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293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293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么一支强军,在北方将给日本人很大压力,现在是要扛住日本人,不是清除异己的时候,老蒋想了半天,同意了二十五集团军的编制,骑兵军给了骑兵第七军的番号,三个师为骑兵十一、十二、十三三个师,突击军他看着难看,大笔一挥,改为八十五军,师倒是没改,装甲第一师和山地第一师,察哈尔算是弄了两个第一,至于特种作战大队,他选择了忽略。两个察哈尔师为新编师,番号三十六、三十七,组成八十六军,两个直属师为新编三十八师和三十九师,张自忠意外拿到新编三十八师番号,这让他哑然很久。

    当然,同意了二十五集团军的编制,并不代表老蒋对赵子赟支持力度加大,各种渠道都向他反映,赵子赟给了十八集团军大批装备,这让他非常恼怒,质问的结果自然是赵子赟抵赖,老蒋也那他没办法,这也算替他解决了点小问题,至少他下令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一战区,开赴河北战场,延安没有了借口推诿。

    赵子赟的做法在陈诚和吴稚晖眼中算是正常,察省率先向日本人宣战,赵子赟寻求一些联盟属于情理之中,以延安和南京的关系,想让**的军队顶在第一线恐怕不太可能,将他们绑在察哈尔这条船上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由赵子赟牵头,在北方牵制住日军华北主力,显然对自己是有利的,至于二者会不会走在一起,吴稚晖认为可能性不大,就察省搞的那一套,延安断不会接受的,何况还有外蒙,这对张恒和延安的关系是不太好逾越的坎。

    但陈诚也直言不讳的提醒老蒋,对赵子赟需要小心防范,飞机一事已经说明不少问题,这恐怕不仅仅是应对日本人,要防止察省尾大不掉。认为赵子赟有野心的人不止陈诚一个,老蒋的心腹多是如此看法,当然,现在表露出来是不合适的,南京还需要察省这支武装,但严密监视已经秘密布置下去。

    二十五集团军的编制一公布,民众异常振奋,搬搬指头,七个步兵师,三个骑兵师外带两个特种师,总兵力近十五万,超过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总和,而关键的是这不仅仅是数量,十七、二十、二十二这三个师已经威名远扬,外蒙的新编三十六师也不是吃素的,能待在那里的就不是弱旅,新编三十七师已经在怀来盆地一战出名,同样扬威的还有骑兵十一、十二两个师,骑兵十三师倒是没听说过,可人家在多伦草原一放,日军愣是不敢从锡盟进攻。

    不过好事者很快挖出骑兵十三师的底子,“草原骑警?哦,是他们啊。”

    至于新编三十八师和三十九师,那都不用多说,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西北军,一个是鏖战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军,倒是有人奇怪怎么这察哈尔这么有吸引力,居然同时有东北军和西北军!

    同样震惊的还有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军队数量倒是其次,这在中国不是什么稀奇是,二十九军当初也号称十万,可日本人就没放在眼里,两个司令官惊讶的是察哈尔的炮兵,十二个炮兵团是很强大的力量,此外还有空军、骑兵军和山地师,后两者使用的半自动步枪给日军造成巨大伤亡,从察哈尔只装备这两支部队就看出二十五集团军知道如何发挥这种武器的威力。

    关东军司令部第一时间下达了命令,多伦已经停火的察哈尔派遣兵团撤回赤峰地区,植田大将希望参谋们能够调整战略,不要只盯着多伦,下一次,他想从察哈尔的薄弱地方入手。

第398章 战后() 
一战未能尽功,在二十五集团军内部,还是很遗憾的,几乎动用了全省的力量,也仅仅是击败了日军第一军,不少将领算是领教了日军的强悍,也对上海中央军被压着打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着察日军哈尔派遣兵团后撤,察哈尔进入到战后调整期,北方已经进入冬天,这个季节爆发大战的可能性已经降得很低,上海依然胶着,中西部的部队源源不断投入,淞沪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赵子赟隐隐觉得北方的胜利还是不能改变上海战区的大走向,在耗尽南京精锐部队后,淞沪防线迟早还是会被突破,首都不保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在怀来出现胶着局面后,二十五集团军召开了战后总结的第一次会议,除了外蒙的那木海扎布和新三十九师黄显声未参加外,其余各师主要将领都聚集张恒,张自忠也作为新的一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在二十五集团军张恒市内公开的指挥部内召开,三十五军董其武和刘奉滨,办事处邓主任等人也应邀出席,会议开局由各师首先汇报战斗经过和自己的看法,这就足足耗了一天的时间。

    李建波在多伦的防守可圈可点,狙击手在这次会议上被隆重提出,为此,他建议在今后的作战中,狙击手应该根据需要配属到各部队中,同时,他希望能够生产专用的烟幕弹,在有些场合,烟幕弹的效果是超乎预料的。

    楚峰跟着他的话也提出这特种作战在大战役中的作用,从结果上来看,特种作战在正面战场上作用不大,今后的方向还是深入敌后,以破坏敌人的后勤为主,当然,此次作战由于特种作战大队还肩负着察省各地要害部门的防御,投入兵力并不多,效果略显不足,他建议,今后特种作战大队还是以独立作战为主,并不临时附属各部队,现有的一些任务,完全可交给各师侦察营或者山地师来完成。

    王贵的发言由吴增隆代替,鸡鸣山在这次战役中是典型的硬碰硬防御作战,虽然对日军的重武器有所认识,吴增隆认为还是准备不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他提出今后的防御应加大纵深,建立多个稳固点,通过重武器的配置,减少正面的防守兵力。此外,他提出,从现有装备来看,战防炮的作用明显不如步兵炮和迫击炮,可以减少,师部保留一部分即刻,真要遭遇到日军的装甲部队时,再临时配备。

    对于反击作战,常风的冒险打法毁誉参半,不过其效果还是得到肯定,陈振林认为,在一些特定场合,可以采用,但不建议每次都这么做。特木得对骑兵师的攻击还是满意的,唯一的问题是现有重武器无法跟上骑兵的速度,空中配合稍显遗憾,如果空军的炸弹没有丢完,在后续的攻坚中能够提供帮助,也许能够把日军在沙城的防线击穿,最后,他对集团军部没有考虑将部分坦克配属到这个方向提出批评,如果在下花园反击中,有一个坦克连参与,战果可能更大。

    刘宝章也是这个看法,他对集团军没有安排装甲师从下花园方向出击非常不解,怀来东部的山区严重限制了装甲师的出击,也造成他们和二十师战果最小。

    为此,佛采儿不得不做了解释,龙关方向因为没有重武器的支持,不得不依靠装甲师来增强攻击力,本来预计日军遭受攻击后,会产生混乱,装甲师从中切入,能够动摇整个日军的阵型,但十四师团出人意料的采取了守势,让装甲师和二十师没能达到预定目的,这也说明,日军里也不乏高人。

    陈振林接着强调了,本次反击,二十五集团军就没有具备绝对的优势,怀来盆地地形也有所限制,如果装甲师从鸡鸣山正面发动攻击,也许初期会效果好些,但结局并不见得就更佳,装甲师从龙关侧翼的攻击虽然没有造成日军混乱,但也动摇了日军的整个战线,促使正面的攻击战果巨大。

    对于没有集中力量给日军致命打击,陈振林也做了解释,察省的后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耗尽重炮物资,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战果,但集团军不能不考虑日军并不是只有第一军这么一支部队,如果战役一直持续下去,光耗物资,就有可能把察省耗死,这场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他希望各位师长要有清楚的认识,哪怕围歼了第一军,仍然不能改变当前敌强我弱的态势,察省必须有所保留,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局面。

    会议最后,赵子赟做了总结发言,此次战役,战果巨大,这需要肯定,他提醒各军不要骄傲,不足之处要多交流总结,同时,他也提出,这次战役暴露出来,二十五集团军任何一个师,仍然无法和日军一个师团较量,这不仅仅是装备上的问题,训练还要加强。

    第二天的会议后半段,各师师长对当前战局都发表了看法,淞沪战区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在本次战役中,日军的重武器给各师很深的印象,也就此能够理解淞沪为何伤亡这么大,不少人都认为这么守淞沪是不值当的,应该加大纵深,分散日军的兵力,同时这么多军队云集淞沪,要避免日军的战略迂回,切断退路,最佳的方案肯定是放弃淞沪,不要坚守过宽的战线,而是提前在几个要地布局,形成战略支撑,然后以攻击力最强的部队组成游击纵队,在运动中发挥速度和局部兵力优势,歼灭日军有生力量。

    这一点让赵子赟感到欣慰,手下将领已经从战略眼光看待全国战局,会议后,他将会议上形成的一些看法做了总结,给老蒋发了密电,希望老蒋能够关注上海周边的沿海地区,警惕日军的突然登陆,同时提出两点建议,尽可能的疏散华东地区民众,如果要保首都,撤离民众非常必要,二是加快华东工厂向内陆转移的速度。

    察哈尔的胜利给了老蒋信心,他决定在淞沪打下去,至于登陆的问题,老蒋无解,华东海岸线这么长,日军可登陆的地点极多,他已经没有多余兵力来防这个,赵子赟没有提出杭州湾问题,是怕爷爷提醒的发生改变,一旦南京真的派重兵防范杭州湾,日军临时根据战局调整登陆地点,那他就是弄巧成拙,而且他根据上海现在的战局和佛采尔探讨过,佛采尔认为日军从长江口再次登陆直逼南京打破僵局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判断是因为察哈尔在北方的牵制造成的,日军现在并没有完全占领华北,山东依然在手里。因此,南京在长江北的后路完好无损,杭州湾登陆只能造成上海战线动摇,却不会对南京产生更大威胁。

    至于撤离民众,老蒋思索再三,有限接受,国民政府建议战区民众后撤,并不强制,随即赵子赟发通电,建议战区民众后撤,一是为了自身安全,二是让前方将士打得放心,少一些后顾之忧。

    他的通电起到了很大效果,民众可能舍不得离开家乡漂泊,但不要成为前方将士的负担却是让很多人响应,这有先例,察哈尔在二十九军撤离北平,被动接受南口时,唯一做的事就是疏散了怀来、延庆两地的民众,这被证明是明智之举,不但给日军造成很大不便,难以搜刮物资,察哈尔反击时也毫无顾忌的攻击,尤其是山地师偷偷进入八达岭地区,就收益良多,很多村庄都没人,极大的避免了消息泄露。

    战区民众开始大批撤离,投靠内地的亲戚朋友暂时避一避,在察哈尔的上海商人也开始将家人想法子接来,在他们看来,察哈尔安全多了,这个举动引发了上海地区不少人出逃察哈尔,两个月前是看不清楚,现在可是一清二楚,日本人向打进察哈尔,没那么容易。

    两个多月,赵子赟几乎没回过家,反正回去陈娇儿也不在,在察哈尔开始准备实施复仇者计划时,陈娇儿几乎没在一个地方待过四五天,后勤压力让她难以喘口气,药品、粮食、被服,一件件让她忙得头晕眼花,不得不从基金会那边借些人手来帮忙。

    省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陈淑珍已经完全不知道时间,天亮干活,夜深抽空睡一觉,最多是洗个脸,又是连脚都不洗,察哈尔女强人身上都散发出一股味道,手下人心里只有佩服,这个实际的省主席让他们觉得异常美丽。薛儒也是也不归宿,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直到楚峰妻子得知,才组织了太太团,把各家孩子统一照看起来。

    这些杂事不算麻烦,陈淑珍眼前最要命的是一场大战后,察哈尔陷入危机,河北有难民逃入察哈尔,华北地区不少民众心忧明天,也陆陆续续辗转来到察哈尔,寻求庇护,这些人都是需要救济的,陈淑珍现在是缺钱、缺粮、缺住的地方,在她看来,什么都缺!

    “子赟,局势严峻,远超过我们预料!”

    赵子赟苦着脸,这场大战几乎耗尽了他准备的很多物资,就算日本人现在想打,他都有些吃力了,冬天,赵子赟第一次觉得冬天这么好。枪弹还是其次,缴获的日军物资可回炉再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食。

    依靠水利和良种良法,察哈尔连续多年丰收后,今年遭遇干旱,收成只有往年七成,可占据外蒙和大战让消耗却增加了近一倍,平津民众把察哈尔作为避难之地几人是有所准备的,但上海等江浙地区民众居然不首选武汉和重庆确实出乎他们的意料,尤其是大批学者拖家带口第一时间就投奔察省,极大的消耗和察省的储备物资,几个储备粮库都见了底,熬过冬天问题不大,只是开春必须增加播种面积,还要祈祷老天今年别捣乱。

    其次是钱,阵亡将士抚恤还有那个基金撑着,不过伤兵救治耗费更大,还有安置救济,绥远的工厂建设,刚刚从缺钱状态有所好转,并且打劫日本人获得巨大红利的察哈尔,又一次为钱头痛,巩天民建议临时超发纸币,当然,后果他也说了,要是战事持续,或者明年工商业衰退,货币贬值不可避免。

    这赌注赵子赟不敢下,美国一个经济危机可是持续了快十年了,难题,大难题,赵子赟好想陈娇儿就在面前,听听她的意见。

    这种事陈振林和楚峰等人都帮不上忙,特木得天天待在医院伺候乌日娜,这回两人的事算是彻底曝光,赵子赟忐忑的向音德贺说了二人的事,拉着陈振林保媒,音德贺倒是板着脸,不过嘴角的笑意却出卖了他。

第399章 宋思雨() 
十一月二十日,陈娇儿回到张家口,车辆直接来到省府大楼,赵子赟才听见赵振说了夫人回来了,就一阵风直奔楼下,一把将低头进门的陈娇儿拢在怀里,嘴里大喊着想死我了。

    “二哥!还有人呢!”陈娇儿一脸甜蜜的推开他,心里欢喜得很。

    “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