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123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123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师怎么办?”

    “爷爷有二哥照顾,还有小莲姐姐在,也不会有事的。”

    赵子赟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找的都是什么烂理由,屏住呼吸,他颤声道:“不走行吗?”

    沉默,良久,陈娇儿转身走了,一出门她就忍不住流泪,刚才她差点就想说不走了,可她不想用这种方式逼赵子赟,她不愿意赵子赟是因为可怜她而接受她。

    她走后,赵子赟更是没心思做事了,恰巧陈振林和楚峰一同走了进来,见他有些六神无主,双眼呆滞,急忙问出了什么事。

    “她要走了。”

    “谁要走了?”楚峰不明就里。

    陈振林轻轻提了他一脚,冲赵子赟说道:“你呀,就是婆婆妈妈的,这下知道难受了?要不我去说说?”

    “别,美凤姐说得对,让娇儿去散散心也好。”

    陈振林点点头。

    “振林哥、楚大哥找我有事?”

    三人来到茶几边坐下,楚峰道:“你带来的那个董虎我看不错,很有经验,我和振林商量了下,想让他出任特别安全局局长,也省得我这个外行兼着不是个事。”

    “这事是你楚大哥的职责范围,你定就行了。”

    陈振林朝楚峰笑道:“你看,我说你决定就行,非要拉我来和子赟说。”

    楚峰挠挠头,“还是不习惯啊。总觉得不和子赟说说,就不踏实。”

    三人随口又说着军队上的事情,赵子赟依然心不在焉,猛的见陈振林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急忙解释道:“我没在想娇儿的事。”

    “越描越黑了。”

    “真的没有!是罗尔夫闹得。”他赶忙将罗尔夫提及的事情说了便,“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人,要不还是让李良去得了。”

    “李良确实有些不把稳。”陈振林沉思了会,笑道:“眼前不就有现成的?”

    “谁?”

    “你大姐啊,让李良跟着你大姐一起去,等谈的差不多了,你大姐可以先走,剩下的事情让李良来办。”

    “哎呀,我都忘了我大姐还懂德语,只是”

    “绕是绕远了些,不过我想也不是什么难事,难说你大姐也想去欧洲走走。”

    同一时间,陈娇儿在王颂屋中哭的成了泪人,她舍不得离开爷爷,这一去就算只是打个来回,也是大半年的时间。

    “娇儿,你这是何苦呢?”

    “爷爷,我没办法,我心里好苦,我知道二哥并不讨厌我,可我就是接受不了他总是那我当妹妹看,每天看着他又不敢靠近他,我好怕他有一天说我就是他妹妹。”

    “可逃避也不是办法啊?”

    “也许我出去一趟,他会喜欢上别的女子,也许就成亲了,那我也就死心了,让我在边上这么看着,我会受不了的。”

    “好吧,你和子玉走,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爷爷只希望你能想开些。”

    “我知道了,爷爷,也许离开一段时间,我就不会像这样整夜想他,到时候我就留在爷爷身边,陪着您。”

    “真是个傻孩子。”王颂叹了口气,就算他能知道未来一切事,也无法解决感情上的事。

    罗尔夫得知是赵子玉作为察哈尔的全权代表和他一起去德国,甚是兴奋,不但旅途没有那么无聊,关键是他知道赵子玉的能力,这对事情能够办妥有极大的助力,他不但将有巨大的收益,而且也将在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真是好运啊,当初在阳高一个老人找到他买军火时,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有今天。他迫不及待的提前赶往北平,做准备工作,要知道领事馆的人可是要专程陪同前往,大意不得。

    临行前,赵子赟和姐姐一起和核心领导层人员正式会面,几人都认为今后赵子玉就是察哈尔在美国的全权代表,可以以察哈尔省府的名义活动,这次德国之行,也可以全权决断一切大小事宜。

    随后,赵子玉和吴伯琴等筹备兵器工业集团的人碰面,了解他们的需求,计划在德国和美国能够找到一些解决之路,这让吴伯琴、王卓然等人更有信心了,德、美两国的机器制造水平几乎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只要有好设备、有钱、有赵子赟的支持,他们觉得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

    二月十五日,赵子玉离开了察哈尔,德国领事馆特地派人来张家口陪同她们一起离开,一来先期做个沟通,好进行旅程上的安排,二来也算是表示他们对赵子赟的尊敬和重视。

    火车早已没了踪迹,赵子赟依然站在站台上久久不肯离去,陈振林也不知道他是舍不得姐姐还是接受不了陈娇儿的离开,也不劝他,只是让新任特别安全局局长的董虎注意保护。

    晚上,赵子赟提着酒瓶来找王颂,一见这架势,王颂就知道这一天他很难熬。

    “是舍不得你姐姐离开还是娇儿?”

    “都有。”赵子赟闷头喝了口。

    “我看还是娇儿影响大些吧?”

    重重将碗跺在桌子上,他喘着粗气道:“我不明白,我也没说什么啊,娇儿到底为何要走?”

    “你真不明白?”

    赵子赟不答。

    “子赟,我是看着你和娇儿一天天长大,你很优秀,可你往往会忽略身边的人,我也知道你事情多,你能不能告诉我,自从离开阳高,你和娇儿认认真真的说过几次话?”

    赵子赟张着嘴,细细一想,好像没有。

    “娇儿喜欢你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外人谁看不出来?你可知道娇儿多少次在远处偷偷看着你?你可知她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她不想走,是你让她不得不离开,子赟,我并没说你错了,我只能说娇儿她太喜欢你了,喜欢到你一句简单的话,她都会去想你是不是有其它意思,她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人,没有母亲陪伴她,她也不肯跟我说,只能憋在心里,我同意她走是我认为她已经病了,在心理上病得很重,再这样下去她会变得多疑、不相信人,甚至会疯。”

    赵子赟闻言半响不语,只知道低头喝酒。

    王颂伸手制止了他,“子赟,其实这件事和你关系不大,你也不必自责,我不希望你因为可怜娇儿而做出什么决定,当你真的认为你需要她,你愿意和她一辈子相守,再让她回来。如果你心里有其他所爱,你就去追求,让娇儿死了这份心,只是,不要太久,不要让我的孙女万劫不复。”

    陈娇儿走后,赵子赟恍惚了好多天,平时根本想不起陈娇儿在那,一两天没见到也是常是,去沈阳足足大半年都没见过,他都没想起陈娇儿一次,这回算是尝到苦头了,坐着、躺着,不管干什么,只要一闲下来,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陈娇儿的笑脸,还有她那甜甜的一句“二哥。”

    我这是怎么了?赵子赟努力控制着自己,烦躁之余他借酒浇愁,连醉了几次,算是发泄了不少,人也渐渐缓了过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他这一折腾,也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陈振林等人知道他需要时间恢复,不得不开始行使赵子梧赋予他们的核心领导权力,整个体系开始运转起来。

    陈淑珍对他很快恢复有些失望,看来娇儿在他心中分量没自己想象的重,她却不知赵子赟晚上睡觉前经常会低声问一句娇儿你到哪了?

第153章 百废待兴(一)() 
张家口已经下了不知几场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赐儿山、太平山都披上了厚厚的白色外衣,不过在城里,街上的冰雪已经开始融化,大清河河面已经禁止孩子们上去玩耍,在平整的冰面下,河水洗刷着冰层,河心部分已经变得很薄了。

    察哈尔都统府里,除了屋顶、树上和墙角还有冰雪,道路上的雪早已扫干净,青石地板路面湿漉漉的,若是走得急,难保不会摔一跤。一名身着中将军服的男子此时正小心翼翼的盯着脚下,他步履很快,显然心里焦急。

    来到都统府的正堂,使劲在地上跺了跺脚,他一边走进门一边发起牢骚:“子赟哪,这军、政一肩挑实在是太累了,你要让李良尽快解决德国的事,回来接替我。”

    “他们都还没到德国,怎么回来?振林哥,只有你辛苦下了,不行嫂子那边我去说。”

    正将大衣递给赵振的陈振林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见赵振有些想笑不敢笑的摸样,老脸一红,:“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那我就不明白了,堂堂沙场名将,这就累了?”

    “这是省主席说的话?”陈振林直摇头,“你这么胡说八道早晚要被别人骂。”

    “骂就骂吧,反正我脸皮厚。”赵子赟嬉笑道。

    “真是和你扯不清楚,说正事,这是几条路的修建计划,我和淑珍商量过,经费没问题,只是她担心劳力不够,建议分批修,我觉得也对,只是先修那条,还想听听你的意见。”陈振林不想和他瞎扯,这家伙最近说话越来越放肆,也不知道是不是陈娇儿的离开让他变得有些压抑,几人商量尽量不刺激他。

    “那振林大哥的想先修那?”说到正事,赵子赟还是像那么回事,他接过陈振林递过来的材料一边看着,一边问道。

    “张家口到张北,张北到多伦。”

    “到张北的我同意,不过张北到多伦的还是换成张北到兴和的吧。”

    “为什么?”陈振林不解。

    “虽然我们有几年的发展时间,可不能说日本人就一直不来捣乱,修张北到多伦的路会引起日本人的关注,一旦他们发起局部进攻,这条路反而给他们提供了便利,至于到兴和的路,我是考虑将兵工厂的一部分搬到兴和,否则要是丢了张家口,那就和东北兵工厂一样,一次就连锅端了。”

    仔细看过地图,陈振林点头道:“有道理,张北到多伦还是勉强能走,一时不修也无大碍,好,就按你说的。”

    说完路的事,陈振林又拿出一摞材料,“还有就是这电话的事。”

    赵子赟接过来细细看着,这事他大概知道一些,大哥入主察省后,便想着把这长途电话弄起来,由当时的建设厅厅长张志新负责,设备主要是通过罗尔夫从德国西门子公司采购,计划先把张家口到张北、宣化、阳高、多伦几个地方的电话线架通,如今张家口本地已经完成了军政两方的市内电话通讯,其余几个地方则处于停顿状态。

    “这个耿臻义怎么样?”

    “他是浑源县人,曾在日本留学,学的是电器,算是人才,李肃等人作乱时他也没走,这段时间他是天天来找我,就想知道长途电话还弄不弄?”

    通讯的重要性陈振林清楚,他的材料里已经阐明了他的态度,不但要弄,还要大弄,各县通电话是必须的。

    “既然如此,就让他接着负责,咦,这事并不太花钱,振林哥为何不直接决定?”

    “我和你商量不是建的事,是建好了谁管?”陈振林笑道。

    略作思考,赵子赟道:“军队用的电话线路交给宋子琪,其余的就让这耿臻义负责,成立一个省府出钱的电话公司。”

    “行!”

    收好材料,陈振林转身就走,到了门口,停顿了下,回头道:“有没有兴趣去看看钢铁厂?”

    赵子赟想了想,叫来赵振,问清楚没什么事,拿起衣服帽子,和陈振林一起出了都统府。

    大境门外北七里,一块工地上人潮涌动,巨大的厂房已经有了雏形,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在吴伯琴的陪同下,几人转了一个大圈,然后来到一排平房面前。

    “子赟,歇会?”

    几人进了房间,王卓然招呼着到了几杯开水,歉意道:“没茶,子赟将就些。”

    “赵振,回头给吴先生他们送些茶叶来。”赵子赟回头吩咐道。

    “不用麻烦了。”

    “不麻烦,茶叶而已,不是钱,吴先生不必多虑。”

    吴伯琴哈哈大笑,这段时间是他最开心的日子,总算要熬过冬天了,看着工地上厂房一天天起,他就激动得睡不着觉。

    “上次说的兵器工业集团的事,吴先生有何想法?”

    “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我觉得你的想法很不错,这样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只不过我觉得各个厂一定要分散开来,不要聚集在一起,沈阳的教训太深刻了。”

    陈振林和赵子赟相视一笑,陈振林道:“吴先生不愧经验丰富,这和子赟的想法不谋而合,子赟提出要将一部分工厂搬到兴和去。”

    兴和?吴伯琴多少还是知道点,“那交通就是大问题了,不如放在口内各县。”

    “我们已经计划修张北到兴和的路,口内不安全。”

    吴伯琴默然,他理解成赵子赟是担心张学良,这谁说得清楚呢?

    “把步枪、火炮这些兵器生产搬到兴和怎么样?”赵子赟接着问道。

    “钢厂在这,怕是有些不方便。”

    “吴厂长说错了!”王卓然急忙插嘴道:“以往我们是买钢铁在兵工厂里重新铸造枪管、炮管,可这集团就不同,钢厂就是集团里的,完全可以在这里一次成型枪管、炮管,在兴和只是进一步加工而已。”

    吴伯琴颔首,“不错,我忘了这茬了。将沈阳带回来的小钢炉运去兴和,用于试验,只要定下来的,就有这里的钢厂大批铸造。既然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不妨将弹药厂放在张北,利用好这一条交通道。而机器厂就在张家口,便于管理。”

    王卓然拍案叫好,“我去兴和,弼亮在张北,吴厂长坐镇张家口!”

    “就你能!这是要子赟定,你也真敢给自己封官!”

    王卓然不好意思起来。

    “吴先生,我来就是和你商量,既然你也同意成立兵器工业集团,我想请你管理这个集团,这谁去那自然你说了算。”

    “我?”吴伯琴一愣,他认为怎么都是赵子赟自己任这个职务,要不也是陈振林这些核心人物。

    “对,就你。”

    “我不行的!”吴伯琴双手急摇。

    “吴先生,你有经验,又懂得军工生产,你来做最合适了,我想,这不是权利,是责任,我希望吴先生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