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 >

第31部分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第31部分

小说: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扬皱眉,不满地说道:“公子有些孤陋寡闻了,他们可不止是剑师,而是剑仙。欧冶子是莫邪的父亲,干将的外父。他们先为越王允常铸铁剑五口,一曰湛庐,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被越王允常封为掌剑大夫。后应楚王所求,为楚王铸铁剑三口,一口名龙渊,一口名泰阿,一口名工布。楚王听说他们为越王铸剑五口,却只为他铸了三口,十分不喜,强令再补铸两剑。其实楚王哪知欧冶子乃天上仙师,为传剑艺于人间,方才下凡。欧冶子那时己返天庭,干将莫邪剑艺未成暂留人间。干将莫邪正要完善剑艺以返天庭,便以身铸剑两把。干将莫邪两剑铸成,两人神控利剑,斩了楚王,便魂返天庭了。”

    赵政直听得目瞪口呆,心道:这人恐怕也是个不靠谱的。外祖平阳君为何聘了这两个活宝?

    白豹于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连忙追问:“后来呢?这十口利剑今在何人手中?”

    高猛却于一旁皱眉说道:“你说这些与你铸剑有何关系?”

    张扬不理白豹,而冲高猛笑道:“这位小哥问得好。三位剑仙虽返天庭,却终将铁剑铸法传于人间。”

    张扬说道这理昂首拍胸,自豪地说道:“我祖上曾为三位剑仙开炉烧火,便传学了这一剑艺。”

    赵谈撇嘴说道:“你比俺还会吹。既然如此厉害,为何列国诸候不请你家来为其铸剑?还用与我来争平阳府匠师之位?你怎不求那三位剑仙将你带回天庭去?”

    张扬怒道:“那也比你这甚也不会的柴夫强,靠族人关系来与我相争,我呸!”

    赵谈闻言大怒,回骂道:“您这只会烧火的家伙也敢说我?若非君上有令,我非揍死你不可。”

    “我还怕你不成?又不是没打过。若非君上拦着,我一剑捅了你。”

    赵政等人看愣了神,一时没反应过来。赵夕却于一旁斥责道:“你俩个老不羞给我消停些。莫在公子面前给君上丢脸。”

    两人这才轻哼一声,停下对骂。

    赵夕无奈摇头,冲张扬说道:“以后好好为公子铸剑,休说些不着边际的东西。管你是不是师承剑仙,造不出公子所要铁甲、铁剑,我请君上免了你家令之职。还有你。”

    他又冲赵谈喊道:“造不出水车,也回家当你的普通领民去。”

    说完又与赵政说道:“公子不必在意他胡言,只将要打制的器械图样交与他便可。他两人虽然性子粗俗,却还有几分本事,不然君上也不会留他们在府中直到现在。”

    赵政心中虽有些失望,却也不好表现出来。他从怀中拿出板甲、链甲和唐刀图样递与张扬道:“这是鬼谷秘传,你先看看,不懂处问我。但你学会后,非我命令不可教与旁人,也不许私自打造。”

    张扬闻言,接过帛图,又连忙起誓:“吾以先祖之名誉发誓,如私自外泄公子秘术,天厌之,地弃之。”

    赵政点头,又问他道:“你可会冶铁之术?”

    张扬挺身刚要回话,却见赵夕于一旁拿眼瞪他,只得老老实实回道:“回公子。我能搭炉冶铁,每炉可出铁千斤,不比邯郸马氏铁工做的差。”

    赵政一笑,又拿出一帛图与他。

    “以后你依此搭高炉来炼铁,定可远胜马氏。我所要兵甲须以此铁来造。”

    张扬接过帛图。

    “公子放心,吾定全力以赴,务求公子满意,不负先祖之名誉。”

    **********************************************

    赵政随后又巡视了匠营、军营一番,依据后世军队扎营方法,与赵夕、田骑提了些意见。他又将事先写好的后世军营卫生防疫条例交与二人,让他们尊照执行。反正姜缭不在,赵政便全部托言是鬼谷秘术,引得田骑、赵夕等人惊呼赞誉不断,又纷纷发誓决不敢外泄秘术,令赵政为难。

    忙完这些,赵政告别赵夕、田骑等人,回到悬阳洞内。白豹一路上盯着赵政胸口,寻思着他怀中还有几卷帛图。

    “你不要总盯着我胸口好不好。”

    “公子。你鬼谷中可有骑兵秘术?”

    “有”

    “可有攻守秘术?”

    “有”

    “可有长生不老神术?”

    “有”

    白豹像个好奇宝宝,赵政一边走,一边敷衍着他的问话。

    “公子不实称。你东一卷帛书,西一卷帛书的乱送,怎不知送我一卷。”

    赵政笑道:“看得懂嘛你。”

    白豹气恼道:“这鸟篆真是难以记辨。你说写个字要那多笔画作甚。如果都如一二三四一般,我哪能不识字,看不得书?”

    赵政诧异地看了看他,将白豹看得一阵发虚。

    “怎么了?”

    “你这想法真不得了。文字便是方便人记事的标记,确实应该简单易记。”

    房萱见赵政等人返回洞内,正迎上前来,听得这些,轻笑一声:“怎么,你等鬼谷门生,还欲学仓颉,重造文字不成?”

    白豹好不容易得赵政夸奖一句,立即将头一昂,蔑视她道:“这有何不可。仓颉是谁?可有公子般聪明吗?”

    赵政刚刚走上木榻,准备坐下,听得此话脚下一顿,险些绊倒在桌案上。

    “还仓颉是谁?他是你我千百代前的祖宗。大哥,下回你千万不要拿不知道的人来和我比,好嘛?!”

    房萱直笑弯了腰,指着赵政道:“你好厉害啊。哈哈,比仓颉还聪明!哈哈。”

    “行了啊,我可是你的领主。这一日你都在忙些什么啊,我的家令大人。”

    房萱无视白豹吃人般眼神,勉强收住笑容,上前将一帛图扔与赵政:“这是我与姜武核对过的谷内人员和物资数目。所有物资也都己分类存入后面洞厅之中,由姜武安排了库管和守卫。以后物资领取皆由公子签押。”

    赵政拾起帛书细看片刻,沉思默算,于桌案上拿起笔墨在帛书上写下几串数字,签下名字,交与房萱:“这是谷内最终将迁来的人数和各类物资补买数量。你让姜武交与黄鸣转白熊采办。”

    房萱接过收好,笑道:“公子己在谷中数日,可还没有拜谢过此间主人呢?”

    赵政一愣,继而抚着额头苦笑:“怪我怪我。确应于女祸神像之前拜祭一番。还请家令为我准备所需祭品,操持祭礼。我先去斋戒沐浴一番。”

五十八、祭神心中如神在,我行由心任我行() 
古时的斋戒沐浴与现代略有不同。所谓斋戒,即清心戒欲,反省自己。“斋”是内心的反省,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即洗净心灵的意义。

    赵政认真洗了个澡,更换了干净的礼服,简单吃过晚餐,在石屋中独自静坐到半夜子时,方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亮,房萱便通知谷中各家令和百将全部换上新装,在悬阳石厅中等待赵政。所有人都庄严肃立,不敢相互言语。

    华夏古时的祭拜有别于其他宗教信仰,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自身境界的追求,而不只是求神保佑。我们东方的神,就是我们自己的先祖,他们是由凡人“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被人祭拜,被后人学习和模仿。所以孔子讲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不斋戒沐浴,诚心祭拜,是对先祖的不敬,是对道德的不尊,是对文化传承的不重。

    赵政也早已起身,穿好了礼服。他端坐在石屋中,等待寅卯交替的吉时(即现代早晨六点)。

    待吉时已到,房萱命乐队演奏礼乐,赵政闻乐起身,挂好君子玉佩和礼剑,三步一顿,九步一停,慢慢走出石屋,在众人队前站定不语。

    房萱作为赵政家令,宣布女娲祭祀仪式开始。两队百人步甲打起火把走向女娲神像所在石厅。

    赵政率众人紧随其后,列队而行,三步一顿,九步一停。

    三名少年分别托着祭礼三牲走在最后,每人手中一个三尺见方的黑色漆盘,盘上是用红绸遮盖的羊头、猪头和牛头。

    进入绘有女娲神像的石厅。两队军士将厅内油灯点亮,又手执火把,列队站于神像两旁,将整个石厅照的雪亮。

    众人步入石厅,赵政立于女娲神像左侧。房萱于神像右侧主持祭礼。她高声唱和,“礼祭开始。参祭众人静声肃立。”

    众人面对神像,按职爵列成三排横队,肃立不语。

    “请主祭人,秦国公子政,敬献三牲。”

    三名少年托漆盘上前,立于赵政身后。赵政带着三人,上前五步,转对神像。赵政庄重地行了三个扣首礼。身后三名少年走到神像前,将三牲供礼摆于神像下方桌案,行三个揖礼,随即返回赵政身后站立。赵政礼毕起身,向神像致祭词:“女娲神在上。大秦公子政,于今日率众家令以三牲之礼祭祀上神。人间战乱,百姓流离,感谢上神,以此谷让我等安身。日后同居于此谷,下民叨扰之处,还望上神体谅。我等在谷中,必尊上神爱民之心,相爱相亲,辛勤劳动,共建家园。也请上神护佑,让我等在谷中能够躲过兵灾。我等后人,必奉上神为族祀,每年供祭三牲,香火不断。”

    “请参祭之人向上神行礼。”

    众人跪下,行了三个扣首礼。齐声高呼:“请上神护佑我等躲过兵灾。我等后人,必奉上神为族祀,每年供祭三牲,香火不断。”

    房萱待众人起身,宣布道:“祭礼毕。”

    众人高呼:“下民告退。”列队走出石厅。

    三位捧礼少年上前行礼,在桌案上将三牲用短剑切成三十份,都用红绸包好,带出石厅分与众人。

    ***********************************************

    整个祭礼只用时半个时辰,因为不是年关,也不是祭祀节日,只是与上仙为邻,打个招呼而矣,所以一切从简。

    众人回到悬阳石厅,分食了祭品,便散去谷中,各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赵政吃过早餐祭品,回石屋换下礼服,换上武士行装。他走出石屋,唤过高猛问道:“执纪军士可选齐了嘛?”

    “回公子。昨日我与田骑、乌蒙已将五十名执纪军士选齐,皆忠厚严谨之人,现在洞外列队,等您检阅。”说完,引赵政走出洞外。

    悬阳洞外的草地上,五十名骑军,身着皮甲,头戴铁盔,身挂利剑,手执长棍,骑着战马,列队肃立。

    赵政与白豹共骑一马,随高猛行至队前。赵政高声言道:“以后谷中秩序,军中法度,全在你等。你们将于谷内单立一营,单成一军,以督骑为名。谷中各项法度,你等必须熟背如流。以后,你等以十人为一队,轮流于谷中巡视,凡发现违纪之人,必须当众宣布其罪行和谷中律法所定处罚。所有违纪行为,必须当众判罚,不得私秘处置。执纪过程和行刑,必须全队在场,正副队长共商以定,如有疑异,告之猛君裁决。凡督骑军士,不能熟背谷中律法者,降爵一级。凡督骑军士,自身违纪者,处罚加倍。凡督骑军士,敢于徇私枉法者,斩。凡督骑军士,查处违纪一件,以军功奖励。以后谷内军爵升迁,以遵纪者优先,以督骑有功者优先。”

    “公子放心,吾等必秉公执法,不敢徇私。”

    赵政点头,对高猛说道:“以后督骑军就拜托与猛君了。”

    “公子放心,猛必按公子所授军规法度,将督骑建好,将谷内秩序维护好。”

    赵政微微一叹,叫过田虎说道:“阿虎,我已命人为你打造配剑,过几日为你行封。从今日起,我命你为督骑军副百将,好好随猛君学习带军之法和执纪之方,也请猛君多多指点阿虎。”

    高猛点头,“公子放心,以后阿虎定能远胜于我。”说完行礼告辞,带队而去。

    目送高猛、田虎率督骑返回营地,赵政长叹一声,心中暗道:如果高猛能留下帮自己该多好。

    白豹于一旁叹息说道:“阿猛虽然外表长得娇美喜人。但内心沉稳多智,忠厚坚忍,实为庭尉之才。他如此执拗,非赴邯郸送死,真是可惜。”

    赵政一笑,看着白豹说道:“你第一句话中颇有酸味呀。”

    白豹面色一红,“重点是后面几句啊,公子。”

    “呵呵。”赵政一阵苦笑,“非如此,他也就不是你我所敬重的高猛了。你说的很对。高猛是我心中最合适的督骑人选。你与阿虎皆领军之才,而无管理政务的耐性、忍性和才能。”

    白豹颇不服气说道:“吾也能管好督骑的。”

    赵政摇头。“到时你做的不开心,我也看着不放心。人无全才,各有其用,君子周而不比,为人做事,但求心行合一,既要有所成就,更要愉快而舒心。”

    白豹说道:“我的性子好强争胜,的确起了与高猛攀比之心。我知道这样不好,这样不对,但却控制不住内心的想法。”

    赵政笑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人心多变而任性,的确是人世间最难掌控的东西。你与我一同听李师讲解过论语。你对公冶长篇怎看?”

    “孔子真不容易,那么多弟子,性格各异,来历繁杂,所求又各有不同。如我是他,早被这些人烦死了。”

    “呵呵。你看事物总是这般与众不同。幸好孔子无你这般弟子,不然他也会被气的半死。”

    “噢,我说的不对嘛?”

    “对,不过己离题万里。公冶长篇是告诉我们,人性多变,各有不同。但只要以礼控身行,以德修内心,以仁为准则,都可成君子。所以说,君子不器。俗话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一样。只要守德依礼,做最真实的自己便好。”

    “我怎未听过这句俗话?一棵树的树叶也各不相同吗?”

    赵政摇头轻笑,“你总能抓住别人话中的重点,实在令我佩服。”

    “公子说话总绕弯子,你在笑话我是吧。”

    两人一边谈笑,一边共骑一马向谷中深处走去。他们今天还要到房萱选定的少年军营地看看。

五十九、敢言亲情挥鞭揍,军营从来无自由() 
赵夕、田骑一直在洞口观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