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宋末 >

第100部分

风起宋末-第100部分

小说: 风起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近得前来,王叶偷眼看去,但见天赐帝须发花白,满脸愁苦,全无帝王模样,若非衣饰华丽,到与民间孤苦老头无二。

    这也是末世帝王的悲哀。正似鲁子敬之言,诸臣投降,犹得州郡之位,人主投降,只恐难逃一死。如今辽国败亡在即,只恐天赐帝正惶惶不可终日。

    既然近得前来,魔理沙便同韩德拜将下去,王叶犹在犹豫。

    魔理沙正要将王郎举荐于天赐帝之前,又如何肯让王郎于君前失仪,赶紧悄悄拉了王叶一把,又朝王叶露出恳求的神色。

    到了此时,王叶心中也有几分明了。自己虽为耶律大石所倚重,到底未曾有辽国正经官职。幼娘待自己之意果为赤诚,欲要借此机会求得天赐帝御口亲封官职。

    此事王叶虽然并不在乎,却也不忍心白费幼娘一番苦心,便也只能跟着拜得一拜,全当是敬老了。

    23

第187章 萧后(一)() 
殿内众人皆已下拜良久,殿上天赐帝犹自未有反应。旁边内宦见状赶紧偷眼看去,却见得龙椅上的天赐帝脑袋一磕一磕的正在昏睡。

    眼下正有紧急军情,内宦不敢耽误,便壮着胆子走近前来,悄悄的拉了拉天赐帝的衣角。

    老年人都睡得很浅,受此一激,天赐帝顿时便醒了过来,努力睁开眼睛朝着下面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认出魔理沙来,便笑得一笑(只这笑在王叶看来怎么都像苦笑),对着魔理沙开口道:“好!好!原来是朕的胆大包天魔理沙回京了。”

    魔理沙赶紧开口道:“耶律魔理沙拜见陛下!”

    天赐帝站了起来,稍微舒缓了一下,一抬头便看见了王叶同韩德,便开口道:“此二人又为何人?”

    韩德赶紧开口道:“末将韩德拜见陛下。”

    王叶犹豫了一下,尚未开口,旁边魔理沙便代其开口道:“回陛下,此乃家兄麾下王军师。”

    说完此话,魔理沙停得一停,略带羞涩地开口道:“亦是王郎。”

    王叶于魔理沙相好之事,耶律大石自然不会隐瞒夫人萧氏。萧夫人又时常进宫闲话家常,故此事天赐帝也有几分耳闻。

    如今见得魔理沙略带几分羞涩的样子,便是傻子也知道怎么回事。

    天赐帝便对着魔理沙开口道:“此时既非朝堂奏对,亦无外人在场。幼娘无需以朝廷之礼相见,但以家礼即可。”

    魔理沙听得此话,便再次行礼道:“幼娘拜见姨丈。”

    听得此话,王叶心中大惊。原来耶律大石同天赐帝之间还有这层关系!这下就说得通了!怪不得耶律大石会拥立这货,怪不得这货会将宗室管理之权托付给耶律大石。也怪不得耶律大石如今羽翼已丰,犹自不肯背叛天赐帝自立。

    天赐帝便抚须笑道:“好!好!众人平身!”吩咐内宦道:“赐座!”停得一停,又继续开口道:“既是幼娘前来,可速去请萧后前来相见。”

    内宦领命而去。

    很快便有内宦搬来三把椅子。魔理沙径直就坐了上去,王叶略一拱手,也相跟着并排做了下来。韩德却只站立于王叶身后。

    见着二人落座,天赐帝又开口道:“好!好!”停得一停,便转身朝内宦问道:“朕记得似乎有紧急军情来着?”

    内宦赶紧躬身回答道:“回陛下,魔理沙小娘子此次回京,正为禀报紧急军情。”

    王叶听得此话,便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魔理沙。未曾料到幼娘也会使小心机了,不是说前来请旨领兵入城么?

    魔理沙心虚的看了王叶一眼,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

    事已至此,王叶也无可奈何,便只能转过头去。

    天赐帝闻言,便转头朝魔理沙开口道:“幼娘,重德使尔回京,可有何大事?”

    魔理沙赶紧起身回道:“陛下!大事不妙!大兄探听得郭药师已经降了宋人,且欲引宋人大军前来偷袭析津府。”

    天赐帝习惯性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好!好!”然则顿时又反应了过来,脸上更现愁苦之色,朝旁边内宦开口道:“萧干大军何在?速速下旨令其领军前来相救。”

    旁边内宦闻言犹豫不已。自年初开始,萧干便已经不怎么听朝廷招呼,陛下也不知为此事暗中哭过多少回。召萧干前来救驾,有用么?

    魔理沙便起身开口道:“回姨丈,萧干老贼必不肯奉召。”

    天赐帝听得此语,仿佛才反应过来一般,颓然开口道:“是了,是了!萧干不听朝廷诏令久矣!”复掩面大哭道:“郭药师叛国!萧干不肯奉召!朕命不久矣!只我辽国竟然也有今日!”

    旁边内宦赶紧提醒道:“陛下休要忧愁!我辽国尚且有大石林牙在,必不肯坐视析津府遭难。”

    天赐帝听得此语,便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满脸愁苦地对着魔理沙开口道:“重德亦欲弃朕耶?何以未曾亲至?”

    姨丈这种老好人加软蛋的性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还是自己的王郎英武!魔理沙心下感叹之余,看了一眼旁边的王叶,这才开口道:“姨丈何出此言?大兄之忠心可昭日月!唯有如今郭药师占据得涿州,萧干老贼占据得范阳。大兄已亲领大军北上救援,奈何道路为二贼所阻,急切间不得前来。故此只使幼娘领偏师抄小路先至。”

    天赐帝闻言大喜,赶紧开口道:“重德果忠臣也!危急关头,还是亲眷可信!只不知幼娘带得多少兵马前来?”

    魔理沙先将残酷的现实摆在天赐帝面前,便是要借机抬举王郎。闻听得天赐帝发问,魔理沙便赶紧开口道:“回姨丈,幼娘带得士卒十万又三百前来护卫。正要请旨领士卒入城。”

    听得此话,旁边的内宦撇了撇嘴,明显不信。如今南京道总共都难以凑齐十万大军,魔理沙小娘子又哪里有这么多人马?

    天赐帝为人糊涂,尚且未曾听出破绽,乃转忧为喜,撸着胡须笑道:“如此甚好!朕无忧矣!速速命大军进城。”

    旁边却传来一声清脆的声音:“幼娘休得胡说!只我辽国哪来的十万人马!”话音刚落,便转出一位双十年华的俏丽佳人出来,身后相跟着十数名宫女伺候。

    佳人出得帐帷,便欲要走进前来,复见得王叶在场,顿时便是俏脸一红,便要转将入去。

    此时魔理沙早已起身前来,见礼道:“幼娘见过姨母。”

    见得魔理沙行礼,萧后不便再行回转,抬手示意魔理沙收礼后,便朝着天赐帝嗔怒道:“陛下何不早说!既有外臣在场,臣妾自当先行告退。”

    天赐帝犹自未曾出声,魔理沙已经跃至萧后身边,红着脸拉着萧后的手小声地说了几句。

    萧后听完此语,便朝着魔理沙暧昧的笑了笑,复回头朝王叶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开口道:“既是至亲晚辈,如此倒是无妨。”

    旁边内宦早早搬来座椅,放置于天赐帝身边。

第188章 萧后(二)() 
也不知是不是耶律阿保机葬错了地方,有辽一朝,皆是阴盛阳衰。辽君里面糊涂虫大把,要么嗜酒、要么好猎,总之就是没几个明君。

    与之相反,辽国皇后里面却贤后大把,有狠人,有猛人,有能人,有才女,远至萧燕燕,近至萧观音,无一不是贤名在外。夸张一点说,便是辽君在朝,辽国政治必定衰落。一旦辽君完蛋,新君年幼,太后临朝那几年,辽国又有中兴之势。

    旧例如此,天赐帝也不能免俗。

    当初天赐帝原本婚配的乃是大萧后,也就是如今萧后的姊姊。奈何大萧后没有福分,几年前便已经病死,未曾等到天赐帝上位的那一天。

    兄终弟及,姊亡妹替,更何况有辽一朝,历代辽君皆于萧氏一族挑选皇后。

    如今天赐帝既然已经登基,又岂能后宫无人?便从大萧后的姊妹之中挑选了一名才德兼备的纳入了宫中,立为皇后,正是如今的小萧后。

    一则老夫少妻,为人夫者自是硬气不起来。二则天赐帝当年为了自保,导致某些方面没有能力,更觉亏欠妻子。三则萧后颇为贤明,天赐帝软弱加老好人。如此一来,每逢萧后出面的时机,天赐帝便不肯复言,但由萧后做主。

    如今萧后既然站了出来,天赐帝便照旧例闭上眼睛,开始闭目养神。

    却说萧后挥退众宫娥,款款行至天赐帝身边,落座之后,便对着魔理沙开口道:“只幼娘所言之十万又三百兵马,如今何在?若果胡言,且看本宫家法!”

    魔理沙乃笑着开口道:“此事幼娘岂敢相欺!城外正有三百余兵马在,另有十万人马,幼娘已经领至此处,只恐姨丈姨娘不能使用。”

    萧后笑着便开口道:“陛下统御万民,又有何兵马不能使用?本宫倒是不信。只不知这十万兵马何在?”

    魔理沙日常出入宫帷,对萧后同天赐帝之间那一套倒是了如指掌,若能于萧后前举荐得王郎,自能一锤定音。

    如今见得萧后开口,魔理沙便将手指指向王叶,转头朝萧后开口道:“幼娘所言之十万兵马,便是王郎。若是有得王郎出手,纵宋人百万兵马来攻,析津府自是稳如泰山。”

    韩德听得此话,顿时挺起了胸膛。

    王叶却急忙逊谢。

    宋人招降郭药师,借机偷袭析津府,原本便是王叶定下的计策,如此又岂肯自废武功,赶紧开口道:“回陛下、娘娘,幼娘年幼,好出大言,此语万万不可轻信。”

    此话别说萧后了,便是天赐帝这种糊涂虫都不肯相信。

    于萧后看来,不过是魔理沙将一腔情丝尽数依附于此人身上,故此自当将爱郎视作无所不能,便也不当回事。但将魔理沙玉手牵过,轻拍几下,当做行家法。

    然后萧后便转头对天赐帝开口道:“陛下,重德既然派人来援,虽说人少,必定为精锐之士。当早早召入城中为上。”

    天赐帝想也不想,眼也不睁,便开口道:“好!好!”

    天赐帝既然令下,王叶稍一示意,韩德便起身告退,同内宦一起持令前去领杨可世诸人进城。

    萧后便接着开口道:“既然宋人来攻,析津府又无守兵。如此自当急速招募军士!请陛下下旨,将城中权贵富豪家奴悉数充入军中,且使老兵驭之。如此定能招募得三五千人,尚且支吾得一时三刻。”

    天赐帝照旧开口:“好!好!”

    见得天赐帝同萧后将自己之语当做稚子之语,弃之不理,反而于一旁商讨起防务来。魔理沙气得直跳脚,便于萧后身边嘟囔道:“幼娘便说姨丈姨母不能用,果然如此!只商讨些杂务作甚?何其舍本逐末耶?王郎随便献得一策,便胜过招募士卒十倍。”

    萧后犹自未将魔理沙之语当真,反倒摸了摸魔理沙的脑袋,开口道:“幼娘临行之时,重德可曾提及宋人当有多少人马前来偷袭?”

    魔理沙见得姨娘犹自将自己当小孩,心中更是不乐。只萧后此问干系重大,自当回答,便开口道:“大兄曾有提及,此次宋人联手郭药师前来偷袭,人马当在五六千之间。”

    听得此语,萧后蛾眉紧缩,沉吟得半晌,复开口道;“若是如此,只恐如此兵力尚且不足。且新募之兵又如何是宋人精锐敌手?当有万余人马方有万全把握。即是如此,自当于城内青壮之中大举募兵。”

    天赐帝继续开口道:“好!好!”

    王叶听得此语,心下却暗暗摇头。此举实乃取死之道!这萧后虽说贤明,到底未曾经历世情,不懂人心。虽则如此,王叶犹自未肯出手,只于一旁默坐。

    魔理沙却坐不住了,今日只一心想于天赐帝同萧后面前举荐王郎。于公便是为了析津府不失,于私便是为了王郎的将来。若果王郎能立下此功,说不得便能开府建衙。

    要知道这几年来,辽国官员死得死,降得降,留下得大把空缺,稍微有点功劳便能一步登天。如此机会,魔理沙又岂肯放过?

    见得帝后二人一直将自己当做孩童,不肯重视自己言语。魔理沙心下大急,便转到萧后跟前,朝着天赐帝同萧后跪下,学着朝臣的样子开口道:“臣耶律魔理沙拜见陛下,拜见娘娘。今有宋人欲要偷袭析津府一事,伏请奏对。”

    王叶闻得此言,心下着实有几分感动。虽然幼娘时而娇憨,时而凶猛,于自己而言,似是其性情琢磨不透,故此自己一直未肯尽托衷心。只如今看来,幼娘对自己,果然是一片赤诚之心。

    要知道“奏对”乃是朝廷大典,实非儿戏。

    每逢朝廷面临大事难以决断,而某人又似乎有策可解,便会行奏对之事。奏对之人既以此策为君王释疑,又当以此策受百官质询。

    先古之时,每逢奏对,君王臣子亦当先行斋戒沐浴,以示隆重。奏对之地,往往选于太庙,既为表隆重之意,又与本朝列祖列宗为证,即便臣下直言,亦不当以言见责。奏对之时,君臣双方对面跪坐,不分贵贱。此外尚有史官在场,将奏对之过程记入史册,以传后世。

    到得后世,此礼虽然渐渐废弛,然则奏对仍然是朝廷大典,十分严肃。

第189章 萧后月下追王叶(上)() 
天赐帝听得此言,倒也睁开了眼来,只朝身侧的萧后看去,既然萧后在此,自然是萧后来做主。

    奏对乃朝廷大典,岂可轻用?幼娘果然孩子气!魔理沙如此慎重,萧后却以为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犹自未肯重视。虽则如此,奈何萧后疼爱魔理沙异常,见着魔理沙不悦,便也只得敷衍一番。

    故萧后便起身将魔理沙扶起,笑道:“幼娘有话尽管说来,姨母自当细细听之。”

    话虽如此,萧后却犹自一心二用,一边假装聆听魔理沙说话,一边心中却在暗暗盘算招兵之事。

    见得此策奏效,魔理沙心下大喜,便开口道:“当日宋人十万大军北伐,萧干手握重兵,但引兵顿于蓟州不肯南下不说,又窃取了大兄兵权。故此大兄便只于京城搜集得三百老兵便南下抵御宋人。”

    天赐帝倒是难得的插了一回嘴:“当日似乎是金人大军屯集,似有南下之意。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