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58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458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恒城,终于可以回家的赵子赟看着报纸一脸无奈,太原城光复他知道,但他就任太原市长的消息还是今日看到报纸才知道,望着报纸上赵子赟三个字,他张着嘴,半响合不拢。

    “二哥,方参谋长和俞秘书长来了。”陈娇儿一边说着话,一边将二人引入客厅。

    指着报纸,他冲着二人道:“这啥意思?谁的主意?”

    俞鸿钧笑:“严格来说,不是谁的主意,是大伙一致通过的。”

    “我不信!总要有人挑头才行,到底谁提议的?”

    俞鸿钧指了指自己:“我!”

    这还真是没想到,赵子赟还以为此事十有**是阳高出来的这些人提议的,他有些不解的看着俞鸿钧。

    “太原光复,必定会引得重庆来争,不管以后如何折腾,太原需要安定,我思来想去,只有你兼任太原市长,各方才无法找理由,而且,民众一定会支持的。。”

    听完俞鸿钧絮絮叨叨的一些话,赵子赟二话不说就准备进里屋,方振武愣了下:“你做什么?”

    “收拾东西,上任去。”他闷声应了句。

    方振武忍不住大笑起来:“赌气啊,其实我们都认为鸿钧这个主意非常好,我们打算以后每收复一地,不管大小,都由你兼任,你是打算到哪里上任呢?”

    赵子赟顿时傻了,想说什么最终还是竖起大拇指:“真有你们的!”

    “其实谁都知道,你兼任不过是象征意义而已,但子赟,你知道吗,太原城刚贴出告示,便全城欢声雷动,如同过年一般!”俞鸿钧道。

    赵子赟苦笑:“都说蒋公头衔多,我看我很快就会超过他的。”

    “好了,不说笑了,子赟,我们大家都同意鸿钧的意见,就是想让某些人清楚一些,在北方,和你争已无可能,就算你愿意放弃,民众也不会答应的。”方振武认真道。

    赵子赟只得同意,事已至此,已无他法,“你们找我,应该还有其他事情吧?”

第638章 太原之争(一)() 
方振武点头:“有两件事,我这边主要是第五兵团,卫俊如未能和筱冢义男较量,心里很是不舒服,他以一零一师两个团为先锋,联合二十五和二十六师追着第一军,给晋南造成不小的麻烦。”

    麻烦?赵子赟疑惑了下:“老阎吃亏了?”

    “是的,筱冢义男不敢跟我们硬碰硬,但打他是不在话下,也是老阎心急,孙楚北上过快,在沁源一带遭到三十七师团迎头一击,孙楚三十三军全线崩溃。”

    “这么不经打?”

    方振武摇头:“不完全是战力的问题,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孙楚部在抵达沁源时,根本不知道三十七师团已经到了,我想他还以为筱冢义男会守一守太原城,当然,卫俊如追击过快也是原因之一。”

    “筱冢义男恐怕还不是惊弓之鸟吧?”赵子赟还是不信。

    方振武笑了笑,说道:“当然不,是孙仲华,卫俊如请他务必要减缓第一军的后撤,空军这两天出动了不下六百架次,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后撤的第一军,你想想,天上飞机炸,地面装甲追,筱冢义男不加速逃离才怪了。”

    听到这,赵子赟彻底明白了:“三十七师团作为后撤先锋,见孙楚凑上来,定然是想击破这南北夹击,如此,孙楚才吃了大亏。”

    “大概是这样,那安达二十三可不知道南北夹击的计划根本就不存在。”

    赵子赟叹了口气:“老阎这次输惨了。”

    方振武摆手:“这些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还追不追?一零一师已经抵达平遥,一二九师一部也占领辽县,彭参谋长转来十八集团军的意见,他们只能跟着我们追,我们停,他们就停。”

    犹豫再三,赵子赟道:“先缓一缓,给老阎留点。”

    方振武看了眼俞鸿钧,“我就说他是不会再追了,行,就这么着吧。”

    赵子赟愣了下:“叔平哥同意?”

    方振武点头:“同意,不过我和宜生、振林几人商量的结果不是要给老阎留点什么,而是战线太长,晋中刚刚收复,还有很多不稳定的地方,我们计划是要扩大在河北的控制区,至少在平汉线以东,把日本人的势力彻底赶出去。”

    赵子赟点头:“就按叔平哥说的办。”

    说完军事上的,俞鸿钧继续道:“还有一件事,就是收复地区的问题,按照你和延安的约定,太原归我们,这其他地方如何划分?”

    让陈娇儿拿来山西地图,端详了一会,赵子赟道:“我的建议是,同浦路以西,靠近陕北,交给延安,以东归我们。”

    俞鸿钧点头:“我们也是如此考虑的,不过十八集团军还有不少在太行山一线,怎么处理?”

    “这个没关系,以后我们双方协防的地方很多,军队驻扎和管理没关系,叔平哥,你记得和十八集团军沟通一下,进入山西、河北,相互的协防是必要的,要早作安排。”

    “没问题,彭雪枫参谋长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我计划将南部战区司令部南移到太原,争取和十八集团军组建一个联合司令部。”

    “这主意好!”

    俞鸿钧继续说道:“还有一个问题。。”

    “不是说两件事么?”

    俞鸿钧笑了起来:“你还真计较啊?不过此事和你有关。”

    “和我有关?”

    “对,你挂名太原市长,但又不可能上任,太原城谁来管?”

    赵子赟晃了晃脑袋:“还真是我的事,鸿钧兄,有人选么?”

    “有就直接和你商量了,太原城很特殊,我们这边有能力的,不一定能镇得住,所以有些难办。”

    见赵子赟蹙眉,俞鸿钧道:“是否考虑请孙夫人推荐一人?”

    赵子赟眼睛一亮:“可行,这样,我们再派一个得力之人过去帮忙。”

    俞鸿钧点头:“可以,你看纪亮行不行?”

    赵子赟笑了起来:“鸿钧兄,你可真会挑人!”

    “我怎么会挑了?”

    “第一,他是山西人,第二,他是省党部的,第三,他确实有些才干,不过,他去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俞鸿钧摇头:“怎么会?我提议他出任秘书长一职。”

    秘书长?赵子赟又晕了,见俞鸿钧似笑非笑,顿悟:“你这那里是找什么市长,分明是要设立山西省政府!”

    俞鸿钧一竖大拇指:“聪明,就是这个意思!”

    孙夫人在接到赵子赟的电报后,深感责任重大,多方征求意见,最终,她选定了郭春涛,此人是志同道合之人,而且和延安关系也良好,也担任过实业部政务次长,川康绥靖公署秘书长等职务,能够胜任太原副市长一职。

    在送别郭春涛时,孙夫人向他详细交代了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并直言告诉他,重庆是不会认可这个职务的,各方也会盯着他,只要有做不好之处,必然骂声一片。

    对此,郭春涛深感压力,反复说着恐让孙夫人失望。

    “名忠啊,其实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难,我有两点建议。”

    “夫人请说。”

    “第一,按照张恒一切来管理太原,只要做到这一点,民众绝对会支持你。”

    郭春涛点头,幸好有张恒这个例子,否则他还真没底。

    “第二,太原位置特殊,未来也是张恒和延安的交汇之地,协调好双方的事务至关重要。”

    这有些难,郭春涛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孙夫人看出他的疑虑,笑道:“其实此时最重要的是多和子赟沟通,拿不准的,你要先和他商量,我不妨透露一点,子赟是希望和延安联合的。”

    听到这句话,郭春涛吃了定心丸:“夫人,我明白了,如此我便有方向。”

    “名忠,我还是要强调,这次你去太原,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成败很关键,凡事三思而定。”

    “夫人请方向,我定不辱使命。”

    郭春涛赶往太原出任副市长职务上了重庆各大报头条,老蒋异常愤怒,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中央,可谓民国以来从未有过,让他恼火的还有赵子赟,居然还发来电报电保,真是肆无忌惮。

    老蒋纵横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偏偏那赵子赟这种另类无法,说他痞子,他又会正儿八经的拿大义压人,说他搜刮钱财,贪婪无比,但他却从不奢华和浪费,钱还都用到正途上,说他穷兵黩武,可此人又抗日不遗余力,这种诸多矛盾的行为集中在一人身上,老蒋实在没啥好招数。

    这种感觉,其实就是慢半拍造成的,赵家兄弟在爷爷的帮助下,始终在大势上清楚走向,虽然局部细节和很多变数也让他们吃过亏,但多数决断是让老蒋有些猝不及防的,不过这一次争太原却让老蒋发现张恒的致命弱点。

    与吴稚晖、陈布雷等人细细梳理一遍后,他确定这个弱点是赵子赟尚未察觉的,在中国历史上,正统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历朝历代哪怕皇子争夺皇位,也必须将其放在首要位置。

    也是张恒现在聚集的都是新派人物,而且以军事见长的人居多,唯一有些政治阅历的石瑛也会身在山中,忽视了一些东西。赵子赟兼任太原市长,郭春涛北上,在民众眼中看来没啥了不起的,但老蒋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已经发现此棋乃是臭棋。

    还是吴稚晖说的一句话点中此举的要害,若是此时日本人投降,赵子赟此举大不了就是彻底撕破脸,随时准备独立或内战,但当下还在全面抗战关键时期,抢地盘不是不可以,但将抢的地盘彻底纳入自己的政务系统之中,那就有问题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陈布雷对赵子赟是否是司马昭还不好评判,但太原的事情已经让其一脸黑,也就是说,有没有司马昭之心已经不重要了。

    在民国,是讲求底蕴和资格的,老蒋拿各地实力派军阀办法不多,就是这个原因,毕竟他的底蕴也略有不足,在早期同盟会中,他也不过是小人物。而赵子赟此时,正在犯这个错误。

    “阎百川、李德龄、刘自乾、邓晋康等人都发来密电,强烈要求中央对赵子赟此举给予回击,一个省府主席,霸占整个蒙疆不说,居然还自作主张插手山西事务,极为嚣张。”张群说道。

    “是否可以借此明确任命伊锡乌三省主席?作为我们反击的手段?”陈立夫问。

    权术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分裂中带着合作,合作中带着分裂,老蒋可不想真的把赵子赟逼到另一个悬崖边,上次赵子赟去延安已经透露出他是敢于做一些其他人不敢做的事的,老蒋断然否决了陈立夫的提议。

    “是否可以在舆论上做做文章?”

    登报宣布赵子赟藐视中央,给予斥责,老蒋想过,但这种不痛不痒的事情搞不好还会助涨其气焰,让人感觉中央控制力弱,不见得是好事,舆论的事情重点不在于民众,而在于上层那些头面人物,阎、李等人已经表明了一些态度,这就足够了。

    “我们现在和美国刚开始合作,有些事情还是不宜扩大,诸位别忘了,赵子赟在美国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人看重的是民主,我们有些事情是无法向美国人说清楚,加上刺杀事件的风波刚刚过去,因此,我建议仅仅对太原做文章,让外界去猜疑还更好些。”

第639章 太原之争(二)() 
老蒋闻言眼睛一亮:“布雷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稚晖先生,国府对对赵子赟自任太原市长一职不予理睬,我们任命阎百川的一名亲信出任太原市长如何?”

    吴稚晖露出笑容:“委员长此举大妙!不过光这样,还不足以阐明中央态度,我建议中常委可以开会,革除赵子赟中央委员的职务,而参谋部则对第一战区给予嘉奖。”

    从党一口来下刀,确实是个办法,既表明了国府对赵子赟的不满,同时也有种惜才的意思,表明国府是认可赵子赟收复太原的行为的,并将整个太原收复作战归功于第一战区全体将士的功劳。

    “如此,还要请委员长给各地实力派发电报,阐明委员长顾全抗战大局的意思。”陈布雷道。

    “如果再做一些美援的计划分配,那就更好了。”张群建议。

    老蒋心情大好,找到法子对付赵子赟了。

    “可阎锡山的人能够掌控太原吗?”陈果夫有些疑虑。

    吴稚晖闻言大笑:“陈部长多虑了,阎百川的人能否掌控太原不重要,关键是要派人去,掌控了有掌控的好处,不掌控有不掌控的好处!”

    略微思索,陈果夫也明白了,掌控则是对赵子赟的有利还击,阎锡山重返太原,对察哈尔是一种遏制,不掌控,那么其他地方实力派就会看清楚赵子赟的脸,在今后与张恒的合作中恐怕就要想想了,从邓锡侯的电报中就能看出这一点,邓锡侯已经开始疏远张恒。

    更为重要的是,中央此举一定的喝彩声,不但表明了支持原有实力派的地盘和地位,也避免了直接和张恒发生冲突,胜了没啥了不起,败了则颜面无存。

    “果夫,你那边要借此抓紧和张恒的物资往来,赵子赟遇刺后,基本都停了,现在要都恢复,明白么?”老蒋吩咐。

    都是猴精的人,陈果夫自然明白老蒋意图。

    “岳军,这段时间你辛苦一下,到各地走走,回头我会写些亲笔信,你带着。”

    “委员长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按照商量好的办法,老蒋对赵子赟的电保不予理睬,下达政府令,任命原山西省秘书长贾景德兼任太原市长,通过支持阎锡山来逼迫赵子赟。

    幕后的且不说,就太原一事上,这一招很有些味道,老蒋知道赵子赟是不可能直接上任的,他任命贾景德有三层意思,一是这贾景德可是阎锡山的绝对亲信,此举阎锡山必定会赞同,二是贾景德在山西的名望和实力确实远超郭春涛,那些名望乡绅支持谁一目了然,三是借此彻底让阎锡山成为他的棋子。

    刚刚到达太原,屁股都没做热的郭春涛立刻赶往张恒,重庆这一手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不管怎样,人家贾景德是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