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816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816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暗示什么不用多说,政治局会议建议终止战争的声音多了起来,斯大林脸色阴沉,不过,他心里压力小很多,至少不会因为结束战争,让他的地位受到威胁。

    在中国给出终止谈判最后期限前一天,五月二十九日,莫洛托夫在会议上向陈老总提出,苏联割让外兴安岭以南地区,以此来结束双方的战争。

    按耐住心中的狂喜,陈老总淡淡道:“包括库页岛吗?”

    “包括。”莫洛托夫心如刀绞,他是第一个割让领土的苏联外长,耻辱将伴随他一生。

    “莫洛托夫外长,我还是要更正你说的话,是归还,不是割让。”

    事到如今,那里还在乎什么割让和归还,只是莫洛托夫咬牙不肯回应。

    “这是原则,不能改!”陈老总脸色严厉起来。

    莫洛托夫叹口气,斯大林只是说结束战争,外兴安岭为界,割让还是归还没有明确,他点点头同意了,不过强调,外兴安岭很长,范围大,希望中方不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能拿回来就好,陈老总当然不会做文章,他立刻拿出地图,“外兴安岭东,以乌第河为界”

第1195章 理顺军工() 
看着早已画好界限的地图,莫洛托夫苦笑,对方是早就想好了,不过还好,确实没做什么文章,否则顺着外兴安岭,一路上去,连勘察加半岛都是人家的了。

    “那其余地方,贵国是否撤离,回到原先的边界?”莫洛托夫小心翼翼问道。

    “自然是要撤回的,我们又不是侵略者,莫洛托夫外长,如果确认归还我国上述领土,我方将放弃战争赔偿。”

    闻言,莫洛托夫又是苦笑,这还是恩惠了?

    花了两天时间,莫洛托夫和陈老总就边界划定及撤军问题,战俘归还问题一一达成一致,六月三日,双方正式签署了这份被称为远东条约的终战协定。

    消息传出,这个锅炸的就比较大了,回归国土最大的是外蒙不假,但远东滨海地区是失去更长时间的国土,和外蒙回归还有本质上不同,那木海扎布大醉不起,近卫集团军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作为蒙古族人,他自豪。

    能从苏联人手里夺回失去百年的国土,民众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梦想中华出现,这个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可以付出所有的一切,消息让中华大地沸腾到一百多度,比二战结束、内战结束还要让人兴奋,这个消息,也彻底击垮了抵达美国的老蒋,他知道,今生再也不可能翻身,赵子赟将会是超越神的存在。

    回想这些年,赵子赟从一个毛头小伙,硬是建立了华夏千百年来最大的奇迹,老蒋长叹一声,叫来小蒋:“给临时政府,发一份贺电吧。”

    小蒋吃惊的看着他,良久点点头,走了出去,这一刻,他发现他叱咤风云的父亲,老了很多。

    六月八日,毛公和顾维钧动身前往法国,出席巴黎峰会,这一次,是临时政府首次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参与世界性的会议,也向世人宣告了,临时政府国家主席,是最高领导人。

    世界各国,也由此看到中国的国家政权开始步入正轨,一种有别于各国的联合政府共同执政模式首次出现,她能否良好运转,并成为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机制,还不得而知。

    当然,除了这种重大国际会议,从临时政府透露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国家管理和国际事务,应该是总理府为核心的,因此,除了关注巴黎峰会外,外国媒体仍然紧盯着周公和赵子赟领导的总理府。

    从目前的情况看,赵子赟并未显露出更偏重何种事务,而周公则很明显偏重内政和外事,很多人猜测,赵子赟才是临时政府中的主导者。

    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国内事务太过繁杂,尤其是很多事情还未理顺,周公和赵子赟商量后,决定由赵子赟花大力气把一个个环节理顺。

    这首先需要理顺的,便是军工,事关国家国防基础,不理顺影响极大,在毛公前往巴黎之后,赵子赟召集了全体军工的秘密会议。

    首要讨论的,便是竞争还是集中,不管是原蒙疆,还是延安,其军工都是集中制下的任务分配方式,这有助于力量的集合,但缺乏创新动力,赵子赟考虑的是形成竞争机制,不过遭到王卓然等人的激烈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拆分形成的竞争机制,在现在依然可以建立,军工不同于其他工业,生产等方面不能随心所欲,既然生产不能形成竞争,拆分的结果反而会造成力量的分散。

    叶弼亮支持王卓然的说法,他认为赵子赟设想的竞争体现在研究方面,如果拆分军工,生产和研究兼顾,会造成非常大的浪费,他提议,通过建立多个研究机构,来形成竞争。

    参会的除了原蒙疆军工高层人员外,还有延安的沈鸿、钱志道、刘贵福、刘鼎,以及内战结束后,意外被邀请到张垣的李承干、俞大维、郑家俊、庄权等人。

    某种意义上说,曾经的三方人员能够在这里开会,不仅仅是人才济济,也是军工史上的奇迹,只是其他两方的人员都没太说话,只是看着原蒙疆的人在争执。

    “我等被邀请参会,不好说什么,若要说想法,感觉还是卓然兄说的有些道理。”在被赵子赟询问有何想法时,曾经的兵工署长俞大维表达了看法。

    此时赵子赟才注意到延安和原南京的这些人基本没参与讨论,他笑了笑道:“邀请诸位参会,不是来听听的,未来中国之军工,要仰仗诸位的。”

    闻言,李承干吃了一惊,忙问道:“赵总理的意思是,我等还能从事军工?”

    赵子赟点点头:“是的,国家统一,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今后,是要大家共同努力,建设强大新中华,诸位既然未选择离开,难道不愿意为这个国家出力吗?”

    “当然愿意!”李承干立刻站了起来:“我等投身军工,是想看到国家强大,只是”

    “只是以前没在我这里混,觉得今后不会再从事军工了?这想法可不对,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我可没傻到让你们去做别的,这么说吧,还得把命卖给新中华的军工事业才行。”

    闻言,李承干笑了,眼中闪着泪花:“这命,我卖了!”

    “那好,我代表国家收下了,都别有顾虑,说说吧。”

    会议变得热烈起来,最终,综合众人意见,集中下的竞争确定下来,根据装备的不同,将建立兵器工业集团、航天工业集团、北方飞机制造集团、南方飞机制造集团,北方船舶工业集团、东方船舶工业集团和南方船舶工业集团,除兵器工业集团为纯军工企业外,其他集团为军民兼顾,各集团均由国家控股,集团内部有独立的研究部门,集团负责人和国防部装备部部长,组建军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还将包括从事军工生产的一些其他民营集团,比如神州电子集团和仪器仪表集团、化工集团等,用于协调内部及内部和军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武器装备的出口。

    除了几大集团外,还将成立独立的研究部门,包括导弹、核武器研究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和集团研究机构负责人和装备部的技术官员组成军工科技委员会,该委员会归属军工委员会领导。

    各集团按照比例上缴研发费用,装备部则从国防经费中再列支一笔,用于补充和指定研发,两笔经费,由军工委员会根据军工科技委员会的研发项目评定,向各独立研发机构下拨经费。

    由于有军工委员会和军工科技委员会的存在,自主研发和指定研发都有了着落,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竞争,至于生产方面,兵器工业集团将在全国建立多个兵工厂,除了确保同一类型武器至少有三个兵工厂生产外,各有侧重,有一定的竞争,至于飞机和船舶建立两个以上的集团,竞争是其次的,主要是考虑南北地域、气候等条件差异太大,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研发,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民用方面的差异。

    借着这次会议,人员也进行了临时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调整,沈鸿、钱志道、李承干、俞大维等人成了兵器工业集团的主力,钱志道出任兵器工业集团负责人,其余各人分别出任兵器工业集团下各公司负责人。原蒙疆很多人转而接管独立研究机构和其他几个集团,其中,宋式犇出任了常规武器研究院院长,曹焕文出任炸药与火药研究院院长,叶弼亮将执掌航天工业集团,王卓然执掌最为重要的战略武器研究院,同时,王卓然也是首任军工科技委员会主席。

    方玉华成为最年轻的女性领导者,出任北方船舶集团负责人,原大中华造船厂厂长杨俊生出面重组上海造船业,建立东方船舶集团,江南造船所的****瑸则带部分大连造船厂的人,部分上海整合资源,南下广州,建立南方船舶集团。

    王孝丰仍然主管北方飞机制造集团,朱霖和田培业南下成都组建南方飞机制造集团,钱昌祚和顾光复则分别建立了南北两个航空器研究所,北方航空器研究所侧重战斗机和轰炸机,南方航空器研究所侧重直升机和特种飞机。

    赵子赟可谓快刀斩乱麻理顺了军工,这也得益于这些军工人丝毫不在意个人名利,只要需要,他们可以隐姓埋名,去任何地方。也鉴于此,在后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之后,各部会商,一致同意给军工人员超一流待遇,家属住房租金由国家负担,子女入学自由选择,回家探亲交通费国家负担等等,而薪水,整体提升三级。

    当然,很多军工人,包括普通工人,都很少主动享受这些超一流待遇,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子女去选择学校,回家探亲也从不报销路费,只有家属住房租金这件事,由不得他们,不过他们基本都选择较为便宜的政府廉租房。

    凭借赵子玉和陈娇儿一些先知先觉的东西,中**工始终没有走什么弯路,将近一百年中,始终领先世界一步。

    这其中,方玉华成为军工界最出名的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她主导的航母工程举世瞩目,还因为这位公认的美丽女子终身未嫁。

第1196章 麻烦的日本人() 
六月十五日,巴黎峰会圆满落幕,不管美国如何阻挠和私下威胁,中法英共同主导了自由贸易圈的形成,南斯拉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士、韩国、缅甸、暹罗、澳大利亚、新西兰首脑在自由贸易协定上签字,称为巴黎自由贸易协定,各国将派代表成立一个代表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巴黎协定确定了缔约国之间自由贸易的范围,除一些特殊商品,以及考虑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大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产品有一定关税外,其他的,实行贸易圈内零关税,同时,中国元成功的和法郎、英镑一起,成为贸易圈中的流通货币,这意味着中国元成为国际货币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美元主导世界已经不可能了。

    当然,为此,中国付出的代价也不小,除了矿产原材料,几乎全部都没有关税,中国市场,向贸易圈中国家自由开放。

    毛公对此感到有些不安,不过懂经济的俞鸿钧告诉他,这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压制本国低端产品的大量生产,另一方面,货币国际化将提升整个中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目前三种货币来看,由于中国全面放开国内市场,其影响力将远超法郎和英镑。

    按照计划,巴黎峰会后,毛公将顺道访问南斯拉夫、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回程还要访问缅甸和暹罗,俞鸿钧将各项事情交给顾维钧和何凤山后,踏上了返回中国的飞机,他将回国接管内政部,这个拥有警察管辖权的核心机构。

    巴黎峰会影响巨大,法国北部的比利时有些坐不住了,只是碍于美国压力,不敢触霉头,不过他们的驻法大使已经和法国外交部私下联系,探讨压力过后,比利时加入自由贸易圈的可能性。

    而南美洲一些国家,也蠢蠢欲动,纷纷通过原来的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递出橄榄枝,想通过这两国向中国表达善意。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忽视的力量,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声音大了起来。

    只是这联合国基本是美国把控,中美之间,虽然就日本问题达成协定,并且美国也提出承认中国,互派大使,但却没了下文,这都源于巴黎峰会期间,中美因九州,再一次关系紧张起来。

    九州的问题,和中美日达成协定,九州换琉球而引发的,局势变化,占领军撤离,九州肯定会有动荡,中美日都预料到这种情况发生,因此,移交工作并不是张自忠已经不存在的海外军区先撤离,而是日本政府派人先进入,琉球日本人迁移九州,同时,包括长崎、佐世保在内的各地中国工人撤离,最后才是军队撤离。

    对于九州很多日本人来说,世道变得太快了,前段时间,还有流言说九州会成为中国一个省,可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立刻就爆出中美日达成协定,九州归还日本。

    两年的占领期,不足以改变九州大多数日本人的思想,他们其实很怕变为中国一个省,这有可能意味着他们将成为中国的下等人,但真的重回日本怀抱时,很多人一下子迷茫了。

    混乱开始产生,中美日三方都没想到九州的动荡非常大,首先,进入九州准备移交和接管的日本人就有问题,他们看待九州日本人如同看待叛徒一样,话语中透露着侮辱和不信任,尤其是对那些和中国人联姻的日本人家庭。

    其次,是已经在各县建立自治的那些日本官员,日本政府接管九州,并未明确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未来一下子变得不确定,按照进入九州的日本官员态度来看,他们能顺利过关就不错了,至于继续他们的自治管理,恐怕是天方夜谭。

    真正给临时政府带领巨大麻烦的事情还是曾经一度的缓和政策,允许日本人和中国人结婚,导致了这些人的一个强烈诉求,处于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很多家庭希望能够离开九州,前往中国,意思就是,想一家人都离开。

    除了因为婚姻想离开的外,在各工厂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