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152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152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决定去找冯焕帅。”鲍刚、阮玄武、张人杰均开口道。

    心里略过一阵悲哀,这是他最倚重的三员大将,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算了,都走吧。

    “总指挥,我们愿意跟随总指挥加入三十一军。”张砺生、王仲孚、宋铁林、崔国庆几人也表了态。

    “你们应该知道一旦加入,你们的职务将不再存在,还有去军校学习,再做安排?”

    “打日本人还计较这些?总指挥连家都不要了,一个官职而已,何况还是自封的,不要也罢!”张砺生笑道。

    “好,既然如此,我们从今天起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以前的荣誉都不要再提,我相信你们不会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的。”

第192章 重整三十一军(一)() 
与日军硬碰硬的鏖战一场,三十一军上下都认为,他们自经历兵变之后,彻底重生,张煜、李建波、王贵、吴增隆、曹毅、宋文光、鲁山海、傅显明、刘刚、沈忠毅等一批发誓跟随赵子赟的高级将领成为三十一军的中间力量,陈振林、楚峰、常风等老字辈成为赵子赟掌控整个三十一军的核心,随着方振武率部加入,所有人看到了一支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强大三十一军诞生。

    阳高云门山,一块新的陵园开辟出来,在这里,将安葬多伦战役中英勇杀敌、不畏生死的三十一军将士,多伦之战,阵亡的三千多人,也仅有四百余人能享受如此殊荣,不过其余战士的将士也有他们应得的荣耀,就算不能被埋葬在他们的军长身边,他们的名字也依然刻在阵亡将士灵堂的石碑上。

    张煜提出的建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的士兵私下里居然非常盼望下一场战斗,并热烈讨论着如何战死才是最让人敬佩的。

    新兵训练基地司令郑林芳上校适时开展了一次宣传教育,他下令新兵以营为单位,野外拉练到阳高,倾听这里的管理员诉说阵亡将士那平凡而又荣耀的一生。

    效果异常好,新兵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训练、学习相互比,生怕落后,弄得郑林芳不得不严格执行休息纪律,以保证新兵的身体不出问题,否则多数新兵是宁愿少睡一会的。

    这股子劲并没有因为从新兵训练基地出来后就消退,新兵将他们的一些狂热带到了分配到的军中,除了战场经验,老兵已经不敢小觑这些后辈,不前进就要被赶上,练兵狂潮席卷整个三十一军。

    信念、信任、凝聚力。。,一支强军该有的软实力三十一军已经具备,剩下的就是硬件,赵子赟在统计完多伦战役的装备损失后,开始全军换装。

    这个想法在多伦战役前,军需处的宋子琪就已经提出了完整的计划,大战之后,将方振武的军队打散重编后,三十一军全军人数达到四万四千人,不要一年,新兵训练基地将为整个三十一军补充满全部兵员,到那时,赵子赟再也不用担心一场局部的大战。

    经过认真思索和多方讨论,三十一军忍痛放弃了好用的德式装备,步枪全部采用改良后的辽十三式,察省将其命名为察三零式步枪,以纪念三十一军的成军。

    从东北抢回来的步枪原本是足够三十一军进行一次换装的,吴伯琴出于谨慎,将所有步枪全部运回兵工厂进行检查,他知道这里面有不少步枪存放多年,还有一些虽是后期生产的,但当时工人并没有多少责任心,质量恐怕有些问题,他要保证三十一军士兵使用中不出问题。

    在更换了部分枪管、枪机等部件,吴伯琴交付了这批武器,至此,在轻兵器上,三十一军统一了装备,不再依靠外部采购。

    轻重机枪方面,还得保留一些原来的,兵工厂现在还不能满足全军的庞大需求,赵子赟在拥有近五万的兵力情况下,依然没有改变原先大哥定下的一些东西,一个连配制两挺重机枪,轻机枪配制到班,每个班一挺轻机枪。这样一来,重机枪需要四百多挺,轻机枪更是拙舌的近两千挺。

    相反,迫击炮倒是异常的充足,赵子赟第一次将迫击炮配属到连,一个连四门六零迫击炮,营装备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八门,团则是一零零重迫击炮十六门,得益于当初吴伯琴的一句话,赵子赟现在不但有足够的迫击炮装备,还能生产,只是吴伯琴还不甘心,他希望进一步改进迫击炮,定型后成为标准装备,这个难度不大,他已经开始生产。

    至于淘汰下来的各式各样装备,赵子赟打算按照宋子琪的意见,卖了,武器可是好东东,哪怕是旧的,也有人要。

    稍微有些麻烦的是火炮,东北带回来的并不多,也就不到两百门,且为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和野炮,兵工厂刚刚恢复部分生产,七五毫米火炮月产不过十门,赵子赟还不敢将现有的淘汰,混着用吧,勉强装备了三个独立炮兵团,第四个正在组建,这个急不得,要慢慢来。

    除了炮兵这一块算是短板,三十一军重建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骑兵,特木得出走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沈忠毅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缓过劲来,底下骑兵几乎是一盘散沙,这个影响无人能解,只有慢慢消化,赵子赟能做的只有补齐了骑兵师的兵员和马匹。

    装备、训练问题都不大,士气才是最要命的,好在赵子赟在特木得出走后,并没有讨伐或者对出走士兵的家属报复,当正红旗旗县合并,察省大幅投入资金后,蒙族士兵心头的阴影才渐渐散去,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不过沈忠毅知道,整个骑兵还没有凝聚力。

    多伦战役时,沈忠毅很担心赵子赟并不让他们上阵,军部参谋制定计划时都没怎么考虑骑兵师,直到后来赵子赟依然派他们北上伏击日军骑兵旅团,那一刻,沈忠毅才呼出一口气,军长对他们的信任依然!

    在沈忠毅看来,多伦整兵,再次占领张家口,三十一军就已经重生了,而他的骑兵师,才是真正在多伦战役后重生,才再一次返回三十一军这个大家庭。

    相比国内其他军阀的部队,三十一军已经是地主了,这点没人否认,哪怕面对中央精锐嫡系,也要好,官兵没什么不满意的,冲着士气和装备,不少底层军官放言,他们一个师可以打国内任何一个军!

    夸张是有些夸张,但赵子赟很欣赏这股气,三十一军就是要有傲视天下的霸气,他在军部会议上也放言,三十一军要在装备上超越国内任何一支军队!

    话可以说,事情却没那么简单,赵子赟随后便有些后悔,宋子琪那是隔三差五就给他来电话,询问军长有何计划,赵子赟知道他也是被逼得头痛,那个宋文光和刘宝章对此最为关心,加上还有一个王昊坤、一个孙仲华,宋子琪确实难办。

    坦克、飞机、大炮那是没办法的,就是把吴伯琴逼疯了,也没辙,不得已,赵子赟只能做些外围的文章,首先拿服装说事。

    三十一军成军后,采用了国内常用的蓝色军服、大盖帽,以表示自己和南京是一致的,不过官兵私下一致认为,现有的军服还不如当初阳高民团时的精神,原先只考虑尽快重整旗鼓,先发展经济,如今三十一军已经浴火重生,先进行军服的更换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原有的军服赵子赟并不想弃之不用,那样太标新立异,反而不妥,他想弄一个作战服,不懂设计问题不大,他有老师王颂。

    陈振林对他的想法不是很上心,军服而已,又不是武器弹药,赵子赟拖着成衣厂的两位设计师和老师一同折腾,前后有月余,对此陈振林很是不解,用得着这么麻烦么?

    直到赵子赟将两份样图放在他桌上,他才明白自己想简单了。

    “振林哥?如何?”赵子赟得意洋洋。

    “你弄这花花绿绿的,有意思吗?”式样陈振林不好评价,可这颜色。。

    迷彩服的理念这个年代还没有,王颂本意是不想这么折腾的,迷彩设计需要科学知识,不是简单的色块拼接,赵子赟问他现代军服时,他也没太在意,随口说出了迷彩服,这完全吸引了赵子赟,问清楚迷彩的作用后,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山地旅。就算不在全军用,山地旅肯定是有用的,王颂听了他的想法,也觉得可以一试。

    眼前的两个图样只是迷彩用的颜色不一样,一个是绿、褐色为主,一个是绿、白色为主。赵子赟听陈振林口气有疑问,一脸不屑道:“看来振林哥是不懂啊。”

    “我不懂你懂?”陈振林有些恼火。

    “我。。,当然。。也不懂。”赵子赟笑嘻嘻道。

    陈振林气结,既然说不清楚,就先弄出来看看。

    原以为也就几天功夫,陈振林却过了二十多天,才想起还有这事,他打电话问赵子赟这衣服怎么样了,回答是快了。

    一件衣服要做那么久?

第193章 重整三十一军(二)() 
样衣放在陈振林桌子上,他发现式样又变了,“子赟,你这衣服怎么变来变去的?”

    “是这样,老师说这衣服穿着好不好,只有士兵知道,我做了好几件,找了些士兵试了试,又做了些改进,上衣有三个口袋,你看,这肩膀上也有,可以放一些小东西,裤子上有四个口袋”赵子赟一边说着,一边指给陈振林看。

    好像还不错,陈振林点点头,见解释得差不多了,赵子赟拖着他来到院子,几名卫兵已经穿好了样服,正在那里相互打趣。

    “立正。”

    其中一人瞅见赵子赟和陈振林出来,急忙大喊一声,*个人立刻集合在一起,赵子赟笑眯眯道:“去,去那边树丛里转转。”

    几人应声去了,陈振林看着几人到了院子里的树木灌木之间,突然发现这衣服确实有些效果,他急忙叫了两个身着传统蓝色军服的士兵过去,这一对比,效果更明显。

    将几人重新叫到面前,他上下打量了好一会,还别说,这迷彩服穿在士兵身上还是挺精神的,一开始看有些眼花,多看一会,明显比那蓝军服好看。

    “这衣服不错,只是穿着上街,怕是有些”

    “这是作战服,只有训练打仗时候才穿,平时不穿。”赵子赟解释道。

    这倒可行,陈振林点头,“我看行!”

    原本以为这就完了,两周后,赵子赟打电话请他和方振武、楚峰、常风等人过去,几人说笑着来到省府,来到大堂,常风就张着嘴:“这。。,这穿的是什么东西?”

    陈振林一见也是吓了一跳,只见正堂门口站着四个卫兵,身上穿着那日他见到的迷彩服,不过除此之外,他们头上还带着一顶有迷彩的钢盔,脚下一双靴子,身后背着一个大背包,手中握着步枪,目不斜视。

    “各位哥哥,这就是我隆重推出的三十一军单兵装备!”赵子赟早在边上偷眼瞧着,见几人惊讶,很是得意的走了出来。

    几人也不搭理他,凑到近处细细看着,头上的钢盔明显是用和衣服一样的布料包裹起来,身后的背包,楚峰看了下,看出些门道来,背包顶部有两根带子,他认为那是行军时候在背包上固定步枪用的,吃的用的应该都在这背包里,估计还能放些弹药,背包除了双肩的带子,还有一根腰带将背包扣在腰间。。

    “放下来我试试。”楚峰很是感兴趣。

    士兵闻言褪下背包,楚峰伸手提起来,估了下重量,大概有十五六斤,他将背包背到身上,在士兵的帮助下,将腰带扣上,看了眼士兵手中的枪,问道:“这枪是不是可以放到背包上?”

    “是。”

    “来,放上!”

    弄好后,楚峰在院子里小跑起来,方振武和陈振林很有兴趣的在边上望着,不时的说上几句。

    跑了约有十几分钟,楚峰停了下来,将背包卸下,微微喘着气道:“不错,是个好东西!”

    “这背包防水么?”陈振林问道。

    “不防水。”赵子赟对此有些遗憾,他怎么折腾都无法实现防水。

    “那下雨怎么办?”方振武问道。

    赵子赟看了眼卫兵,“弄给方参谋长瞧瞧。”

    士兵背着背包,也不拿下来,伸手从背包侧面抽出一块布来,然后脱了钢盔,将布打开,这布中央有个洞,士兵将头从洞里伸出来,重新戴上钢盔。

    方振武明白了,一块油布,解决了下雨的问题,大雨是扛不住的,不过那种情况,行军也不大可能。

    常风看着眼热,硬是拖着一名士兵到边上的房屋,逼着他脱下衣服,自己换上,洋洋得意的在院子里溜达,“子赟,这套归我了!”

    几人笑着看他折腾,陈振林想起一事,问道:“这一套要多少钱?”

    赵子赟有些尴尬,咬了咬嘴唇,低声道:“要四块大洋,主要是这钢盔和靴子贵,衣服、背包倒是没多少。”

    四块大洋?陈振林脸色都变了,在他看来,这是天价。

    “你们都先脱了吧。”赵子赟见他脸色不好看,只得先让卫兵脱了衣服,展示已经结束,后面怎么办,还得再商量。

    “军长,这衣服是不是给我们了?”一人小心翼翼问道。

    “给你们,四块大洋呢!脱了。”陈振林有些没好气道。

    那士兵看着他,咬了咬牙道:“陈军长,我买下行么?”

    陈振林一呆,不知如何回答,方振武笑了笑:“你为什么要买呢?”

    那士兵一个立正,“报告参谋长,这衣服穿着精神!也好用,真要打仗,能有用,说不定就能保住命。”

    赵子赟闻言哈哈大笑,瞅了陈振林一眼,“如何?”

    陈振林其实心里也喜欢这一套军服,只是嫌钱贵,他无奈摇摇头,“得,你有本事说服淑珍,我就同意。”

    赵子赟闻言,顿时低了头,难了。

    果不其然,他和陈淑珍一说此事,还没等他解释其中的一些东西,陈淑珍立马跳了起来:“不行!”

    郁闷的赵子赟只得将此事放放,打发两个设计师先回去,二人问了下是不是准备生产,赵子赟没好气道:“贵了,没钱弄。”

    其中一人问清楚情况,笑道:“主席,您想错了,这四块钱呢是现在的价钱,大量生产,我估摸着衣服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