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62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462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点完数字后,洛甫继续道:“不同意的请举手。”

    “十一比四,超过半数,我们和张恒的新合作可以确定了,老毛,我建议,张恒办事处的人员需要进行调整。”

    毛公点头:“这是必然的,恩来还不能离开重庆,诸位想想,谁去合适?”

    朱老总和彭老总简单交流几句后,说道:“我去吧,我和赵子赟算是老熟人,双方合作还涉及到军事上的事。”

    毛公点头:“我看可以,就劳烦我们老总跑一趟了。”

    “下一个问题,既然和张恒合作,我们晋北各县该如何调整?”

    毛公思索一会,“古大禹治水,以疏代堵,制度和思想也如洪水,堵是堵不住的,以其完全抛开张恒的一切,杜绝思想交流,不如加深双方的认识,从太原现在颁布的一些政令来看,我认为和我们主张的一些思想在核心上并无绝对的冲突,我倾向于大的原则和太原一致,虽然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持,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要发挥我们军队帮扶地方的优良传统。”

    “需要提醒一点,对待当地乡绅地主,一定要慎重,赵子赟在太原清除汉奸,很注意甄别,有些大户家族,抗日的坚决不动,还给予保护,这点很得人心,也让人心服口服。”

    毛公点头:“总而言之,晋北是我们成败的关键地方,在保证我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慢一些,谨慎一些,老总,你到张恒后,也尽可能争取赵子赟的一些支持。”

    朱老总点头:“可以。”

第644章 军事联盟(一)() 
在世界的巨大变革中,中国北方两股洪流开始朝一个方向汇集,中华大地千万民众此刻还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重庆的老蒋更不知道,他一生中最为强劲的对手比历史上变得更为强大,他已经没有任何胜算。

    在朱老总抵达张恒时,重庆发动了武汉反击战,丢失半个山西,军事上的压力和美国人的要求,让老蒋不得不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从武汉打出去,华北方面军第一军逃离太原的举动,让苏鲁皖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活动大增,势力范围一再扩张,由于察哈尔的崛起,历史上的皖南事变没有发生,延安观念上的一些变化,也影响到了新四军,叶挺军长得到高度信任,这位北伐名将带领新四军几万儿郎打出不少漂亮仗,已经成为中国派遣军在华中地区的心腹大患。

    拥有强大空军后,张恒城重建的呼声日益高涨,核心领导层讨论再三,终于决定建设新张恒,这不仅仅是给民众以希望,更是宣告蒙疆战区从此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而张恒机场,也为保卫张恒做了大扩建,混凝土跑道成为建设中的重点。

    当飞机稳稳的降落在大境门外的张恒机场时,朱老总透过舷窗,惊讶的发现一个巨大的建筑正在修建当中,走下飞机,他看到赵子赟已经快步走过来,急忙加紧脚步,迎了上去。

    “玉阶兄,欢迎来张恒!”

    朱老总紧紧握着赵子赟的手,并未说话,只是看着他脸颊上的两个泛着肉红色的伤疤。

    “破相了,希望不要吓着玉阶兄。”

    朱老总微微一笑:“也许别人看着可怕,但在我眼里,这是你不屈不饶的历史烙印。”

    “玉阶兄,一个疤而已,高度是不是高了点?”

    朱老总哈哈大笑:“很难得见到你谦虚。”说这话,二人朝飞机边上的汽车走去,到了车门口,朱老总驻足:“那是什么?”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赵子赟笑道:“航站楼,目前一段时间作为空军的作战指挥和修理用,未来,它将是普通民众乘坐飞机去往各地的等候区。”

    朱老总愣了下:“这么大?”

    “大么?也许有一天,玉阶兄还会觉得它小了,等这里停满几十架客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民众从这里去往各地”

    听着他滔滔不绝的描述,朱老总觉得这是一幅国泰民安的壮丽景象,对他的看法又有了不同。

    进入大境门,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景象,来之前已经知道张恒开始重建,但朱老总显然没有料到力度如此之大,他不顾上和赵子赟说话,静静的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一切。直到到了第一战区兼蒙疆战区司令部,他才收回目光:“张恒日新月异,必将成为北方新中心。”

    “托玉阶兄吉言,玉阶兄,请!”

    二人进入司令部,方振武带着一群人迎了上来,热情的打着招呼,来到会议室,上茶坐定,赵子赟说道:“玉阶兄来恒,我是没想到的,鉴于上堡方公馆过于局促,也不利于保卫,我自作主张,把司令部边上的一个小楼带几个院子买了下来,就送给玉阶兄,算是我的礼物。”

    “这怎么可以?”

    赵子赟笑道:“没什么不可以的,玉阶兄放心,按照你们的说法,没有用人民的一分钱,都是我自己的。”

    推辞就矫情了,朱老总爽快接受。

    简单说了说延安的决定,还未等朱老总说其他的,赵子赟插嘴道:“玉阶兄,太原一事我疏忽了,没有考虑周全,给你们晋北各县带来不小的压力,我也知道直接提供给你们钱会让人说闲话,也太不尊重你们,因此,我想这样,首先希望基金进入你们晋北各县,帮助民众解决生产物资问题。”

    这相当于无息借款,能够接受,朱老总点头同意。

    “对于你们各县县府征收乡绅地主的土地,我考虑可以由永兴集团和各县签署收购粮食的协议,预先支付,等粮食收获了,在按照市价结算如何?”

    很不错的建议,朱老总相信延安一定会同意,至于工业,反而不太麻烦,有边区政府的合作方式,以永兴、光华和察哈尔工业集团等介入,占据股份,提供机器设备即可。

    最有些说不出口的支援反而几句话解决,让朱老总对他刮目相看,叹道:“没想到你早已考虑周全,我们有些同志是多虑了。”

    “合作是建立在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之上的,这次玉阶兄前来,我对合作充满了信心。”

    “哦?这是为何?”

    赵子赟笑而不答,他可不能说你是共和国头号元帅,功勋卓著,为人正直这些话。

    友好气氛持续着,赵子赟见态势不错,说道:“有些东西还需要我们双方一步步去解决,但联合作战已经是水到渠成,我建议玉阶兄和我在这里共同组建联合司令部,协调双方作战,而在太原,请怀归兄和宜生兄组建联合前敌指挥部。”

    “我看可以,这对联合作战有很大的好处!”朱老总立刻表态同意。

    “不过玉阶兄,我有要求。”

    朱老总笑了:“说说看。”

    “我是不大懂军事的,人也有些懒,这联合司令部得烦劳玉阶兄费神。”朱老总笑着指着他:“这个先不说,还有么?”

    “有,你得把左叔仁给我弄来,叔平兄年纪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他得来出力,也好让叔平兄松口气。”

    朱老总愣了下,看着方振武,见他依然笑容满面,知道此事他是同意的,问道:“不是这杨耿光在你这里么?”

    “耿光在北部战区司令部,全力谋划外蒙,为这事,宜生兄还说我偏心,正好玉阶兄来了,我就挖挖墙脚,请玉阶兄将雪枫兄调往这联合前敌指挥部,省得俊如兄总是不待在司令部,往他的第五兵团跑。”

    朱老总哈哈大笑:“后两件事依你,但这联合司令部还得你来坐镇,推给我可不行。”

    “这个”

    “小事不要你管,大事你可得到。”朱老总补充了一句。

    赵子赟想了想:“那好吧,不过大小事的划分得按我的标准。”

    “说说看。”

    “比如这美国登陆欧洲,或者是我们要攻打平津什么的。”

    朱老总失声笑了:“按你这标准,你就不用来了,这样吧,我们不好决断的,你必须来商量。”

    赵子赟点头,随即喊道:“赵振,记录,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接电后立刻让左权同志交接工作,赶赴张恒工作,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

    朱老总及一行人大笑起来,这电文还真有点八路军的味道。

    “既然你子赟老弟提了要求,我也有个要求。”朱老总道。

    “玉阶兄请说。”

    “还记得你那篇文章吗?”

    赵子赟愣了下:“怎么,玉阶兄意思是。”

    “你那篇文章延安组织了主管经济的同志进行了学习,大家对你的一些观点是赞同的,听说你在北方大学授课也极受学子们的欢迎,因此,我们想请你把讲课的一些内容,写成文章,作为延安经济工作的内参进行学习。”

    “学习不敢。”赵子赟有些冒汗了,上课可以天马行空一些,这文章就需要逻辑上严谨,不过朱老总的提议让他意动,看来石子如胡,还是起了些涟漪,既然如此,何不弄大些。

    “玉阶兄,要不你我双方在各种理论上做些交流如何?”

    “怎么交流?”朱老总顿时来了兴趣。

    “经济、政务、军事,各方面都做些交流,你我双方文笔好的人不少,何不以内参的方式,定期成册交流学习,也让手底下的人谈谈观点和看法?”

    朱老总想了想:“我看行,观点不同不要紧,相互了解和理解才是主要的,如果可能,你我双方是否可以对主义和思想进行一些交流探讨?”

    “那最好不过了!”赵子赟听朱老总提出,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我看一些不敏感的,双方都认可的,也可登报发表,让更多的人了解双方的想法。”邓主任建议道。

    “如此甚好!玉阶兄,那就这么定了?”

    “定了!”朱老总笑道,随即从随身皮包中拿出一叠纸,“毛公托我转交子赟老弟,请子赟老弟批评指正。”

    赵子赟接过来一来,论持久战?好像听爷爷说过,了不起的著作,随手递给方振武道:“叔平哥,制作成册,下发各兵团学习,记得底稿还我。”

    朱老总有些愣神,这有些出乎意料。

    赵子赟扭头见朱老总有些发呆,笑道:“毛公著作,一定是妙笔生花的,小弟望尘莫及,定当拜读学习。”

    会议后半段是方振武陪着邓、王等人在会议室闲聊,而赵子赟和朱老总到了另外一个房间,就外蒙的情况交换看法。

    “子赟老弟,关东军出兵远东的可能性有多少?”

    赵子赟沉思了一会:“这不好说,从我们破译的日军电文和其他渠道收集的消息看,莫斯科确实有和关东军合作的意思,我猜测日本人眼下是不好决断,他们怕中圈套,玉阶兄,苏联和日本还未相互宣战,两边恐怕都不想给对方借口。”

第645章 军事联盟(二)() 
赵子赟的判断对了一半,关东军难以决断的真正原因是日本人要求的,苏联并未做到,苏联方面不但没有提供赵子赟在热河一线的意图,甚至是饕鬄计划攻占太原都未能告知,这让新任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不敢相信斯大林,万一被远东红军逼迫其往北部增兵,那么热河就危险了。

    “我们已经给北满的抗联武装下达了指示,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要关东军热河主力不北上,短期是不会出问题的。”

    “这把剑悬在头上总不是事,如今重庆已经开始反击,卫俊如的计划成了一半,我们没想到日军会如此快的放弃山西,玉阶兄,你认为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

    思索良久,朱老总道:“持续给华北方面军压力,逼迫关东军一部入关,我建议打石门。”

    石门不是太原,在这里,是赵子赟的补给线比日军远,而且娘子关外不太好摆开战场,有可能损失会很大。

    “打石门不是要攻占,我们只要把华北方面军主力吸引住,河北、山东再闹上一闹,然后从北、西两个方向威逼平津,关东军就不得不入关。”

    听到这里,赵子赟眼睛一亮:“确实如此,我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集合你我双方力量,彻底切断平汉线,这样,沧石路就是石门的唯一通道,冀中也就有作为了。”

    “好主意!攻占石门恐怕有些难度,但我们可以主打保定!”

    说话间,新的计划形成,不过这只是总纲,具体作战计划还得详细制定,只是那就是老方和赶来张恒的左权的事情了。

    接风宴是必要的,有了良好的开端,今后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延安和张恒都对合作之事高度保密,但在晋北、晋中,普通民众已经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有了张恒的支持,晋北各县迅速完成了清缴土地的工作,同浦路西的各县民众吃惊的发现,这里和同浦路东差异不大,土地被县府收去后并未像陕北传来的消息,分给民众耕种,而是采取了租用的方式,失望之余,各县县府发布告示,租种是不要先交钱的,县府反而提供物资,秋收后用粮食冲抵一部分。

    除了土地不是自己的外,和以前比还是天上地下,随即地方守备部队开始进入各乡村,帮助百姓耕种土地,各村也在**员的组织下,组建互助会,帮老扶幼。

    时令微微有些过,地方部队帮助抢种,极大缓解了劳力不足的问题,接着,希望基金、光华、永兴等集团开始进入晋北,希望基金带来充足的种子,还有化肥和部分耕种机械,并开始在各村修建水窖,虽然所有这一切都是县府出面完成,但不少人知道,这和察哈尔有直接关系,让这些县民众从失望到惊喜,有延安和张恒两边的帮助,也许这里比任何一边单独管理的都好!

    军队的变化更大,在蒙疆战区主要体现在管理上,各师成立了政治部,思想教育成为管理的一个重点,除了国家、民众和察省原来的一些宣传外,延安宣传的也有部分引入,比如消除剥削,比如官兵平等,比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而十八集团军这边除了将一些阶级斗争的激烈言语从宣传中去掉外,也宣扬蒙疆战区为国为家为所爱的人、人民子弟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提法。当然,对于十八集团军,更大的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