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150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150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铁梅、项国学、老北风等武装对黄显声很是佩服,没做多少工作,便加入了黄显声的义勇军,冯占海、邓文等人却是有不同看法,他们对在东北敌后抗日信心不足,这次退到察哈尔,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北平好好谈谈,他们更倾向于有后方的抗日。

    黄显声无法向他们说明自己已经和察哈尔达成合作,已经有了坚固的后方,加上几人对他突然出现心存戒心,言语中透露出他趁火打劫、收编队伍的意思,最终,黄显声放弃了,在东北抗日,没有坚定的信念,只想着自己的得失,那是不会长久的。

    四月,在枯源的义勇军分化了,一部分人追随黄显声北上,另一部分跟随冯占海、邓文等人南下,前往怀来一带,寻求和何应钦之间的合作。

    而此时,日军在长城一线已经发起了多次进攻,意图占领这一地区,将东北四省彻底从中国版图上划出去。

    第六师团在多伦吃了大亏后,全军上下视为奇耻大辱,一时没法报仇,他们便将怒气全部撒在长城的守军身上,在临时增加了第十师团中村旅团后,第六师团人数恢复到了近两万人,随后,第十四师团抵达山海关一线,在整个长城防线,日军先后集结了四个师团三个旅团,十多万人,与于学忠第一军团、商震的第二军团、宋哲元第三军团、万福麟第四军团、徐庭瑶第八军团九个军近三十万人展开鏖战,随着滦州、喜峰口、遵化等地被日军占领,老蒋按照既定计划边打边谈,北平政务委员长黄郛奉老蒋密令和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秘密交涉,最终还是签署了塘沽协定。

    九个军打四个师团,全国民众寄予厚望的大胜没有出现,很多人感到深深失望,他们还指望在三十一军的鼓舞下,能够在长城一线给日军重创,没想到在多伦一败涂地的第六师团到了长城如猛虎般打得号称中央精锐的第八军团毫无招架之力,中原大战号称战力第一的原西北军第三军团也抵挡不住日军第十四师团的进攻,两下一对比,各界才发现三十一军真的不是一般的厉害,仅仅靠两个师一个旅就差点拿下了第六师团,如此一来,对赵子赟在枯源的大屠杀抨击少了不少,又开始吹捧起他在多伦的战绩。

第189章 收编(一)() 
各界关注长城抗战,赵子赟却没这个闲心跟着折腾,日军放弃了对察哈尔的进攻,他也不想多事,何况此时,他还有更头痛的事。

    在赶往张家口的汽车上,陈振林也是心事重重的坐在他身边,两人出了枯源基本上就没怎么说话,倒不是两人起了矛盾,主要还是陈振林不知如何说,他当年追随的方振武突然来到张家口,不但让赵子赟惊讶,他也吃了一惊,根据董虎在短时间获取的有限信息,陈振林知道此事不简单。

    相反,赵子赟倒是知道方振武的来意,他早已听老师说过察哈尔抗日义勇军的事,只是他占据了察哈尔,原以为这事不会再发生,对于此事,他倒是不担心方振武,反而有些担心目前还在幕后的冯玉祥,这人才是真正的**烦,弄不好他就里外不是人。

    “子赟,你知道南京要和日本人签协议?”还是陈振林打破了沉默。

    后知五百年也不能太夸张,赵子赟摇摇头:“不知道,不过以我对南京的判断,他们不会让战事扩大的,同样,日军在东北的兵力不足,他们也不会贸然全面进攻华北,这次还是以试探底线为主,也可能是想采取蚕食的办法,逐步吞并华北。”

    “自东北后,日本人再次挑起争端,也许这次是号召全国奋起抗日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是不是要调整些想法?”

    陈振林的暗示太过明显,赵子赟笑了:“我说振林哥,你别说话绕弯子,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事等见了你的老领导再说吧。”

    在张家口张恒旅馆里,方振武也是焦急的等待这赵子赟从枯源赶回来,这次他倾家荡产,召集旧部来到察哈尔,本想着占着抗日大义,以及当年和赵子梧的那一点点交情,赵子赟怎么也会同意他驻扎在察哈尔,没想到赵子赟居然将他和近两万人都挡在了宣化,不但划定区域不得擅自行动,还让二十二师严密监视。

    “总指挥,赵子赟此人有些捉摸不定,他即打日本人,和南京张继等人也是穿一条裤子,我们来找他会不会”张人杰显得信心不足。

    “要我说先拿下他的张家口再说!”鲍刚火气很大,他向来看不上赵家兄弟,加上这次他是被逼下水,方振武没和他打招呼,就拉走了他一个旅,让他很不爽。

    “这时候打他,那我们就真成了全国讨伐的对象了!”阮玄武说道。

    这倒是实话,打只是想想而已,既然一时没法子,还是只有等赵子赟回到张家口再说。

    五月二十日,正当中日双方谈判时候,赵子赟在张家口也和方振武展开了第一轮谈判,前后还不到十分钟,双方就不欢而散,赵子赟一口拒绝了方振武驻兵察哈尔,和日军开战的提议,鲍刚火冒三丈,叫嚣着要踏平张家口,赵子赟冷冷的看着他,回了句你来试试。

    陈振林见双方一来就剑拔弩张,急忙打圆场,提议回头再议,送走方振武等人,赵子赟扭头就走,直奔后院,找老师商议。

    听完赵子赟的叙述,王颂也是有些觉得难办,此事不管同意不同意,察哈尔都会处在风口浪尖上,驱赶孙殿英和冯占海那些人,已经让赵子赟声誉受损,方振武的名气可比那些人大得多,更重要的是,王颂也知道背后那位冯基督才是最要命的。

    “子赟,综合利弊,我觉得还是要想法子让他们打消来察哈尔的念头。”

    老师也是如此说,赵子赟对自己的决断有了信心:“那我就按这个思路来办。”

    “其实这件事,我最担心的是影响到内部,尤其是振林,不管你怎么做,内部要统一。”

    赵子赟觉得老师这话一针见血,知道结症所在,他也有了想法,和王颂嘀咕良久,他才算理清思路,“我这就召集他们开会。”

    夜晚,都统府正堂灯火通明,董虎在周围布好警戒,所有人都远离正堂五十步以上,不准任何人靠近,赵振做好准备后,也是退出了房间。

    四个人分坐茶几四个方向,表情都有些复杂。

    “我先说说我的想法,我们再讨论。”赵子赟开口道。

    “我原则上是不同意任何外来军队进入察哈尔和日军作战,尤其是方振武他们。”

    “理由。”陈振林嘴里简单的吐出两个字。

    “自多伦一战后,也许你们看到的是胜利,而我看到的是差距,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和日军还有巨大差距,因此,我认为短期之内不要将战火引到察哈尔来。”

    “这个我同意,不过和方振武他们来察哈尔有何关系?他们与孙殿英等人是不同的。”陈振林接着道。

    “当然有关系,他们来是要打日本人,这就不能避免将察哈尔拖入到和日军的作战当中,不过,这还是其次的。”赵子赟边说边制止了陈振林的发问,接着道:“我也支持黄显声他们打日本人,因此振林哥想说我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陈振林点点头。

    “我不同意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背景,他们和冯玉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宋哲元部驻守怀来、延庆等地,我有消息,冯要出山,以抗日的名义召集旧部,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冯玉帅的号召力确实不同凡响,子赟,他对我们有多大影响?”楚峰问道。

    “如果他以抗日的名义聚众在察哈尔境内,对我们的影响就相当大了,不管你们怎么看,我认为他抗日是一个意图,但这不能掩盖他东山再起的想法,对于他们这些人,权利永远都是追逐的目标,在抗日这个大义下,他们进入察哈尔后完全可以反客为主。”

    “有那么严重吗?”

    赵子赟脸上凝重起来:“我这么说是客气的了,反客为主是他们一定会做的事,否则如何维持庞大军队的开销?他们会以抗日来逼我提供物资,一旦我们不按他们说的做,他们就可以大造舆论,逼我们就范,时间一长,我们就会丧失主动,不得不听命于他们,你们别不信,论名望、影响力,我可比不上冯基督。”

    三人闻言顿时重视起来,赵子赟说得非常有道理,他们可以想象一旦冯玉祥抵达张家口,以抗日的名义向赵子赟要这要那,赵子赟除了满足外,真的毫无办法,那样,就真成傀儡了。

    “除了反客为主,他们还会将我彻底逼到南京的对立面上,老蒋若是趁机动手,察哈尔恐怕再无宁日,别说准备抗日,我们几个怕都自身难保。”

    “也许冯玉祥并不向你想的那样呢?”陈振林提出了一个可能。

    “也许,但我们是否值得冒这个险?”赵子赟道,“在我看来,他真要抗日,完全可以去南京影响一批人,召集旧部这怎么都不会被南京认可的,我想他不是不知道这点,否则他为何要打着抗日旗号?”

    “这次长城一线停战,说明南京并没有和日军全面开战的打算,子赟的分析我是赞同的,我们既然不能判断别人是否打着抗日旗号谋取自己的利益,只有一条路,不参与。”陈淑珍道。

    “没错,要抗日就应该学黄显声和张洛书他们。”楚峰接着道。

    “既然如此,我尊重大家的决定,同意不接纳任何军队进入察哈尔。”

    陈振林这句话让再坐之人松了口气,意见算是统一了。

    “那怎么也要给方振武回话,子赟,你打算怎么做?”

    意见统一,不代表有办法解决,赵子赟也是头大:“实在不行也只有做恶人了。”

    “子赟,别忘了方振武来张家口,南京一定知道,这事拖久了还是会有麻烦的。”楚峰提醒道。

    “此事我已想到了,我想明天就给张继发报,说明我的难处,并暗示他我打算处理此事的原则。”

    三人点头,这样后面就有充裕时间解决此事。

    “子赟,方将军和你大哥也算有些交情,能不能私下约他谈谈,能妥善处理此事最好。”

    见陈振林依然还有些放不下,赵子赟同意了,由他去约方振武,商谈解决的办法。

    回到旅馆后,方振武也是非常失望,他没想到结果是这样,看赵子赟态度坚决,他也失去了继续谈的信心,如今打也不是,走也不是,一下子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总指挥,我们还是回去吧,宋哲元派人来了,说冯帅近期将抵达怀来,希望我们能够尽快过去,商谈抗日大计。”阮玄武建议道。

第190章 收编(二)() 
重回冯玉祥麾下,方振武还是有些介怀的,他并不是西北军中的嫡系,从心底讲,他更想单干。

    “又玄,怀来一地聚集了这么多军队,就算大家联合起来,也是难以支撑的。”

    “等焕帅到了,再和赵子赟谈,他若还是不同意,我们就来硬的,我就不信十几万人还拿不下察哈尔!”

    阮玄武的话让方振武更为忧心,他只想打日本人,不想再一次挑起内战,冯玉祥难说真会这么做,没有地盘,如何维持强大的军队?

    “等我再和赵子赟谈谈,争取能够说服他。”

    阮玄武听了直摇头,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总指挥,陈振林来了,要见总指挥。”一名卫兵进来禀报。

    方振武闻言大喜,看来老部下还是有感情的,难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亲自去接!”

    旅馆楼下,陈振林望着门外的万家灯火发呆,他心里是认可赵子赟的说法,只是感情上还是有些不好接受,虽然提议再谈一谈,可谈什么,怎么谈他一点底都没有。

    “振林!你来了!”

    陈振林闻言急忙转身,看见一脸笑容的方振武正大步朝他走来,他朝他敬礼:“方总指挥。”

    “振林啊,应该是我向你敬礼才对,没想到这些年不见,当年的营长早已成为大名鼎鼎三十一军副军长!”方振武笑道。

    “总指挥永远都是我的长官。”

    这话让跟着一起下来的阮玄武心里一动,笑道:“既然如此,你要帮总指挥才是。”

    陈振林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正想着是不是就此请方振武单独过去,方振武倒是很热情的拉着他:“既然来了,上去说话。”也不等他回答,拽着他就上楼。

    来到方振武房间,他很热情的亲自给陈振林倒茶,弄得陈振林连称不敢。

    “振林,你来是不是有事?”

    陈振林还未回答,阮玄武急切道:“是不是同意我们进驻察哈尔了?”

    陈振林摇摇头,方振武脸色一暗,随即勉强笑道:“振林是来看老朋友的,又玄,别说那些烦心事。”

    “既然是老朋友,我还是那句话,帮总指挥!振林,我听说察哈尔宪兵司令楚峰原来也是国民军,还有驻涿鹿的二十二师也是你的老部下,只要你说句话,赵子赟就只能听你的!”阮玄武十分露骨的说道。

    兵变?陈振林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看来赵子赟说的不无道理啊,“又玄兄,此话不必再提,子赟别看年轻,在军中的威望并不像你想的那样,那些军官只听他的。”

    这话让阮玄武又误解了,以为陈振林是担心搞不定部下,他低声道:“我们也有不少人,可以配合你的。”

    陈振林顿时色变:“我来之前,还是有些不相信你们会打察哈尔的主意,以为你们一心抗日,看来我想错了!”说罢,起身要走。

    方振武见阮玄武几句话不但没有取得效果,还恶化了双方关系,急忙拦住他道:“振林,又玄是玩笑话,当不得真。”

    “方总指挥,当不当得真我心里清楚,我来是请总指挥去谈一谈,如果总指挥会心里也有这种想法,那就不必了。”陈振林冷冷道。

    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谈的,阮玄武很是不屑,方振武犹豫了片刻:“就算是告别吧,行,我去。”

    两人起身,阮玄武准备叫上其他人一起走,陈振林拦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