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宋末 >

第105部分

风起宋末-第105部分

小说: 风起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已有少量常胜军士卒持刀围了上来,见得对手乃两名绝色少女,又听得娘娘二字,心知其中一名当为萧后无疑。一则欺女子体弱,二则欲要活擒萧后以献,便不肯以弓箭杀伤,只以人海围将上来。

    眼见着二人已为宋人所围,魔理沙暴喝一声:“娘娘跟紧幼娘!”挥动手中巨斧,便往石桥冲杀而去。萧后心知若为宋人所俘虏,必定生不如死,赶紧收摄心神,舞动双刀拍马跟上。

    魔理沙力大,将百八十斤的巨斧舞动得风扇一样,周围常胜军士卒挨着者死,擦着者伤,根本近不得身前,只纷纷避退。

    魔理沙一口气冲到石桥旁,将巨斧舞动了这么久,双臂也是酸痛无比,正要歇一口气,招呼得萧后过得桥去。然则转头一看,背后已失了萧后的影踪,复举目看去,但见得数十丈外,上百常胜军士卒正紧紧得围着萧后厮杀。

    此时萧后盔甲已损,发髻已乱,只于马上东倒西歪,勉力支持,端得是狼狈不已。

    魔理沙见状大惊,拨转马头复冲将过去,杀散得这一波常胜军士卒,扯过萧后马缰便死命往石桥逃来。

    石桥另外一头的辽人老卒见得魔理沙英武若此,亦纷纷叫起好来,其中也有数名胆大的,便赶紧组织起士卒过桥接应。

    常胜军士卒原意欲要活擒萧后,如今见得对方已经踏上石桥,眼看着便要逃出生天,便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纷纷弯弓搭箭射来。

    魔理沙听得背后弓弦响起,心知羽箭将至,便一把将萧后压在马背上,同时伏低身子,死命催动马匹往石桥另外一头逃去。

    过桥接应的辽军老卒也纷纷举起盾牌,护着二人而逃。

    二人这才冲到石桥中央,便闻得叮叮当当之声,背后一阵阵大力传来,几乎将二人推下马去。再回顾前后士卒,以为敌方射翻得数人。

    众人也顾不上救治伤员,只拼命继续逃去。

    对岸辽卒见得对方放箭,早早便已经竖起了盾牌为遮掩,只留下一道空隙,以供众人出入。

    二人好不容易逃入盾牌之后,这才算捡回一条命来。但相互看去,只见得双方背上都挂满了羽箭,正犹豫豪猪一般。好在二人身上盔甲皆为上品,未未对方弓箭射透,这才逃得一命。

    追常胜军士卒正要趁机夺桥,奈何对岸辽卒也纷纷发箭相阻。只一阵齐射,便已让常胜军于桥前留下数十具尸体。

    常胜军士卒见状稍退,少顷之后又举着盾牌前来,只以弓箭互射同辽人对射。虽有盾牌遮挡,双方犹自不时有人中箭死去。

    好在宋人士卒大多在正忙于抢劫,常胜军三千士卒也分散各处,桥头只得二千余人。

    虽则如此,二千常胜军同数百辽人对射,常胜军人多,辽卒人少,两军对射之时自是辽人吃亏。

    眼见着辽人便要支持不住,萧后乃于阵后跪拜众人曰:“帝后失德,累万民如此,本当欣然受死,不敢连累诸位壮士。奈何宋人残暴,破城之后必定屠城,伏请诸位为亲人计、为家园计,尽力杀敌。”

    桥头辽卒皆为大头兵,又几时受过皇后如此大礼?受此一激,士气复振。且老兵身为权贵家奴,妻子全在北城。眼见着宋人正在洗劫南城,一旦宋人攻下石桥,北城亦难逃此厄运,又岂敢轻易放弃?

    当下便有人高呼道:“某等受娘娘如此大礼,自当以死报之。娘娘先走,某等不死,必保此桥不失。”

    萧后犹要留下以鼓舞士气,旁边魔理沙却一把抄起萧后,策马便往皇宫而逃。

    虽然如今辽卒士气已盛,奈何只得数百人马,顶不住宋人许久。若要保得析津府不失,必得另觅良策,只不知王郎何在?

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将便已争功() 
见得辽人已溃,大军势如破竹,刘延庆便同郭药师移至阵前观看。

    眼瞅着辽人只得数百人为守,常胜军正有二千余人猛攻。刘延庆心知大局已定,便朝郭药师开口道:“幸喜诸军用命,此城已唾手可得。常胜军果为虎贲。此地便交由忠贤掌控,本官另有要事,正欲要先行一步。”

    另有要事?即便刘延庆不说,郭药师也心知肚明,无非继续抢功罢了!

    如今析津府旦夕可下,天赐帝等人又岂肯坐等被擒,只怕此时已经在筹划出逃。

    唯有析津府四座城门之中,东门、西门、南门皆在玉莲河以南,均以为自己所占据。却独独还剩下北边一门。

    刘延庆此去,必定是亲领兵马前去围堵北门,擒拿天赐帝一干人等。

    生擒敌酋之功犹在攻城之上。今日被刘延庆半强迫的签了表章,攻取析津府的功劳已被刘延庆吞下太半。如今刘延庆又要撇开自己前去擒拿天赐帝。以此人性情,擒拿敌酋之功必不肯于自己分润。

    只今日之战,出力之事全由常胜军一力承担。宋人西军兵马不过是敲敲边鼓,接着就是满城劫掠,可谓一丝力气也未曾出得。到得最后,功劳反倒却成了刘延庆的。如此,郭药师又岂肯答应?

    当下便戳破道:“禀大帅,析津府旦夕可下,天赐帝必由北门溃逃。末将请令率得数百士卒前去擒拿。”

    刘延庆嘿然一笑:“贵部久战已疲,且一鼓作气攻下析津府,然后留此休憩。本官麾下皆为生力军,正当前去擒拿得敌酋天赐帝。”

    郭药师强按住心中怒火,开口问道:“敢问刘帅,只今日这功劳又当如何分润?”

    刘延庆开口道:“析津府之功,你我曾各出三千人马,如此自当平分。”接着便转头同一旁副手的高世宣闲谈,避而不谈擒拿天赐帝之功。

    此战各出三千人,虽说刘延庆为主,郭药师副之,实则地位应当相差无几。郭药师一来新降,二来也想与同僚好好相处,这才再三退让。

    然则刘延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加之郭药师已经觑破了宋人虚实,心知缺了自己宋人必定攻不下析津府,遂愤然开口道:“即是如此,莫如将末将攻占析津府之功也悉数相让。”

    刘延庆却是实打实的滚刀肉,到此时犹自未悟,转头道:“忠贤若有此意,本官定当成全。”

    郭药师更是恼怒,开口喝道:“如今辽人已溃,析津府旦夕可下,便请贵部接手攻打。末将这便领兵告退。”

    析津府犹自未下,而二位主帅已开始龃龉,见得郭药师要负气撒手,高世宣赶紧开口道劝和道:“二位暂请息怒。既是各得出三千人马前来,所有功劳不妨皆五五分之。”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郭药师也不在低声下气,便开口道:“只抢掠所得又当如何?”

    钱财已经到了刘延庆口袋里面,又如何肯再掏出来?闻言刘延庆便抬头看天。

    功劳明摆在哪里,谁也无法私藏,自然可以平分。然则抢掠所得到底几何,谁也说不清楚,若是再行平分,反倒更容易引起龃龉。

    稍一沉吟,高世宣只得继续劝和道:“此事倒是难办!无非但凭天意,各取所得罢了!”

    这话刘延庆很同意!

    郭药师想得一想,南城便任由刘延庆劫掠好了。北城权贵富豪多,待攻下北城,纵兵肆掠,所得必不比刘延庆少。

    只是担心刘延庆到时也来插一脚,自己便只能一边进攻,一边抢掠。只要辽兵未灭,宋人必不敢过桥北来。

    至于析津府的民心?反正刘延庆都已经纵兵洗劫了,寡妇都入妓院接客了,一次两次有区别么?

    当下郭药师便朝高世宣开口道:“高将军此语甚是妥当,本官定无不允之理。只不知刘帅又作何看法?”

    刘延庆如今已经占尽了便宜,南城财富多入了自己荷包,待常胜军攻下北城,自己犹自可以再发财一把。如此刘延庆自无异议,便也点头答应了下来。

    分赃既定,刘延庆便将此地宋军交由高世宣待管,自己领了八百精锐便绕道往北门而来。

    实在是被刘延庆得贪得无厌给吓怕了,郭药师生恐这货再弄什么小花招。见得刘延庆领兵既去,便照此施为,将麾下交由了甄五臣掌管,也领了八百精锐相跟着而来。

    却说王叶于耶律大石府上住得一晚,第二日一早便又开始催促起萧氏来。

    萧氏平日里便喜欢唠唠叨叨,如此之人又岂会是急性子?一则众人居于此地已久,实在有太多的田产、店铺等物需要处理、变卖。二则萧氏见得城中新召得如此多兵马,又见得萧后自信满满,便以为析津府必定能守住不失。三则魔理沙已更随萧后入宫,萧氏正要等其同行。

    故此不管王叶如何催促,萧氏只是有条不紊的收拾行装。

    王叶也是无奈,又介于对方身份,不好下套算计。

    待到夜间变乱骤起,南城喊杀之声、惨叫之声震天,又有宋人于南城劫掠之余,尚且放起火来。此时正是夏秋之交,天干物燥。又有得秋风时来,顿时便燃起了冲天火势。

    火光将析津府的天空映得通红,即便在数里之遥的耶律大石府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见得此状,萧氏自是大惊,难得的急促起来,连夜招呼众人收拾细软,准备出逃。至于其他的房舍、店铺等物,一概都不要了。

    又召得王叶前来,请其领兵速速前去皇宫接应回幼娘。

    众人惊慌尚且未定,一个有一个噩耗接踵而来。

    先是传来萧后大败,辽军已溃。接着又有讯息传来,只言辽军残部数百人正据南北城之间的石桥为阻,奈何宋人势大,辽卒死伤惨重,只恐石桥将陷。且宋人已在南城开始屠城洗劫。

    宋人对南边的汉城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一旦石桥既失,北城遂陷,自己这些辽人、奚人之类的番人又将是何等下场。

第199章 遇袭() 
接踵而至的噩耗将众人吓得不轻。

    王叶倒是不以为意,自己早有后手在此。

    如今既然是刘延庆为帅,引着西军来攻,王叶自是不惧。自己乃是宋国枢密院副承旨,有告身有印绶的那种,可不是临时工,乃是正经的文官。

    有宋一朝,皆是文贵武贱。刘延庆身为武将,若想打自己这个文官的主意,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满朝文官为反之他人效仿,必然杀鸡儆猴,即便童贯也不敢回护。

    且此次前来乃受耶律大石所差使,搬运其夫人返回京城。耶律大石明面上可是降了宋人,且颇得童贯看重,就连赵官家也颇为关注,故人嘛!

    这个来头更大,刘延庆更加招惹不起。

    一旦萧氏出点什么差子,耶律大石再以此为借口,光明正大的同宋人翻脸,刘延庆九族都不够诛的。

    自己背景硬,耶律大石背景更硬。如此王叶还怕个毛啊!

    唯一要担心便是单独遇上郭药师这货。不过既然是刘延庆为主帅,又岂肯任由郭药师单独领军行事,这种概率实在太小。

    即便如此,王叶仍有后手在此。即便单独碰上郭药师,要是这货识相便罢了!倘若不识相,自己能引得宋人偷袭析津府,自然留有后手可以将其赶出析津府。

    杨可世等人也是不惧。西军一向抱团,不内讧乃是天条。当初杨可世领着辛兴宗麾下的西军入驻种师道大营,双方也只是空手群殴而已,即便有再大的仇恨也不肯动用器械。唯一要担心也是郭药师的常胜军。

    当初宋人未至,王叶急着离去,实在是怕被幼娘求着出手。

    如今析津府内胜负初分,王叶倒是不急了,能走则走,不能走顺便见证一下宋人攻下析津府也好。

    王叶不急,萧氏却很急。在萧氏看来,自己丈夫乃是如今辽国的擎天之柱,又曾以二千残卒破得十万宋人。若果析津府为宋人所下,其他人还能逃得一命。唯有自己这个耶律大石的夫人必然下场凄凉,连带着幼娘、府中家人都难逃一死。

    实在是被七年前那一幕给吓坏了。

    七年前萧氏犹自住在上京,正逢上京为金人所破,如狼似虎的金人于城破之后即刻屠城,又派出士卒追杀已经逃出城外的民众。

    那一夜,死得人多了去了。抛去城中不说,即便上京城外,惨死的民众便有十万之数。

    自己当晚虽赖护卫得力,逃得此劫。然则第二日前去搜寻幼娘之时,眼见着尸山血海,实在是人间炼狱。

    那凄惨的场景如今犹自历历在目,实在不敢再冒此风险。

    当下萧氏连细软都不要了,但将家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包裹起来,稍稍挑选得一些价值连城的珍宝,便准备出发。

    唯有魔理沙尚且未曾返回,萧氏到得北门便不肯出城,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肯将幼娘丢下。

    王叶见状,朝杨可世如此这般的吩咐了几句,便遣杨可世领了五十麾下前去接应。以自己对辽国的紧要性,想必耶律大石宁可析津府丢了也不肯让自己出事。故此耶律大石虽然暗中让幼娘以身犯险,吸引自己前去救援外,亦必反复叮嘱幼娘,定当以护卫自己安全为第一。

    此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看谁先踏出那一步。若果幼娘果真犯险,自己宁可破了宋人之策也会出手相救。同样,若是自己已经离开了析津府,幼娘唯恐自己沿途遇险,即便析津府陷落在即,却也不得不赶来护卫。

    杨可世倒是听吩咐,唯有萧氏实在不好打发。当下王叶便将实情同萧氏反反复复解释了一遍。

    且不说自己若停留析津府,幼娘必定不肯前来。一旦自己离开析津府,幼娘反而必至。

    即便幼娘不至,也不用太过担心。

    一则以幼娘之武力,冲杀出城自是不难。二则有得杨可世这五十宋卒前去,宋人即便攻占得析津府也不肯为难。三则有得自己同耶律大石在宋人之中的身份,幼娘只需将身份说出,宋人必不敢动其分毫。

    萧氏为王叶劝得一阵,复见得援兵既去,又加之王叶身为魔理沙的情郎,犹自自信满满,未曾担忧,萧氏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如今在析津府内名声响亮的很,守城士卒见得萧氏欲要出城,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