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720部分

龙战长空-第720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么一种显而易见的风险,放在开战之前,普拉特多半会谨慎行事、尽量远离海岸线,但是如今双方已经大打出手,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二五三章 第二批逆火() 
为准确判断俄国人的作战意图,通过各方情报洞悉了苏联轰炸机的动向,再加上突兀出现的“镰刀”,普拉特中将敏锐的察觉到,伊万们显然是选定了这一时段来决战的。

    既然如此,在战斗打响之前,北极熊的作战参谋们必定也会进行推演,根据事先预判的合众国舰队动向规划方案;这时候,如果u。s。navy一方逆势而行,不仅有利于舰载机起降,舰队前进方向也很可能会出乎俄国人的意料,也许就能让更多的“逆火”扑空,继而化解俄国人凭借远程轰炸机而获得的战场主动权。

    当然,即便向北航行不能躲开“逆火”,普拉特中将也打算这么做:他的这一决断,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对合众国海上力量的自信。

    这种自信,也许是有一点自大、乃至狂妄,却是有坚实基础来支撑的。

    自从世界大战爆发以来,面对实力雄厚的东方国家集团,合众国和北极星旗帜下的一群仆从国连战连败,几乎完全丢失了西欧与中东,地缘形势也不断恶化;但不管怎样,对苦心经营数十年、基地遍布全球的美国海军,普拉特中将、乃至每一个合众**人都抱有绝对信心,除非俄国人动用核武器,否则是不可能战而胜之的。

    就像现在,指挥编成有三艘核动力重型航空母舰的庞大舰队,接近远东濒海发动一场进攻,对俄国海空力量必然会有的反击,威廉*普拉特早有预料。但他仍然在uspa的作战会议上接受了任命。来执行司令部拟定的作战计划。

    苏联太平洋舰队。美国人在远东方向的主要对手,实力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在远海作战至关重要的舰载航空兵这一方面,美国人的确有自信的资本。

    哪怕突然冒出来一个“镰刀”,区区一架战斗机,就能改变战局?

    对“白色死神”的出现颇为忌惮,同时却也有一点拥兵自重的不忿,威廉*普拉特重重顿首、吩咐旁边的库伯少将:

    “斯坦利。俄国人既然派来了‘镰刀’,我们的王牌呢,——要不要让菲尔普斯中校出击?”

    “肖恩……?呃,”

    关于肖恩*菲尔普斯中校,美国海军的头号王牌飞行员,斯坦利*库伯从昨天夜里就一直在指挥中心忙碌、没顾上过问他的情况,他抓起控制台上的话筒、呼叫菲尔普斯所在的vf…31“猫人”中队,才知道中校刚刚执行过一次例行巡逻,现正在“罗斯福”号的飞行员专属舱室休息:

    “将军,菲尔普斯中校正在休息。不过,我们……有这个必要么?”

    “是么。哈哈!

    斯坦利,我的想法和你一样。”

    面对俄国人的大举进攻,掌控合众国的庞大舰队,威廉*普拉特中将的自信并未被突兀出现的“死神”击溃,现在,既然再一次发现俄国王牌的踪迹,沃尔什上校已经命令f/a…18e/f战机前出拦截,谅一架孤零零的“侧卫”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中将和参谋少将眼光对视,就挺轻蔑的歪歪嘴角。

    既然麾下兵力占据优势,哪怕遭遇了可怕的“高加索死神”,身为一名u。s。navy高级将领,威廉*普拉特也绝不会示弱,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相信,俄国人的远程轰炸机能穿透美国海军的空中防御圈,即使有“死神”坐镇也一样。

    一架战斗机,不管驾驶者再怎样勇猛,导弹、炮弹的数量毕竟有限,难道还能一人挑战整个战斗群么?

    带着这种执念,同时考虑到菲尔普斯中校刚刚执行过一次任务,现在精神和体力还没有恢复,况且在体系应战的海空对抗中,一两名王牌飞行员恐怕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中将放弃了甩出“王牌”制胜的想法,他站在投影显示的战场态势图前,双眼紧盯玻璃屏幕上缓缓漂移的一簇簇光点出神。

    根据他的目测,“镰刀”座机距离舰队中心还有约三百海里。

    在这种距离上,一架战斗机、而不是“逆火”,那简直就什么都不是,也不可能侦察到合众国航母的具体位置。

    哼,这么看来,也许采纳斯坦利的主意也无所谓,俄国疯子晾在一边就是了!

    眼见代表“镰刀”的光点在图上游弋,普拉特中将的情绪还挺稳定,和第一次接到“发现疑似‘镰刀’”报告时相比,他的心态也从容了不少,认为自己已经准确评估了这架烦人战机的威胁、

    不管怎么说,只要别让俄国人偷偷溜进防空圈,其他就一切都好说。

    中将的这种判断,如果是基于一架普通战机,那当然没问题,可是对决意突袭、搅乱美军空防部署的龙云来说却是大错特错。

    就在仅仅几分钟前,凭借机载glonass导航系统进入预定攻击阵位,龙云的白色二十号很快向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大致方向飞行,不出所料,在e…2c“鹰眼”发现入侵者后,美国人很快有所动作。

    远离航母战斗群数百公里,su…27m2座舱里,rwr暂时还是一片沉寂,不过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行动之前的功课,龙云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双眼警惕扫视前方的大片晴空。

    他抬手放下护目镜、遮挡初升朝阳的光芒,他一边却在想,这场较量中美国人是在阳光一方,也算占了一点便宜:在目视空战中,顺光一方更有利于初始状态下的目标观察,对手的机身蒙皮会在阳光漫照下泛亮,而逆光一方则由于刺目阳光而影响观察,在一早一晚的低太阳高度角情况下更加明显。

    交战双方态势对等,阳光却只会偏向一方,战场环境决定的事情当然无可更改,不过龙云倒无所谓,他并不需要在近战中一直用眼睛盯住对手。

    面对规模庞大的美军舰队,开着一架没有帮手的su…27m2突防,rwr虽然没有什么动静,但是相应的,龙云的突击行动已经引发了美国人的激烈反应,附近空域巡逻的两架e…2c预警机都在相机回避,为“鹰眼”护航的f…14则执行上级命令,暂时按兵不动,把拦截“镰刀”的任务让给vf…122来做。

    面对俄国王牌的进击,在普拉特中将和库伯少将的指挥下,合众国一方的行动节奏仍然分明,航空母舰的甲板作业也没受影响,滞空战机的数量、占位与留空时间还比较合理,足以抗击团级规模的“逆火”轰炸机突击。

    这样的一副场面,不得不说,多年锤炼的u。s。navy的确是一支空前强大的海上劲旅,丰富的实战经验也帮了扬基们不少忙。

    不过,随着“鹰眼”雷达扫掠四方、窥见天边出现了“逆火”机群的第一抹阴影,战斗警报在cvn…73上骤然响起,所有美军人员的精神就又一次高度紧张。

    目标疑似tu…22m3,数量暂时为十,距离战斗群中心约三百七十海里,高亚音速突防中!

    浩瀚大洋战场上,片刻寂静后又遭遇一波“逆火”,这一情况早在威廉*普拉特等人意料之中,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根据前方“鹰眼”传回的目标参数,战场分析员很快在海图上标注出一条轰炸机的突防轨迹。

    就在所有人紧张忙碌时,外层防空圈上的e…2c也没闲着,an/aps…145甄别出的敌机数量已接近二十;很显然,俄国人的第二波次攻击已是箭在弦上,如果敌机现在开加力、进入超音速突防,那么十二分钟以后,这些呼啸而来的变后掠翼怪兽就将抵近战斗群三百公里处,进入“王鱼”的中低弹道发射阵位!

    as…6“王鱼”,高弹道射程接近七百公里的大变态,不同攻击方式的威胁程度也不一样,这一点美国海军指挥官们还是很清楚的。

    同样的反舰导弹,如果是像今天遭遇的第一波空袭那样,由“逆火”在六百多公里外发射,按照情报机构提供的苏联反舰导弹制导体系加以分析,那些胖乎乎的“王鱼”应该是在惯性导航方式下发射,导弹脱离载机后会沿着一条投影面近乎笔直的高弹道飞越数百公里距离,而这正可以为f…14战机提供良好的射击条件。

    但如果换一种接战方式,假设“逆火”一路高速突防、抢在拦截机前面飞抵三百公里半径的发射阵位上,as…6们就能得到载机火控系统的目标指示,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弹道飞越这三百公里距离,这样拦截起来的难度就要高得多。

    所以,只要有可能,美国人自然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拦截”。

    另外还有一点,f…14对抗tu…22m3的所谓“三百公里拦截线”,并不是指“雄猫”飞离航母三百公里后开火,而是指其发射的“不死鸟”导弹会在三百公里距离上完成弹目航迹交汇,整个接战过程需要精确的战场指挥控制、和一线飞行员的缜密操作,所以,哪怕“雄猫”完成占位、开火拦截,舰队中层的“宙斯盾”系统仍然要做好准备,拦截那些个偶然逃脱的“逆火”投掷的一枚枚反舰导弹。(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二五四章 第三批逆火() 
“逆火”再度出现,美国人全力迎击,一场激烈的攻守较量就在眼前。

    朝阳初升的西北太平洋,波涛汹涌的幽蓝海面上,分布着一艘艘作业繁忙的重型航空母舰,战机引擎轰然作响,一架架挂满空空导弹、副油箱的f…14战机,双翼平展,舵面摆动,在起飞区的挡焰板后列队待命,蒸汽弹射器骤然发动,满油满弹的“雄猫”在飞离甲板后微微下沉,然后才拖着两道尾焰冲上蓝天。

    接到俄国轰炸机出现的警报,在几分钟内紧急放飞一个中队的f…14“雄猫”战机,cv…67“约翰*肯尼迪”号的弹射作业十分频繁,南侧位于舰队中央的cvn…73“西奥多*罗斯福”号也一样。

    三艘重型航空母舰的战斗群,和一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相比,在舰载机出动方面有莫大的优势。

    就像现在,除了专司进攻、载机回收工作刚刚结束的cv…71“乔治*华盛顿”外,两艘航母紧急起飞f…14的能力也翻了一番,这意味着如果俄国人拼死突防、一个劲开加力往前冲,“雄猫”们也能从容占据方位、高度都符合“不死鸟”拦射要求的防御阵位,而不会给对手留一点可乘之机。

    面对强敌,“雄猫”们的反应很迅速,不过就在同一时刻,前方天空中拦截“镰刀”的vf…122中队却陷入了苦战。

    驾机突防,袭扰破坏美国人的空中防御体系,这任务对龙云来说一点都不难。

    虽然乍看起来。面对体系完善、战机充裕的美国航母战斗群。一架仅仅依靠自身雷达的战斗机会居于绝对劣势。拥有e…2c的美国海军完全可以有“单向透明”般的战场便利,随便调动一些战机就能把突防者打下来。

    但是现如今,且不说驾机渗透的人是谁,在侦察机到处出没、tu…22m3满天飞的时候,美国人的防御重心显然不是“侧卫”,意在为红海军轰炸机队开路、指示目标的白色二十号就没几个敌人来款待,身为掩护者,还能沾一点被掩护者的光。这说起来有点滑稽,却早就在龙云的战前规划之内。

    沿着一条笔直航线前飞,路上迫退了美国人部署在舰队西侧的“鹰眼”预警机,龙云耳边终于响起了雷达照射的rwr提示音。

    在严重干扰环境下,n011雷达只能概略探测到几个迎头目标,距离信息却一点都没有,身经百战的龙云却猜了个**不离十,他从迎头接近目标的飞行高度、速度与编队态势上就推断出,美国人派过来应战、或者说就是送死的飞机,应该不会是“雄猫”。而是一群“超级大黄蜂”。

    这种猜测,基本上也符合眼下的战局。按照“鲁斯兰”发来的情报,红海军的几个轰炸机团都在接近预定海域,美国人现在恐怕是焦头烂额、也没多少心思来和自己打一场传统意义上的空战。

    带着这样的揣测,进一步向美国人的空防腹地渗透,龙云驾机灵活躲闪、用一组发挥得当的连续侧转甩脱了美国舰载机的雷达跟踪。

    进入侧转后,rwr很快恢复了平静,不过弥漫式电子干扰的效果还在,龙云就知道这些拦截者距离还远——大概,怎么说也有一百公里,否则以an/apg…73的能力,他们才不会这么容易被几个侧转动作甩脱掉。

    在浩瀚无际的大洋上作战,与陆地上的情况不同,饱受地面杂波困扰而没有一点下视能力的nds(non…doppler_scan,非多普勒扫描)模式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所以理论上讲,如果pd模式因为目标的径向机动而脱锁,“大黄蜂”们可以切换到其它模式重新截获,但现在双方距离还远,nds模式的an/apg…73可看不了一百公里。于是,就在天上“逆火”咆哮而来、“雄猫”全力扑击之时,派去拦截“镰刀”的几架f/a…18e/f仍然需要占用宝贵的“鹰眼”指挥通道,按照预警机提供的目标讯息调整部署,兵分两路向前方天空中的“死神”扑去。

    从甩脱跟踪,到被盘旋换位的vf…122中队战机重新截获,“雄猫”与“大黄蜂”的迎击战术差别甚大,这一点当然没逃过龙云的眼睛。

    虽然越接近美军舰群、电子干扰的情况就越严重,年轻人还是综合雷达、irst与rwr的讯息综合推测出了对手的意图,他在短暂的脱锁过程中一路加力爬升,等到美国人包围上来、准备发射导弹拦截时,白色二十号已经取得了至少四千米高度差,一时间就让中空的u。s。navy战机徒唤奈何。

    面对狡猾的俄国佬,驾驶着机体庞大、发动机很不适应高速区间的“超级大黄蜂”,一万米以上高度的“侧卫”让美国飞行员们十分头疼,小伙子们一边咒骂着加速爬高,为aim…120b导弹创造发射条件。

    拂晓天空中,四下里一片染金的苍茫,加速疾飞的f/a…18战斗机,身形仿佛一支支凌厉的十字架,前机身两侧的宽厚边条却破坏了流畅的线条,机首雷达罩内,平板缝阵天线在持续进动,火控系统正在解算,一枚枚灰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