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34部分

龙战长空-第34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和之前的那些德国人不一样。他的技术很强!

    驾驶盘旋能力颇为优秀的迷g-29,龙云本来并不畏惧和对手缠斗;但是看到敌人不断利用瞬时转向改变机头指向的扭曲航迹,他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会是非常危险的。

    和德国人的ef2000相比,由于迷g-29推力和存速都不占优势,如果龙云首先被迫退出盘旋,肯定会遭到对手凌厉的尾后攻击。但是被对手咬得很紧,龙云尝试几次都无法安然脱离盘旋,这个家伙对自己用的武器相当熟悉,一直把龙云保持在aim-9m的高概率杀伤区内;如果龙云勉强脱离,那后面马上就有大麻烦。

    被人盯死了吗?

    ——这怎么行!

    没心思和对手玩转圈游戏,龙云把节流阀推到最大,做出一个高过载的剧烈反向扭转脱离了盘旋。果然,对手的“响尾蛇”导弹马上就尾随而至,但是龙云早有防备,利索的使用急剧侧转这个简单却实用的动作甩掉了它。

    瞬息万变的空战中不容多做思考,躲过导弹的龙云稳住cao纵杆左右摇摆,一边使用高yoyo防备对手的迫近攻击,脑海中却在快速的回顾刚才的机动对抗。和其他德国飞行员不同,这个家伙对ef2000的能力了如指掌;那可就很难对付,毕竟战机的性能差距是明摆着,再说也没有多少剩余油料,龙云现在必须尽快摆脱对手的纠缠。

    龙云这时候并不知道,后面紧追不舍的ef2000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经过之前的战斗和高速奔袭,因为接敌前抛弃了副油箱,鲁道夫的油料也已经捉襟见肘。刚才的剧烈对抗又消耗了大量存油,鲁道夫这时候也无心恋战;他暗自记下这架米格机的外观特征,红色十三号是吗?

    下次照面时,你就不会这样幸运了。

    见到对手主动放弃转向脱离,龙云虽然有心追击,但是所剩无几的燃油却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调整航向后发射一枚r-73,看着远去的火焰变成亮点,逐渐消失在视野中。在亚音速状态下发射导弹攻击高度占优、速度超过马赫一点五的敌机,龙云知道这基本没戏,他也只是示威一下而已。

    在战区上空降低高度盘旋几圈,也没有发现伊万的降落地点。

    眼见搜索无望,油料也已经见底;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攻击,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防空导弹盯上。悻悻然驾机返航,想到这已经是第三次失去僚机,龙云大概理解了伊万刚才的愤怒表现。

    再这样下去,是不是就没有人敢给他做僚机升空作战了?

    返回机场的路途中,龙云有点心不在焉。经过这样激烈的战斗,以他的过人体质也觉得相当疲惫。

    现在他只想先回到现实,好好地休息一下。

    ps:大早晨的,有推荐票和书架空位的给点支持吧!

第七十二节 安全形势严峻() 
返回机场后,龙云才知道刚才他的处境有多危险。

    带着仅剩的一枚r-73顺利降落,战机返回机库机型例行检修。当武器组的机师检查导弹时,却发现挂在米格机左翼最外侧挂架的导弹,竟然越过两重保护电路自动击发过,只是解锁机构和推进器都没有动作。

    换句话说,这是一枚被误cao作发射的导弹,却恰好又是一发臭子儿。

    从地勤嘴里听到这个消息,龙云简直是被吓得不轻。

    带着这样一个不定时炸弹飞了半天,最后还直接带弹降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引信就会动作,那他岂不是变相自杀吗!

    经过机械师的反复排查,毛病虽然表现在导弹上,实际却是战机的火控系统出现了问题;好在导弹的引信保险没有解除,否则直接就会凌空爆炸把载机轰成筛子。其实之前团里的其他飞机也出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故障,有的上天以后雷达就扫描不能,或者导弹打出去却不吃照射而变成无控火箭,但是这一次也真是太吓人了。

    不过……吓人就吓人吧,飞机还是要继续飞。

    要怪就怪这该死的潮湿天气,野战机库里可没有空调保持恒温恒湿,能有这样的状态已经是地勤全力维护的结果了。

    经历若干次高强度使用后,红色十三号的两台克里莫夫rd-33发动机都已经接近大修时间;作战的高负荷使用加剧了引擎的损耗,不过这倒还好说,直接换发动机就可以。

    309团虽然刚转移到新驻地不久,后勤部门的kraz-6322型越野车送来的发动机和备件倒是相当充足;上面知道这个团的米格基本上都到了发动机要大修的时候,至于换下来的旧发动机可以直接原车送回后方的检修工厂去处理。据说这些新运来的rd-33b-2经过改进,推力略有增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其他飞行员还没有感觉出来。

    这样折腾半天,虽然都是地勤在忙活,好奇而在一边观望的龙云也真是有点疲倦。

    回到宿舍帐篷里,他先给自己倒上一小杯红牌伏特加。

    ——哦!这玩意……

    比红星二锅头还要冲啊。

    算了,随便喝点吧;龙云可没有酗酒的爱好,再说飞行员最好还是少沾酒精为妙。冲了个澡上床休息,龙云很快就发出轻匀的鼾声。

    ……

    穿越时的疲倦感,果然是会带进现实。

    今天是难得的周末,起床之后龙云在偌大的房子里四处转了一圈。地下车库里,暗蓝色的帕萨特不见踪影,大概苏雪已经出门去乐团了。这女孩子每月好像就上班十天左右,如此轻松的工作还真是惬意呢。

    回到客厅里呆坐一小会儿,盘桓在他脑海里的,还是他在平行世界里遇到的那些对手。

    先是美国人的f-16,然后是f-15,现在竟然还有ef2000。

    这些机型和现实中的可以说一模一样,后面还会不会有更新、更强的敌机出现?

    而且……经过多次战斗,龙云已经深刻认识到空中战斗的狰狞可怕。

    莫名其妙的梦中穿越,让他具备了超强的战斗技术,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是来自于维克托*雷泽诺夫的记忆,多少是他之前的勤学苦练。但是就算他技术再强,也不见得能包打天下:之前的作战里,如果驾驶ef2000的不是那几个平庸的飞行员,而都是熟悉战机特性的老手,可能被击落的就会是他自己了。

    至于意识窥探,这个颇为诡异的能力,在空战中也帮不上龙云什么忙。

    当然,如果是在地面上打仗,这种黑魔法一样的能力可以让龙云占尽便宜。但是在空中,敌我距离如此之远,战斗形势又是瞬息万变,龙云根本无从查觉敌人的意识活动。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死扛,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哪天真的被敌机打中,穿越时出点岔子的话,会不会让他在现实世界里直接丧失意识,变成个植物人?

    龙云赶紧摇摇头。这个他怎么知道!

    不仅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更没有办法做试验去验证。

    就算对她没有任何影响,龙云也很担心,只要在扮演维克托时出现点什么意外,就会让他失去继续穿越的能力。在现实里暂时还没机会去碰到飞机的驾驶盘、cao纵杆,龙云的空战梦也就是在平行世界才能实现,他可不想失去这个刷经验的宝贵机会。

    总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但是要怎么办?

    是不是可以用现代的科技水平,在平行世界里做点弊呢。

    和平行世界不同,在这样一个强袭机称霸天空的时代,原先被视为空战利器的歼击机和武器系统如今都已经不再神秘,其技术资料和甚至实物都是唾手可得。

    现在钱暂时还没有,买不到那些曾经列装的导弹或者其它武器,但资料可都是免费的。

    大概是对投机取巧的事情一向比较迟钝,龙云现在才想到这样的办法;但是说干就干,拖泥带水的风格他可一点也不喜欢。既然要在苏联空军麾下以王牌身份继续进行作战,那首先就要能够对付西方种类繁多的歼击机威胁吧?

    这个事情看上去是相当不靠谱,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大学里学的就是机电专业,龙云这方面的知识还算丰富,他大概上网查了下,就明白这事情并不好办。

    虽然在美国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北约成员国的歼击机无论是装备类型还是机载设备都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是火控系统和其中最重要的雷达却是多种多样。就算是工作原理类似的雷达,比如当时使用最多的单脉冲多普勒雷达,其中的辐射陪着方式和信号后处理也是各不相同,看到一大堆的文档说明龙云就有点头大。

    虽然说,有了这些在平行世界里万分宝贵的雷达参数,只需要提交给苏联军方和情报部门,对前线作战肯定有极大的帮助;龙云当然也想这样做,但是要说这对他自己的安全保障,那就说不上会有多大用了。

    哈,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参数都有,那进行传说中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如何?

    别忘了歼击机可不是核电站,哪里会有无穷无尽的电力供应!

    而且要是真的那么干,恐怕很快就会招惹来大批反辐射导弹的密集攒射。想想飞过天空、四处散播不同频率干扰信号的歼击机,那简直已经不是什么歼击机,专业的电子对抗机也没那么变态;那种东西只有天顶星人才有,这里可是地球,就算那个奇怪的平行世界也一样。

    这条路还是算了。有没有更实际点的?

第七十三节 反制“麻雀”() 
全频带阻塞式干扰,那行不通。

    能不能指定要干扰的机型,用干扰设备有针对性的去对付?

    哦,理论上当然可以。要是你的对手只有一种飞机,这方法倒是不妨一试。

    就像平行世界里那样,龙云在作战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北约的电子干扰,对他的行动已经构成相当大的困扰;没办法,苏联的先进歼击机也只有迷g-29、迷g-31和su-27这几种,尤其是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的迷g-29,雷达和火控系统的工作模式、频率参数等信息都泄露的差不多了。

    但是,这个方法只能对付装备整齐划一的对手。要对付北约那杂货铺一样的空军嘛……

    还是算了吧。总不能准备一大堆不同的干扰设备,出击时先看看天上来的是什么型号,然后再决定挂哪个去干仗吧?所谓可编程、自适应的干扰设备,龙云也不指望苏联当时的电子水平能生产出来,这个他连想也别想。

    那么,难道只能把参数背下来,然后提供给情报机关?

    龙云马上就有点头疼,他想到了这样做的大麻烦——怎么解释这些数据的来源。

    本来穿越作战就是为了能刷经验,他可不想被克格勃怀疑是北约的特务、甚至是双料特务,情报部门的人可没有那么好打交道。

    既然没法干扰敌机千奇百怪的火控系统,那可不可以干扰型号相对比较统一的导弹呢?

    红外导弹首先不考虑,对付1990年代的红外制导导弹,干扰弹伺候即可。

    虽然龙云之前的作战里几乎没有使用过红外燃烧弹,但并不代表他不会使用,只是没有那个必要。说到干扰弹,撒布方式什么的还有很多学问呢。

    但是雷达制导导弹那就是另一回事。

    对付雷达制导导弹,传统的干扰箔条抛洒战术只能忽悠老旧的连续波雷达,对北约战机普遍使用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效果很差。直白的讲,多普勒雷达是根据目标与载机的相对速度来发现敌人,而箔条这样的东西只能在天空中漂浮,速度基本为零,基本上没有办法欺骗先进雷达的扫描。

    不能干扰敌机的雷达,龙云索性就从导弹本身入手。这个时代里导弹资料查询起来很容易,要从谁开始下手?

    当然是aim-7系列、绰号“麻雀”的那种。

    在1990年代的那个平行世界里,北约的大部分战机使用的中距导弹都是“麻雀”家族。

    至于更先进的导弹武器,美国人早在1992年就研制成功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aim-120,在平行世界里他竟然还没有遇到过。或者是有,但是被美国人视为“最终决胜兵器”而雪藏了?

    ——那不是鬼子才有的癖好吗,龙云嘲弄的笑了笑。

    “麻雀”导弹,这个名字起源于美国sperry(斯佩里)公司在1952年首次试验成功的老兵级武器,直到1963年才获得aim-7这个世人熟知的正式编号。

    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麻雀”逐渐发展成为庞大的导弹家族,其中有被放弃的“麻雀”i、“麻雀”ii,也有“麻雀”iii这样大量装备的成功系列。

    早期的“麻雀”i导弹弹头尖削、涂装花里胡哨,看上去就像大号的玩具焰火,性能也十分低劣,并不具备任何超视距攻击能力;但是后来的aim-7e/f/m型“麻雀”iii则相当热销,虽然性能并不算多么突出,但是产量极大,广泛装备于北约各国的歼击机使用。

    现在,龙云所要考虑对付的,就是编号aim-7f/m的“麻雀”iii系列。

    其他的导弹嘛,比如法国人的r530、或者更先进的“流星”,还有可能存在的aim-120,他目前还没有见过,也就先不作考虑。

    按图索骥,龙云很快查到了对付“麻雀”导弹的诸多干扰方案,简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没办法,谁让它产量多装备广呢?当年为了对付美国人的导弹,从苏联到中国的武器专家可没少动脑筋。要是这么多方法都用上,那“麻雀”的下场和烧火棍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考虑到穿越时代苏联的技术水平,龙云筛选一下,这里面不需要复杂信号处理的还真不多。

    苏联的电子技术发展路线很怪,有些领域很先进,有些却又落后的离谱。看来看去,还是在歼击机上普遍使用的干扰机上做改进最容易实现。

    简单说来,就是模拟一束“麻雀”导弹导引头能识别的回波信号,但是在发送相位上做手脚,让导弹认为已经抓住了目标,只是方向角有三十度的偏差。于是导弹按照导引头的指示侧转、侧转、再侧转,就算它已经真的对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