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39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39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到时候他们不要你,我要,跟着我,怎么也能弄个。。”赵子赟挠挠头,硬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官名。

    “哼!二哥想得美,说不定到时候我来做这个知事,你回家做饭!”

    “你!你做饭!”

    “不!你做饭!”

    两人争个不休,王颂和赵子梧在一边开怀大笑。

第46章 县知事() 
在靠近南关的阳高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内,朗朗读书声在校园内回荡,一名青年教师身着长衫坐在办公室里沉思,他便是赵子梧嘴里的薛儒,这所小学校语文兼历史老师,“他找我做什么?”

    嘴里嘀咕了一句,薛儒有些烦躁的将手中毛笔放到砚台上,双手抱着后脑勺靠在椅子上,双眼看着屋顶:“你为何找我?”

    薛儒是知道赵子梧的,这年代你可能不知道北京是谁主政,山西是谁当家,但绝对不会不知道本县是那个领兵大佬的地盘。要不是赵子梧大战国民军,确实保护了阳高这个县城,薛儒是绝不会和他打交道的。“那次宴会就不该去!”,薛儒暗自懊恼,他嘴中的宴会便是阳高粮商、乡绅为感谢赵子梧特地举办的庆功宴,稍稍有点名气的都参加了,他一时好奇,也去了,自然,乡绅们不会忘记向赵子梧介绍他这个督学嘴里的三好老师。

    “算了,不想了,我一个教书匠,他奈我何?”薛儒嘴里一边嘀咕着,一边起身朝外走。

    县城不大,薛儒才十几分钟,就走到了城中的县府所在地,这地方原是高山卫所在地,多年兵荒马乱,显得有些破败。门口两名士兵见他靠近,其中一人伸出手制止道:“你有何事?”

    “是你们赵旅长让我来的。”

    “薛先生?”薛儒点点头。

    那士兵做了个请进的手势,“旅长在里面等你,进去左转第二间。”

    薛儒说了声谢,进了大门,按照士兵指示的,来到左边第二间房间,在门口踌躇了下,仰头走了进去。

    屋中有四人,除了赵子梧外,还有一位头发已经花白老者和两个年轻人,这场面让薛儒微微楞了下,倒是赵子梧一见到他就停止了和老者的谈话,很是热情的迎了过来:“薛先生,我还怕你不来呢!请坐,请坐。”

    “赵旅长下令,我一介小民,怎敢不来?”薛儒自嘲道。

    “薛先生说那里话来?我赵子梧有那么霸道吗?”

    一句话让薛儒面皮一红,人家在县城还真没横着走,“赵旅长莫怪,我这人不太会说话。”

    赵子梧一边喊勤务兵上茶,一边笑道:“这我可不信,不会说话怎么讲课?先生可是省府认可的三好教师呢!”

    “惭愧!惭愧!”薛儒一边应着,一边案赵子梧的示意,坐在茶几旁的椅子上。

    “上次一别,我就没再见过先生,不知先生可好?”

    赵子梧过于热情,弄得薛儒有些七上八下的,嘴里应了句“还好”后便抢在赵子梧前说道:“赵旅长找我有事?”

    “没事,叙叙。”

    薛儒一脸狐疑,堂堂独立旅旅长找他叙叙?

    “薛先生,我想听听你对阳高百姓生活的看法?”

    “看法?没有,我觉得百姓生活挺好的。”薛儒决定不上当,顺着赵子梧的话说,当官的都喜欢听好听的嘛。

    “哦?真的?我还以为阳高百姓生活不太好,看来我没仔细考察啊,本想着增加点教育经费,减轻百姓的负担,照薛先生这么说是不必了。”

    薛儒闻言恨不得一巴掌抽到自己脸上,有心改口,但作为教师,他实在做不出当面食言的事,一时低着头脸色憋得通红。

    “扑哧!”赵子赟忍不住笑了,薛儒抬头看见四人都是面带笑意,尴尬道:“赵旅长是拿我开心么?”

    “没有,我真有这个打算。”

    “真的?”薛儒大喜过望。

    “只是,薛先生,阳高的百姓真的生活不错?”

    “也不是!”薛儒急忙摇手,“除了那些乡绅、大户人家,很多人过得艰难,阳高土地贫瘠,收成并不太好,一般光景还勉强过得去,要是有个天灾*,很多人都要逃难。”

    “这里商贸很不错,又有平绥铁路,收成不行也可以找到些事做嘛。”

    薛儒苦笑一声,“这些年不是过这个兵,就是过那个兵,铁路在老百姓眼里反而是件坏事,商贸都是那些商人发财,和老百姓有何关系?也是赵旅长驻扎这两年,县城各乡算是安定了些,不然,就今年国民军来,烧杀抢掠绝少不了的。”

    王颂一直在边上听着薛儒说,并仔细观察他的神情,赵子梧又问了些问题,扭头看王颂,王颂点了点头。二人的这一番交流让薛儒云里雾里,不知怎么回事。

    “薛先生,我和你说点正事。”

    薛儒一听,以为是提到教育经费的事,急忙肃容端坐。

    “我不和你啰嗦,从现在起,你就是阳高县知事,回去交接一下,明天上任。”

    薛儒脑子嗡的一声,“什么?”

    “你来主管阳高。”

    “不行,我做不来,我就是一个教书匠,赵旅长,你还是另找他人。”

    “就你了,明天你上任,我即刻拨五万大洋作为教育经费。”

    薛儒心中一阵纠结,五万大洋的**不是一般的大,作为教师他清楚得很,有这笔钱,全县的教育会上一个台阶。“我不答应,就没这笔钱?”他小心的问道。

    “对,一个子都没有。”

    **裸的交易!薛儒感觉受到了侮辱,他很想拒绝,但。

    想到那些求学的学童,薛儒咬了咬牙,准备把自己卖了,他心里认为赵子梧是要找个傀儡,帮他控制住阳高,傀儡就傀儡吧。

    长叹一口气,薛儒有些不甘心,“我不明白,赵旅长为何看上我?我什么都不懂。”

    “不需要你懂!我们需要一个正直、善良、果敢的人来管理全县!”王颂在一边说道。

    薛儒身子一震,不解的望着王颂。

    “这是我的老师,王先生。”赵子梧笑着介绍。

    旅长的老师?薛儒不敢怠慢,起身弯腰行礼:“王先生好。”

    “薛先生坐,你可能有些迷惑,这个我来解释,子悟兵驻阳高,需要阳高的支持,横征暴敛并不是我们想做的,那怎么办?这就需要阳高富强起来,乡绅是不用指望了,我们只能依靠阳高的民众,因此,这个知事至关重要,他要能不向地方势力低头的信念,人我们已经考察了好几个,只有薛先生具备这种品格,这就是我们选你的原因。”

    王颂的话让薛儒不敢相信,居然有人会这么做,当傀儡不甘心,真要挑大梁,他又有些不自信了,“我怕我做不好。”

    “做不好没关系,咱们一步步来,迟早有一天,这里会日新月异!”

    教书匠也有抱负,而且他们的抱负比一般人更远大,不然在这个年代很难投身到这个事业中,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明天,薛儒脸色再次红润起来,“好,我就做这个知事!”

    “当务之急,是人,除了那几个局暂时不动,承政员、主记员、承审员等都要重新安排,人选你来定,不懂不要紧,记住一条”

    “正直、善良、果敢!”薛儒接口道。

    赵子梧笑了,“薛知事进入角色很快嘛!”

    众人笑了会,赵子梧指着赵子赟道:“这是我弟弟,赵子赟,以后他就跟着你了,能行,你就让他管个事,不行,就打杂!”

    “大哥!我行的,刚才那个什么员我做一个,不会让大哥失望的。”赵子赟急道。

    薛儒看了眼赵子赟,有些难办,按理怎么也要给赵子梧面子,给他弟弟派个差事,只是赵子赟太年轻了,薛儒决定回去仔细想想。“赵旅长放心,我会照顾好二少爷的。”

    “什么大少爷、二少爷。”赵子梧摆了摆手,“家里人怎么称呼我不管,但到了县衙,以后就不要这么叫了,薛知事,你长我几岁,就直接叫名字吧。”

    人家这么说那是客气,薛儒自然不会托大,笑道:“我还是称呼子悟兄、子赟兄吧。”

    “也好,那我也称呼国圃兄吧,子赟跟着你也有好处,我可以名正言顺的派一个连的士兵跟着你,镇镇那些想闹事的人。”

    “子悟兄,这就不必了吧?”薛儒可不想让人觉得他仗势欺人。

    “国圃兄不必担心,他们不会乱来的,眼下阳高警务所完全瘫痪,我想你的人员定了,让承审员兼警务所所长,我挑一些伤残的老兵给你做骨干,招募些年轻人,等一切走上正轨,我自然会调他们回来,我可不想一两个混混就让国圃兄毫无办法。”

    想想也是,手无缚鸡之力,治安也是大问题,薛儒便不再拒绝,“那费用”

    “我的兵自然我出。”赵子梧说完,就明白薛儒话的意思,笑道:“国圃兄,不要拐弯抹角,直接问县衙的经费不就得了?”

    薛儒尴尬一笑:“我们这些文人就是会羞于提钱。”

    “钱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就看谁来用,做事就要想着钱,老百姓的钱从哪来,怎样才能让民众更有钱,能够支撑子悟保护一方,薛先生,有些东西抛弃吧!”王颂道。

    薛儒起身行礼:“王先生,受教了,请称呼我国圃,薛先生三个字不敢当。”

    “国圃兄,坐。”赵子梧拉了他一下,“我先拨二十万大洋给你,明年最多也就这个数,以后就要靠你了,不但不能向我要,还要给我钱。”

    “这是自然!”两年四十万,薛儒顿时有了信心。

第47章 抉择() 
回到学校,薛儒并没敢声张,交接的事以后再说,否则会有很多人来找他,人选是个大问题,赵子梧放权,他反而不敢大意,仔细在头把熟知的人过了一遍,他在纸上写了几个名字,想了想,又划了几个,这年头正直、善良的很好找,就如同坏人一样,很容易分辨,只是他心里暗自增加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潜在能力,总不能找个大字不识的吧?

    “国圃,你回来就写写画画,忙什么呢?”薛妻走到他边上探头望去。

    “马麟、张鸿。。,咦,你写他们的名字做什么?”

    “淑珍,我有事和你说。”薛儒将妻子按在边上的椅子上,盯着她的眼睛道:“我准备出任阳高县知事。”

    “什么?”薛妻一下子跳了起来,“知事,怎么回事?”

    将今日的事大致说了遍,薛妻有些担心道:“赵子梧不会骗你吧?”

    将今日情形仔细想了一遍,他摇摇头,“不会,我有没有什么能让他惦记的。”

    “这倒也是,那这些人就是你准备找的?”

    “嗯,你觉得怎样?”

    薛妻也是读过书的,看了遍,又想了想,“倒是符合赵子梧的要求,其实,我觉得你要仔细想想如何安排赵子赟,这才是大事。”

    “这才是我最头痛的地方,赵子赟才十八岁,身上倒是没有纨绔气,我想让他跟着我算了。”

    薛妻摇摇头,“按你说的,赵子赟也是有冲劲的,跟着别人不妥,怎么也要有个正事,不如这样,让他做农业技术员,主管农业局如何?”

    “他一个大城市来的,如何懂农事?你真是开玩笑!做实业技士怕还靠谱些。”薛儒蹙眉道。

    薛妻笑了,“我没开玩笑,赵子梧已经掌握了一大半商贸,农事是他下一步关注的重点,这个事你交给别人都难弄,反而他一个外地人会少很多顾忌,农事不在于种什么,怎么种,而是怎么管,那些乡绅再跋扈,赵旅长他们总不敢得罪吧?”

    “你这是利用赵子赟的身份!赵子梧这么信任的将事情交给我,我这么做岂不是”

    “忘恩负义对吧?”薛妻摇摇头,“你错了,赵子梧绝不会一辈子待在阳高,我看他的志向可不小,赵子赟以后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不然年纪轻轻的,来阳高做什么?你替赵子梧磨练他,他反而会感激你!”

    薛儒陷入沉思,妻子的话很有道理,“那一个连的士兵看来也有保护赵子赟的意思,淑珍,你说的不错,只是。。”

    “让他当农业技术员,并不是让你不管他,只是尽量以他为主,你平时多关注就是了,要是真有事,你出面替他,不会出问题的。”

    薛儒叹了口气,“就依你,淑珍,我觉得你来做这个知事比我强!”

    “那你去和赵子梧说说,换我来做?”薛妻笑道。

    五月二十六日,阳高县震动了,薛儒一大早将辞职信放到校长桌上时,已经让第一高等小学校轰动,所有人都询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纷纷挽留,薛儒则笑而不答,交接好手头上的事情,他一个人去了县衙,没多久,县衙和独立旅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众人才明白薛儒做了阳高县知事。

    “国圃兄,你这是何意?”县衙内,马麟气急败坏的拍着桌子。

    “国圃兄,你太不够意思了!街坊邻居来祝贺我,我才知道你玩了这么一出,事先也不打个招呼!”张鸿也是非常的不满。

    “国圃兄”其他几人也围着他吵吵着。

    “吵什么!这是县衙!卫兵!”薛儒有些火了,一开始他还笑眯眯的任马麟他们发牢骚,可几人越来越来劲,就差蹬鼻子上脸了。

    两名士兵闻声进来,虎视眈眈的望着屋中众人,众人顿时安静下来,枪杆子就是比笔杆子硬,马麟依然不服气,嘀咕道:“摆什么威风,有本事把我拉出去毙了!”

    “你再吵,我就毙了你!”薛儒很是恼火,“我是抢了你们的钱,还是谋夺了你们的家产?真是怪了,让你们来做官反倒是我害你们?”

    众人只是气不过他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贴出了告示,弄得很是狼狈,要说众人得知告示上有自己的名字不得意那是假的,又不是花钱买的,这说明人家认可他们。

    “那你也先说一声嘛,好让大家有个准备。”

    “阳高县而已,谁不认识谁啊,有必要吗?等有机会让你进省府,我一定提前打招呼。”

    众人闻言,忍不住笑了,就这么点大的县城,贴告示和打招呼几乎没什么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