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210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210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这事他和陈娇儿也提了好几次,也许是经常在一起,也许是陈娇儿从小没有同性玩伴,再怎么注意,两人的感情还是与日俱增。

    “英子啊,今日我和娇儿都不准备出去,你出去转转?”照例对话结束,赵子赟问道。

    岛田英子脸上闪过一丝不愿意的神情,赵子赟防范她,她也知道,在察哈尔,她也孤独,除了陈娇儿外,她没什么朋友,真要自己去转,那她也就是回房间干坐着。

    敏锐的看到她的神情,赵子赟无奈,“算了,你就陪我们一起说话吧。”

    “二哥,今日天气不错,不如我们去踏青?”

    望了望外面的天,赵子赟也想动动,笑道:“好啊,就去赐儿山如何?”

    说动就动,陈娇儿和岛田英子叫上小莲准备着东西,赵子赟则晃悠悠来到王颂的房间,将出去踏青一事和老师一说,王颂摆摆手:“你们去吧,我今日还有课。”

    “老师不如和马先生说一声,改日再上如何?”

    王颂笑了笑:“不用了,你们年轻人去有意思,再说我可以说是在北方大学踏青赏景,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赵子赟知道老师很喜欢去北方大学,也不勉强,出门后去前院通知赵振做准备,没多久,几辆车驶出都统府,朝北方学院方向而去,沿着北方学院院墙外的道路向西,很快就到了山脚,前面是阶梯石板路,大约有一公里,几人在这里下了车,朝云泉禅寺步行而去。

第276章 要跳出这个圈子(一)() 
这个季节上山的人不多,远远望去也就零星一两个,估计是去云泉禅寺烧香的,虽是早春,气温也比较低,山上还有些许积雪未化,零星点缀在山野之间,眼光下如洁白的宝石般闪烁着光芒。

    在保卫人员的前后护卫下,赵子赟和陈娇儿走在最前,岛田英子和小莲紧随其后,四人作为一个整体,沿着石板路一路前行。

    到了半山腰,赵子赟和陈娇儿都有些微微气喘,两人都互相嘲笑对方身子骨闲软了,经常在外胡说,赵子赟自然比陈娇儿嘴得,也敢乱说,几句话憋得陈娇儿小脸通红,见路边有积雪,也不管脏不脏,抓起来就扔向赵子赟,本想着硬受一下,讨陈娇儿欢心,头上挨了一下发现生疼,急忙四处乱窜,逗得成交额的笑声回荡在山间。

    看着面前这对金童玉女,岛田英子说不出的羡慕,她来中国时间也不断,接触的人很多,但在她印象之中,赵子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当初接受任务陪同陈娇儿来张恒,也有想看一看这个为女子不惜打动干戈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凭直觉,英子觉得赵子赟和日本人合作是有目的的,她认为桥本正康和赵子赟来往吃亏的可能性很大,每次汇报赵子赟和陈娇儿情况时,她都忍不住想提醒,不过最终都把话咽了下去,不知怎地,相比之下,她更讨厌桥本正康,为此,她也给自己找了借口,她不希望陈娇儿受到伤害。

    “英子、小莲姐,快来看,好美的腊梅花!”前方传来惊喜声。

    踩着小碎步,英子转过一个弯,果然,在一个不大的小山谷中,数株腊梅争相怒放,火红的色彩,仿佛要把这山谷点燃。

    毫无意识一般,英子走到一株腊梅树旁,凝视着枝头火红的花朵,良久,才收回目光,感觉有人盯着她看,一回头,便见赵子赟和陈娇儿携手笑盈盈的看着她,不由得脸上一红。

    “真是人面梅花相映红啊。”赵子赟感觉这一幕有种难以言表的美丽。

    英子也读过些中国古诗,知道这句话出自一首浪漫古诗,意思有些**,她脸更红了,低着头走过两人身边,沿石道朝前走去。

    “二哥,你**英子哦!”陈娇儿眼睛斜飘着赵子赟。

    “没有!没有的事,我只是顺口,顺口而已。”赵子赟慌忙解释,他确实只是顺口,感叹这一幕,话一出口就发现不对了,这句话本没什么意思,但和原诗的背景和传说故事想联系,那就歧义大了。

    陈娇儿见他慌乱,忍不住捂嘴笑:“二哥,做贼心虚了?”

    “哎呀,娇儿,你就别瞎说了,让其他人胡思乱想就不好了。”

    心里感觉一阵幸福,陈娇儿知道他的意思,她很庆幸自己能遇到最值得爱的人,二哥在她心中已属完美,面对其他女子,心如止水,毫不动心,仅此一条,就值得她用一生去付出。

    有了这个插曲,这踏青有些不大一样,英子一个人独自走在前头,也不知想什么,赵子赟和陈娇儿卿卿我我,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小莲则和几个保卫人员拖在后头,看那架势,是不打算打扰二人。一行人就这么晃晃悠悠来到山顶。

    英子一路上是心乱得很,等到了山顶,偷看二人,见没任何其他异常,她才确定赵子赟确实是无心之语,一时间松了口气,但又有些失落,见二人并肩眺望着山下的张恒城,悄悄凑到陈娇儿身边站着,也朝山下望去。

    登高远望城桓,以前也有过那么一两次,英子印象并不深刻,不过今日再看,她有些惊异张恒的美丽,大清河就像一条玉带,将整个张恒一分为二,河西古香古色,如洗去铅华的贵妇人,河东欣欣向荣,如一个青春靓丽的小姑娘。

    “那是北方大学,那是上堡,那是下堡,咦,北方大学和下堡之间那一片是什么?”陈娇儿手指着远处问道。

    “那里啊。,我看看。”赵子赟端详了一会,也没想起是什么地方,赵振见状,过来小声提醒道:“那里就是蒙旗高等中学。”

    “哦,对,就是它,我想起来了。”赵子赟一拍脑袋。

    “蒙旗高等中学?我去过啊,好像没那么大。”陈娇儿诧异道。

    “二小姐以前只去过教学区,蒙旗高等中学和其他中学不太一样,它全部学生都住在学校里,我听说去年招入的学生增加了一倍,学生住宿的楼也增加了不少。”

    “那我怎么没听蒙古教育委员会提及此事?我记得建设厅也没有追加他们经费的文件,赵振,回去查一查,别让那些蒙古族学生住得太差!”

    “军长,据我所知,蒙古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克兴额向八旗四群发了倡议,希望蒙区也为这蒙旗高等中学出一分力,右翼几位总管是大力支持,据说学生增加后的经费缺口他们自己解决了。”

    “有这事?这是值得宣扬的事情,怎么察哈尔日报没有报道?回去记得提醒我,这件事我要看看是不是有人在阻扰。”赵子赟闻言更是不满。

    三人说着话,边上的岛田英子却有些忧虑之色,她一直在观察,她发现赵子赟的目光从来到山顶后,就一直没有看向察铁附属地,从山顶望去,她自己都觉得东南方向那一大片察铁附属地和整个张恒城格格不入,像是人身上的牛皮癣,钉在那里异常难看。

    “娇儿,从高往下看,真的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在细数眼前的各处之后,赵子赟叹道。

    “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早就说过了,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

    “说得是啊。”赵子赟嘴上答着,心里却思索着今日之心得,他在想自己能看清楚察省的全貌么?

    一场踏青,让赵子赟回来后闭门思考,王颂头一天还没发现他的异常,第二天回来,见他坐在屋子里发呆,这才感觉不大对劲,轻轻走了进来,陈娇儿正想和他打招呼,王颂摆摆手示意不要出声,自己坐在一边,等陈娇儿端上茶水,轻声问道:“子赟怎么了?出事了?”

    “爷爷,没有,那天去赐儿山回来就这样了,我问他,他说他要想想察省是什么样的。”

    王颂点头,这些年来事情多如牛毛,不过他很欣慰看到赵子赟越来越成熟老练,已经脱去青涩,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也是无懈可击。

    “老师回来了?”低头想事情的赵子赟一抬头发现家中多了一个人。

    “嗯,很少看到你想事情这么投入。”

    “我也是无事瞎想。”赵子赟笑道。

    “瞎想也是想,就怕不想。”王颂也一语双关。

    将桌子上的烟盒推到王颂面前,赵子赟道:“我这两天仔细想了想,发现留给我的时间看似还有两年,其实已经不多了。”

    “任何时候,时间都是不够用的。”陈娇儿白了他一眼,将烟盒从王颂面前推走,王颂见状,只得苦笑摇头,他现在热衷于上课,除了找到些寄托外,还有一个小原因就是可以在北方大学偷偷抽这么几根。

    赵子赟没注意陈娇儿的眼神,倒是被她的话吸引住了,“咦,娇儿这话富有哲理,让我想想。,嗯,没错,算时间永远是算不够的,抓紧不放松才是最重要的。”

    “要想做好万全准备,那是不可能的,子赟,其实你要清楚一点,不管你如何准备,察省就是察省,它只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省。”

    赵子赟愣了下,不解的看着王颂,慢慢的,他神色变得有些轻松:“老师一语中的,我就是总陷在察省不是一个省这个圈中,如果未来的对日作战,想依靠察省一个省来抗衡,怎么准备时间都是不够的!”

    “你能明白这点,我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嗯,老师,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未来之察省的抗战,必须要放开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北方这几个省。”

    王颂点头:“话是这么说,但当今之中国,可谓尔你我诈,互相算计,哪怕是大祸临头,依然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战争结束时,我们也没能收复全部国土,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失去了一个战胜国应得的一切。”

    赵子赟脸色暗淡下来,老师说得一针见血,他身处圈中,太清楚个中滋味。

    “不过子赟,你也不要气馁,察省的崛起,带来无法预料的变数,我刚才这么说,只是想提醒你,防人之心不可无。”

    闻言赵子赟直摇头:“都你防我我防你的,还怎么专心对付日本人?”

    王颂大笑,“子赟,我可不相信你不清楚这些,否则你这些天岂不白想了?行啦,你身兼军政两职,比我懂得多。”

第277章 要跳出这个圈子(二)() 
赵子赟也露出笑容,其实老师提醒的他早已心知肚明,就他自己,也算是小九九打得噼里啪啦响,防老蒋、防日本人,甚至防着山西老阎、平津老宋,不过这两天他确实想清楚一件事,察省再怎么折腾,也无法硬扛住日本人,除非再给他十年,可现在,他已经清楚知道时间不够。

    王颂现在对赵子赟的帮助已经不像以前,直接插手的事情也很少,不过赵子赟仍然可以从他这里得到一些指引,像是局外人替他点亮一盏灯,明确方向。

    今天的话题再一次让他脱开察省来看全局,上一年的晋察合作有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跳出察省来看全局,晋察合作其实已经是一种必由之路,察省反而受益更大。

    “老师,山西、绥远两省您怎么看?”

    “就两省实力,山西远胜绥远,但若说稳固的后方,那绥远远胜山西。我个人认为,与绥远的合作是第一位的。”

    赵子赟点头,他明白王颂的意思,乱世之中,人更重要,在这方面,傅作义远胜阎锡山,他从王颂嘴里得到同样的答案,也吃了定心丸。

    “我也这么认为,除了应对日本人外,绥远在蒙区的重要性也超过山西,如果绥远也和察省采取同样的策略应对蒙区,那就无后顾之忧了。”

    王颂颔首,“子赟啊,据我了解,傅作义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人,你大哥当年和他并称南傅北赵,如果你们有机会携手,日本人想要占领察哈尔,难度就大很多。”

    “可是老师,我现在的难点在于处境有些尴尬,适合的盟友恐怕现在不屑和我合作,等到战端一开,我又怕来不及,现在想想,有些坑还真不是能够随便跳的。”赵子赟苦恼道。

    王颂摆摆手:“事情也要一分为二来看,有弊自然也有利,我以前对你和日本人合作也是认为不妥,但几件事情下来,也要看到好处,这也是我和你说的察省只是国家一个省的意思,若是从国家角度来看,你和日本人合作就是找死,但从局部来说,取得的效果也出乎我的意料。”

    “子赟,别人是不懂的,而我却知道,你这一个察省,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格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蒙区,在我所知道的历史中,蒙区紧跟着东北沦陷,也就此造成整个北方失衡,东北的抗日武装和中原失去联系,最终让日本人很稳当的控制了东北,为他们的侵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老师的意思是我和日本人合作,反而限制了日本人的扩张?”

    “不错,从当前的结果来看,确实是这样的,日本人的满蒙一体化战略,已经被你彻底瓦解,因此,我认为不管你如何做,有两条不要变,一是蒙区一定要抓着不放,二是支援东北抗日武装不能停,只要能保证这两点,再做些让步也无妨。”

    赵子赟点头,“我懂了,老师,那山西绥远如何处置?”

    “这我也说不好,合作不仅仅是你们几个省主席谈妥就行的,还要看外部的情况,尤其是南京,我认为你要注意政治上的威胁,相反军事上没那么严重,这个阶段任何动武的举动都会招来各方声讨,甚至落井下石,我想阎锡山应该清楚这一点,宋哲元也不敢乱来,因此你要多关注各方的政治动向,山西方面的合作要多留个心眼,绥远一定要想办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王颂说完,手不自觉的伸向桌上的烟盒,一只芊芊玉手更快的出现在桌子上,迅速的拿起烟盒,王颂一抬头,便看到陈娇儿那不满的眼神。

    “娇儿,就给老师抽一支嘛,好不好?”赵子赟无奈请求。

    轻咬嘴唇,陈娇儿看着爷爷有些尴尬的脸色,眨眨眼,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递了过去:“真不知道这烟有什么好的!二哥,我警告你,可不许学会抽烟!”

    “不会,不会!”赵子赟嘴上答着,心里犯嘀咕,平时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