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339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339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行法律该定什么罪就是什么罪,这个不能违背,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些人在钻空子,因此,对于这些屡教不改的人,我提议采用累进刑期。”

    彭正康没有听懂,这好像和他了解的数罪并罚不是一个概念,“请主席明示。”

    “现在的焦点集中在轻微犯罪,杀人放火之事都是重罪,我想很多人不敢触碰,但一些敲诈勒索、打架斗殴事件现行法律就显得威慑力不够,因此,我想,是不是可以出一个规定,二次犯罪,刑期加倍,再犯再加倍!”

    屋中议论声顿起,这个法子很巧妙,既不更改现行法律的一些规定,但也对累犯提出了严惩的路子,对于一些痞子、滚刀肉是有很大的威慑力的。

    彭正康思索了良久:“我认为可行,初犯也许有一些特定的因素,但累犯就是主观去实施,严惩确实必要!”

    “此外,流落在察省的老人、妇女、孩子较多,他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我建议对上述民众的侵害,处罚直接加倍。”

    “主席,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彭正康蹙眉。

    “没什么不妥的,不但外省的要如此保护,本省也一样,你们要知道,他们多数人的儿子,或者丈夫、父亲,都直接或间接为这场国战在拼命,我们不为他们提供保护,天理不容!彭院长,希望你在法律之外,也有人情,有责任。”

    彭正康默然,良久问道:“主席,累进刑期有没有上限?”

    “这个你斟酌,但是对老人、妇女、儿童的侵害,累进刑期没有上限,到达十年累进数以上,直接判处死刑!”

    “我同意!”陈淑珍带头鼓掌:“乱世用重典!察省也许不是天堂,但一定是我们苦难同胞一个安稳的避难所!”

    这个决定是会议举行后,唯一解决的一大问题,乌素格吉勒格尔顿时感觉轻松不少,他随后提出了警务上的另一大难题,那就是大批难民涌入,让察省已有的外来人入境登记制度荡然无存,对此他非常忧心,一旦日本人借此混入,刺探情报、刺杀、制造混乱都将发生,而且他此事已经非常肯定有人化妆成难民混入。

    赵子赟知道这是个难题,甄别已经不现实,“乌处长有何建议?”

    “我与董局长商议过,想采取新的记录制度,但这需要人力物力,因此我们有些犹豫,也一直没上报。”

    “何为新的记录制度?”

    乌素格吉勒格尔解释了他和董虎的想法,在座人一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说起了这办法并不复杂,是结合原有的入境登记制度,只是在那个上的延伸。

    以往的登记制度只是登记入境的外省人,掌握他们来察目的,从何而来,乌素格吉勒格尔提出的记录则是将原有的登记卡扩充到登记本,贴上照片,后面附若干记录表,这些外来人不管是住宿,还是流动,他们去的地方警察所都将在记录表中填写他们抵达的日期并盖章,同样,离开时,这些人也必须让当地记录,由此,结合临时检查,就可以知道有没有人未经记录而流动,同样,对于记录频发的人也会被纳入重点关注对象中。

第460章 撂一撂挑子() 
这一方式显然是有效的,就算作假,难度也显着增加,尤其是对有临时任务和特殊任务的外来探子,限制非常大,而且此事和董虎的一些工作密切相关,很有助力。

    但这样的方式正如乌素格吉勒格尔所说,人力物力消耗很大!

    “我认为,严密防范看似没有收益,但我们都知道,要是出事,就是天大的事,哪怕只是消息泄露,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失!这是不能省的,乌处长,你尽快做出方案和测算,我会与俞厅长商量,给予解决。”都不要赵子赟出声,陈淑珍直接就做了决定,在她心里,这事事关赵子赟和陈娇儿的安全,花多少钱都值得。

    警务处两大难题迎刃而解,乌素格吉勒格尔心情大好,也不想再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就此也结束了他的发言。

    五厅一处结束汇报,宋思雨做了特别事务处的汇报,她这边其实多数工作都与前面五厅有直接关联,也不再重复,只是对难民安置中的沿途安排和各县的衔接工作做了汇报,宣传动员方面体现了他们那一边的特色,尤其对各省来到察哈尔的各校学生和老师的组织自学和参与活动方面亮点突出,几位厅长都插嘴说宋思雨解决了他们不少麻烦。

    她汇报结束,富龄阿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察哈尔蒙族委员会的工作,在锡盟建省和光明寺设立两个利好消息下,蒙区基本稳定,德王派出说客挑拨的也被化解,唯一有些问题的是蒙汉矛盾比以前要激烈一些,不少蒙民担心大量汉族涌入,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不过几大活佛联手做了安抚。

    真正让富龄阿有些头痛的事情不在察哈尔,而是绥远,乌盟、伊盟在得到锡盟建省的确切消息后,都派代表和他接洽,想通过他向赵子赟传递信号。

    “他们希望赵主席能够出面和傅主席商谈,看一看乌盟、伊盟建省是否有可能。”

    赵子赟这下是真难办了,和傅作义关系再好,这个话题也不大好提,乌、伊二盟建省可不是旗县合并,其结果是彻底瓜分了绥远,这个国民政府设立的省将不复存在。

    富龄阿也知道此事非常棘手,赵子赟出面去谈,一旦谈崩了,其后果非常严重,有可能会牵扯到锡盟建省,重庆方面现在是知道一些,限于鞭长莫及,以及锡盟建省本身对察哈尔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两方面,短期可能不会强硬干涉,可绥远不同。

    “如果赵主席同意,我想联合几位活佛,与傅主席先做一个沟通,这样也能够将此事处理为我们蒙族人的一些想法,双方也都有退路。”

    思索片刻,赵子赟点头:“可以,你们和傅主席谈,要注意不要过于激进,可以做一个长远的设想,过渡期长一些,三五年有个突破也就足够了。”

    “我明白,赵主席请放心,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们懂的。”

    整个会议个人发言虽说不长,但也耗费了一天时间,很多问题没得到解决,但大家并不很着急,所有人都知道赵子赟不但被免去了第五战区副司令,连第二战区的职务也丢了,他们愤恨之余,也偷着乐,如今赵子赟再无旁骛,估计要安安稳稳待在察省很长时间。

    随后两天传来的消息更是让察省各厅、县喜出望外,赵子赟向重庆军委会提交了报告,正式辞去二十五集团军司令官一职,由陈振林接替他,出任二十五集团军司令官,方振武以参谋长的身份兼任三十一军长,如此一来,赵子赟已经没有军队上的职务。

    这个消息自然让第二战区一片哗然,最头大的是老阎,他担心赵子赟此举是放弃了山西,没有他这个集团军司令,第二战区如何能够让陈振林参与山西防务?

    可重庆方面都没有任何挽留之声便同意了他的请辞,其背后的东西不太好说,但这影响不仅仅只限于二十五集团军,老阎担心第七、十四、二十二,甚至是十八集团军都会因此不再同心守山西,衡量得失,老阎向老蒋表示了非常强烈的不满,话语中直接称军委会那些混账王八蛋,撤了赵子赟第二战区副司令一职是唯恐天下不乱!

    老蒋明知他指桑骂槐,还得受着,好言安慰,答应会加强山西的物资供应,并让河南方面对山西给予必要的支持,不过,老蒋最终还是暗示,让他尽量不要管察哈尔。

    这个不要管的含义深了,老阎想了很久,认为重庆是要把察哈尔推出去,让日本人将其除去,此乃借刀杀人之意,联想到赵子赟别免除第二战区副司令的事,他有些明白此举的意思,没了战区副司令的职务,察哈尔受到攻击,赵子赟就只能请求第二战区给予支持,而没有权利提出统一的防守和作战,老蒋让他不要管的含义估计在此。

    有些毒辣,不过老阎不是傻子,他知道察哈尔落入日军手里,其实也就宣告山西是日本人的地盘,把自己也搭进去的事情是他是不会干的,十四集团军他无法拉,但第七集团军总是可以的,老阎频繁和傅作义往来,谈谈旧情,说说一体化,其核心也就一个,三省要相帮!

    暂时脱去军职,赵子赟是有用意的,当前察省诸多问题不尽快解决,拖下去就会产生致命影响,他不愿意继续被重庆使来使去,而且他不在集团军司令的位置上,陈振林接手也可根据情况推诿,而且这次还间接试探了重庆的态度。其次这锡盟建省也进入实质性阶段,韩凤林也很固执,事情都要赵子赟过问他才放心,此事事关蒙区安定,大意不得,他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这上边。

    私下的原因也有一个,核心领导层都同意他这个决定,陈娇儿怀孕,赵子赟守在身边见证他们第一个孩子出世是必要的。在几人的要求下,赵子赟不得不享受他的特权,平时在家办公,必要时才去省府。

    此时他在家中正在接待两位客人,从第五战区采访派遣兵团回来的曹聚仁和一同前来的一二七师参谋长沙韦青。

    “司令!”沙韦青敬礼的手久久没有放下。

    “韦青兄,我已经不是司令了,这不合适。”

    “陈师长特意交待,命令和他无关,一二七师哪怕是归建,您依然是我们的司令!”

    曹聚仁静静看着这场面,此次采访,他收获良多,从别人嘴里了解派遣兵团的一切更让他觉得以前并不了解赵子赟,这位年轻将领在军中的威望超乎他的想象。

    “唉,你们陈师长,来,坐,坐下说。”

    小莲端上茶,赵子赟亲自把茶杯放到二人桌前,问道:“一二七师的弟兄们好吧?”

    “好,司令放心。”

    曹聚仁一边听着二人寒暄,一边拿出一叠纸,递到他桌子前:“这是我写的,你瞧瞧。”

    让二人喝茶,赵子赟拿起来细细看,整个稿子有两篇,一篇是一二七师济宁血战,一篇是派遣兵团滕县围歼战。

    看完后,赵子赟沉思了会,“曹兄,这一篇只能先放放,暂时不能刊登。”

    曹聚仁瞅了眼,见他指的是藤县围歼战那篇,愣了下:“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重庆一直对外宣扬的是第五战区的战绩,你这篇报道,完全把功劳算在派遣兵团头上,这和重庆的说法有很大出入。”

    “可我写的是事实!”

    “我自然知道是事实,但我要对派遣兵团负责!你把整个战役说成是我的谋划,且不说这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德公、燕谋他们都给我了很大支持,现在这种局势下,会让重庆丢面子,他们要是拿派遣兵团出气,那将会把几万弟兄推到火坑中,这个责任你负不起,我更负付不起。”

    曹聚仁无言,好一会指着另一份问道:“那这个呢?”

    “这个可以,不过要改动一点。”

    “那一点?”

    “和我有关的删除,和一二七师电报往来的是第五战区,明白么?”

    “可”

    赵子赟摆手打断他的话:“曹兄,几千将士倒在了济宁,此战不是我的功劳,是他们。”

    “那把你都删了,还在我们察哈尔日报发表什么?”曹聚仁不满道。

    “曹兄,国战何分彼此?”

    此时沙韦青插话:“我认为,不管文章提不提司令,都不能抹杀司令的功劳,民众并不是傻子。”

第461章 承诺要兑现() 
这话让曹聚仁顿悟,是啊,郑可也写了不少报道文章,赵子赟的功绩早已流传,自己需要的是用事实来证明这些故事。

    “好,我同意,还有什么?”

    “其余没有了,这标题可以考虑改一改,济宁血战没有震撼人心灵之处。”

    “怎么改,你说说看。”

    “就用陈离师长那句话。”

    “哪句?”曹聚仁问完,就反应过来,他拿出笔,飞快把原标题划掉,然后写了几个字。

    这句话在跟随赵子赟抵达济宁第一天,听到陈离立正说出后,曹聚仁就觉得让人异常的心血澎湃,如今再次写出,他依然还有那种感受。

    沙韦青再次看到那句誓言,他眼睛开始湿润,他知道此文章一旦刊登,必将疯狂转载,一二七师将天下闻名,起身立正敬礼,让赵子赟愕然:“韦青兄,这是做什么?”

    “司令,曹兄,守卫济宁,我其实是有看法的,认为师长不顾一切是对弟兄们的不负责任,司令到了济宁后,我彻底明白,是我错了,正如司令所说,国战,不分彼此,一二七师有济宁一战,值了!”

    “坐下,韦青兄坐下,我们要让民众知道,我们官兵的付出,也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他们的父辈,曾经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安抚了情绪激动的沙韦青,赵子赟这才想到他来张恒,恐怕不是陪曹聚仁来这么简单,“韦青兄,你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沙韦青犹豫了下,坚定道:“没有,就是来看看司令。”

    此话赵子赟自然不信,“既然你还叫我司令,我命令你说实话。”

    沙韦青明显不愿意说,在那踌躇,曹聚仁见状,叹了口气,“还是我说吧。”

    简短话语,赵子赟知道了沙韦青的来意,他离开徐州后,重庆应该是从一些渠道知道了他当时对一二七师的承诺,于是派人去找陈离,明确要求他不能接受察哈尔对阵亡将士的任何抚恤,陈离非常愤怒,但来人并不在意他的态度,威胁他要是接受了察哈尔的抚恤,将断绝今后派遣兵团的一切物资供应,而且二十二集团军也将受到牵连。

    这种威胁,让陈离只能妥协,他知道重庆是不想让赵子赟收买人心,可死去的弟兄们怎么办?

    沙韦青此次来张恒,就是想请赵子赟能够解决此事,但刚才听到的,让他有了顾虑,要是赵子赟为此和重庆翻脸,其后果难以预料,他不能让他为难,抚恤一事,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赵子赟听完,脸色变得铁青,沙韦青顿觉不妙,不停的用眼神示意曹聚仁说话。

    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