身旁的一名深肤色少将打开文件夹,发言之前清了清嗓子,似乎是对自己将要进行的阐述有一点底气不足:

    “各位同僚,最近一周以来的空中打击进展。发给大家的文件里有很详细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接下来。我简单通报一下今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恩……关于‘维克托*雷泽诺夫’在高加索的再度出现。”

    “哼——,”

    随着少将的话音落地,坐在长桌另一侧、身着陆军制服的中年将军闷哼一声,

    “你说的就是那个‘高加索死神’,他又在战区出现了?”

    听到同僚带着质疑的粗鲁问话,少将似乎有点尴尬、却只能没什么脾气的回应:

    “是的。今天爆发在黑海上空的遭遇战,我们一共损失了六架战机,目前对跳伞飞行员的搜救还在进行中。综合各方发来的报告。特别是第八联队的约翰逊中校作证,我们基本确定这场遭遇战是‘高加索死神’所为;这名曾经造成极大麻烦的俄国王牌,在消失半个多月之后再度出现,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哦,我看也是这样。”

    听到空军方面的弱势发言,似乎是被天空中横行无忌的俄国王牌给打没了锐气,从航母上远道而来、参加这次三军联合会议的劳伦斯少将轻描淡写的附和一句。

    在上一次由马克*米切尔海军中将担当制定、出动海空军数十架战机却依然没能解决“死神”的那次联合行动之后,海军方面就不再对空军的指挥协同能力、以及飞行员战力抱有太大信心,或者说对自己的飞行员也是一样。说白了,现在的劳伦斯少将已经清醒的意识到。美国海空军的庞大作战序列当中,根本就没有哪怕一个能够与“死神”匹敌的王牌飞行员;而如果还是想依靠狼群战术、用铺天盖地的机海淹没那个俄国人——

    拜托。上一次在高加索的惨败,损失一整打战机的残酷现实,这已经足够打消任何人继续豪赌的念头了罢!

    想到这里,劳伦斯才没有像出征在即、却依然不能确保头顶安全无虞的陆军同僚一样发出愤怒的质疑,只是面色沉稳的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克拉克将军,司令部给海军方面的指示,是配合陆军很快将要发动的‘钳形攻势’,在黑海方向发动大规模两栖攻击,通过海军舰艇登陆、直升机机降和远程火力支援来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得不到空军方面的有力掩护,坦率的说,海军的航空母舰无法穿过已经被俄国岸基反舰导弹控制的土耳其海峡;而失去战斗机部队的强有力掩护,我们就并没有直接发动攻势、在俄国人密集火力打击下完成任务的信心。”

    “——我们也是一样!面对俄国人在东南欧和高加索的重兵集群,单单凭借地面进攻,我不相信土耳其人会和我们的小伙子们一样用命;如果不能保持足够的空中压力、将俄国人的战术打击飞机屏蔽在战线之外,所谓‘两周推进到黑海北岸’也就是一纸空谈!”

    “好吧,好吧!先生们。”

    有些劳神的抬手揉搓一下太阳穴,克拉克将军有些不耐烦的摆一摆手,让在座的同僚们暂时停止这些没意义的抱怨和互相指责。摘下眼镜看一看长桌旁这些军服笔挺的将军们,他忽然间却觉得这场面很是滑稽,这些同样在星条旗下宣誓的战场老兵、还有他们那些枕戈待旦的部下,现在竟然都已经到了没有空中支援就不会打仗的地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和他们一向瞧不起的俄国人相比,简直就是差的太多了吧!

    而且,什么叫做“提供有力掩护”——将军信手翻了翻面前的打印记录,最近一月以来北约战术空军已经在高加索损失了近二百架战斗机、还有几乎同样数量的空勤人员,而俄国人的空中力量仍然一如既往的活动频繁,几乎没有一点被压制的迹象。

    想到就在距离安卡拉并不遥远的中东,将军一时间几乎有些走神,他在回忆五年前的那场“沙漠风暴”行动,如果这一次的对手也像萨达姆政权那样、仅用一周时间就让他们彻底取得战场制空权,那该有多好。

    诚然,面对实力雄厚、脾气暴躁的北极熊,这种想法的确是在白日做梦;但是面对同僚的无端指责,将军随即言语坚定的作出一番回应:

    “五角大楼发来的指示,我们在座各位都很清楚了。那么,我个人同意诸位的看法:那就是要顺利从土耳其海峡和高加索走廊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不仅有赖于海军同僚的努力,”

    说到这里,将军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劳伦斯少将,

    “更需要空军方面给出强有力的保证,确保在战役开始之际就取得并保持战区的制空权;关于空军下一步的行动安排,具体事宜可以在后续的磋商会谈中,和我的副官联络。”(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五五七章 海洋的召唤() 
“我个人可以保证,空军方面的行动不会受到‘高加索死神’的干扰,不仅战斗机联队会一如既往的全力出击,攻击机联队和战略空军也会继续高强度空袭,不给俄国人以任何喘息之机。

    总而言之,目前的战场态势仍然对我们有利;五角大楼制定的‘钳形攻势’,需要我们三军通力配合、才能如期执行。”

    说话间,俨然取代了在座的中央司令部指挥官,久经沙场的克拉克将军一番话说出,自然让在场者都暂时噤声;眼见这位年过五旬的将军一脸可怕神色,迟疑片刻的劳伦斯还是小声提出一点疑问:

    “那么,将军阁下,——‘死神’的出现毕竟是很现实的威胁,空军方面的行动真的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哦,影响?自然是有的。”

    看向桌子对面的劳伦斯,克拉克直觉的感到这位海军少将并不完全相信自己的承诺,他不由得略为怀念起以往与米切尔通力配合的一段时光,“俄国王牌的出现,对我军的行动是一种现实威胁。但是我想请在座各位想一想,一个王牌飞行员,哪怕是像‘死神’这样的王牌,一次升空又能打下我们多少架战机?——五架,还是十架?”

    “……!”

    面对将军的突兀问题,在座者不由得纷纷脸现愕然,一时间谁也没有出声;而随着缓慢的话语,克拉克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有些古怪,仿佛是受到了“高加索死神”的莫大刺激。年迈的将军眼角在不自觉的微微抽动。

    为了完成上面压下来的作战计划。作为一名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如今的他已经不愿再去考虑什么吝惜部下、便宜从事的手段:

    “‘高加索死神’,就算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一个人就想对抗庞大的合众国空军,挑战我军在高加索战区部署的上千架战斗机,延缓、甚至阻碍我们的行动步伐?

    ——不!

    就算他真的是‘死神’,也绝不可能做得到。”

    ……

    安卡拉的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

    降落到224团驻地的第二天,没有升空出击的龙云。在赫尔松基地参与、或者说是主持了一上午的作战研讨会。

    在此期间,从团里收到的空情通报来看,经历过前一天的空中遭遇战,美国空军显然是忙于调整部署、检讨战术,高加索的天空出现了近来少有的平静景象。既然美国人暂时畏缩不前,稍事休息就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于是在睡过午觉之后,当天下午龙云就坐上吉普车外出,进行一下战斗间隙的难得放松。

    不过要说放松,他所选择的地点,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尼古拉耶夫市。

    当然。对于乌克兰西部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龙云虽然很有一些好奇、却也不至于在大战正酣的时候跑出来悠闲观光。说起“尼古拉耶夫”这座黑海之畔的中型城市。最吸引他的还是另一个地点:

    黑海造船厂。

    在龙云的回忆里,黑海造船厂,是一段波澜起伏而反差突兀的映像。

    回想一下来自现实世界的记忆,这座红海军的重要造船厂,既有一九七零年代就占地近三百公顷、拥有职工两万多人,大约每三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舰级别作战舰艇,以惊人速度蓬勃发展成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的辉煌时代;也有苏联解体之后,被迫切割未完工的核动力航母舰体、厂区凋敝破败不堪,整体运转趋于停滞的悲凉景象。

    黑海造船厂,这座承载红海军光荣与梦想的航母摇篮,在这个离奇诡异的平行世界里,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

    坐在颠簸前行的uaz…469吉普车里,这个问题一直在龙云脑海中徘徊。

    就这样一路前行,直到通过厂区的特别安检、在警卫室进行了登记,真的乘车来到海风阵阵的黑海之畔,打开车门踏足在坚硬粗糙的水泥码头上,龙云才算是真正见到了答案。

    眼前的黑海造船厂,可以说两者都不是。

    就在他眼前,一眼望去鳞次栉比的码头边、厂房里,到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不论是民用船舶还是已经涂漆完毕的灰蓝色军舰,这时候要么静静停泊在水面,要么就还是呆在船台或者大型船坞里,接受工人们的紧张施工。船厂特有的金属敲击与机械轰鸣,混杂在湿漉漉的闷热海风里阵阵吹打在脸上,让他不自觉的生出一阵感慨。

    辗转重生的“辽宁”号,这里就是她的“家”吗……

    踏足在错乱的历史长河之中,身处黑海之畔的龙云极目眺望,就在这一片忙碌的场景中,那偶尔出现在视线里的断壁残垣、和依稀可见的爆炸破坏痕迹,却也明白无误的昭示了船厂受到空袭的严峻现实。

    作为红色帝国唯一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舰级别作战舰艇的大型造船厂,大战中的黑海造船厂自然成为北约重点关注的空袭目标;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国土防空军在厂区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