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34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434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给我!”

    “就不给!”

    二人追逐起来,方振武笑得前仰后翻,连阴着脸的崔可夫都忍不住放声大笑,唯独当事人张治中是笑得异常尴尬。

    “行了,你们别闹了,思雨,我同意这么留下来,如果这次计划成功,这个会议记录将成为千古佳话。”

    宋思雨追了下,实在不好意思上去抱着抢,只得作罢,不甘心道:“留下可以,不过你得让其他人以后还这么记录!”

    “行,没问题,这么好玩的事情以前没发现,以后当然要照办,”赵子赟看着记录,很是开心,“对了,还得请你补一下,把老崔那句石破惊天的关我屁事写上。”

    “不行!”崔可夫立刻跳了起来。

    “叔平哥!文白哥!快过来帮我拦住他!宋思雨,你快记!”

    宋思雨急忙那笔记录,崔可夫凭力气是可以突破三人的围困,只是不好硬来,他也知道下来宋思雨照样可以补上,“好,全记上,一句不能拉下!”

    当天晚上,赵子赟将记录本带回家,拿给陈娇儿看,陈娇儿差点没笑得背过气去,连连说宋思雨太有意思了,估计她以前也没做过,而八路军的会议基本是中规中矩的,绝对不会有人乱说。

    “二哥,这个记录一定要留下来,太有意思了!”

    “那是,等以后太平了,送到博物馆。”

    这个有史以来最原汁原味,完全记录了当时在场人话语的记录确实如老方所言,成为佳话,甚至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探求这些对话背后的原因和氛围,在崔可夫的回忆录中,也一字不改,一度使得不少苏联人持怀疑态度,冷战之后,不少人亲自来张恒看到博物馆里的原文,才相信真有这么回事。

第602章 闪电行动(一)() 
九月二十八日,第一战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闪电行动,而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战区的转折日,它标志这日本人的进攻势头终结,中国人的反击开始了。

    为迷惑关东军,在行动前两天,重庆报纸刊登了国府的通告,中国与苏联结盟,苏联将承认中国对外蒙的主权,第一战区根据双方约定,进攻外蒙,收复国土。

    这个消息为中华大地打了一针超级强心针,第二天,孙夫人发表了告全体东北籍官兵的公开信,提出外蒙即将收复,东北还远吗?她请求在各个战场上作战的东北籍将士,不管身处何地,要奋勇杀敌,报效国家,争取早一天打回东北,昂首挺胸做人。在信中,孙夫人还承诺,她将把察哈尔交给她分配的药品,送到在战场上的东北籍官兵手里。

    这封信的反响让老蒋始料不及,可没法说,孙夫人并没有暗示什么,明知她有替察哈尔收买人心之嫌,也只得装作不知道。

    孙夫人选择的时机很好,各界正期盼着第一战区创造辉煌,赵子赟也提出三年收复东北的话,提高士气,没什么不妥,其次是重庆没时间管这事,因为第一战区的闪电行动即将实施!

    关东军对这个消息高度紧张,中苏结盟的真正内容还不知道,但重庆公开说要收复外蒙,这可不是小道消息,随便说说,赵子赟也在内外蒙边界陈兵十二个师,不可不防。

    除此之外,还得担心远东红军是否会有异动,谁都不敢肯定斯大林会不会做出先消除满洲关东军的影响,才调兵增援莫斯科,梅津美治郎担心这种可能,将重心北移动,沈阳的第十师团也调往黑龙江地区。

    其实热河地界的日军已经薄弱了,总共就三个师团和两个独立守备队,重武器几乎都集中到了北面,唯一能够给热河支持的,就是扩充后的关东军飞行集团,总部在公主岭的第七飞行团,下辖重轰炸第十二战队、第九十八战队,轻轰炸第二十七战队和战斗第六十四战队,以及在锦州的第十三飞行团战斗第八十五和八十七两个战队,拥有一式战斗机八十七架,轻轰炸机七十二架,重轰炸机六十架。

    这个力量,不但可以满足日常满洲的作战需要,也完全能够压制住察哈尔刚刚重返蓝天的战机,只是察省不但雷达超过关东军一筹,还有大量的高射炮,第七和十三飞行团也不敢贸然进入察省,其目的是想等待察哈尔空军出来,同时为有些空虚的热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事实也是如此,赵子赟手头也就四十多架战斗机,几乎不会越过宝昌一线,只是这种平衡,已经打破了。

    苏联援助的是雅克-1战斗机和雅克2轻型轰炸机,说实话,性能不咋样,还不如察哈尔自己的飞鹰战机,可赵子赟没办法,自己的生产速度实在太慢了,这次他花大价钱,其目的就是撑个一年半载。

    飞机不行数量补,孙仲华没让他失望,在察哈尔空军消亡那段时间里,孙仲华一直没放下飞行员的培养,他相信赵子赟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结果,高志航来到张恒,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试飞和培训飞行员中,有限的教练机和侦察机几乎被用烂了,新战机出来后,他冒险用这些飞机训练,当苏联飞机抵达那一刻,他庆幸自己做了件正确的事情。

    就是如此,能够上飞机的飞行员不过三百多名,尚有不少人仅仅是飞了十几个小时,空战怕是送命。

    “我们去体验一下,哪怕吓吓日本人也是好的!”

    望着年轻飞行员的渴望神色,孙仲华和高志航下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命令,确保全部战机升空!孙仲华亲自带领这些只飞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员去壮声势,并不参加战斗。

    天还灰蒙蒙的,傅作义在宝昌下达了攻击命令,真如赵子赟承诺的,陈振林指挥在内外蒙边界的八个师和三个骑兵师的作战,他则在宝昌指挥两个兵团作战,作战计划已经谋划了二十多天,方振武在司令部并没有说实情,其实闪电计划早已有了详细的内容。

    “报告司令,第三兵团张司令来电,兴安岭之十六师已做好切断赤多铁路的准备,十九师已经运动到江城子以东预定位置,十七师做好了正面攻击准备,十八、十九师已经前出枯源,一旦战役打响,将在特种作战大队的协助下,攻占独石口。”

    “都河一线有消息吗?”

    “特种作战大队已经清除了都河的日军哨卡,目前没有发现日军有任何异动。”

    “命令!装甲师立刻渡过都河!机动炮兵三、四、五团跟随前进,给张司令发报,十七师务必保证机动炮兵的安全。”

    “是!”

    都河,十几辆坦克轰鸣着冲入河内,在坦克顶上,是一段段桥面,刘宝章紧握拳头,看着临时照明灯下的舟桥部队,可千万别掉链子!

    演习是演习,这个时刻,舟桥团团长也是紧张万分,当最后一颗螺丝拧紧,手下人大声报告说四座桥全部搭好时,他摸了摸额头上的汗,“通知刘师长,舟桥团完成任务!”

    都河西岸,无数灯光突然亮起,巨大的轰鸣声响起,宋铁林坐在一辆野战吉普中,吼道:“目标多伦!出发!”

    按照事先的顺序,野战吉普率先冲上桥,过了河就迅速前出散开,车上士兵紧紧握着机枪,注视着旷野里。

    紧接着是轻型坦克、装甲车,当最后的中型坦克消失在河对岸,刘宝章松了口气:“给司令发报,装甲师渡过都河!将全速朝多伦前进。”

    傅作义收到电报,也是松了口气,装甲师正面攻击,渡过都河,已经成了一半,“给张司令、高司令发报,行动!”

    江城子临时指挥部,张自忠早已焦急的走来走去,天已经亮了,装甲师不会拖后腿吧?

    作战参谋冲了进来:“司令,傅司令来电,行动!”

    张自忠不由得挥舞了下拳头,同一时间,枯源的高桂滋也迫不及待的戴上帽子,“告诉董其武,给老子拿下独石口!”

    国崎登早上起来就有些心不在焉,自接替园部和一郎出任第七师团师团长,来到多伦后,他总觉得自己在的这个山西会馆有种阴森森的感觉,自从司令部传来消息,说赵子赟有可能大举进攻外蒙,让他密切关注宝昌的第三兵团动向后,他就有这种感觉。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他拿起来听着。

    “什么?”

    电话中十四旅团森田正范少将向他报告了在多伦以东,黄显声的部队突然南下,切断了铁路,经过初步侦查,黄显声的十六师很可能是全师南下,意图不明,他现在已经派出搜索人员,沿着公路往赤峰方向搜索。

    “师团长阁下!察哈尔进攻了!”随着声音,第七师团参谋长岩切秀大佐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慌什么!说清楚,怎么回事?”国崎登恼怒的看着他。

    在岩切秀有些杂乱的话语中,国崎登搞清楚了状况,在都河一线的哨卡没有按照预定的早上六点汇报情况,岩切秀感觉有些不对劲,就派出骑兵第七联队第二中队高栋佐太郎大尉前往侦察,不到两个小时,高栋佐太郎就一脸苍白跑了回来,说在多伦西四十里大北沟遭遇察哈尔的机动部队,在小心侦察后,他确定这是战车部队,随后,他的骑兵被对方的野战吉普车发现,对方立刻对他们围追堵截,在整个中队的拼死牵制下,他才带着两个人跑回来报告。

    “战车部队?”国崎登愣了。

    来到第七师团,他就听说上次宝昌战役,察哈尔就出动了战车,让第七师团难以招架,不过对方战车不多,随后也消失了,出现在怀来一线,后来第七师团得到张恒传来的密报,对方战车很有限,不得不四处调动,可这才多长时间,对方就开始战车突袭了?

    “师团长阁下,高栋君说的非常清楚,对方至少有六七十辆战车,其突前开路的汽车速度很快,装备有机枪,火力非常猛!我们要立刻收缩防线,并考虑向赤峰运动。”

    如果确如高栋所言,麻烦大了,国崎登冷着脸:“岩切君,黄显声十六师已经南下切断了铁路,我们恐怕很难顺利撤回赤峰。”

    “什么?”岩切秀冷汗直冒,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对方有预谋的,难道察哈尔想围困第七师团?

    如果没有坦克,岩切秀要是听到察哈尔想围困第七师团,说不定会笑出声来,但现在就不同了,多伦西都是平地和小丘陵,非常适合装甲突袭,而多伦县城又小,根本装不下第七师团全部,依靠野战工事,恐怕难以阻挡。当初察哈尔修建的张房山-磨盘山防线倒是能用,可问题是这些工事主要是朝东布置的。

    思索片刻,岩切秀提出建议:“师团长阁下,我们是否将重兵放在张房山-磨盘山,多伦留两个大队防守,炮兵联队布置在多伦和张房山-磨盘山之间,先挡住察哈尔的进攻,并请求司令部派兵增援。”

    国崎登有些犹豫,这么做等于被动挨打,多伦城西的几个点也要放弃,后退修建工事是否来得及?

    “岩切君,对方的战车速度很快,我们恐怕很难快速收缩,还是要在多伦外围顶一下,阻止对方的攻击势头后再做调整。”

    “那对方的战车?”

    “立刻给司令部发报,请求空中支援!”这一点国崎登还是有些把握的。

第603章 闪电行动(二)() 
梅津美治郎接到国崎登的急报,大吃一惊,他有种上当了的感觉,吉本贞一看着地图也是觉得不妙,现在关东军主力都偏在北面,热河异常空虚。

    航空兵是唯一的依靠,吉本贞一建议第七、第十三飞行团全部出动,给予察哈尔进攻部队以致命打击,同时下令二十三、二十八师团增援多伦,然后再根据情况,考虑派锡林郭勒的第五军南下攻击,彻底粉碎赵子赟的企图。

    梅津美治郎知道,不管后面怎么打,先守住多伦是第一步,时间不等人,他立刻下令第七、第十三飞行团的作战飞机增援多伦。

    第七师团在多伦一线的防守主要是围绕县城展开,在城中,除了辎重兵联队和工兵联队外,也就是师团部的一些人手,城外十三旅团在西,十四旅团在西南,二十五联队和旅团部设置在善因寺附近,两个大队布置在马群子和小西沟一线,依托丘陵地形购置了两道防线,另一个大队则驻守惠崇寺周边的房屋。二十六联队驻扎沙尔诺尔,面向西防御。

    十四旅团旅团部在王家营子,其二十七联队在白水诺尔一线布防,并负责都河一线的哨所,二十八联队主要是机动和增援,其联队部在汇宗寺,芦塚长藏大佐在张房山和磨盘山各放了两个中队,以防止被人偷袭,其主力在红花山一线,外出清缴基本上是他两个大队下的中队轮流出去,山炮联队则是在县城外西面,由二十八联队提供保护。

    第七师团的防线并不很完备,那些年轻军官对长期驻守多伦并不认同,宝昌一战未能取胜,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狂妄之心,前任师团长园部和一郎虽然也考虑了察哈尔攻打多伦的可能性,下令做必要的防范,但手下军官普遍认为这不太可能,且不说防守和进攻是两码事,多伦这里离满洲很近,增援也好,后撤也罢,毫无困难。

    而且这里是个节点,两边的战机跨过此地作战,滞空时间都不会太长,何况关东军的飞行集团远强于察哈尔,宝昌出现的些许战车也不足为律,过了张房山和磨盘山,战车就再也摆不开阵势。

    因此,第七师团没太在工事上下功夫,他们盘算着是重新攻击宝昌,若不是因都河可以上下迂回,加上水量不大,没有太大的防守价值,当初他们都不会一路撤回多伦。

    国崎登下达两个旅团及各一线联队的作战命令几乎和一零一师先头部队同时抵达,一零一师三个团分别从西、西南和南部三线逼近多伦,在距离多伦二十里,各团摆出了攻击阵型,轻型坦克为先锋,接着是两个营的装甲车,中型坦克和两个装甲营跟随攻击,野战吉普在攻击部队的两翼外围。

    刘宝章这样布阵是考虑到日军在多伦外围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他想用轻型坦克的速度冲击对方的防线,让第七师团来不及防守。

    在西面,遭遇巴图攻击的是二十五联队第二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