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645部分

龙战长空-第645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对盘踞西太平洋的美军第七舰队,双方之间的战略博弈也一直在进行,远洋决战的时刻尚未到来,双方却都在默默准备,如今就看战局的整体走向如何了。

    不知不觉,眼见少将讲解完毕,会议主持者就留给大家一些时间讨论。

    到了自由分配的时段,接下来还需要一起商讨、决定远东战区接下来的作战计划,龙云在椅子上欠一欠身、拿起文件夹来继续翻阅,现在他对自己置身其中的这一场战役有了全盘认识,也大概能揣摩出红色帝国下一步的前进方向。(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一三四章 太平洋舰队() 
归而总之,看一看眼前的远东战局,虽然残酷的地面战斗还没打响,在红空军、太平洋舰队的强势压迫之下,不论负隅顽抗的日本、还是明哲保身的韩国,显然都绝非东方国家集团的对手,哪怕驻日美军一改前阶段的消极应对,全力协防日本,对远东前线的整体战局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韩国的情况暂且不论,对日本而言,一旦失去北方国土、领空,尤其是周边海域的控制权,封锁红色帝国的效果就要差了一大半。

    这样说来,对日作战的意图,也正如他此前所揣摩的那样,根本不需要跨海登陆、完全占领日本,而只需要重点进攻其北部地区——就像vvs现在做的那样,便可以事半功倍,达成突破岛链封锁、牵制美国的战略意图?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坐在灯光明亮的地下会议室里,龙云现在倒想起了这么一句古语。

    他现在觉得,这句出自《孙子兵法》中《谋攻篇》的话,正可以用来阐释苏联的远东战略。

    面对远东方向的美国仆从国,不论日本、还是韩国,像中欧战役那样直接兴兵攻占固然是一种选择,然而隔海相望的远东,毕竟不等同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欧洲大陆,在综合实力并不占多大优势的情况下,认真审视地缘战略态势,做出“其次伐兵”的选择,这也算是世界大战爆发、“伐谋”与“伐交”都不可能情况下的一条良策。

    不过,顺着这条思路想下去。通盘考虑一下远东的美苏对峙态势。龙云的神色就多了几分凝重。他知道事情不会这样简单。

    一句话,陆上力量对比毫无悬念,如果比拼海空力量的话,北约其实还是占据一些优势的。

    不等龙云沿着这一条思路继续下去,在场的一名与会者,远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斯捷潘*扎哈罗夫离席走了过来,他只好暂时中断思考,和这位身材高大的红空军少将讨论vvs接下来的行动策略。

    面对红空军的头号王牌飞行员。扎哈罗夫少将当却没像对待一名航空师指挥员那样公事公办,他先是由衷称赞了维克托*雷泽诺夫的英勇出击和累累战果,两人随便寒暄几句,就坐下来一起研讨。

    此前几天的战斗,忙于在北海道方向升空杀敌,龙云一直没造访过位于哈巴罗夫斯克的远东军区司令部,虽然作战命令往往就是来源于那儿,他和少将同志握一握手:

    “最近的作战,进展还算比较顺利;如果推测正确的话,大概再有一周时间我们就可以击溃Вccr。——不过这只是阶段性成果,美国人的空中力量。这才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要面对的主要威胁。”

    “是的,中将同志,”

    眼见面前的头号王牌单刀直入,座位上的扎哈罗夫少将就点一点头,说话间挺兴奋的搓搓手,“司令部的考量也是如此;相关的材料,您想必都已经浏览过,美国人的第七航空军实力还在,和第五航空军一起,这两支敌对力量的战斗力显然要比Вccr高一些,如果是在陆地上空遂行防空作战,对我们会是一种极大的阻滞。

    此外,根据委员会探查到的一些情报,从美国本土增援过来的战斗机联队也将要到达,规模大概也是一个航空军、战机数量在一百四十架以上。”

    “战斗机联队,美国人的援兵?”

    对少将同志的介绍,龙云提炼出了一点新消息,他此前每天都会翻阅传真材料来专注战况,不过美国人还在向日本持续增兵,这倒是有点让人意外:

    “‘增援力量’,他们现在还有这能力?

    少将同志,就我的了解,在高加索战役之后,美国空军实际上已经遭受了沉重打击,损失的战机和飞行员数量都在三、四百以上,一时半会儿应该很难缓过气来,否则我们的当面之敌,第五、第七航空军也不会一直消极应战了。

    那么现在,增援日本一线的美国空军兵力……恩,不是新组建的部队,是不是?”

    “啊,中将同志,情报上的确是这样说的。”

    对龙云的一番分析,扎哈罗夫起初也十分认同,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作战部队番号,但是维克托的分析的确很有道理:当战争严酷进行时,应急训练出来的飞行新手,用来补充实力严重下降的一线部队还勉强可以,但是像这样整编开拔,如果还是一支新组建的航空联队,那简直就是白白浪费战机与人力的飞蛾扑火行为。

    不过转念之间,从整个远东战局的角度考虑,斯捷潘*扎哈罗夫又迟缓的摇了摇头。

    拿起打印纸在手上拍打几下,他对维克托解释一番:

    “不过嘛,中将同志,您想必也会认同,对高强度的大规模战争来说,‘添油战术’往往就是一种拙劣的消极应战行为;虽然不清楚美国人这么做的目的,但是明摆着,他们感受不到‘侧卫”战机的威胁,所以才会摆出一副持久挑衅的样子。。

    美国人的算盘,今天的作战会议上我一直在思考,既然日本列岛上的防空力量无法遏制我们vvs的行动,再加上海军方面的配合,可以说我军现正掌握着战役主动权,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美国人还会采取‘添油战术’,为了屏护日本而不断消耗宝贵的作战力量?这个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现在关键就看敌我双方的形势预判是什么样,如果美国人能够洞悉,我军本来就没打算发起一场登陆战、去占领日本和韩国,那么……”

    简短的几句话,就大概说明白了自己的一番思考,斯捷潘*扎哈罗夫的思路让龙云有了不少收获。

    大概想了想,他就觉得少将说的很有道理。

    远东方向的争夺,和国土绵延的中欧平原不同,美国人固然处心积虑要防卫盟国,可是换一个角度来想,苏维埃联盟真的有这一打算,要发动大规模战役去攻击韩国和日本本土么?如果没有,那么远东战役就会局限在海空较量的层面,而这两种局面下,美军的空中武力部署自然也会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原本一直在前线杀敌,击坠视线中的敌机就是首要任务,如今再次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龙云对此已经不再陌生,他在高加索战区也没少做这种事。

    短暂的思考之后,主持者招呼各位安静,一起前往隔壁的战役推演室继续会议。

    来到平行世界里已经挺长时间,却头一次进入“战役推演室”之类场所,龙云和诸位将官一起穿过门口,站在门内侧不远处打量这座面积稍小一点的推演室,好奇的目光在巨大海图桌、墙上悬挂的地图与旁边桌面的老旧计算机上扫来扫去;和头一次进入推演室的航空兵中将相比,指挥官和参谋们的表现则轻松得多,不少人从会议室里搬来折叠椅坐在一旁,还有人则干脆站在原地。

    “好吧,同志们,我们长话短说,首先介绍一下战区总司令部此前进行的一场推演。”

    “战局推演”,在龙云脑海中并非一个陌生词汇,之前就读石家庄第四航校时,虽然学业没有正常结束,他也还是学习了一些相关课程,知道这是军事指挥机构作出决策的一种重要参考,同时也是对今后将要面临局面的一种谨慎推测。

    当然,每一场“战局推演”究竟靠不靠谱,推演规则和数据翔实程度固然很重要,负责推演过程的人才是一个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倘若像二战中的日本法西斯那样,推演过程中浑不在意的把被“击沉”的军舰“捞”起来,理由居然是“米军不可能有此等战力”,那就只能是贻笑大方了。

    大洋上的海军对抗,和陆地、天空中的;情形都不太一样,军事推演的流程也稍有区别,不过结论的性质倒是差不多,龙云也能听明白一个大概。

    当然,作为一名穿越而来、对红海军和美国海军实力有所了解的战斗人员,他哪怕没有参加这场会议,也基本能猜得出来,苏联太平洋舰队要应付的敌军规模是何等庞大,在这种力量对比之下规划接下来的海上行动,倘若真有心要挑战美国的百年海权,又会是多么棘手的一件事。

    推演介绍开始,身着暗蓝色将官服的一名中将站在投影幕前,向与会者介绍对抗双方的水面舰艇、潜艇与航空兵概况,坐在一把折叠椅上的龙云也随时翻看资料,时不时掏出水笔来做一些记录。

    一边聆听,一边加上自己的思考,把脑中来自现实世界的记忆和平行世界的现实情况互相印证,这个过程有点像是轻微的精神分裂,毕竟两个世界里的苏联/俄罗斯历史轨迹大相径庭,不仅国家性质和疆域上有一些异同,具体到红海军的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情况就更是有极大出入。(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一三五章 十五艘航母() 
现实世界中,随着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太平洋舰队也和庞大帝国的全部武装力量一样陷入困境,着实度过了一段艰难坎坷的沉沦时光。

    时间回到一九九六年,曾经编制有大小数百艘作战舰艇、总吨位在一百多万的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却经历了一场堪称浩劫的溃灭灾难,曾经在编的两艘1143型载机巡洋舰“明斯克”号与“新罗西斯克”号刚刚被以废钢铁价格出售给了韩国大宇重工集团,其余大中型水面舰艇也因军费紧张、保养不善而纷纷提前退役,就连重中之重的核潜艇部队也难免大受波及,装备及训练程度完全就是一落千丈。

    以龙云的模糊记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太平洋舰队实力最衰弱的时候,大型水面舰艇的数量居然只有区区十余艘。

    十几艘大型舰艇,乍一看去,这个数字也许还算凑合。

    然而在这一表象之下,如果刨去濒临报废、长期大修(说是“大修”,往往进了修理厂就再也出不来)的几艘战舰,整个太平洋舰队也派不出十条可以投入远洋战斗的巡洋舰、驱逐舰来,舷号“011”的1164型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加上四艘1155型、两艘956型驱逐舰,就是整支舰队的全班人马,这样一幅阵容,不要说对抗宿敌美国海军,就连东邻日本海上自卫队都有所不如。

    总而言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现实世界里的情形大概如此。

    不过现在呢。平行世界里的苏联仍然存在。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情况自然就与现实世界很不一样。

    置身于冷战时代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面对jmsdf和美军第七舰队,苏联四大舰队中排名第二的太平洋舰队一直没有放缓建设步伐,哪怕在两大阵营对抗局势缓和、裁军谈判时时进行的时候也是如此。

    从整体环境上看,尽管从八十年代初的巅峰跌落下来,红色帝国的经济情况一度并不怎样乐观,然而在海军元帅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的领导下,红海军还是新建了大批战斗舰艇来充实力量,虽然在苏联五大军种中的排名依然是最后一位。然而和冷战初期完全被西方封锁包围、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远洋决战的那一支海上力量相比,如今的苏联红海军已经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作战力量,在全世界也仅次于美国海军,和第三名英国的距离更是远远拉开。

    具体到太平洋舰队,隶属于远东战区总司令部的这一支海洋力量,在平行世界里的一九九六年,拥有包括“第比利斯”、“瓦良格”在内的两艘“重型载机巡洋舰”,和早先服役于此的型“新罗西斯克”号载机巡洋舰,型“明斯克”号则在前一年调往北方舰队,接替行将退役的1143型首舰“基辅”号。

    不管怎么说。也就是一共三艘航空母舰,大概先这样算吧!

    航空兵平台的情形大致如此。太平洋舰队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同样数量众多,不仅以1164型导弹巡洋舰“乌克兰”号为旗舰,此外还有1164型的四号舰“塔吉克”号、五号舰“白俄罗斯”号,三艘型“卡拉”级巡洋舰和总计二十三艘956、1155型驱逐舰,两栖作战舰艇的数量也很多,完全可以支持一场远洋决战、或者战役级别的两栖攻势。

    海面上的舰艇,所有人全都看得见,不过在现代海洋的决胜场上,要组建一支攻防兼备的远洋舰队,水面下的潜艇力量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一方面,经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建设,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实力同样可观,包括971型攻击型核潜艇、877em型常规潜艇、659、679型巡航导弹潜艇在内的水下舰队,一共有数十艘的可观规模;除此之外,弹道导弹潜艇的数量也不少,不过这些战略武器平台在海战中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威慑力量被保护起来。

    除此之外,和一般人认识中的水面、水下力量相比,红海军的岸基航空兵实力同样可观,大量tu…16、tu…95以及更新锐的tu…22m3轰炸机,组成若干轰炸/侦查机团,作为海上战役突击力量而存在,在有效作战半径内可以发挥强大威慑力,对水面目标的威胁甚至超过了导弹舰艇和巡航导弹潜艇。

    一边听中将的阐述,一边翻看手上的汇总材料,龙云大概给太平洋舰队算了一笔账,他当然看得出来,平行世界里的红海军实力十分强悍,远非现实世界中九十年代的俄罗斯联邦海军能够企及。

    不过呢,和纸面上的数据相比,一场战役推演的结果显然更接近真实,想到这儿龙云就收摄心神、开始认真研究将军同志讲解的“太平洋远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