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686部分

龙战长空-第686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很可惜,这时候的北方天空中,白色二十号su…27m2的行动却并不会如他所愿。

    驾机高速俯冲脱离,从一大片“泥盆鬼”的包围中脱身,刚刚取得了至少四个战果的“白色死神”,此时正开启加力,在加速向北方大陆飞行。

    打完一场酣畅淋漓的激战,消灭了好几架f…4ej,返航途中的龙云情绪十分高涨。

    然而高涨之余,他也必须面对一件事,那就是座机的存油状况。

    su…27m2,机体尺寸相比原型su…27s有所缩减的大改款,基本上所有飞行性能都比标准型su…27有很大程度提高,然而有一个参数却几乎没变,那就是加满机内油箱后的作战半径和最远航程。

    和机内油箱容量约在九千四百公斤的su…27s相比,虽然设计上也借鉴了m型机的一些扩容手段,然而机体尺寸的缩减,必然影响内油箱的设计尺寸,su…27m2的最终内油容量在一万公斤左右,这个数字比s型有所增加,却明显不如容量一万一千五百公斤的su…27m,加上两台更加耗油的al…31f…m2引擎,航程上自然难以有更出色的表现。

    当然,即使航程没有增加,su…27m2的三千七百公里内油航程也一样无机能及。

    然而另一方面,这个数据在实战中其实很难达到,因为最远航程都是在战机“空载”、也就是没有任何外挂的情况下估算得到。而龙云的白色二十号呢。驮载四吨导弹飞越整片日本海、然后又连续激战两场。现在他手上只有不到两千公斤航空煤油,即使精打细算,也只能飞行八百公里左右。

    八百公里,听起来也还不错,从若狭湾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差不多就是这么远。

    但眼下后有追兵,难道还能一路优哉游哉的巡航回去?

    当然不能,现在的龙云,面对的就是这么一幅天空危局。他当然不会傻到为了节约燃油而爬升到七千米高度、保持表速八百公里直线飞行,那样就是为美国人提供一个绝好的直线靶,于是低空脱离海岸线后就立即爬升、同时开启加力,以九百五十公里时速一边爬升一边加速,很快脱离了身后的若狭湾空域。

    挂载十六枚导弹进场,一番激战后,白色二十号战机的机身、翼下已经空空如也,燃油也消耗了五分之四,轻盈的机身很容易就一路爬升到五千米高度,不过导弹虽然打光、挂架却还在。如果不继续开加力,多了不少累赘的su…27m2还是没法突破音障。

    在iapo接收su…27m2时。龙云亲自做过一些测试飞行,知道这款战机的真实能力如何。

    作为su…27s的大改款,装备两台加力推力十四吨、最大推力也有八点五吨的al…31f…m2发动机,m2型的动力比s型更充沛,机体重量与气动阻力却比s型更小,在无外挂情况下,借助伊尔库茨克的寒冷空气,居然可以实现马赫一点二左右的超音速巡航;对su…27系列战机的气动设计和控制特性来说,超音速巡航并非一种多么实用的功能,实战中也不存在空载出动的情况,但这的确说明,m2型是一架能力强悍的高色p、高机动性战斗机。

    测试的情况如此,眼下虽然有不少外挂架在身,一路昂首向前、尾喷口火焰明亮的白色二十号还是一点点爬升、加速,在开启一部分加力的情况下逐渐加速到了马赫一点三。

    内油存量堪忧,却还是开加力高速脱战,龙云的决策十分正确,后面追击的美国人则开始犯愁。

    仅仅几分钟之前,升空之后向255x空域接近,一阵急加速爬升、为此加力全开的三十五联队“马刺”中队战机,几架灰色迷彩涂装的f…15c以马赫一点五速度进入战场,半路上还与狼狈返航的jasdf战机远远交错。

    好不容易一路加力抵达预定战区,结果核对一下指挥中心发来的目标信息,狡猾的“镰刀”居然已经脚底抹油、脱离速度还一点都不慢,刚刚关闭加力、让引擎休息片刻的usaf机队只得继续爬升、到有利于战机提速的七千米高度,然后再一次开加力突破音障、加速追击前方的俄国“死神”。

    f…15c,一种高速截击能力出众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本身设计就偏重于追求极速,即使在挂满四枚超视距导弹、四枚格斗导弹的情况下,也能飞到马赫一点八的高速。

    不过和纸面数字相比,实战中却没有一架f…15会以这种速度持续追击敌人,一方面,持续开加力会很快耗尽机内燃油,另一方面,追求加力推重比、为此可以适当牺牲工作时间的战斗机引擎,设计上也不允许飞行员一直使用后燃器飞行。

    就看现在的“马刺”中队,还有从东面飞过来的“彩虹”中队一部,晴空中的一架架灰色战鹰都在开加力进入超音速状态,多功能显示屏上代表“镰刀”的三角形也在接近,然而和指挥中心的通报不一致的是,俄国人的飞行速度也没慢多少,虽然双方距离在一点点拉近,单就凭不到一百五十节的速度差,这样下去要多久才能见到“死神”?

    呸、呸,这说法真不吉利,总之就是撵上前面的俄国佬,这样下去恐怕不行啊!

    对手的逃逸速度惊人,不仅让滞空的“鹰”们十分棘手,指挥中心的史密斯中校也很受刺激,在一边瞪大了眼睛嘟哝不停:

    “这,……什么情况?

    这不正常,一点都不正常,——汉密尔顿,翻出‘镰刀’的技术情报来,我们难道搞错了?这家伙的座机到底什么情况!”

    “明白,长官!”

    坐在电脑前一顿狂点鼠标,旁边的高速打印机就喷吐出几张a4纸来,身为一名前线指挥官、其实就是临时被抓来应付“镰刀”威胁的史密斯中校喉头微动,他抓着打印纸看了又看,感觉天上大摇大摆逃跑的俄国王牌肯定有什么花招,难道情报部门说的都是真事,疯狂伊万的座机已经不是一架普通“侧卫”?

    “就算是flanker_c,这也太出乎意料了吧!——战术分析组的人呢,‘镰刀’现在应该还有多少存油?

    快、快点报上来!”

    “好的、好的长官,我马上打电话核实一下!”

    眼见投影屏幕上的“镰刀”还在一路北上,后面一大群“鹰”分明就有点追不上,威尔*史密斯中校的情绪开始剧烈波动,刚才被巴克希尔*克拉克将军一通训斥,本来就让他窝了一肚子火,原本指望用三十五中队的天罗地网去兜住“镰刀”,现在却眼见要落空,他声嘶力竭的连连催促,一头急汗的技术军官也只能频频应声。

    从出击到现在,“镰刀”究竟还有多少油料?

    一架战机,而且还是敌人一方的战机,要说出它现在还有多少存油,这事本来是很无稽的。

    大规模战争中,对敌我双方航空器的航程、作战能力分析,其中当然也包括内油航程、当前存油的估计,在这方面,作战经验丰富、技术力量也很强大的usaf十分擅长,不过在战役层面估计是一回事,在战术上却没人会理这个茬。

    说白了,一架战机在航行、接战过程中,飞行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加上敌方战机的技术参数只能通过情报部门去窥探,不能保证数据一定准确,这种事情往往只能给出一个粗略估计,真到了战场上可没人能说得出,空情显示屏上某一架俄国飞机还有多少存油、现在还能飞出多远去的。

    情况如此,然而针对“镰刀”,怎么提防也一点都不为过。

    远东战争打响之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下辖的驻日美军指挥中心里,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军事技术小组,持续关注、分析维克托*雷泽诺夫的动向;现在史密斯一旦问起,假设“死神”的座机是“侧卫”c——也就是俄国编号su…27m,再根据记录的作战经过,技术分析人员很快报告称,粗略估计,“镰刀”座机现在应该还有接近四吨存油。

    “四、四吨?!

    什么玩意,俄国佬飞的是加油机吗!”

    按照“侧卫”c的内油容量,情报系统给出的数字是“一万一千五百”,不得不说他们的确偷到了正确的数据,现在却把中校吓了一跳:

    “可恶,怎么会这样的,别让他跑了!——该死的,命令各部全速追击,一定要追上那家伙把他打下来!”

    “呃,中校先生……现在这样做很危险,俄国人的‘捕狐犬’——”

    “——是吗!这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该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二〇〇章 高难度加油() 
发现计划似乎出了一些纰漏,愤怒的中校还没失去理智,他看一看空情刷新就知道俄国人的拦截机已经在北方天空严阵以待,一旦接近北纬四十度的日本海中线,三十五联队的小伙子们就会遭遇“捕狐犬”战机的远程导弹拦射,再加上到处乱飞的米格机,情况恐怕就会大大的不妙。

    这样看来,飞“侧卫”的阴险伊万,难道他根本就想钓鱼不成?

    钓鱼、钓鱼,搞来搞去全都是在钓鱼,这家伙是把日本领空当成自家池塘了吗,简直就是混蛋、魔鬼!

    心中一阵惊怒交集,远离火线的史密斯中校对前方态势一清二楚,他权衡利弊后还是命令三十五联队的战机“便宜从事”,要不要去试探一下俄国拦截机的虚实就由前线指挥官说了算,但是追杀“镰刀”的行动只能就此打消。

    命令一经下达,驾机超音速狂奔、迎着pvo拦截线直冲过去的“鹰”们算是松了一口气。

    追击“死神”的行动取消,和暗自庆幸的一些年轻飞行员相比,盯着雷达显示屏、眼见“白色死神”就在前方不到二十英里开外的指挥官却不肯罢休,置身于马赫一点五速度飞行、眼看就要撵上俄国人的f…15c战机里,虽然很清楚这种情况下根本打不中,一名中校还是赌气似的戳击电钮、让火控系统锁定那一架孤零零的“侧卫”。

    正打算一口气发射四枚“slammer”碰碰运气,岂料狡猾的“镰刀”连这一点风险都不沾,大概是进入了蛇形机动的“侧卫”很快让an/apg…63雷达脱锁。

    虽然心有不甘。然而要在超音速追击时一下子锁定同向目标、发动尾追攻击。这种事的难度的确比迎头拦截高太多。俄国人的拦截机又越来越近,一队加速冲刺的f…15c/d只能无奈的调头离去,放弃了看似“唾手可得”的目标。

    尾追攻击一架战斗机,哪怕已经追赶到视距以内,这活儿干起来也一点都不轻松。

    就像现在,面对以马赫一点三速度逃逸的“侧卫”,射程可观的aim…120b也只能在接近到十几千米时发射,才会有起码的杀伤概率。如果目标机再做一些机动规避,命中率就更不容乐观;反过来说,北方天空中的俄国截击机可没有这样的顾虑,aa…9“阿莫斯”之类导弹的迎头拦射距离甚至超过一百千米,虽然威胁不大,却也不得不防。

    调头脱离追击航线,一架架灰色巨鸟很快返航,指挥中心的威尔*史密斯中校还在为之气结。

    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没任何收获,接下来,他多半又会被将军们叫去痛斥。

    美国人的徒劳无功。或者说就是根据错误情报做出的一种误判,对驾机返航的龙云来说当然是一个意外的利好消息。但现在他可顾不上去详细调查“鹰”们返航的原因,而是紧张计算接下来的燃油消耗、和必须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通开加力脱逃,超音速飞行固然是比较快,然而油料消耗更是蹭蹭往上窜,现在他的白色二十号就快没油了!

    战斗机的喷气式引擎,一般来说,推力和燃油消耗并不成严格的线性关系,而是在巡航推力时的单位推力油耗最低,当发动机的推力高于、或者低于巡航推力时,单位油耗都会增高;除此之外,一旦开启加力,在推力大幅增加的同时,油耗的增加却更惊人,就拿al…31f来说,推力十二点五吨和推力六吨时,前后两种状态的油耗差距会达到六倍以上。

    正因如此,使用喷气式引擎的战斗机,除非必要,一般都不会开加力飞行,像龙云刚才的脱战节奏,开启一定幅度加力飞行了近三百千米,虽然座机已经是空载状态,还是快要把机内存油烧的一干二净。

    接下来,要不是还有il…78m加油机在空中待命,他恐怕就只能一路滑翔、然后找片顺眼的海域直接迫降了!

    激战之后快速返航,从预先规划好的一条空中走廊接近日本海中部空域,国土防空军的迷g…31m正在高空严阵以待,驾驶白色二十号保持平飞,龙云很快与两架迷g…23mld顺利汇合,这一过程不需要iff辅助,对预定航线上的接近者,pvo飞行员凭借目视观察就可以确定敌友。

    从战机密布、危机重重的南部空域脱离,加油机就在近前,龙云的一场长途奔袭却还没结束,他发现座机的存油已经十分菲薄。

    少,会少到什么程度?

    看这样子,支撑到加油机跟前都很困难!

    低头看一下油量表数字,上边的一条指示针已经摆到了红色区域,虽说这架su…27m2机身里大概总还有几百公斤油料,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些是用不上的“死油”,真正能烧的还有多少,这事情他只能凭经验去猜测才行。

    发现情况有些不妙,掌控m2型机的年轻人倒一点没慌,他在频道里呼叫前方第210航空师“专属”的il…78m加油机,请机组成员做好空中加油准备,同时指定了一个比正常加油程序更低的飞行高度,确认汇合航迹无误后,就尝试着逐渐减小一侧发动机供油,等引擎转数接近慢车时,就在稳住操纵杆的同时关闭了左发动机。

    随着一侧动力的逐渐消失,时速已经降到五百多千米的su…27m2立即出现了偏航趋势,这也在龙云意料之内,他没有完全依赖气动控制面进行纠正,而是沿着一条略为扭曲的航线继续向前飞行。

    就这样,一路飞行直到看清了天空中拖烟平飞、释放出加油软管的庞大伊柳申,他才逐渐把航迹纠正,一边全神贯注的接近il…78m,准备进行空中加油。

    关闭一侧发动机,也就是单发飞行,在某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