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2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42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赵技术员也想到了,以其给他们工钱,不如给种子做补偿。”

    马麟再次鼓掌,“好!种庄稼的人都知道,种子管着一年的收成!咱们出钱购买种子,不但可以到大同、太原去买好种子,量大,价格还可以便宜,一来一去,能省不少钱,种子好,收成也有了保证,就算按你说的租地咱们收三成,也不比那些乡绅大户差!好小子,真有你的!”

    这完全颠覆了薛儒的思维方式,他突然发现妻子的眼光真的非常准,“赵技术员,我看就按你的方式去办!修渠的钱县府出,如果有可能,就多修几条,农事耽搁一年就是一年,其他事情不行就缓缓!”

    赵子赟脸上浮起笑容,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涌上心头,他暗自下决心要将这几件事做好,让老师和大哥瞧瞧!

    下午,薛儒和马麟一起来找王颂,这次薛儒不再犹豫,明确表示了和赵子梧干的态度,王颂松了口气,他其实挺担心薛儒撂挑子,倒不是他舍不得薛儒这个人才,而是怕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被这个时代的人认同。

    经过一番细谈,薛儒定下了方向和初步计划,方向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成为赵子梧最坚实的后方基地,不但能够支撑全县,还能支撑赵子梧的军队,至少能支撑没扩编前的这七千人。

    至于计划反而慎重了很多,王颂不同意薛儒过于激进,他认为短期之内只要能理顺整个县府及各机构就是胜利,省府的各种税收、厘金、收费暂时不要抵触,农事是个突破口,先解决吃的问题,当然,对薛儒提出发展一些工业,王颂是认可的,守着铁路只卖原料那就太傻了,至于做什么,薛儒这次谨慎了,他觉得至少要学学赵子赟,考察一番再定。

    回到家中,薛儒和妻子说起今天发生的事,薛妻当时也傻眼了,一番夸赞之后,薛妻提醒薛儒,一旦赵子赟的方式推行,很多荒地、无主之地必然成了乡绅大户的目标,县府要在这之前拿到手,避免被人从中渔利,薛儒闻言再一次感叹妻子比他行,打趣说妻子不从政可惜了,没想到这一句戏言后日成真,薛妻的官比他还大。

    随后的会议没有多少悬念,薛儒和他找的几个人没争论多少就统一了认识,众人按部就班开展工作,赵子赟的修渠大事被薛儒暂时按下,将薛妻的想法说了说,赵子赟大赞薛大哥想得远,弄得薛儒面皮红了好一会,一时没事,赵子赟便提出告假半个月,他想去大哥的军营,一来将大哥许诺的警卫排带回来,二来他还是想在军营里混混。

    这个要求薛儒自然答应,门口老站着两个赵子梧的卫兵总不是事,一切还得按规矩来。

    听说要去找大哥,陈娇儿也坐不住了,嚷着要同去,赵子赟有心不带她,但陈娇儿自有办法,到王颂那里爷爷、爷爷乱上一通,对她疼爱有加的王颂直接吩咐赵子赟带着她,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没奈何,赵子赟只得带着陈娇儿和几个大哥的卫兵一起去独立旅所在的太平堡。

第50章 初到席家湾() 
阳高独立旅驻地靠近天镇县,在平绥铁路和长城十九墩之间,席家湾的北面,在几个靠山的丘陵之间。这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零星的只有几个村落,有陈娇儿在,赵子赟没能骑上马,他有些郁闷的陪着陈娇儿坐在马车上。

    “二哥,高兴点嘛!”

    从骑马的几个卫兵身上收回羡慕的眼光,赵子赟没好气呵斥道:“都是你,偏要跟着来!没事不能待在家里?”

    陈娇儿心中一阵难受,低声道:“下次我不跟着二哥还不行吗?”

    赵子赟不答,扭头继续看骑马的卫兵,心里盘算着到了兵营,怎么也要骑个几天。

    看了一会,赵子赟觉得无趣,感觉身后没了声响,奇怪的扭头望去,只见陈娇儿呆呆的望着另一边的群山,脸上还挂着泪痕。

    赵子赟没由来的感觉心里一痛,将双手轻轻按在陈娇儿肩上,“娇儿,二哥说话有些冲,你别在意。”

    “二哥。”陈娇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赵子赟慌忙抱住她,“娇儿不哭啊。”

    陈娇儿顺势靠在他身上,渐渐平息,好一会,赵子赟见她没说话,低头一看,陈娇儿已经睡着了,他摇摇头,拉过一个毯子盖在自己和陈娇儿身上,望着车外发愣,眼皮渐渐沉重起来,没多久,他也头一歪,沉沉睡去。

    下午时分,车辆终于到了兵营,赵子梧早已得到卫兵通报,走出房门来到操场上,片刻,车辆来到面前,随同的几个卫兵下马敬礼,说了声辛苦了,他便让卫兵去休息。

    车上没动静,赵子梧有些奇怪,怎么弟弟能按耐得住?掀开帘子一望,他哑然失笑,弟弟和妹妹早就睡得万事不知,弟弟是仰面躺着,脑袋歪先一边,陈娇儿则是整个人趴在弟弟身上,睡得极其香甜。

    看到此情景,赵子梧心中一动,这二人要是能成一家人也挺不错,随即又笑着摇摇头,弟弟跟老师时间久,总是叫嚷着要自由恋爱,陈娇儿融入赵家时间有些久了,如同亲妹妹一般,两人之间怕是没感觉。

    将弟弟、妹妹叫醒,二人先是一阵迷茫,看清楚是他,顿时大呼小叫的扑了上来,三人闹了会,便进屋叙话。

    “大哥,我想骑马,还要打枪!”赵子赟迫不及待的提出要求。

    “呵呵,行。”

    “大哥,我。。”陈娇儿眼睛亮亮的。

    赵子梧怜爱的抚摸了她头一下,“当然不会少了我们家的小妹妹。”

    “哦!”两人都情不自禁跳了起来。

    第二天天一亮,赵子赟出奇的起了个大早,屁颠屁颠来找大哥,见到陈娇儿早已在给大哥倒茶,轻声的嘀咕了句小丫头。

    “很难得嘛!”赵子梧笑眯眯的说了句。

    赵子赟几步过来,抢过陈娇儿手里的茶壶,舔着脸,“大哥喝茶。”

    “行了,别巴结了。”赵子梧随即不再理他,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

    有心想问,又怕大哥发火,赵子赟只得憋着,好在没多久,门口传来一声报告。

    “进来。”

    一个军人大步走了进来,朝赵子梧举手敬礼,“旅长,常风奉令来到。”

    赵子梧起身回礼,绕过桌子说道,“来。常风,我给你介绍下,这是我弟弟,赵子赟,妹妹,陈娇儿。”

    “二少爷、二小姐好!”

    “子赟,娇儿,这是我警卫营的营长,常风,你们就叫他常大哥吧。”

    “常大哥好。”二人齐声道。

    “旅长,这不敢当。”

    “这有啥”赵子梧毫不在意,“常风,命令你已经知道了,今后你们排就是县府的警卫。”

    “是!旅长!”心中虽不愿意,常风还是大声回复。

    “你可别小看这差事,今后我七千人马,就要靠你了,县城很复杂,千万不可大意。”

    “属下明白!”

    又交待了一些细节,赵子梧指着赵子赟和陈娇儿道:“他们两个要在这住几天,我就交给你了,骑马也好,打枪也好,你来安排,只是要注意安全。”

    “旅长放心,属下自当尽力。”

    一天下来,常风苦不堪言,这少爷小姐精力旺盛,就没个歇的时候,好在二人没有什么臭架子,说话也很客气,常大哥长常大哥短的,嘴甜着呢!

    接连三天皆是如此,常风终于顶不住了,“少爷、小姐,歇歇可好?”

    “这个”赵子赟有些不舍。

    陈娇儿眼睛一转,“常大哥,歇歇可以,不过你要给我们讲故事。”

    “可我不会啊?”常风一脸苦色。

    “就讲你们和国民军打仗的事。”

    赵子赟闻言心动了,“对,就说这个。”

    这个倒是好办,常风有些明白陈娇儿的意图,冲她笑了笑道:“那好,就说说咱们独立旅的故事。”

    没多久,常风发现这也是苦差事,讲的口干舌燥、两眼发黑,二人还没有不听的意思。

    搜肠刮肚,实在是没得说了,常风连连告饶。

    “常大哥,真没有了?”

    “真没了!”常风双手急摆。

    见二人一脸不信,常风头大如斗,瞅眼瞧见一个人站在不远处,他指指那人道:“少爷、小姐知道他吗?”

    赵子赟扭头看了眼道:“知道,他是二团团长陈振林。”

    “少爷,小姐,我是在警卫营,没怎么上阵,陈团长就不一样了,那是真刀真枪的干过,听他讲才过瘾。”常风扯起谎来。

    赵子赟顿时来了兴趣,拉着陈娇儿一路小跑过去,“陈团长!陈大哥!”

    站在操场边看士兵训练的陈振林闻声望去,见是旅长的弟弟妹妹,笑着道:“别着急,慢慢来。”

    来到陈振林身边,赵子赟急切问道:“陈大哥,打国民军的时候你在?”

    陈振林不明就里,笑道:“当然在了,独立旅几乎所有的战斗我都参加了。”

    “太好了!”赵子赟一脸兴奋,“陈大哥给我们讲讲好不好?”

    望了眼远远躲到一边的常风,陈振林就知道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还自己跳了进去,“子赟,我这还要训练呢!”

    “陈大哥,这个我知道,你一边训练,一边讲就是了,要不然,我和大哥说说,给你放一天假?”

    陈振林吓了一跳,一天?算了,还是凑合着讲会好了。

    “不用,就这么讲吧。”万般无奈,陈振林只得随意说着一些往事,没多久,他就发现敷衍不不去,二人并不是静静的听,还会问,弄得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讲。

    这一讲便是三四个小时,陈振林发誓以后宁愿去跑五十里,不一百里,也绝不给小孩讲故事,太折磨人了,好容易熬到吃饭的钟声响起,他便逃一般的跑了。这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很长时间,看到赵子赟和陈娇儿,他都会不自然的绕道走。

    这天产生的后果是赵子赟和陈娇儿没想到的,常风在以后再也不提歇歇的事,他宁愿咬牙陪着玩,也不想二人歇下来,否则再来一个故事会,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到了第七天,常风算是松了口气,原因很简单,赵子赟脸挂不住了,不知怎的,陈娇儿仿佛天生是骑马的料,这才几天功夫,就可以在马背上轻松自如,反倒是赵子赟,一直骑不稳,在妹妹面前丢了脸,赵子赟自然要找回来,没事他就和马较劲,常风这时到简单了,只要派骑术好的人轮流陪着便行,附带着陈娇儿也不来烦他,总是骑着马在赵子赟面前转来转去,不是的发出咯咯的笑声。

    当然,赵子赟也有比陈娇儿强的,打枪他就比陈娇儿不知好了多少,五十米靶,赵子赟至少能打四十环以上,至于陈娇儿,能上靶就不错了,但赵子赟不觉得这可以炫耀,人家陈娇儿才十四岁,还是女孩子,连枪都端不稳,他胜之不武。

    精力再旺盛,也有累的时候,在兵营的最后几天,赵子赟和陈娇儿完全恢复了在家的生活方式,多数时候是转转看看。“二少爷,旅长让你去一趟。”

    接到赵子梧卫兵的传告,赵子赟没多想,径直朝旅部走去,陈娇儿则笑眯眯的跟着他,这段时间,是她很开心。

    二人本以为大哥找他们也就是说说家常话,一进门,赵子赟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四五个军人端坐在桌子前,大哥赵子梧正和他们说着什么。

    “报告旅长,二少爷和二小姐到。”

    赵子梧冲着二人招招手,“过来坐。”

    拉开椅子坐下,赵子赟心里忐忑,不知道大哥找他何事。

    “子赟,是这样的,我们准备扩军,想听听你的看法。”

    赵子赟有些头晕,扩军好像不关他的事,陈振林见他迷惑,笑道:“子赟,扩军涉及到方方面面,兵源、粮饷都是不可缺的,你大哥说你开始接手县府的一些事,这才提议让你说说。”

    这么说赵子赟彻底明白了,他略略理了理思绪,“在山西诸县,阳高算是人口较多的县,据我所知,阳高全县约有十二万五千多人,男性大约有六万五千人左右,男女比例差不多,十五到五十岁男子占了一半,至于适合从军的适龄人群,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大致可做个估算,十八到三十岁男子应该不少于一万五千人。”

    屋中嗡嗡声起,陈振林有些诧异,旅长提议听听赵子赟的想法,他是抱着随便听听的态度,没想到赵子赟还真知道些东西,数字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一万五千人?还是挺多的。”

    “陈团长,其实并不多,我觉得要想从当地征召,有些难度。”

    “这有什么难的,旅长下令,派出些人手,谁敢不来?”一人毫不在意说道。

    这人赵子赟认识,是最早跟着大哥闯荡的人之一,现任一团团长,驻守在天镇的张志新。

    “张团长,若是拉丁,那我无话可说。”

    赵子梧眉头紧锁,他不满的看了张志新一眼,敲了敲桌子,“先听子赟说,难在何处?”

    “大哥,我说的难是因为这些人多数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如果要征召,只能从家中有兄弟的人中招,这样一算,应该不会超过三千人。”

    “军中有饷银,旅长又从不克扣,这些人家中没劳力应该问题也不大,子赟,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说话的是参谋长李肃,赵子赟微微笑了笑:“单从军队考虑,这自然是可行的,可李参谋长别忘了,独立旅要想壮大,出了兵丁,还有粮饷,这些劳力都走了,粮从哪来?饷从哪来?若是采取其他军阀的做法,不管地方,我认为是不能长久的。”

    众人哑然,“可没兵如何保护地方?”陈振林觉得这个问题无解。

    “不然,大哥,李参谋长,诸位团长,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为什么一定要从本地征召兵丁呢?”

    赵子赟心中一动,“子赟,说说你的想法。”

    “北方连年战争,很多百姓流离失所,这里面就有很多精壮男丁,而且多数人无家可归,大哥不妨多派些人手,到那些交通要道去征召,拖儿带女的就不用考虑了,尽量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