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822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822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人口众多,在亚洲国土面积也仅次于中国,如果成为牵制中国的力量,将会给莫斯科带来非常大的助力,这一次,斯大林想得很清楚,越南要控制他,而印度,则是支持他,不干涉他的内政,只要他反对中国就行,换句话说,要让印度自己决定很牛,主动和中国对抗。

    莫斯科的想法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印之间,有领土问题,中英关系缓和之后,英国已经同意放弃麦克马洪线的主张,如此,印度将损失大量国土,这种领土矛盾,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越南,越南不但北部损失领土,海域也是一样,法国和中国签署的边界协定,明显不利于越南。

    各种问题交织之下,加上苏联暗地里支持,印度问题真是让英国焦头烂额,而美国为对抗中法英的自由贸易圈,为避免中国的手伸入北欧和南美,注意力也在建立美洲和北欧的环大西洋贸易圈上,对伊朗的关注度也就下降了。

    一月十日,伊朗照会中国驻伊朗大使馆,说索希利首相意图访问张垣,消息传到张垣,陈老总立刻就知道,伊朗的意图,不过伊朗也是个火药桶,美英苏在伊朗的争夺相当复杂。

    当然,哪怕知道对方有意图,外交部也不可能直接就拒绝,尤其是未受到邀请,就主动提出访问中国的建交国元首,和毛公、周公,赵子赟等人会商后,外交部通过驻伊朗大使馆,正式向索希利提出,邀请他访问中国。

    一月十六日,索希利抵达张垣,如此迅速,也体现出伊朗人的急切心态,周公和赵子赟一同出席了和索希利的会谈。

    在外交事务打开局面之后,外交部最头痛的就是对各国情况的不了解,尤其像伊朗这样以前很没有过交流的国家,此时周公和赵子赟手头上只有可怜的不到十页纸的伊朗背景材料。

    伊朗和美英苏都有相当大的瓜葛,这还是源于二战,美英支援苏联建立的黄金通道所造成的后遗症,此外,伊朗这个国家也相当复杂,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交织在一起,国内势力也各有依托。

    如果有可能,赵子赟是不愿意介入伊朗这样复杂的国家,但这也是挑战,中东的突破口,有可能就在伊朗上。

    客套话说了一同,相互也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吹捧,见双方有些热了,索希利才渐渐将话题引入正题,他先是介绍了伊朗国内一些复杂的情况,然后试探的提出中国投资伊朗石油的可能性。

    “索希利首相,关于投资,贵国有何想法?”周公问道。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先期投资,开采石油,我们用石油来偿还中国的投资”随着索希利的叙述,周公和赵子赟都明白了伊朗想做什么,其实索希利是想说加入自由贸易圈,并获得亚欧基础投资银行的贷款,偿还方式则是石油。

    索希利不清楚周公和赵子赟是否清楚他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英美,包括苏联,和伊朗谈及石油时,无一例外都要开采权,他提出中国投资,绝口不提开采权,其目的就是告诉中国,伊朗想要贷款。

    “如果伊朗想通过亚欧基础投资银行获得贷款,伊朗首先得成为巴黎协定国之一。

    ”周公也没绕弯子,直接说出了关键之处。

    “伊朗可以提出申请”索希利急忙说道。

    “但我国认为现阶段不妥。”周公立刻浇了凉水:“伊朗当前局势很复杂,加入自由贸易圈,并不见得有利。”

    何为复杂,索希利知道周公要表达的意思,他有些失望,但周公说的是有道理的,美国人对国内有很大影响,如果加入自由贸易圈,美国暗地里反对,那么国内将会产生很大的纠纷。

    赵子赟一直听着,此时他提出休息一刻,在与周公细细说了很久,会谈才重新开始,索希利不知道对方休会这么长,是有什么变故。

    “索希利首相,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中国直接投资伊朗,你会接受吗?”说话的是赵子赟,索希利有些诧异的看着他,不知道他这句话是表达什么含义。

    “赵总理的意思是中国直接借款给伊朗吗?”

    “不是,是中国通过海外石油公司进行投资。”

    闻言,索希利心中一紧,这和英美公司如出一辙,他正想回绝,转念一想问道:“这种投资有没有附加条件?”

    “有。”

    见索希利色变,赵子赟继续道:“索希利首相,不妨听听我说的条件再做决定如何?”

    索希利默认了。

    “首先,我方要求伊朗要成了一个国有石油公司,然后和我方合资,成立一个中伊联合石油开发公司,伊朗公司以开采权和资源入股,占百分之六十,我方出钱,设备和技术,占百分之四十股份。”

    听完翻译的话,索希利惊讶的看着赵子赟,这太不可思议了,控股的是伊朗,不用出钱,开采权还是伊朗的。

    “赵总理,我不太理解。”

    赵子赟笑了笑:“索希利首相,这只是我的第一个附加条件,第二个是,开采的石油五年内全部供应中国,采用一个固定价格,我需要收回投资,这一点,请首相先生理解。”

    索希利点点头:“这个可以接受。”

    “第三点,联合石油开发公司头十年利润的百分之三十,要交由我方,用于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

    索希利有些晕了,见他不明白,赵子赟解释道:“石油开采,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运输,我想,伊朗现在是没有这些条件的,因此,我方准备先垫付,修建道路、机场等设施,同时,为确保开采工作顺利进行,我方还要建立相应的学校,医院等等,这些垫付的投入,要用开发公司的利润来偿还,首相先生,这些可以进行审核和监管,我方保证不会多拿一分额外的钱,否则,等伊朗完善这些基础设施,恐怕要很多年。”

    听到着,索希利明白了,中方垫付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加快速度外,恐怕还有不相信伊朗方面的含义,怕伊朗到时候额外要钱。

    思考片刻,索希利说道:“这一点也可以接受。”

    “最后一点,我希望伊朗能够提供油田所在区域十万亩的可耕种土地,同时,允许中国公司在伊朗开设其他一些工厂。”

    索希利又不明白了,“赵总理要耕地做什么?”

    “首相先生,从建设公路到石油开采,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和伊朗的饮食习惯不同,需要耕地就近生产一些农作物,当然,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伊朗的,希望伊朗方面给予十年的免地租,十年之后再行商议,如果伊朗人民愿意参与耕种,我们可以支付费用”

    听了半天,索希利觉得赵子赟有些小题大做,可土地所有权属于伊朗,免租也不过十年,看不出有什么企图,他思考片刻,也同意了。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

第1205章 后院起火()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直到很多年后,索希利才明白过来,赵子赟实在太聪明太狡猾了,国外投资,最怕的是政权不稳和当地民众抵制,赵子赟通过组建合资公司,低价石油抵扣,就在很短时间拿回了投资,哪怕后续政权变更,损失也有限,何况伊朗的这个公司不是私人的,是国有的,任何人上台,都会想办法延续合作。

    先期垫付是个幌子,其目的,是代替伊朗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钱最终还是伊朗政府出了,可名声是中国的,很多人只记得中国人还未开采石油,就先修路,建学校医院,而这个学校,不但解决了当地儿童的教育,还带有培训,以培训技术和学中国话为由头,让当地人和中国的关系比和伊朗政府还好。

    至于那所谓的十万亩耕地,从一开始,就和赵子赟说的毫无关系,完全就是扶持当地农业,用伊朗的地,改善当地人生活,由此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导致在当地,中国人说话比伊朗政府官员还管用。

    不过索希利并未就此指责过中国,相反还极力主张和中国加深关系,因为伊朗获得的也非常多,这是一个双赢的计谋。

    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中方出资一亿一千万中国元,包括设备,技术附送,开发伊朗南阿扎德干油田,作为联合石油开发公司部分的钱,为七千万,其余四千万,是预先提取的合资公司十年百分之三十利润,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到海港的道路和输油管外,还包括油田到德黑兰的公路,及一些乡村道路。

    虽然没有达到来时的意图,但索希利也是满载而归,他和中方达成秘密协定,双方自由贸易,伊朗可以通过中国,来间接和贸易圈其他国家进行交易,如果合资公司顺利成立,一段时间后,伊朗便可顺理成章的加入自由贸易圈。

    除此之外,索希利还得到中国的三十六架飞鹰2和四十八架天火,以及一批步兵武器弹药,不用他先出钱,也是用石油冲抵,这些装备,将会和石油开采设备一起运抵伊朗。

    成功把伊朗拖下水,周公感叹赵子赟有些想法真的超乎想象,他把这种外交方式称为非正式边缘外交,作为案例交由外交部学习,要求外交工作要把握机会,从对方的薄弱点入手,而且要兼顾国家利益,不能做冤大头。

    至于赵子赟痴迷中东石油的问题,已经在中英合作开发科威特油田时,就在内部统一了思想,此时国内已经找到了东北和华北的油田,理论上,中国石油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可赵子赟的理论说服了大家,他认为石油、矿石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哪怕能够自给自足,也要先用国外的,国内资源,第一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第二是作为平衡弥补用,在国外进口有问题,或者价格涨幅过大时,才能增加产量。

    他这套理论,让主管资源矿产的那木海扎布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加深刻理解了他这个部的作用,以及赵子赟为何限制原材料出口,把矿产开发的权利放在国有控股公司手上,目的就是要进行国家监管。

    由此,他也理解了为何赵子赟认为耕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确保高产良田,低产田改造成为森林,粮食基本够就行,差点也问题不大,韩国、暹罗、缅甸都是中国粮食主要的进口国,只要确保储备能维持一年,哪怕世界发生新的变化或者战争,中国都可以立刻扩大耕地,不会影响粮食安全。对于实业部来说,出口机器、轻工产品,肯定比出口粮食这些东西合算。

    印度终于成了麻烦,英国实在无力维持对印度的控制,只能放弃,恼羞成怒的伦敦根据以前的一些协议,硬是肢解了印度,产生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国家,还未独立,已经准备出任印度首任总理的尼赫鲁就提出印度和中国的领土问题,不承认英国在中英战争后就印度和西藏边界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废除麦克马洪线,重新回到传统习惯线的边界划分,只承认麦克马洪线是中印边界线。

    这个消息让临时政府上下大为光火,周公还准备等印度独立后,考虑和印度主动建交的事情,毕竟两国历史上有不少往来,也没有原则上的冲突。

    赵子赟也没想到印度这就跳了出来,他有些后悔当初中英谈判时,没有考虑这种遗留问题,毛公倒是很坦然,说当初局势那样,不干涉英国在印度殖民地,没什么不妥的,印度要拿边界做文章,以前怎么做都是一样的。

    其实就算中英签署了备忘录,在中印习惯线和麦克马洪线之间,中国也没有立刻宣示主权,一来西藏解决的比较晚,二来青藏高原确实是让人生畏的,国防军也没有能力短期内控制如此长的真空地带。

    不过,也有人对印度这个声音叫好,那就是内政部的俞鸿钧,南藏和西藏最让他头痛的就是宗教势力,从稳定南藏、西藏的角度,****大师建议慢慢化解,暂时不要驻军南藏、西藏,以免引起恐慌,不过从后续的情况看,虽然****大师化解不少,但西藏只要没有军队驻扎,总有人会有幻想,这次印度一番言论,让让俞鸿钧看到了西南军区立刻入藏的好时机。

    俞鸿钧立刻和彭老总会商,双方一拍即合,西南军区王铭章第二十七师,李天佑第三十师立刻从四川进入西藏拉萨和日喀则,方叔洪第三十四师进入南藏昌都地区,并派出先头部队,靠近麦克马洪线,随时准备进入真空地带。

    伦敦为此照会中国,对印度出现的问题表示歉意,提出会敦促巴基斯坦自治政府与中国积极协商边界问题,这意思是,至少英国还对巴基斯坦有影响,可减轻中国面临的难题。

    现阶段临时政府和印度还没办法解决边界问题,得等尼赫鲁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再看其态度而定,相比之下,越南烧起的火有些大,临时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越南问题。

    和法国构建了大国关系,必定会影响到越南,在寻求****支持无果之后,越共转而寻求苏联的支援,可以说,越南是赵子赟力主和英法和解之后必然造成的**产物。

    从世界格局来看,二战之后,西方列强殖民地独立浪潮是必然出现的,英法对殖民地的执着,以及政策上不像美国那样灵活和温和,殖民地反抗他们的统治是很正常的,能够和平解决缅甸,已经是临时政府最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东南亚各英法殖民地不都愿意学缅甸,中国能够压制老挝、柬埔寨,并压制马来亚华人,但不能压制越南。

    越盟和法国之间的战争从法国重返越南之后就未平息过,和历史不同的是,越盟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共为主导的,应该说,中国国内的形势剧变,直接导致了越南历史出现较大偏差。

    法国重返越南的速度也因中国的支持而比历史更为迅速,在二战结束时,越盟只控制了越南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并在法国的压迫下,放弃了一些要地,形成了法国控制区和越盟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