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宋末 >

第114部分

风起宋末-第114部分

小说: 风起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杨可世见得此状,便朝郭药师开口道:“只你便是郭药师?”

    于此时而言,当面直呼人名委实无礼。除父母长辈外,即便上级称呼下级,亦多称呼表字。

    郭药师闻言自是大怒,只见得方才刘延庆犹自未敢发火,便也只能将心中的火气强行忍住,乃昂首道:“正是本官。”

    杨可武便开口道:“既是如此,也有你书信在此。”

    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来。

    这事和自己也有关?郭药师心下也有几分奇怪,便伸手接过,拆开一看,却见得上面只有寥寥几句话:“前次一把火,未曾取君性命,今日复欲自寻死路耶?速速退兵!”

    看完此信,郭药师肝胆俱裂,果然是此人在此!

    当下郭药师怪叫数声,一转身逃到城垛便旁,扯过绳索便欲要垂城而逃。

    刘延庆赶紧拉住,开口道:“忠贤何以如此?”

    郭药师一边死命的掰开刘延庆拉住自己的手,一边开口道:“果然为此人设计!彼必有后手为备,萧后四千青壮之事必然为真。且速速逃命休!”

    见得郭药师被吓成了这副模样,刘延庆也胆虚起来。二人也顾不上招呼亲卫,便相继垂城而下。

    城下西军士卒见得主帅已逃,发一声喊,便一起往城上逃来。

    如今城门为猛火所阻,退路全无。只士卒们也见得方才二人逃命之法,便纷纷效仿起来。

    刘延庆麾下的西军好劫掠,善逃亡,时时备得绳索在身,尚且能垂城而下。

    只苦了郭药师麾下的常胜军!除少量常胜军士卒利用西军留下的绳索逃得一命外,其余大多为辽人青壮所杀。

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 
宋人既退,辽人青壮怒气犹自未消,只城门为猛火所阻,不便尾随厮杀,便只于城中反复搜杀敌人。

    当初高世宣领人四散劫掠,后来见得辽人凶狠,便不敢出手争斗。便于南城之中择了一家民户,屠尽其家后,于此地躲藏起来。

    原本想着待到宋人反攻之时自己再混入队中,如此自能万全。

    谁料得宋人已然退去,这下便把高世宣给坑苦了。

    高世宣躲过两波前来搜查的辽人青壮,却终于没有躲过第三波,乃为辽人杀于厕中。

    刘延庆事后清点人数,发觉漏了高世宣,便给其报了个力战而亡,也好给自己脸上添几分光彩。

    此事略过不表。

    却说杨可武等人见得宋人已退,便急忙往皇宫而回,禀报此事。

    此时已近五更,王叶等人犹自吃喝,只不之桌上饭菜已经热过几次。

    杨可武入得殿来,正忙着同众人见礼。

    旁边杨可世已经几步跨了过来,拉着杨可武便急着开口道:“西军伤亡几何?”

    杨可武便开口道:“大兄且请放心,此次死伤多为常胜军士卒,西军伤亡甚少。”

    杨可世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此次萧后已经重又备得四千青壮,郭药师此贼却一心找死,弄出一个背水一战来,若果双方只尽力拼杀,只怕西军匹马不得南还。

    好在有得主公递去书信,这才劝退双方。

    当下杨可世对王叶的忠心又重了几分,归宋的心思也淡了几分。

    萧后便于一旁开口道:“只先生两封书信前去,竟然退得宋人?”

    见得萧后似有怀疑之意,除了天赐帝外,殿中众人纷纷投来怒视的目光。

    萧后停得一停,复开口解释道:“先生智计天下无双,本宫自不敢质疑。唯有此事颇为费解,只不知先生于书信中作何言语?彼等竟然肯退!”

    这个可以有!如今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好奇心自然涌上了心头。包括魔理沙在内,众人都朝王叶投来了求解释的目光。

    王叶见状,但笑而不答。难道要告诉你们,宋人偷取析津府的计策便是自己所献?

    杨可世便对着杨可武开口道:“你且将当时情形一一说来。”

    杨可武便于一旁开口道:“刘延庆接主公书信,便已经犹豫不已,似有退兵之意。然则却为郭药师所阻。待到末将将主公与郭药师的书信付与,彼展信读完,乃骇然大惊,便垂城而去,不敢复回。”

    众人犹自满头雾水。

    王叶见状便朝帝后开口道:“当日外臣曾一把火烧尽郭药师麾下五千士卒,彼深以为惧。得知外臣正在城内,故不敢稍留。”

    当日耶律大石以密信举荐王叶,却也未曾将详情一一提及。萧后如今初闻此事,更是惧怕不已。自己果然没猜错,此人温文儒雅的背后,果然不知有几许尸山血海。

    也正为此事,便于后面惹出了一大串事情来。且容后再表。

    如今宋人既去,且天色将亮,众人便欲要告辞。

    宫中禁地,天赐帝同萧后也不便相留,只一番好言感谢之后,便将众人送出宫来。

    如今析津府才遭兵灾,早朝之上自会商讨如何抚慰百姓之事。此事也略过不表。

    却说到得第二日中午,王叶这才起得床来,便有耶律大石府中下人来报。

    只言天赐帝同萧后已遣得宫中内宦至此,欲请王先生同小娘子前往宫中一叙。唯有先生未醒,内宦便不敢造次打扰。

    天祚帝马上要出来搞事了,奇祸也不远了。王叶自不愿在析津府久留,只自己此次替耶律大石前来搬取家眷,离去之时于情于理都得同帝后辞行一番。

    当下王叶便携同魔理沙往皇宫而来。

    二人才到得宫门外,便见得萧后贴身内宦萧忠早已于宫门外专候。

    见得二人前来,萧忠赶紧上前见礼,复引二人进得宫来,旁边又有小太监急着进去禀报。

    萧后闻得二人已至,乃凤冠霞帔,于栖凤殿外亲迎。

    三人进得殿来,却未曾见得天赐帝。王叶心下大奇,便开口道:“未知娘娘召外臣前来,可有要事?”

    萧后也不作答,反而命萧忠领内宦退出殿外,复将殿门紧闭。

    王叶心下更是奇怪,唯有幼娘在此,倒也不虞瓜田李下,便开口道:“娘娘若有要事,可直言吩咐。”

    萧后笑得一笑,便将王叶引至上首,开口道:“先生且请安坐。”

    到底有君臣之分,王叶自不肯逾越。

    萧后便再三强求。

    王叶推脱不过,便也只得坐下。

    待到王叶坐下,萧后便款款来到王叶跟前,大礼拜伏下去。

    王叶心下大惊,赶紧起身避礼,且开口道:“娘娘何须如此!外臣万不敢受。”

    只男女有别,受授不亲。王叶却也不便相扶,便只得朝旁边的魔理沙求援。

    魔理沙赶紧前来欲要扶起萧后,且开口道:“娘娘何须行此大礼,若有所求,王郎自无不允之理。”

    萧后却不肯起身,美目之中流下泪来,乃开口道:“昨日先生一言既出,便有异象相随,想来天降奇祸,其寿不永之事亦当为真。先生高明,必有禳解之法。萧氏玉容再拜于先生跟前,只厚颜求得先生再度出手,救得玉容夫君一救。”

    这下王叶才明白过来,萧后今日厚待自己如此,又将内宦悉数遣出,且言语间不再以皇后的身份相压,原来却是为了求自己出手相救天赐帝。

    只自己正要阴死天赐帝,以便耶律大石上位,又如何肯出手?

    于是王叶便推脱道:“天意难违!并非外臣不愿,实则不能!”

    经昨日之事,萧后也自以为把握到了王叶的弱点。此人铁石心肠,唯有十分看重幼娘,有得幼娘一句话,便胜过自己千言万语。这也是萧后此次将魔理沙一并召来的目的。

    当下萧后也不再恳求王叶,便转过身子跪向魔理沙,哭求道:“幼娘,且看在姨母一向疼你的份上,求得情郎出手,救得姨父一救。”

    魔理沙见得姨母朝自己跪来,吓得赶紧跪下还礼。只见得萧后以辽国皇后之尊,为替天赐帝避祸,竟然朝王郎下拜。于女人而言,男人便是自己的天。即便姨母贵为皇后,亦逃不过此理。只其夫妻之情若此,魔理沙心中也是十分感动。便朝王叶开口道:“王郎,若当真有禳解之法,何妨一试?”

    这傻妞却不知道若是天赐帝挂了,自己的大哥便能掌控辽国。

第218章 禳解之法(二)() 
虽则有得魔理沙开口相求,只王叶犹自未肯。

    若是抛去萧后的皇后地位不说,也不过一女人而已,何况又不是自己的女人。一女子之心事又岂可同天下大计相提并论?

    何况王叶早已经下定决心要阴死天赐帝,替耶律大石自立铺路,又岂肯自破其功?

    萧后见得魔理沙出口相求,王叶犹自铁石心肠,也渐渐绝望起来,便朝魔理沙下猛药道:“若陛下果有不忍言之事,姨母也只得相随于九泉。幼娘,只恐你我日后便不复得见矣!”

    魔理沙听得此决绝之语,心下也是悲伤异常,便劝道:“姨母休要如此说。陛下身为天子,自有百神呵护,即便天降奇祸,亦必不肯损伤陛下。且有得大兄同王郎出力,必定能辅佐陛下退得金人,中兴大辽。到时姨母尚可陪同陛下逍遥百年。”

    萧后却摇了摇头,继续开口道:“休说甚么百神呵护,自古以来,有谁见得万岁天子?即便圣贤,又有谁逃得过百年之厄?天祸临头,管他天子也好,圣贤也好,百姓也罢,又有谁能逃脱?幼娘既不肯出手相助,姨母也无话可说。若果有那一天,无非是陛下以身殉社稷,姨母以身殉夫君罢了。”

    说完此话,萧后又是泪如雨下。

    魔理沙自幼与姨母相善,见得萧后开口闭口便是殉夫,也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只转头朝王叶看来,意欲求情郎出手。

    萧后一直在用亲情胁迫魔理沙,从而胁迫自己出手。

    这一招能骗过魔理沙这个傻白甜,又如何骗得过王叶这条老狐狸。

    先前见得萧后夫妻情重若此,王叶到也有几分心软;如今见得萧后一再出手算计魔理沙,王叶心中怒火也渐渐地升了起来。

    既然萧后自己找死,便怪不得自己了。且趁机再将天赐帝与萧后算计一番。

    即便不能忽悠的天赐帝将帝位传于耶律大石,也要将其玉玺骗过来,且还要萧后自己亲手奉上。

    见着魔理沙又投来哀求的目光,王叶正要装作心软答应下来。

    便听得殿门嘎吱一声响,众人抬头看去,却是天赐帝亲自推开殿门走了进来。

    只见得殿内这一幕,与自己设想的完全两样,天赐帝倒是稍稍怔了一下。

    萧后见得此状,瞬时便换了一副表情,止住眼泪,露出笑容,迎了上去。

    魔理沙这个傻妞又岂会如萧后这般精明?一时并未反应过来,犹在悲伤之中。

    王叶倒是无所谓,反正和自己没关系。

    却说当初萧后命人领得王叶等人入得栖凤宫,又将内宦尽数赶出,且将殿门禁闭。

    于王叶看来,此举实在可疑。殿内之人尚且如此,何况殿外众人?

    宫中的内宦也好,宫女也好,一向是吃饱了没事做,老喜欢将眼睛盯着别人那点私事。

    尤其是一方不能人道,另外一方又久无男人滋润,便最是喜欢将眼睛盯着人家的下三路,对这种略带桃色的事情最是上心。

    这边厢萧后才紧闭殿门。那边厢便已经有谣言传出,只言萧后于殿内密会情郎。

    天赐帝哪怕再无能,在宫中也会有其心腹。

    当下便有心腹听得此讯,赶紧前来禀报于天赐帝。

    天赐帝闻言也是大惊,虽同萧后相处得数载,二人也是夫妻情浓,相敬如宾,然则今日之事实在是异常,何以竟然将外人尽数赶出?何以竟然殿门紧闭?

    王叶天赐帝是见过的,此人正为少年,又生得风流倜傥,颇招女子喜爱,再加上其才能出众,国士无双,更能引得女子顷心。

    至于萧后,论年纪,正是二十出头,论相貌身材,亦堪称绝色。

    正所谓郎才女貌,又同为年少之人,且自己虽娶得萧后数载,却犹自未曾圆房。

    一方血气方刚,一方饥渴已久,双方若是来一出**,也并非无此可能。

    当下天赐帝便领了数名内宦前往栖凤殿而来。

    只到得殿外,果然见得殿门紧闭,内宦便要前去撞开殿门,捉奸在床。

    天赐帝却犹豫了起来,挥手止住了众人,稍停得一停,复将众人悉数赶开。

    但一人于殿门口往来踱步,时不时靠近殿门偷听一二,却也不敢惊动殿内诸人。

    一则萧后强势已久,未有十分把握天赐帝便不敢造次。二则天赐帝自觉亏欠萧后良多,自己又有难言之隐。若果然二人于殿内苟且,天赐帝也不知该如何面对!

    这事得从几十年前说起,当时天祚帝方才继位,根基未稳,唯恐其它皇族觊觎其帝位,便举起屠刀大肆清除宗室。

    天赐帝身为天祚帝堂叔,二人年龄却相仿佛,天赐帝不过大天祚帝七八岁而已,也算有资格觊觎帝位的人选之一。

    且天赐帝又有贤名在外,更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对象。

    如此天祚帝自是不肯放过,便捏造了罪名,将天赐帝捉拿下狱,一番严刑逼供后,便屈打成招,弄了一个谋反的罪名。

    既是谋反,杀起来便名正言顺。眼看着典刑在即,天赐帝为求活命,索性一狠心重金贿赂了狱卒,便于狱中上得一表,只言死前欲求见天子一面。

    皇室宗亲嘛,这要求到也并不过分,天祚帝便答应了下来。

    见面之时,天赐帝便开口求得宫中秘药一贴,此药服之便不能人道。

    此时天赐帝膝下尚无儿女,又当着天祚帝的面前服下秘药,便算是自断香火,以表绝无觊觎帝位之心。

    天祚帝见得此状,这才疑心尽去,且自己杀戮宗室过多,担心于史上留下骂名,正需要树立一名典型。

    于是身负谋反罪名的天赐帝很快便被法外开恩释放,又渐渐被委以重任,乃至于独掌南京道。

    天祚帝一心防范他人抢夺帝位,乃至于包括自己儿子在内,但凡稍有可能夺位之人皆统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