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597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597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计划也开始实施,日常工作和一些计划的执行不用他操心,比如这身份识别号,蒙疆已经完成七成,要不是外蒙诸事未定,上年度就可以完成了。

    身份识别号的推行,也直接完成了蒙疆第一次的全面人口普查,不算外蒙和保定地区,察伊锡乌加上太原以北蒙疆控制区,总人口数居然接近七千万,这还是确定在蒙疆定居的人,除此之外,尚有七百多万人领取了临时身份识别号,这里面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家不在这里,暂时只能领取临时身份识别号,部分是和蒙疆接壤的县,刻意来领取的。

    有身份识别号,董虎真是老虎插上翅膀,原本登记制度中,同名问题迎刃而解,他都有种蒙疆所有人都已经清清楚楚站在他面前的感觉,身份识别号是不只是号码,还是证件,上有照片,纸张采用的是和察元类似的纸张,非常特殊,这个时代很难仿造,身份识别号、登记证,如两道紧箍咒,牢牢将各地探子困住了手脚,哪怕捡到别人的身份识别证,更换带钢印的照片已经很困难,再要仿造登记证,只怕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得到的。

    这种方式让戴笠头痛不已,派人进入蒙疆,两证都没有,短期逗留还行,时间长了,相当麻烦,他听闻延安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可能效仿,真要这样,麻烦大了。关键是无法反制,国统区要想推行这种制度,且不说地方是否配合,光需要花的钱,就是天文数字。

    人家可以大摇大摆来,自己的人却不能大摇大摆去,空有十万军统,戴笠束手无策。

    蒙疆的各项制度和法律也在议会高涨的热情中快速推进,不需要赵子赟操心,于、石二人,加上老马等人,会替他把关,他所需要做的,是孙夫人他们关注不到的地方。

    首要的,便是蒙疆交通网,工业崛起,人口剧增,交通已经呈现出滞后的局面,为此,赵子赟和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秘书厅下属交通科的负责人林文英交集多了起来。

    林文英三十刚出头,国府宝天铁路工程局专员,这位英才在他生命即将终结的头一年,因为蒙疆,发生了重大转变。林文英关注蒙疆已经很久了,赵子赟修建通往外蒙的铁路,就让他心中有种难以言表的冲动,重修同浦路让他看到蒙疆对交通的重视。

    真正让林文英做出离开宝天铁路工程局的决定,一是孙夫人北上,二是蒙疆继续执着的将外蒙铁路不断延伸,在他看来,库伦都不是终点。

    赵子赟知道林文英此人,这还是在他未和日本人翻脸前,林文英随同张其昀考察陕、甘、宁、青、绥、察六省地质时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赵子赟是想留张其昀到北方大学,不过那时他顶着卖国贼的帽子,张其昀一行对他并不热情,林文英甚至还讥讽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也让赵子赟对年轻的林文英有些印象,虽然被骂,赵子赟还是很佩服林文英年纪轻轻,行万里路,就为了中国的交通规划。

    当林文英站在他面前,并为当年说过的话道歉时,赵子赟很是开心,他不在乎当年的话,他在乎林文英来了,他也不知道,这个会面,林文英早逝的命运改变。

    蒙疆没有交通部门,为此,秘书处下特设交通科,林文英出任负责人,得知蒙疆不但要将铁路修到库伦,还计划修建外蒙东西大通道,林文英兴奋了,他几乎废寝忘食,吃住都在办公室,从不回蒙疆安排的住所,一门心思,就扑在蒙疆的交通网上。

    “林兄,你气色不好,要多注意休息。”

    “子赟兄,不碍事,我年轻。”林文英并不称呼赵子赟什么委员长之类的,他觉得,只有叫子赟兄,才能表达他对赵子赟知遇之恩的感激。

    “看来得有人管管你了,回头我和娇儿说一声,给你留意下。”

    听到此话,林文英头痛了,“子赟兄,你的身份,不适合总关注这些事情。”

    “是不适合!可你们就不让人省心”

    “别说了,看图,看图!”林文英急忙将地图在桌上摊开,在扯下去,没完没了。

第853章 蒙疆交通网() 
赵子赟叹了口气,将头凑到地图前。

    “蒙疆铁路网,分紧要和不紧要两种,所谓紧要,就是当下需要实现的战略有关,所谓不紧要,就是和以后发展有关。”

    看一眼地图,赵子赟大致明白他的意思,地图上已经用颜色做了区分,红色部分的铁路主要有三条,光明城到库伦,库伦到克鲁伦,鄂尔多斯到延安,这些基本上是已经商定的,蓝色部分的铁路就比较多了,有多伦到巴特浩特,呼和浩特到呼石浩特再到赛尔乌苏,库伦到乌里雅苏台,库伦到买卖城,不过有几条线是绿色虚线,分别是太原到延安,赤峰到承德并经古北口到北平,榆次到长治再到新乡。

    “我没太多意见,这样,增加一条巴特浩特到克鲁伦和一条赛尔乌苏到乌里雅苏台的蓝色线,尽快提交蒙疆议会讨论,看分几个阶段将这些铁路建成。”

    林文英一边收起地图,一边问道:“听说新型的内燃机车头要投入使用了?”

    “是的,先全面用于客车,货车还是蒸汽车头,等更大马力的内燃机造出来,再用于货车。”

    “如果铁路能建成复线,那就完美了。”

    闻言,赵子赟顿了下:“林兄,你提醒我了,在新铁路建设中,勘探一定要做到位,现在不能建复线,以后可以,依靠单线铁路建复线,要容易得多,但关键是要有预留的位置。”

    林文英脸上浮起一丝笑容:“明白!”

    收起铁路图,林文英又铺开公路图,这就比较复杂,不过初步的设想也容易看得清,首先这铁路经过之处,必定有公路,剩下的就是县与县之间,按照先易后难,先发达后落后的原则进行分期布置,唯一例外的是外蒙,计划中的南北土谢汗省涉及到苏联和与延安控制区的三音诺颜,公路需要加速完善,处于计划早期需要完成的道路。

    “林兄,这个我也没意见,只是不知道这些路修完,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赵子赟叹了口气。

    “我到不这么认为。”林文英很有信心,“除了一些地方无法动用推土机这些机械,很多地方是可以的,只不过原来的土道需要修缮,好让这些机械进入,子赟兄,你只需发布一个告示,让沿途民众帮忙,我相信,蒙疆民众一定会投入极大的热情。”

    “这会不会有些”赵子赟有些迟疑。

    林文英笑了笑:“如果你有时间去看看张大高速公路,你就会看到,沿途几万民众在义务帮忙”

    “等下,我怎么听说的是沿途各县征召部分民工,不过几千之数罢了,什么时候变成几万民众义务帮忙了?”赵子赟大为疑惑。

    林文英大笑起来:“这其中的缘由,还是我沿线去考察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些地质要求时才弄明白的,不错,一开始各县确实是想征召一部分民工,做些建设前的准备,不过当阳高民众率先提出义务出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阳高、天镇、大同、张恒,可不是贫瘠之地,这几地的民众都知道公路意味着什么,尤其是这条路可是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这条公路早日建成。”

    “当真?我要仔细问问,别不是逼迫民众吧?”

    “逼迫?”林文英摇头:“子赟兄,且不说蒙疆哪个县长有这么大的胆子,你也不想想,这四地都是什么地方,阳高不说了,你让他们交出所有积蓄,恐怕都没人反对,何况出工,天镇,是子悟将军成名之地,大同,是你响应民众,取消试点之地,张恒,算了,多说无益,你只需要知道的是,各地民众不但义务出工,还派出代表,要求各县不得向你透露这个消息。”

    “这是为何?”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他们只想默默的还一份恩情,一份你带给他们幸福生活的恩情。”

    说着,叶文英看着他:“子赟兄,蒙疆早已不是以前的蒙疆,她如东方朝阳,绚丽而夺目,古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许,中华大一统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赵子赟急忙摆手:“林兄,言过了!”

    “你不信?我是相信的。”

    林文英的话确实不过,如今的蒙疆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他们经历了蒙疆最耀眼夺目的十年,一个曾经谁都看不上的苦寒之地,已经傲视整个中华大地,这种变化,对成长的年轻人是一种奇迹的诞生。

    阳高、大同、天镇、张恒四地民众义务出工,更多的是这四地年轻人发起的,而引子,就是赵家在阳高的宅子,如今的阳高民团博物馆,这里面,有一组当年马麟亲手拍,亲手洗的照片,在照片中,年轻稚嫩的赵子赟站在泥沟里,正和当时的县长薛儒,一同将篮子里的烂泥往上送,他脸上的笑容,仿佛告诉人们,蒙疆的这一切,他早已看到。

    在这些照片中,蒙疆最早一代的领导者几乎都有,他们为当时的阳高,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并在来此参观的年轻人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送走林文英,赵子赟叫来赵振,一问,还真是林文英所说,蒙疆高层,恐怕就只有他和陈娇儿不知道此事,“你们是故意瞒着我啊?”

    赵振双手一摊:“不然怎么办?宋委员长说,此事还不宜宣传,万一蒙疆各处效仿,恐怕就不是愿意不愿意出义务工的事了。”

    想想也是,知道了又能怎么办?倒是孙夫人说得对,可整个张大线热火朝天,消息扩散是迟早的事,罢了,还是找孙夫人商量商量,有些应对才行。

    坐车来到蒙疆联合政府,门口的景象又吓了他一跳,怎么这么多女子?急忙让赵振去查看,片刻,赵振回来,脸上的表情都说不出是啥表情。

    “出什么事了?”

    “那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快说!”

    “这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里有个妇女委员会”

    “没错啊,怎么,她们都是来妇女委员会的?”

    “是的。”

    “做什么?”

    “妇女委员会门口有个这么大的画”赵振伸手比划着,大概有一米五见方。

    “画?和这些女子有何关系?”赵子赟纳闷。

    “那画上的人有关系,总司令,你猜猜,是谁?”

    难道是妻子?不会,就是妻子的画也不会引起这么大动静,赵子赟想了半天,不明就里:“说,到底是谁?”

    “姚疯子。”

    “姚凤?”赵子赟立刻懵了,随即反应过来:“不会是她站在飞机边的画吧?”

    “司令聪明,确实是,还别说,穿着空军作战服,英气逼人。”

    完蛋了,一定是廖梦醒干得好事,有姚凤这一张画,不知有多少女子要加入空军,他已经可以看到高志航黑黑的脸。

    “走后门。”此刻,赵子赟也不敢出去,自投罗网的事情不能干。

    躲躲闪闪来到孙夫人办公室,就听见里面传来廖夫人的呵斥声:“你看看,你捅了多大的篓子!我看你怎么收场!”

    “这是篓子么?妇女要求进步,哪里错了?”廖梦醒的声音传来。

    赵子赟摇摇头,咬牙进门,廖夫人见他,寒着脸:“好了,总司令来了,你自己去说!”

    廖梦醒跺了跺脚,几步来到他面前:“赵总司令”

    赵子赟双手一抬:“得,廖姐姐,我投降,不就是加入空军么?你仔细甄别筛选,合格的送高参谋长那里。”

    廖梦醒到没想到他居然就这么答应了,有些狐疑的看着他:“你说的是真的?”

    进门前,赵子赟就知道此事难以善了,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姚凤加入空军,影响是巨大的,哪怕没有廖梦醒弄的画,只要外界知道此事,今天的局面一样难以避免。

    “真的,不只是空军,只要合格,都行,不过廖姐姐,我希望你恪守几个原则。”

    “说说看。”廖梦醒感觉其中有诈。

    “第一,女子参军,必须家里签署同意书,第二,已婚者不得参加,第三,女子参军必须满十八岁,最迟二十五岁必须退役。”

    有些苛刻,廖梦醒还想说什么,廖夫人接下话头:“梦醒,可以了,赵总司令已经开了很大的口子,女子总是有些特殊的,你也要为她们的将来考虑。”

    “那好吧。”廖梦醒同意了,随即问道:“听你话里的意思,以后女子参军一事,就由我妇女委员会来负责?”

    “是的,有些甄别和询问,包括检查什么的,你总不能让征兵处的那些大老爷们来做吧?”

    廖梦醒笑了起来,有些佩服这个弟弟,想的很周到。

    “子赟,你为此事而来?”边上孙夫人看着他处理了这麻烦事,问道。

    摇摇头,赵子赟道:“不是,不过和这事有些相似。”

    听完他对张大路修建民众义务出工带来的问题叙述后,孙夫人也头痛了,这段时间工作下来,她也感觉蒙疆是有一种潜在狂热的,这种狂热,有时候也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民众不会想太多太远,一味跟风,有可能反制地方政府。

    “你创造了太多奇迹,只要你提出的事情,民众心里会将其放大,无条件支持,这和民国初建有些相似,很多人只知共和一词,不知共和之意,凡是共和,必定跟随。”孙夫人说道。

    “夫人说得极是,只是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梦醒,帮忙去请两位议长过来。”

第854章 等级薪金制度() 
片刻,老于、石瑛到了,听完他的话,也是蹙眉,如今蒙疆有个难解的结,蒙疆联合政府和蒙疆议会,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赵子赟的附庸,若是有些做法和规定民众不满,其苗头必定会指向签署政令的孙夫人和议会,可赵子赟签署政令,又值孙夫人和议会何地呢?

    “民众的热情,压制总是不行的,孙夫人,我看刚才赵总司令在处理女子参军的问题上就两者兼顾了,何不照此办理,疏导加控制呢?”廖梦醒猛然插了一句话。

    也是当局者迷,孙夫人露出笑容,见于、石二人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