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宋末 >

第74部分

风起宋末-第74部分

小说: 风起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叶正要起身相送,却听得院门外韩德一阵咳嗽声响起。

    众人自知有外客来到,耶律大石二人正要起身相避,却听得院门吱呀一声响,种师中黑青着脸色,领着数十人走了进来。韩德跟在众人身后,朝王叶略一示意,意思是来的是种照容的叔父,自己不敢明着阻拦。

    耶律成见状便要拔刀而起,王叶赶紧伸手按住,朝二人使了一个眼色,便领着二人迎了出来。

    种师中见着院中又多了两名辽人,倒是怔了一怔,又朝王叶瞪了一眼。

    此次西军在辽人手里吃了大亏,底下亲卫见得有辽人在此,看起来又并非王大人从人,便齐齐抽刀出鞘为备。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便要将二人砍为肉泥,好替西军出一口气。

    王叶赶紧朝耶律大石二人喝道:“还不快滚!早日将本官行礼搬来。”说完此话,又转头朝着种师中嬉皮笑脸的开口道:“原来是叔父亲至,还请堂前叙话。”

    种师中见得辽人在此,原本欲要发问,听得王叶又厚着脸皮乱叫,心下已有几分厌烦。又见得王叶喝斥二人,想来此二人不过是辽军之中的小人物而已,便也懒得再管,一挥手便命麾下放行。

    耶律大石二人乘机低下脑袋,蒙混了出来,自回辽营不提。

    却说王叶接得种师中入厅,又命丫鬟奉上茶来。

    种师中见得这王叶已然将此地当成自己府邸,感叹其脸皮颇厚之余,虽对王叶有几分厌烦,奈何种照容又从未出言反对,自己这做叔父的,倒也懒得去管这摊破事。

    落座之后,种师中便朝王叶开口道:“速召玉奴前来!祸事了!”

    种照容见得耶律大石等人已去,种师中亲至,原本便已经迎了出来,复听得此语,赶紧快走了几步,来到厅前,也顾不上行礼,便朝种师中开口道:“敢问叔父,有何祸事?”

    种师中长叹了一声,便开口道:“正是大兄之事。前次听得玉奴之计,为叔已托人前往汴梁,切切嘱咐于大兄,请其低头认罪,如此庶几无事。”

    种照容闻言便朝王叶看了一眼,复回头朝种师中开口道:“可是此事有何不妥?”

    种师中又是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此事原本倒无不妥。大兄既然认罪,王黼便不敢再度用刑。且宫中亦曾传出消息,官家闻此,也有几分宽宥之意。眼见着要是此次破了辽人,将此捷报奏上,为叔又托得朝中好友乘机进言,将大兄之事于此时结案。如此一来,倒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说到这里,种师中猛的一挥掌便要拍向桌子,然则又强行半途收回,有气无力的开口道:“奈何朝中李纲李大人闻听得此事。”

    一听得李纲二字,王叶便知道坏事了!种师道这货,八成要被李纲给坑了!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大事,坏于小人之手者,不过十之一二,坏于君子之手者,十之八九。

    李纲此人,正为正人君子里面的正人君子。品德没得说,节操更是大把,至于调和阴阳,刚柔相济的手段,便只能为尊者讳了。

    此人满肚子的不合时宜,又是宁折不弯的性子,正有如明朝海瑞一般的人物。正所谓光棍眼中容不得沙子,见到不平事,管得了要管,管不了也要管。

    历史上金人南下,第一次攻打汴梁之时,朝中诸臣要么建议求和,要么建议迁都,唯有李纲一意抵抗。

    宋钦宗见状便命李纲主持汴梁防御。此人身先士卒,奋力守城,加之以四处勤王之师齐聚,倒也守得汴梁不失。故此一时之间,名声四起,且颇得宋钦宗所钟爱。

    奈何此人为人太过刚正,自金人退后,便转头对百官算起账来,凡当初提议求和或者迁都者,一概贬之。就连当初有百姓于城头见得金人兵马,无意中夸赞了一句:“金人兵马何其盛矣!”李纲竟然将此人以通敌的罪名杀之。

    如此一番下来,朝廷百官自是人人自危,即便是平日里的死仇,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成见,联手以抗李纲。就连宋钦宗也是大为头疼,若按照李纲的办法来行事,只怕不用等到金人再度南下,朝中便已空矣!

    选李纲还是选百官,宋钦宗身为天子,此事自是不难选择。

    于是没几天,李纲便只能黯然下野!

    如此可见此人的性情!

    。e。全新改版,更2新更2快更稳3定;精彩!=

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贼,秦桧?秦会之?() 
种照容听得此语,赶紧开口问道:“如何又牵扯到李大人?”

    种师中摆了摆手,示意种照容休要插嘴,这才开口道:“大兄被槛送京师,又是何等大事!自是惊动了满朝文武。别说众臣了,就连康王,彼又是何等身份,也照样被惊动了。”

    说完此语,种师中特意看了王叶一眼,这才开口道:“要说这康王,果然不愧为贤王,实在是有情有义。前年康王遣秦先生来向大兄求亲,也不知大兄作何想法,别家求之不得的好事,大兄竟然一口拒绝。未料到此次大兄落难,康王反倒不计前嫌,一门心思相帮着救大兄出狱。”

    王叶心里叹道,老种果然不傻,此次若不是被自己暗中算计,肯定到不了今天的地步。皇子欲娶边帅之女为妻,不是存心造反,难道真的是贪图美色啊!

    种照容听得此语,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赶紧朝王叶看来,生怕王叶有什么误会。

    王叶倒是淡然一笑,朝着种师中开口道:“赵构已经封康王了么?”

    种师中瞪了王叶一眼,喝斥道:“大胆!竟敢直呼康王名讳!”

    康王?吓唬谁啊!要吓老子也等南渡了再说。在旁人看来康王位高权重,王叶却知道,此时的赵构不过纸老虎而已。

    宋徽宗总共生了三十一个儿子,其中二十五个活到了成年。赵构在其中不过是第九子而已,又加上其母身份低微,平日里便不得宋徽宗看重。

    虽说成年后,宋徽宗按礼数也给了他一个康王的称号,奈何除了身为长子的赵桓外,前面活着得便有五六个兄弟,只要这些兄弟不死光,这帝位怎么着也论不到他来染指。

    故此汴梁之中,全没赵构说话的份不说,且许多官僚为了讨好赵桓,必然会尽力打击其他皇子。所谓柿子要挑软的捏,这赵构就是柿子堆里最软的一个。

    软柿子!老子怕个毛啊!

    王叶也不理会种师中的喝斥,继续开口道:“这秦先生又为何人?”

    种师中见王叶对康王似有不敬之意,心中火起,便转过头去,懒得同他说话。

    旁边种照容只得接口道:“秦先生乃是康王的心腹,亦为其谋主。”

    王叶便开口问道:“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贼,秦桧?秦会之?”

    种师中听得此话,又是怒火中烧,扭过脑袋便对着王叶再度喝斥:“秦先生公忠体国,有古大臣之风,此事人所皆知,又岂容你污蔑?”

    王叶笑了笑,也不回口,但低头沉吟起来。

    种照容原本见得叔父同情郎相争,便有几分焦急之意,如今见得王叶收声,只当是王叶体谅自己,不肯让自己难做,当下便对着王叶嫣然一笑以作奖励。然后回头对着种师中开口道:“后事如何?还请叔父继续!”

    种师中见得王叶住嘴,这才稍稍气消,继续开口道:“前次玉奴献策,请大兄俯首认罪。为叔托人前往京师将此策密告大兄之余,又请得康王同秦先生出面,催促大理寺于数日后结案,康王亦已经答应了下来,此事原本已经万无一失。奈何康王同秦先生密议之时,不合让李大人得知此事。李大人此人乃宁折不弯的性子,闻听得此事,又岂肯轻信大兄当真会勾结辽人,出卖军情?当下便自作主张前往刑部大牢探视大兄。”

    赵构且不去说他,秦桧乃是千古第一奸臣,李纲又是正人君子,这三人怎么可能凑一块?王叶心中十分奇怪,便插嘴道:“这李大人也同康王相善?”

    种师中听得王叶此语,似有质疑之意,便又开口喝斥道:“康王乃是贤王,秦先生、李大人皆为忠臣,众人走动的近乎些,又有何奇怪之处?”

    听得此话,王叶又是低头不语。

    喝了口茶,种师中便继续开口道:“若是他人前来,大兄自是不肯翻供。唯有李大人此人忠心为国,同大兄乃是一般的心思。一番言谈之下,双方倒是颇为投机。当下大兄便将实情相告,李大人倒是未作何表示,听完此事便告辞了去。”

    听到这里,种照容赶紧追问道:“然则事后又如何?”

    种师中苦笑了数声,开口道:“李大人回府之后,便将此事连夜奏闻官家。只言蔡相公、宣帅等人为耶律大石所败,死伤无数。二人为掩败绩,故将罪责推托到大兄身上。官家深信蔡相公,又岂肯为李大人一言而起疑心?只是留中不发。见得奏折如泥牛入海,李大人也火了起来,一连上了六本折子,除替大兄翻案外,且弹劾蔡相公、童贯等人诸般罪行。官家犹自不理。谁料得李大人见得此状,便又亲做了一份奏折,复命人抬棺相随,前去太庙于太祖太宗灵位之前哭告。”

    好心办坏事啊!听到这里,种照容也是苦笑不已。

    种师中继续开口道:“李大人大闹太庙,此事便在朝中掀起渲染大波,眼见着此事再也遮掩不住,官家只得使内宦前去询问大兄实情。若大兄否认此事,再俯首认罪,此事自能轻易揭过。奈何李大人既然拼死为大兄出头,以大兄为人,又岂能陷李大人于不义?当下大兄便不得不翻供,只言宋军为耶律大石大败之事属实。官家前次已经见过大兄的供词,如今陡然见得大兄翻供,自是大怒,便命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大兄自是咬死此事不肯松口,如此朝中已经颁下严令,当另派钦差前来核实此事。若果大兄所言为真,自当治蔡相公、童贯二人之罪。若此言为虚,只怕大兄当被反坐,性命不保。”

    种照容听完此语,心下大急,赶紧朝王叶看来。

    前有康王求亲,后又有人利用李纲将此事闹大,算计了种师道一把。王叶不由得暗暗叹道:“好一招借刀杀人之计,这康王好狠毒的心思,秦桧好牛逼的算计!”

    看来朝廷中有人和自己打着同样的算盘,欲要对西军下手,王叶顿时便警惕了起来。

    至于破解之策,奈何此事太过突兀,且牵动到了宋国朝廷的高层,如今王叶在宋国,也不过为枢密院承旨而已,而且还是副的。若要将整个宋国朝廷高层算计进去,自己本钱实在不够。

    朝廷派出钦差前来核实,且不说如今朝廷上全为奸佞,蔡攸等人要遮盖此事甚是容易。即便自己能破得此策,将实际情形摆于钦差面前,先不说这钦差靠不靠的住,至少自己扶持耶律大石,假意向宋人投诚之事便得出了篓子。

    当下王叶便低头沉思起来。

    瓜。*?子e。全新改版,更2新更3快更稳3定;精彩!=

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处?() 
种照容既为西军谋主,种师中便唯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其身上。

    见得种照容不语,只是看着这王承旨,种师中不由得又是怒火中烧,开口催促道:“玉奴!此事当速速设法!只盯着不相干的人等作甚?若未能早思对策,待到钦差亲至,只怕为时晚矣!”

    停得一停,种师中复自叹道:“若果当日同康王结此良缘,有得康王照看,大兄又岂能有今日之祸!”

    听得此话,王叶也是怒火中烧。这老货竟敢如此胡说八道,若不是看在种照容的面子上,老子老早就阴死你了。包管你到死都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种照容听得此话,心下也是大急,一则担心自己情郎吃味,二则更担心情郎对叔父下手。这情郎的手段,其他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可是清楚的很!若果他铁心弄死某人,只怕某人活不过三日。当下种照容赶紧朝王叶看来,脸上露出求饶的眼神。

    王叶见得种照容求饶,心中便自一软,火气也消了下去。算了,看在种照容的面子上,大不了以后让小种替自己卖命算了。便又低下头去,埋头苦思。

    种师中又如何知道自己几乎在死亡的边沿上走了一遭,犹自在催促种照容。

    自己的生父遭难,种照容又如何不心急!

    奈何此事实在太过棘手!在自己看来,如今唯一之计,便是想法将实情透露于前来查验的钦差面前。若果钦差大人公忠体国,父亲大人庶几有一条生路。

    只是若要将实情透露,又绕不过自己情郎这一关。

    自己情郎抛下父母、幼妹,千里迢迢前来辽地者,正为联辽合宋抗金一事。此事关乎宋国国运,又岂是小事!如今好不容易辅助耶律大石诈降,这才熄了双反的刀兵。想来再稍加撮合,将来联手抗金不是梦话。

    若要将耶律大石诈降,大破宋人之事透露出去,自是于情郎的苦心算计有碍,且若纵得金人南下,只怕宋国亦当受其祸害。又岂能因父亲大人一人,而置宋国百姓于不顾?

    即便先不提此事,只说如今一方为生父,一方为情郎,也叫自己难以抉择。即便自己选择了救父一方,将实情透露给前来的钦差。奈何此事若未得情郎首肯,凭情郎的手段,只怕自己也不能如愿。

    眼下情郎正在埋头苦思,想来也正是为此事烦恼。

    故此,种照容倒是一时犹豫了起来。

    种师中见状,自是催促再三。

    种照容无法,便也只得开口道:“此事甚为棘手,仓促间玉奴也难有良策。请得稍稍一思,明日再同叔父大人计较。”

    种师中听得此语,也知此事颇难,一时半会之间难有良策。便也只能站起身来,先回军营。又见得王叶坐于一旁,便开口道:“天色已晚,王承旨莫如于本官一道离去?”

    王叶摇了摇手,懒得理他。

    种师中便朝种照容看来。

    种照容又如何不明白叔父的意思,孤男寡女的,自应避嫌。奈何此事有求于情郎,便红着脸低下头来,只装做不知。

    种师中见状长叹一声,领着从人大步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