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727部分

龙战长空-第727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套作战系统,由于采用了pesa体制的an/spy…1远程警戒雷达来进行目标搜索与跟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同时跟踪、处理成百上千的来袭目标,面对红海军刚刚打出去的一百多枚kh…15,似乎尽数吃下都一点不成问题。

    看起来形势还好,然而……

    理论上的只言片语,对直面“回马枪”的美国海军将士来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

    驾驶脱战的白色二十号su…27m2,精确计算油料后从高空返航,意识窥探告诉龙云身后无人追赶,这一点都不出意料,他想想也知道,面对红海军近卫轰炸机团的跃升攻击,眼前一下子多了上百枚重型空对舰导弹,美国人现在的状态多半就是焦头烂额,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或是当场发疯的话。

    经由“鲁斯兰”传来的讯息,近卫第317团成功迫近美国航母战斗群、发动一波次空射反舰导弹攻击,既然一共有二十三架tu…22m3参战,那么龙云很自然的假定,考虑到故障率,天空中直扑u。s。navy舰群的kh…15总也会在一百二十枚以上。

    一百二十枚kh…15,最大射程三百公里、战斗部重量二百五十公斤的空射反舰导弹,单看战斗部的话似乎与agm…84g相仿,实际杀伤力却完全不同。

    一场生死对决,矛与盾的较量,就在“宙斯盾”系统发现来袭的“逆火”时开始。

    在这场范围极大的远海较量中,自始至终,美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一直在唱主角,不论进攻、还是防御都是一种独立担纲的姿态,天空中导弹横飞、战机坠落的场面着实刺激,不过这并不是说,美国海军就只有舰载机这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

    在战斗过程中,与天空巡曳的u。s。navy战机一同确保战斗群核心——重型航空母舰的安全,提供全方位保护的护航舰艇重点关注的就是两个方面,其一自然是攻势反潜、提防伊万们的核潜艇偷袭,另一方面就是警惕注视天空,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对任何越过舰队外层防空圈的目标实施拦截。

    就是现在,以典型防空阵型配置在舰队外围的灰色修长战舰,基本上呈圆形展开的一条防御线上,四艘“提康德罗加”级防空巡洋舰与四艘“阿利*伯克”级防空驱逐舰破浪前行,与母舰保持一致态势。

    面对红海军的大举进攻,舰载an/spy…1c系统紧盯远方天空中疾速接近的一批批kh…15,显示屏的光亮照在神情紧张的操作员脸上,整支庞大舰队里的所有人都在忐忑不安,除去少数负责防空作战的专业人士以外,大家都在担心、忧虑,不知道合众国一向引以为傲的aegis系统能不能顶住俄国“回马枪”的密集突击。

    这种疑惑,大多数人难免会有,指挥中心里的一众将军、幕僚们却毫无迟疑。

    就在一两分钟之前,通过数据链传送的讯息得知了情况,远方突然冒出来的“逆火”机队发动了导弹齐射,而且是在三百公里左右距离上、识别目标数超过一百,威廉*普拉特中将的表情就一下子在脸上凝固,旁边皱眉缄默的斯坦利*库伯更一言不发,就连紧张应战时应该有的果断指挥都欠奉。

    和不明就里的一般人员不同,此时此刻,置身于“西奥多*罗斯福”号上的美国海军指挥官们,在场所有人几乎都清楚一个事实。

    一旦俄国轰炸机突防成功、发射了as…16“回马枪”,——现在看来情况果然就是如此,那么,对合众国一方来说,这场较量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

    一百多枚as…16,末段速度马赫五的可怕存在,即使拥有再多的防空战舰也没用的!

    悲惨前景的预测,让将军们一个个面如土色,远方天空中迅速接近的一大片“回马枪”却片刻不停,令人绝望的一幕很快上演,an/spy…1牢牢盯住每一个高弹道来袭的目标,舰载自动接战指挥体系也开始运作,一枚枚白色导弹从mk…41的牢笼中咆哮飞离,一时间各艘战舰上几乎就像是在放烟花。

    反舰导弹在接近,一枚又一枚日m…66逆势爬升,天空中留下一道道蜿蜒上升航迹,通体细长的“标准”ii导弹接连不断发射升空,场面一时间蔚为壮观。

    四艘“提康德罗加”,四艘“阿利*伯克”,此外三艘重型航空母舰身后还有两艘防空巡洋舰一直待命、提防其他方向的空中威胁,分布在方圆十余公里的防空阵型里,十艘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防空战舰几乎就能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空高墙,然而这想法却只能是一种幻想,如临大敌的美国海军战舰很快遭遇了第一波次投掷的kh…15,an/spy…1与日m…66的组合立即陷入苦战。

    一次跟踪成百上千目标,有an/spy…1这种神器,“宙斯盾”舰艇的防空能力似乎也一下子变得近乎无穷大。

    然而另一方面,基于日m…66h舰空导弹的作战要求,整个“宙斯盾”系统的瓶颈却不在扫掠目标既快又准的pesa雷达上,而是为“标准”导弹提供目标照射的an/spg…62火力控制系统。(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二六五章 火力通道() 
an/spg…62,单看名字容易让人误认成一种苏制火箭筒,其实这是一种美国海军大量装备、配合日m…66系列导弹使用的火力控制雷达。

    具体来说,这玩意的功能,就是在“宙斯盾”系统的指示下,将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照射在来袭目标身上,然后半主动雷达制导的日m…66h“标准”导弹就可以循着目标回波一路向前,直到成功拦截或者与目标错失而过;这种过程,每一枚腾空而起的“标准”都要经历,不过加装了无线电指令修正功能的日m…66h在飞行中段并不需要接收an/spg…62的照射信号,这种接战模式大概与r…27r、aim…7p类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宙斯盾”系统的防空拦截能力。

    最起码的,采用中段指令修正的话,每一枚滞空的日m…66h只需要得到无线电指令,而且指令中不需要包含精确的目标参数,这对自动化防空体系来说很容易做到,同时滞空的导弹数量也没有上限。

    正因如此,面对蜂拥而来的苏联空射反舰导弹,哪怕是速度极高的kh…15,美国海军也并非没有招架之功,an/spy…1c雷达将这些数万米高空咆哮疾飞的大家伙看得清清楚楚,一批批目标诸元很快送入计算机;解算出“回马枪”的预测弹道,在导弹接近“标准”ii的射击远界时,系统就会提前打出去至少一枚、甚至是两枚日m…66h,这样等“回马枪”飞进舰空导弹的射程时。逆势扑击的“标准”正好就可以凌空一击。

    面对高速来袭的俄国反舰导弹。合众国的防空体系压力很大。提前发射导弹的操作看似简单,却对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体系提出了很高要求。

    最起码的,任何人都能想到一点,既然空中飞来了这么多导弹,就算不考虑日m…66h的备弹数,从拦截效率上考虑,每一艘“宙斯盾”战舰最好都能发挥作用、瞄准自己分配到的目标开火。

    否则,在态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难免会出一些纰漏,有的“回马枪”分配到很多“标准”、有的却根本就没人照管。

    拦截效率之类的东西,财大气粗的u。s。navy也许可以不在乎,但要是一下子漏了几枚“回马枪”,就很可能对合众国的航母战斗群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这时候全舰队各防空战舰都在一整套防空指挥体系中作战,彼此间频繁联络、确认各自分配到的打击扇面,然后才根据来袭导弹的情况择机发射日m…66h。

    大规模的海空战斗中,尤其是一下子面对大批反舰导弹,美国人重金打造的“宙斯盾”大概是地球上最庞大严密的防御体系。然而事实很快就会证明,即使这样一套高科技、兼十分烧钱的系统。在飞掠而至的kh…15面前也还是有些孱弱。

    矛与盾的较量,在人类的漫长战争史上,一般来说前者总是会占据某种优势,这大概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适真理。

    kh…15与“标准”,大洋上爆发的这场对决,情形也大概是如此。

    北约称作as…16“回马枪”,长度接近五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反舰导弹,本身飞行速度够快、战斗部威力也一点不含糊,对美国海军的重型航空母舰来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威胁;不过另一方面,如果单纯来一场“回马枪”和“标准”的攻防模拟——就像美国人测试“宙斯盾”系统时那样,那么后者还是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呼啸而来的大火炬拦截在危险距离之外。

    一枚飞行速度三马赫、末段冲刺时甚至可以比肩apfsds的尖锐矛枪,乍看起来,对战舰的威胁程度极高,不过也正因为速度极快,相应的机动能力就不是太理想,在飞行中段还是容易被日m…66h这样的舰队空导弹拦截到。

    用导弹拦截导弹,概率一般也不会有多高,不过对“标准”ii来讲,单枚导弹对抗典型目标的杀伤概率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如果两枚先后发射,更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kh…15数百公里的飞行过程中,即使考虑到日m…66h的射程,理论上讲,美国人也可以有至少四五次拦截机会。

    拦截机会如此之多,看起来,似乎就让红海军轰炸机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就是现在,成群结队飞越苍穹,一枚枚拖着明亮尾焰的暗灰色kh…15导弹正在接近,距离航母战斗群中心点只有二百公里左右,“宙斯盾”系统判定可以发射导弹,一枚枚“标准”ii伴随烟尘飞离发射单元,没有丝毫迟疑的向远方天际飞去。

    虽然来袭导弹距离尚远,“提康德罗加”和“伯克”级也一点都没吝啬弹药,簇拥在三艘航空母舰周围的“宙斯盾”战舰上浓烟四起,就在短短十余秒时间里,擅长急促开火的mk…41就频频发威,九艘防空舰上一下子打出去几十枚日m…66h,场面虽然不能与红海军反舰导弹齐射的壮阔相比,一时间却也蔚为壮观。

    “壮观”,这词汇似乎有点别扭,不过事实的确如此。

    眼见各艘战舰上的前后发射单元井盖频开,一枚枚灰白色“标准”导弹放烟火般直刺天空,旁观者中没人能数清楚美国海军到底发射了多少导弹,但只要开了火,俄国重型反舰导弹的阴影似乎就会淡漠几分。

    眼前的威胁暂时消失,指挥中心的将官们在庆幸之余、却也还抱有一丝忐忑。

    这种忐忑,对不少人来说都只是一种模糊感觉,不过真面对这么多的俄国空对舰导弹,空中上校沃尔什却和威廉*普拉特中将等人陷入了沉默。

    感觉的由来不难确定,但是,要真正考虑清楚这一点困局,可就要困难得多。

    红海军与美国海军,一场海空较量的胜负手,现在就着落在一枚枚呼啸奔袭的kh…15上。

    面对这么多的反舰导弹——实际数量大概会在一百三十枚左右,哪怕手握看似坚不可摧的aegis,就能从容辗转于导弹攒射之中?

    不能,绝对不能!

    对“回马枪”导弹的作战性能,中将并没有一点深入研究,他的从戎生涯里也没有这么清闲的时间,但是普拉特的确翻阅过日m…66h导弹、mk…1作战指挥系统等模块的资料,他很清楚“宙斯盾”舰艇的防空接战模式,现在既然还是以此种方式迎敌,那么合众国一方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

    道理很简单,一艘“提康德罗加”级防空巡洋舰,总共会有多少个火力通道?

    这一问题,军舰上搭载的an/spy…1c无法回答,专精于本行的美国海军指挥官们们却很容易弄清楚,然后就是随之而来的不寒而栗。

    在整个接战过程中,日m…66h刚飞离发射单元的时候不需要雷达照射,但到了飞行末段时,就必须依靠an/spg…62火控雷达的照射来完成归向;简单说来,每一枚各自扑向目标的日m…66h,都要有一束对应的雷达照射波束来导引,这样说来,一部an/spg…62就是一个火力通道。

    不过凭借电子技术上的优势,美国人的an/spg…62火控雷达可以“同时”引导四枚“标准”ii导弹,火力通道的数量就变成了雷达数量的四倍——当然,这四枚“标准”ii导弹并不能真的同时接敌,只能先后与目标交汇,雷达通过分时方式依次为四枚滞空导弹提供照射才行,这就对防空系统的作战方式、甚至来袭目标提出了一些要求,前者容易满足,后者么就只能看运气了。

    巡曳在航空母舰四周的u。s。navy战舰,“提康德罗加”级上安装有四部an/spg…62,“阿利*伯克”级则安装有三部。

    这样算下来,集结起全部九艘“宙斯盾”防空舰——除去舰队保留的一艘“提康德罗加”,美国人手上可用的火力通道数一共是一百二十八,这是个相当大的数字,最起码的,并不比呼啸而来的“回马枪”少,理论上讲,每一枚来袭的as…16都能分配到一个火力通道,继而遭遇“标准”ii的迎头拦截。

    纸面上的计算大概如此,但是此时此刻,天空中发生的事情却一点都不是这种节奏。

    导弹疾速飞来,一枚枚高速掠袭的“回马枪”在“宙斯盾”系统的雷达显示屏上十分显眼,距离从三百千米开始迅速缩减。

    威胁不断迫近,美军战舰上拖烟直刺苍穹的“标准”ii也越来越多,合众国航母战斗群的拦截作战一开始还很顺利,全自动运行的防空系统负责为每一艘“宙斯盾”舰分配目标,至于每一簇目标的具体解算、乃至发射并引导日m…66h,就由防空网络上的一个个“宙斯盾”节点来完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二六六章 回马枪之怒() 
由统一指挥体系分配目标,具体工作交给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水面舰艇自己去做,这种系统设计的思路十分明智,哪怕在网络中某些节点遭遇打击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一定程度的战斗力。

    随着一枚枚“标准”ii发射,在推进器剧烈燃烧下飞向高远苍穹,美国人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麻烦,也是意料之中的“导弹射击斜距不足”。

    对蜂拥而来的as…16“回马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