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571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571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可想而知,被老蒋分化瓦解到各集团军的东北官兵一夜之间跑了不少,逃兵还好些,外界毕竟不知道数量。紧接着,平汉线决战兰封疯狂了一把,蒙疆战役时,又自作主张北上临清的第二集团军脱离了第五战区,老孙实在没心思再派人谈什么的,他要学何柱国,他就不信到了蒙疆地头,赵子赟敢不管他。

    冀南三十一集团军一看老孙异动,汤恩伯立刻和李宗仁联系,得知这第二集团军没有任何调动命令,老汤便猜到孙连仲要去蒙疆,这还了得,一边上报老蒋,他一边摆开架势,准备阻止,第二集团军三万多人,他还未放在眼里,唯一的问题是赵子赟会不会派兵支援。

    西北军向来没有怕中央军的传统,老孙装备不行,可底气十足,打就打,谁怕谁啊!

    黄樵松却不同意硬来,这不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是会陷第二集团军和赵子赟于不义,思索一番,他提出打旗子,上书第二集团军北上参加光复东北!

    “我们不开枪,看他汤恩伯敢不敢冒之天下之大不韪,把我几万官兵全杀了!”

    老孙一想,还真是个办法,他吩咐给赵子赟发报,明码,同时下令全军开拔。

    黄樵松这个法子士兵无所谓,老大带头,他们没啥好怕的,不过却给有些军官借口,脱离第二集团军,对此,老孙有些愤怒,黄樵松却认为是好事,不是一条路的人,带着去还是麻烦。

第812章 第二集团军() 
第二集团军的明码电报震惊天下,在二十二集团军后,又一个集团军编制的部队投靠蒙疆,孙震当初还算是有些理由和借口,而且他北上时,蒙疆还未自成体系,可以说不完全是投靠一说,而第二集团军就不一样了。

    汤恩伯一看他的明码电报,头皮顿时发麻,这可如何是好?正如黄樵松分析的,他老汤可不敢一股脑杀了,手下人建议,不如将带头的军官就地处决,这样群龙无首,第二集团军也就瓦解了,理由么,也简单,就说谈判时对方突然发难,想要挟持汤司令官。

    老汤认为是个不错的计策,便向孙连仲发报,说他支持抗日的,只是此事让他为难,希望孙连仲带人来谈一谈,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若不是一个意外变化,老孙恐怕就要冤死了。那边蒙疆接到明码电报,也是头大如斗,劝是没法劝的,这不但打击士气,也会让发了明码电报的第二集团军彻底无依无靠。

    一边骂着老孙逼人跳墙,一边紧急商议,一天未果,赵子赟终于破罐子破摔,来吧!重庆咋想就咋想。

    为避免沿途出意外,赵子赟做了个决定,他要老孙带领整个集团军放弃一切武器弹药,只身北上,保定第五兵**出一部接应,同时,请十八集团军冀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西北军能跑,我看看仿鲁兄第二集团军一天一夜,能不能跑过沧石路!”这是赵子赟给孙连仲的回电,看着电报,老孙发愣,武器弹药都不要了?

    “司令!好事!”黄樵松一看大喜。

    “这是什么好事!”老孙怒道。

    “传闻蒙疆所有兵团全部换装,那可都是三一式!咱们空手前往,赵司令官还不给咱们配齐了?”黄樵松兴奋道。

    老孙一听,一拍大腿:“着啊,咱们这些家伙事,去蒙疆屁都不是!干脆,做个人情,给他三十一集团军!”

    “汤克勤怕是看不上,人家可是中央军。”黄樵松笑道。

    老孙眼睛一瞪,“我管他看得上看不上,咱买路钱出了,他还想咋样?”

    老汤做梦都没想到孙连仲会来这一手,看着脱离第二集团军的张金照等人押送着第二集团军的破铜烂铁来见他,他当时就懵了。

    “你们司令呢?”

    “报告汤长官,孙连仲已经带着人连夜跑了。”

    老汤一听,头大了,孙连仲必定是避开大道,他们什么都不带,速度会很快,自己的亲信带着人追,要带武器弹药,不一定追的上,堵嘛,估计手下人不太敢朝手无寸铁的几万人开枪。

    “罢了,收拾一下,等我上报委员长吧!”汤恩伯叹了口气。

    丢弃一切武器弹药的第二集团军还是保留了大旗,翻山越岭,避开大路,遇到己方人,便高呼北上参加光复东北,请兄弟们不要阻拦。就这么,硬生生一路逼近沧石路,进入到冀中十八集团军控制的范围后,日子好过了,冀中军区命令沿途地方政权给第二集团军官兵提供吃的用的,抵达安平,第五兵团接应的三十师也到了,老孙一见陈鼎勋,便得意洋洋道:“书农兄,我第二集团军不但一天一夜跑过沧石路,而且是手无寸铁杀开一条血路而来,怎么样,厉害吧!”

    陈鼎勋大笑不已:“孙长官厉害!此举必成千古奇闻,我到是等着看孙长官一路手无寸铁杀进东北呢!”

    孙连仲也是大笑:“不知书农兄可知赵长官是如何安置我第二集团军的?”

    “孙长官,我师奉命一路护送第二集团军前往怀来,在那里,第二集团军进行整编,孙长官,有句话我想说。”

    “请说。”

    “抵达怀来,第二集团军就不复存在,孙长官可想好了?”

    孙连仲乜着他:“你不妨直说,我们这些什么司令了、军长了就官职不保了,我记得书农兄原来也是军长吧?怎么,有些不舒服?”

    陈鼎勋笑着摇头:“一个破军长,有个屁用!我会不舒服?我现在一个师,一万多人枪!孙长官,不是我吹牛,就孙长官的第二集团军,我一个师就能摆平。”

    “你吹吧!真当我第二集团军是泥捏的?”

    陈鼎勋摇头,“孙长官的兵是不差的,不过真打起来,孙长官顶不住的。”

    “不就是三一式步枪嘛!”黄樵松不服气了。

    “我可不止有三一式步枪!我一个班现在一挺轻机枪,一个排两挺重机枪,一个连还有火力排,重机枪六挺!迫击炮六门!营有火力连,团、旅重武器多出你们一倍都不止,何况我还有师属炮团,道立兄,你拿什么顶?”

    “你们有师属炮团我知道,什么时候下面的重武器也有这么多了?”黄樵松惊叫道。

    “上次平汉线决战后,赵长官认为营连排的重武器仍然不足,下令增加的,道立兄,除此之外,我很快就会有个团改编为装甲团!有坦克的。”陈鼎勋得意道。

    黄樵松脑袋冒汗了,看着孙连仲:“孙长官,对我来说,什么师长不师长的,不要了,赶快去怀来,咱们也弄起装备,弄个装甲团!”

    “不错!这一个师都快赶上一个集团军了,官职算个屁啊,家伙事才是真格的!”

    陈鼎勋再次大笑:“孙长官,一时半会可配不上呢!”

    “为何?”孙连仲不解。

    “想当初,我二十二集团军为了配装备,差点没把命搭进去!孙长官还得过了这关才行。”

    老孙和手下几人面面相觑,什么把命搭进去?

    “是训练!孙长官到时候就知道了。”

    “训练算什么!咱西北军从来不怕这个!”黄樵松不屑。

    “道立兄,别说狠话,这里到怀来还有些距离,道立兄,先看看你们能不能跟得上我!”

    空手的还跑不过你全副武装的?黄樵松还真不信了,不过不用等到怀来,才到保定,第二集团军就被三十师拖垮了,这一刻,上上下下算是明白陈鼎勋说的差点把命搭进去的含义。

    在保定,卫立煌和孙楚招待了孙连仲等人,席间,老卫道歉,说现在蒙疆全力备战,运力也十分紧张,只能辛苦第二集团军咬咬牙,步行前往怀来,此话噪得孙连仲一干人脸红,别说咬牙,就是跑死,都不好意思说。

    好在陈鼎勋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他知道没经过系统训练,有些人的能力是发挥不出来的,后面的路,他一边派人教行军要点,一边合理安排休息,这一带时十八集团军的辖区,群众有支援军队的传统,沿途民众送吃的喝的,有效的补充了行军失去的体力,不过让老孙难看的是他这集团军是穷鬼,大洋没多少,一路上都是人家三十师付账。唯一让第二集团军感慨是是,这付账也像是打仗,一边拼命塞钱,一边拼命抵抗。

    且不说第二集团军最终成了蒙疆战区一员带来的大范围动荡,赵子赟在北方大学讲课带会议之后,变化是明显的,四省一市几位老大趁着齐聚张恒,在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举行了外蒙工作会议。

    按照外蒙四部划分,整个外蒙将分为四个省,如果将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单独划出,也有六省,一个省的面积将超过察哈尔两倍,有些大了,俞鸿钧的意思是再拆分,这样便于管理。

    只是这一来,新省的名字将和原有的部不一样,胡克巴图尔担心此举会让蒙族人心中不安,他认为,外蒙地广人稀,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适合生存,看似大,其实能用的地方还不如察哈尔。

    对此,俞鸿钧不是太赞同,他说这是现在,以后什么样很难说,必须要提前考虑,至于名称,他举例美国南北卡罗来纳州,说可采取此办法,比如这车臣汗,可分为东车臣汗和西车臣汗,伦都尔汗作为西车臣汗省的首府,东车臣汗则重新选取克鲁伦作为首府,而光明城作为特别市,那么整个东西车臣汗省就形成多个中心,便于发展。

    胡克巴图尔一听,好像不错,他作为蒙族人,能够接受,思索片刻,他同意了俞鸿钧的提议,赵子赟提出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不能过度开发,两地不做拆分,也得到认可,如此,外蒙初步定为十个省,涉及延安那边的外蒙西先不动,等赵子赟和延安沟通后再说。

    有了一天前的讲课带会议,外蒙诸省发展也达成共识,当务之急,不是经济,而是交通,这不仅仅能够增加对外蒙的控制力,也能对战后可能出现的中苏纷争提前应对,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苏联,都没工夫顾及蒙疆在外蒙的非军事举动,如此,从光明城到库伦,甚至到买卖城的南北铁路大通道敲定了,从乌里雅苏台到克鲁伦的东西大通道,也基本敲定,赵子赟提出,必须在战争结束前,建好这两条大通道。

    孙夫人知道他是一定要把外蒙牢牢握在手里,和于、石低头商议良久,咬咬牙,同意了,不过这没完,赵子赟随后提出光明城到库伦,什林到克鲁伦的公路要同时建设。

    “孙夫人,任公、蘅青兄,这关系到一旦发生战事,我们的军队和物资要能快速北上,为此,我愿付出一切代价!”

    看着他的眼睛,三人震撼了,中苏实力悬殊,战后莫斯科必定会将目光转回东方,看来他是要不惜代价,确保中国在外蒙的主权。

    “既然你想好了,我等全力支持!”于右任道:“就是砸锅卖铁,这铁路、公路,修了!”

    “钱是一个问题,劳力也是,子赟,要想短期修建这么大的工程,劳力恐怕不足。”陈淑珍有些担心。

    思索了下,赵子赟道:“光明城现有七万原蒙古国防军,上次蒙疆战役,我一度想把他们征召到第一兵团中,不过那木海扎布认为,短期之内,不管是和乔巴山游击队作战,还是和日本人打,他们都有问题,我看不如全部转为建设兵团,加上原来的,八万人就有着落了,在从蒙疆招一部分工,全力投入铁路建设,只要铁路先起来,公路就好办多了。”

    俞鸿钧点点头:“这么算下来,应有十万人,等同蒲路改建完成,那里的建设大军也可北上,现在蒙疆热情高涨,民众一定会支持的。”

第813章 对峙() 
送走四省一市人员,赵子赟还得和林老的边区人员商谈,霍维德、曹力等人也算是熟人,不需过多客套,林老一行仔细读过宋思雨的报告,也认真听了他的课,并旁听了会议,对他提出的一些东西已经有了直观的了解,商谈更多的是从他所提到的政府投入拉动需求来探讨。

    张恒的一些做法延安现在不一定接受,但政府投入这一点是符合苏联模式的,推行起来,阻力很小,只是林老等人无法衡量的是投入方向,工商业?还是农业?还是像蒙疆一样的,教育和交通?

    边区岁入有限,无法全面铺开,在听了曹力对边区这两年来的情况介绍后,赵子赟就不赞成边区现在投入教育,在他看来,边区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他再次重申了去延安时的观点,边区政府首要任务是吃饱穿暖,支持军队,由此,他建议林老和曹力一手抓工商业,一手抓军工,以工商业拉动需求,同时丰富边区商品,而拉动工业增长,同时解决军队的物资缺乏问题。

    这个观点得到林老等人的认同,但曹力还希望能够做更大的事情,他说蒙疆以交通拉动生产的做法他很感兴趣,问赵子赟是否可以和边区合作,修建一条从延安到鄂尔多斯的铁路,这样,就可以和鄂尔多斯经包头到呼和浩特的铁路相连,进入平绥线。

    虽说要跨越贺兰山一部,且要进入蒙古高原,难度还是有的,不过赵子赟认为不是不可行,唯一的问题是铁路具有战备作用,他提醒曹力,这需要延安高层的认可。

    “来此之前,延安已经原则上同意,只是我们缺少铁轨,铁路建成后,车辆也是问题。”曹力解释道。

    赵子赟想了下:“如此看来,曹秘书长是希望蒙疆能够协助,既然双方合作,我可以支持,不过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赵委员长请说。”

    拿来地图,赵子赟指着上面几个点道:“延安现在没有可以生产铁轨的机器,如果我支持你们建一个工厂,光从公路运输,就耗费巨大,对你我双方都是得不偿失的。”

    曹力点点头:“是的。”

    “现在蒙疆的包头钢铁厂生产铁轨不成问题,因此,我建议这条铁路,从鄂尔多斯往南修,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修好的铁路一段段的运送物资,只是这个方案,你们是否同意?”

    曹力不敢回答了,林老思考了一会,“应该可以,只是这样,就不是延安修铁路,而是蒙疆在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