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697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697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出发,能够放弃一些利益,积极参与到国府工作中来,就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一样,治理好国家,重建泱泱中华大国地位。

    两个小时的会面,透露出各种各样的信号,孙夫人基本可以断定,老蒋是不会真心实意谈判的,而老蒋也从孙夫人的话语中,感觉到蒙疆的条件一定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相反毛公的态度有些不明,老蒋几次话语中拉拢延安,都被毛公轻飘飘的带过。

    当夜,老蒋紧急召集会议,向谈判小组提出原则,先听取延安的要求,再听张垣的,如果延安的不过分,不妨可以同意延安的部分主张,以此来反击张垣,但是,老蒋特别强调了一点,不能给蒙疆立刻终结谈判的借口,更不能在这个时候,让蒙疆提出自治的言论。

    三十日,举世瞩目的三方会谈在总统府子超楼会议室拉开帷幕,孙夫人、石瑛、陈淑珍和俞鸿钧作为蒙疆代表进入会场,延安方面则是毛公、周公、王若飞等人,而南京方面则是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见老蒋不出面,孙夫人当场就要离开。

    “庆龄先生,委员长因近日要讨论总统制的一些问题,不能参加会议,特请我向先生和毛公致歉。”张治中见状,急忙解释。

    “这个时候讨论总统制是什么意思?我就不相信他没有时间,文白,你不必掩饰,他是怕来了不好收场吧!”孙夫人冷冷道。

    相当的尴尬,张治中都无法继续,邵力子急忙道:“庆龄先生,谈判是很繁琐的,委员长日理万机,不可能不处理国事”

    “庆龄先生,既然来了,不妨先谈一谈嘛!”毛公也劝道。

    冷冷看了张治中等人一眼,孙夫人才一言不发的坐下。

    “庆龄先生、毛公,远道是客,请先说一说你们的主张可好?”张治中定了定神,开始发言。

    “还是文白先生先说一说国府的要求吧。”周公说道。

    张治中露出笑容:“周先生,委员长的意思是,国府先说出一二三来,会限制了三方的谈判,因此,我是希望先听听贵方的要求。”

    “既然如此,那我方先说。”陈淑珍道。

    “淑珍先生,还是先听听周先生的吧,可好?”

    这能看出是有预先安排的,陈淑珍看了眼孙夫人,不再说话。

    在张治中的一再坚持下,周公代表延安提出了几条意见,鉴于军事问题已经达成协定,这次延安提出的是政治要求,第一就是停止内战,第二是承认延安、张垣以及**的合法地位,第三是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讨论和平建国方案,第四是重选国民大会代表,修改国民大会组织选举法,和五五宪法草案,第五是取消特务机关,第六是释放政治犯。

    张治中听完,脸色有些阴晴不定,延安的要求并不低,而王世杰则在停止内战上纠撤了一阵子,他认为就没有内战这一说,在毛公的反驳下哑口无言。

    “不知庆龄先生的主张是什么?”不得已,张治中等人不好直接回应延安,只能转而先听听张垣的要求。

    “我方要求不多,就一条,不管采取什么组织形式,我方要求三方按一定的比例选出国民大会代表及候选人,进行大选。”陈淑珍话音一落,张治中等人就眼前一黑,这要求。。等于造反。

    “这不可能!你们现在是和合法的国民政府谈判,没有权利提出这样的要求!”张群顿时跳了起来。

    孙夫人冷冷看着他:“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一名国民党党员,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我有资格对管理这个国家毫无突出成绩,抗日战争毫无明显贡献的政府提出不信任。”

    “庆龄先生,贵方这个要求,我方是不能接受的”张治中擦了擦汗。

    闻言,孙夫人立刻站了起来:“既然如此,那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我方将会以正式文件,通知你们所谓的国府,蒙疆将进行自治。”说完,转身离开。

第1008章 南京风云(二)() 
谁都没想到三方会谈,还不到二十分钟,就结束了,毛公、周公一看此架势,也无法继续,在周公的建议下,当日休会,离开子超楼,回梅园的路上,周公忧虑道:“主席,没想到蒙疆如此强硬。”

    毛公眼睛微微眯了眯:“不强硬就不是蒙疆了。”

    “那我们如何应对?”

    “先看看,我估计蒙疆会和我们联系。”

    不出周公所料,一个小时后,门口保卫人员来报,说蒙疆陈秘书长来了。

    毛公、周公还是第一次和陈淑珍会面,这个蒙疆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女强人参与三方会谈,并未出人意料。

    由于有薛儒这层关系,陈淑珍的到来也不意外,毛公先是和陈淑珍说了会薛儒的事情,并对薛儒这个延安市长赞赏有加,称他为延安治下最出色的政务人员。

    毛公的赞赏,陈淑珍是很开心的,不过她来此的目的,当然不是谈论薛儒,而是向延安交底:“毛公、周公,今天谈判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方一直对南京这次邀请谈判的诚意表示怀疑,不过不管南京是如何打算的,蒙疆要求大选的主张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南京方面不接受,蒙疆一定要自治吗?”

    陈淑珍点点头:“是的,如果不是子赟强烈反对,孙夫人今天说出来的就不是自治,而是独立了。”

    毛公、周公大吃一惊,蒙疆有独立传闻,他们也知道,原以为不过是民间的呼声,现在听陈淑珍这么说,蒙疆高层倾向独立是主流,甚至孙夫人都有这个倾向,这太意外了。

    “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可以说基本没有,二位也知道,蒙疆核心重点不在军事上,而是政务上,蒙疆现行很多制度,都和南京格格不入,如果为了联合政府,要蒙疆推翻现有很多制度,相信蒙疆民众是不会答应的。”

    毛公、周公对望一眼,这确实能够解释为何蒙疆坚持大选,当然,如果国府全面采用蒙疆制度,也许会有转机,不过这也基本宣布老蒋独裁统治终结,性质相差不大。

    “那宋、赵两位委员长希望延安如何表态?”周公问道。

    “孙夫人和子赟都认为不能将蒙疆的主张强加给贵方,我们只希望如果谈判破裂,贵方能够理性对待蒙疆的自治。”

    毛公点点头:“其实还有一种选择。”

    “毛公请说。”

    “我们双方已经形成军事联盟,通过阳高、延安的试点,以及双方的往来合作,我认为我们和你们是有进一步的合作可能,如果谈判破裂,我们双方是否可以考虑联合组建北方联合政府?”

    “可以!”陈淑珍迅速的回答让毛公愣了下,随即笑道:“恐怕陈秘书长今日来此,就希望听到我这句话吧?”

    “是的,不瞒毛公、周公,孙夫人和子赟都希望双方进一步联合,只是在没有清楚贵方的一些想法前,不好提出,我是没想到毛公会提出这个建议的。”

    “如此看来,我们双方都多了一个选择喽!”毛公双手一摊,显得非常高兴。

    周公也笑了:“主席、陈秘书长,我们双方其实都心照不宣,就差这层窗户纸没捅破。”

    “如果有这层考虑,那么我认为我们双方在这次谈判中要共进退,而且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各界宣扬我们的主张,解释我们要这么做的原因。”毛公道。

    周公想了想道:“主席,我个人建议,我们已经提出了主张,不宜改变,不过作为谈判一方,我们可以支持蒙疆的主张,并进行宣扬和解释,这比蒙疆自己宣扬解释要好。”

    “我看可以。”

    陈淑珍的梅园之行取得巨大收获,这层窗户纸捅破后,孙夫人更加坚定不让步的决心,而延安的支持也让俞鸿钧一下子看到曙光,他内心还是希望有那么一丝和平的可能。

    近在咫尺的老蒋很快就知道了二十分钟谈判的结果,延安的要求他就很不满意了,蒙疆强硬的条件让他立刻暴怒,大骂孙夫人、赵子赟,骂他们是党国败类,卖国贼,自己要求张治中不要给蒙疆有借口宣布谈判破裂、自治言论的话被他吃了回去,大声道:“威胁我?立刻答复他们,绝不可能!蒙疆胆敢自治,就消灭他们!”

    “委员长息怒,这第一天就宣布谈判破裂,国府也颜面无存,是否考虑再谈一谈,实在不行再”张治中劝道。

    “还有什么好谈的!”

    “委员长,文白说的也有道理,我看不妨先不考虑蒙疆的要求,和延安多谈一谈,就算没有结果,也可在延安和张垣之间制造裂痕,形成一些矛盾。”吴稚晖也劝道。

    老蒋犹豫。

    “如果我们要武力解决张垣,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需要的。”吴稚晖这句话提醒了老蒋,他思考片刻,点了点头:“那就继续谈!”

    “那我方是否也要提出一些原则?”张群问道。

    “这是必须的,不能只听他们的,我说两点,第一,现有国府体制不能变,国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第二,政令军令必须统一,否则就是分裂!”

    这不是对延安的回击,而是对张垣,张治中明白,老蒋是要在同延安谈判时,将此原则告诉张垣。

    不过让老蒋一群人想不到的是,下午延安方面接受了记者采访,阐述了延安的主张,这算是正常,不正常的是记者问及蒙疆主张时,按照合理的做法,延安应该拒绝回答,可周公不但将张垣的主张说了出来,还表示了延安支持的态度。

    陈淑珍去梅园,自然逃不过戴笠的眼睛,老蒋得知这一情况,反而不跳了,局势有些诡异,他不清楚陈淑珍到梅园是否答应了延安一些条件,从而换取张垣争夺最高权利。

    吴稚晖提醒的对啊,军事解决张垣,不是简单的派兵就行,首先就得打破延安和张垣的军事同盟,否则无法全面攻击蒙疆,如果考虑两边都军事解决,那么国外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了,英国表态还不够,大英帝国已经落没,关键还在美国,就算美国不参战,物资援助是一定要保障的,除此之外,吴稚晖最担心的是苏联,不排除延安、张垣遭受进攻后,迅速和苏联达成协定,换取支援,要知道蒙疆手上可有苏联想要的不少筹码。

    当初在开罗和斯大林谈话的那一幕浮现眼前,老蒋相信,同等条件下,斯大林一定更愿意和自己交易,需要时间准备才行,他立刻打电话给何应钦,停止任何的裁军行动,并要求他压迫延安和张垣的裁军。

    拖延时间,就得搅乱局面,他一边约见苏联大使彼得罗夫,一边授意吴稚晖想办法做些文章。

    第二天的谈判继续,这回孙夫人和毛公都不参加了,老蒋不出面,他们也不会去抬升国府的颜面,当听到张群和周公唇枪舌战,并抛出国府两点原则时,陈淑珍冷笑,这拖着谈就一定对你们有利?

    她不知道,吴稚晖和小蒋正在谋划一个阴谋,在最后时刻,如果老蒋同意,他们将拖蒙疆进入一个无解的境地,当然,风险也是极大的,不过这之前,一系列的铺垫已经展开。

    当日,蒙疆的记者会上,多了几个生面孔,在简单叙述了蒙疆今日谈判的情况后,陈淑珍本想如前一天一样,不做解答,结束记者会,有人跳了出来:“陈秘书长,我是中央日报的记者,我们对蒙疆不做解答感到很诧异,这是否表示蒙疆就不想进行三方会谈?”

    很高明的一个问题,如果陈淑珍依然终止记者会,就等于默认了这个问题,她看着这记者好一会:“如果不想进行三方会谈,我们就不会来南京。”

    “那好,请问陈秘书长,我们如何理解蒙疆提出的主张呢?现在外面有传言,蒙疆是想用苛刻的条件,来迫使国府做出终止谈判的举动,这是否属于强盗行径?”

    “强盗行径?你的说法很好笑,蒙疆主张进行大选难道是逼迫国府的强盗行径?”

    记者会上的情况迅速到了楼上,孙夫人和赵子赟都觉得有些不对,二人急忙下楼,来到记者会上。

    此时,那名记者还在和陈淑珍纠缠:“就陈秘书长在记者会上简单几句话,结束记者会的行为看,已经是一种强盗行径,根本不管我们记者的感受,更不管天下黎民百姓渴望知道蒙疆是否真想和平建国的心情。”

第1009章 南京风云(三)() 
赵子赟闻言,笑着和孙夫人低声道:“有两把刷子,看来是高人指点过的。”

    “迟早要面对,看来今日的记者会没那么容易结束。”说着,孙夫人穿过门,来的陈淑珍边上。

    “宋委员长!”

    “孙夫人!”

    “这位记者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不清楚你的真实身份,我想告诉你的是,蒙疆提出全面大选,就是为了和平建国,我在三方会谈上已经明确表达过了,作为一名中国公民,一名国民党党员,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我有资格对管理这个国家毫无突出成绩,抗日战争毫无明显贡献的政府提出不信任。我想你所说的黎民百姓,对这个政府也是毫无信心的。”

    “孙夫人!说得好!”

    “蒋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战是有目共睹的,孙夫人这么说是否有失偏颇?何况这次国府主动邀请蒙疆进行三方会谈,就已经表达了极大的诚意。”一个声音又冒了出来。

    “抗战十四年,很多事情不用我多说,天下人看得清楚,至于你所说的诚意,我没看到,相信你们都知道这之前已经签署了军事协定,蒙疆已经裁撤了三十万军队,延安更多,可国府呢?我不清楚在抗战胜利后,国府为何还要维持庞大的军队!”

    “正因为抗战刚胜利,蒋委员长痛定思痛,才会继续保持强大军队,抵御外侮”

    “笑话!蒙疆八十万军队,不仅仅光复了东北,收回外蒙,还登陆日本九州,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府几百万大军做什么了?有多少拿着美国人的武器人却没向日本人开过一枪?就连淞沪、广州都是日本投降后才光复的,这样的军队能够抵御外侮?如果真有一天,外敌来侵,你们相信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