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377部分

龙战长空-第377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导弹的纷至沓来,天空中骤然出现的一道道白色流烟与此起彼伏的爆炸火光,霎时间几乎就要将疏开配置的f…35机队淹没在闪光与碎片的海洋里,让刚刚发动攻击的“闪电”机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发射导弹之后正在减速、准备在适当时候脱离接触并暂时回避,前后两行阵型的“闪电”机队虽然明知道对手的导弹就在路上,却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好想,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吃下了这一波攻击,天空中马上就绽放出战机爆炸解体的橘色火光、和随之而来的灰黑浓烟。

    短短几秒钟时间里,四散规避的f…35机队就有三架战机不幸中弹!

    刚刚接战就蒙受如此损失,对数量庞大的“闪电”机群来说显然也不是什么好兆头。

    虽然刚刚被击中的三架战机,他们发射出去的导弹还可以由其余战机继续提供中段指令,但是看这样的局面,等到姗姗来迟的“slammer”们飞到预定的目标位置,那架速度惊人的敌机恐怕早就已经脚底抹油、连影子都见不到了!

    机体性能上的差距,在没有网络体系支撑的作战情形下,导致了一边倒的战斗结果。

    凭借“炎龙”的出色飞行能力、和火控系统的多目标接战功能,驾驶三马赫座机在两万米以上空域疾速杀入对战空域的龙云,第一波攻击就打下了五架猝不及防、或者说规避不利的f…35,而对于对手发射的一批批超视距导弹,他甚至都没有做哪怕一点机动去进行规避:要攻击飞行在两万四千米以上高度、位置还在飞速变化的“炎龙”,这种目标参数可以说与sr…71同样变态(当然“炎龙”还可以飞的更变态),aim…120d导弹的推进器早在爬升应战的过程中就完全燃尽,只是凭借无动力飞行段的受限过载能力,这些拖着白烟划出一道道抛物线的“slammer”基本上连目标的样子都没见到,就转而永远落入了大地的怀抱。

    短短两三分钟时间,在空战战场上就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发射两批次共计十二枚pl…15k导弹,就消灭了远在八十千米距离外的五架敌机,这种杀敌节奏对一般的战斗机来说就是有点不可想象;不过就在驾机巡曳天穹、对下面那些到处乱飞的“闪电”战机进行单方面屠杀之时,龙云却也并没有感到飘飘然。

    从观察显示屏的喜悦中回过神来,他很快就意识到超视距导弹的杀伤效率并非强袭机所能改变;换句话说,十二枚导弹换五个目标,这样的交换比也许并不算难看,但要是他一直这么干下去,那么等到所有导弹消耗殆尽,他是不是就只能放弃这种单方面任意枪毙对手的作战方式,而要冲下去和几十架“闪电”拼航炮了呢?

    意识到“导弹排队枪毙”的战术不能持久,龙云眼瞅着武器挂载显示,他准备驾驶战机接近刚才抽打过一次的“闪电”机群,用类似的方式打光剩余的十二枚pl…15c,然后就果断放弃高度优势、和这些“球电”们进入一场你死我活的航炮对抗。

    毕竟要说拼航炮,f…35“闪电”某些型号上装备的gau…12型二十五毫米转管炮,在战斗机航炮配置里算是挺突出,但是和电磁炮比起来就像是个玩具一样。

    至于说,为什么战斗机不也追随潮流,和强袭机一样安装威力强悍的电磁航炮,那首先就要在机体内安装超大功率的带动电机和储能器,从运作原理上远没有强袭机可以直接使用锁氢晶二次转化成电能那么方便,所以随之而来的结构超重也太可怕,实际上就成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所以要说拼航炮的话,哪怕对手数量很多,他掌控的“炎龙”也用不着惧怕!

    打定了这样的主意,龙云的操控也和之前一样,他继续驾驶高速飞行的座机在战区上空盘桓,很快就兜了个圈子绕回到刚才锁定的两个大机群侧前方。

    在这一过程中,座机的rwr、乃至导弹侦测系统一直没有停止鸣响,显然四面八方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闪电”们都在竭尽全力的拦截,但是面对拖着青蓝色火焰在头顶万米高差上狂飙的“炎龙”,f…35的导弹攻击显然有些苍白,结果他没有受到任何打扰、就从容占据了良好的超视距拦射位置,现在只等火控系统一声令下,就是再一次的导弹出鞘!

    带着这样的想法,等待了一会儿后却没有得到提示,龙云疑惑的看向座舱外的大片天空、然后又盯着显示屏研究片刻,一开始还有点搞不清楚状况,然后他才发现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

    就在大屏幕显示器上呈现的情景,原先一直被平稳跟踪的两个“闪电”机群,目标轨迹已经有些散乱不清,火控系统的解算也受到干扰而无法进行;对这种现象,龙云从理论上其实并不陌生,但是在大机群对抗中他还是第一次亲自目睹,这些“闪电”战机显然是吃了一次超视距对抗的亏,现在正集结在一起实施集群电子干扰反制。

    面对“炎龙”的分布式雷达系统,单架“闪电”的电子干扰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说只是聊胜于无;但是就像现在这样,集合多架战机进行统一运作,有针对性的干扰对手火控雷达的照射波束,可以说效果就立刻翻了很多倍,也有了立竿见影的遮蔽效果。(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七〇七章 投入近战() 
随着无影无形的电磁波在天空中四下播散,一场电子战层面的较量随即展开。

    这种层面的较量,可以算是“闪电”的一种优势项目。

    龙云今天面对的这一百架对手,美**方大量装备、在世界上广泛扩散的f…35“闪电”,虽然名义上是与f…22“猛禽”、f…34“沉默猫”一道组成高低搭配的廉价三军通用机型,不过事实上作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战斗机时代的收官之作,看似低端的“闪电”其实一点也不廉价、真实战斗力也并不逊色于“猛禽”、“沉默猫”这样的双发重型前辈们。

    和飞行性能优良、注重空优作战能力的f…22等早期四代战机相比,f…35“闪电”本身的飞行性能并不突出,机动能力在各大国开发的诸多四代战机中也只能位居下游;但是得益于美国强大的电子、信息科技能力和一体化作战系统功底,“闪电”战机的作战模式已经基本上脱离了“武器对武器、平台对平台”的旧思路,而全面转向了依托一整套完整信息网络的体系战。

    就像现在这样,组成密集编队飞行的若干架“闪电”,正在彼此互联的一套控制网络指挥下协同行动,各机的电子干扰设备全都功率全开、在网络统一调度下乱序发射电子战系统截获的“炎龙”雷达扫描信号。

    面对这样的一种分布式电子干扰,从对手的视角观察,就好像天空中的“闪电”战机位置在不断瞬移。自然会造成极大的困扰。

    由于“闪电”机群的集群式电子干扰。火控系统无法从杂乱的目标回波中准确识别出自己发射出去的信号。无法获得稳定的目标参数、也就无法完成导弹发射解算;发现对手还有这样一种伎俩,龙云虽然很快察觉到了f…35机群的战术改变,一时间却也没有什么妥善的应对之法。

    当然,即使对手使用了电子干扰,可以扰乱“炎龙”的火控系统探测,但是还没有到能够抹杀自身存在、让敌人无从察觉的地步。如果只是要把导弹打出去,现在龙云倒是可以根据敌我态势自行判断目标是否处于导弹攻击包线内,然后命令系统发射导弹实施攻击;但是即使导弹发射上路。如果系统没有办法为其提供中段指令修正,面对天空中位置不断变化的“闪电”机群,导弹命中概率也会变得相当低。

    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闪电”,哪怕只是一批批各自为战的机队拼合起来,面对电子干扰的不利局面,接下来的战术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是继续发动超视距攻击,还是果断进入目视空战?

    驾驶飞行性能优越的x…8a“炎龙”,虽然受到敌机的电子干扰而难以实施视距外攻击,但龙云依然手握着战场节奏的控制权,接下来这场仗要怎么打。可以说还是由他来决定。双眼匆匆扫掠过面前的大片天空,显示屏上标示的一系列目标暂时还都没有出现在视距之内。龙云手指在导弹发射按钮上停留片刻、就果断做出了决定,他后拉节流阀、推杆让战机低头,就这样直接进入俯冲,向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小簇“闪电”战机冲了过去。

    反正看现在这样的情况,哪怕对手没有施放电子干扰,十二枚pl…15c最多也只能再打下几架敌机而已。

    敌人的数量是空前的多,最后还不是要靠航炮去扩大战果?

    带着这样的念头,驾驶战机一路俯冲加速接敌,龙云小心控制战机速度不要超过马赫三、也就是电磁航炮的使用速度上限;用略带汗水的手紧握操纵杆,他能够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有力的“砰砰”跳动,和内心深处难以遏制的一种杀敌渴望。升空之后一直在和对手远战,也基本没有发挥出全状态“炎龙”的飞行性能,这一时间他却突然有了一线莫名的觉悟,既然马上要进入近距离战斗,那么接下来就全看自己的了!

    和打电子游戏一般的超视距战斗不一样,真到了白刃溅血的格斗空战里,机载火控系统可就帮不了飞行员太多,可以说完全就是作战人员技术和意志的一种比拼。

    置身气氛紧张的天空战场中,龙云这时候只是牢牢盯住自己选定的一批接战目标,其他敌机一概交给火控系统去监视留意。带着倏忽间再度觉醒、正在无形中发挥影响的潜意识,驾驶“炎龙”从两万四千米高空扑击而下;随着高度的降低和敌人的接近,一场近距离激战已经箭在弦上。

    模拟器中的战斗态势正变得愈加复杂,不过所谓“旁观者清”,在训练室里观战的陆春江却看得明白,随着“炎龙”改变战术杀入敌阵,仍然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闪电”机群也很快采取行动,除了被x…8a盯住的一小队战机还在空中不紧不慢的原地盘桓,其他各个方向的战机则先后转向、接近战斗即将爆发的狭小空域。

    眼见这些由模拟器掌控的“闪电”,行动的还颇有章法,陆春江倒是一下子来了兴致,他倒想看一看这年轻人要怎么应付?

    虽然说对于sfm7560,一百架战机的模拟推演任务着实不轻,大概现在这些f…35也只是在按照某个预定方案在行动而已,要说和真正飞行员的操控那还是没法比。但是对强袭机、战斗机之间的对抗经验丰富,上校自然还是有所保留,他不是太看好龙云的选择:如果这家伙真的一路冲下去,放弃强袭机的飞行性能优势去和对手拼航炮,这可就有点意气用事,而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

    面对战斗机的围攻,就算“炎龙”的电磁炮性能远胜过一般战斗机航炮,但那也得看是什么情况。

    像今天这样单刀赴会的局面,如果是面对几架、十几架战机,也许还可以放手一搏。但是现在呢,天空中四面八方围过来的战机数量已经有好几十,而且周围还有一些战机在伺机而动;眼见“闪电”们在充分利用体系作战的优势、可以蜂拥在狭小的接战空域里而不担心互相碰撞,陆春江就觉得龙云这一招着实过于托大——团里的一线飞行员都未必能全身而退的场面,这个搞航空竞技的毛头小子,他觉得自己可以创造奇迹吗?

    置身于紧张的天空杀场,陆春江的质疑,对龙云来说是无暇窥探、也没时间去揣摩的。

    驾驶战机不断接近天空中队形密集的好几架“闪电”战机,他这时候已经飞快的在心里给自己算了一道数学题。

    座机现在还有十二枚pl…15c,哪怕一枪一个,也只能撂倒十二架;然后电磁航炮呢,一千二百发的备弹量着实不少,但是要说十几发炮弹扫出去就保证打掉一架敌机,显然这也是天顶星人才有的本事。

    换句话说,这场战斗中他不可能全灭对手,而只能尽力而为的去拼一拼啰?

    简单算计就知道情况不妙,内心燃烧的斗志却驱使着他奋勇向前,全状态的“炎龙”机动性能究竟如何,现在就是上手检验的时候!

    一想到接下来的激烈战斗,不知怎么的,龙云居然就感到极度期待;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真正的强袭机,然而就像之前两次落败之后所感受到的念头一样,一种突兀而诡异的熟悉感,却让他很有一点弄不清楚,这种熟悉究竟是自己的一种幻觉,还是什么其他离奇古怪的原因所致。

    激战当前,无暇再思考更多,短暂的几十秒俯冲加速后,龙云眼见前方白云稀薄的广阔天空中出现了模糊可辨的几个黑点;不过还没等他辨认清楚那到底是敌机、飞鸟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投影显示中的几个黑点已经被框上了醒目红色三角形,火控系统已经自动将其识别为敌机并高亮显示出来。

    强袭机座舱里的替代式投影显示,之前龙云只知道它具有战斗机座舱不能比拟的广阔视角,现在眼见天空显示上还叠加了目标提示,对目视空战简直就是作弊一样的存在!

    对“炎龙”的这种功能,他先是很新奇的感慨了片刻,然后才想起来这功能恐怕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挥作用,而是因为自己现在正在单刀赴会,所以天空中其他一切会飞的东西肯定都是敌机,也就不需要什么敌我识别而已。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这场一对一百的战斗中,目标自动识别功能的确帮了龙云的大忙。

    考虑到四面八方来袭的f…35“闪电”战机,搭载的aim…120d、aim…9x导弹基本上都无法对“炎龙”构成威胁,而配备的gau…12航炮射程又很近,换句话说也就意味着,这些漫天遍布的“闪电”战机要想在格斗空战里击中龙云的座机,就必须接近到目视距离、而且还要靠的很近才能使用航炮。

    当然这种想法,暂时还只是龙云的一种个人推测,座机的火控系统可没有那么托大:就在他驾驶x…8a一路狂奔、杀到转向逃窜的“闪电”机队身后时,威胁迫近的告警提示已经在有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