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834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834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木海扎布不仅仅是要绘制出整个中华版图,行政区图是最简单的,他需要绘制的,还有山川河流地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道路交通图、农业区划等等几十份地图,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与周边国家达成的协议,把一个个界碑,打在中华大地山水之间,可以说,为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那木海扎布可谓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军方直升机随便调动。

    曾经有人认为,那木海扎布做的这些工作,完全是赵子赟全力支持的结果,有帮兄弟的意思,不过几十年后,很多人才慢慢懂得,成立国土资源部并不是赵子赟的心血来潮,而是一个足以让后世人目瞪口呆的朝前举动,光打下界碑这一件事,就杀灭了有可能的所有领土纷争。

    更不要说农业区划,对非常注重粮食生产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周公仅凭文字汇报,就做了全力支持的批示。

    进入十月,民政部对外宣布,在正式建国前,终于完成了一件事关全体国人的大事,全国民众身份登记完毕,将在年底统一发放最新的身份识别卡。根据民政部公布的资料看,全部登记人口为五亿三千万,一度广为流传的四万万同胞变成了五万万,此数据赵子赟都有些惊讶。

    人口超过五亿,除了战争死亡人数比历史上少以外,外蒙回归,一些边界不清的地区以往没有进行统计是一个因素,而大量的回国潮则是另一个因素,光美国回来的人,四八年就达到六十多万人。

    民众感兴趣的是民政部的报告中,还提及了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数量,已加入或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总数居然高达一百三十万之多,报告虽然没有分类,不过民众还是能够猜到,其大头恐怕是日本人。

    确实,临时政府上下也是看了民政部更深层次的报告后,才惊讶的发现,自己国家内居然有九十多万的日本人,好在这些日本人多数都已经改用中国名字,外出也不会引起注意。

    占第二位的是韩国人,这些人是在韩国建国之后,并未返回去滞留的人,也由此算是获得了中国国籍,第三位的是俄罗斯人,有四万多,除了本就是苏联建立时逃到中国的白俄及其后人外,还有一些,是死活不肯回去的俘虏,本次统计时,也只能先计入在内。

    第四位的是德国人,看了报告,赵子赟才知道罗尔夫一共给他弄回来了多少人,足足有三万多,都是精通技术的工匠、工程师,在各国有控股集团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其余的乱七八糟,那里的都有,什么南美阿根廷、巴西,甚至是非洲黑人都有,听了民政部关于这些人的调查汇报后,众人才明白,这与香港顺利交接有很大关系,部分英国人加入了中国国籍,由此,一些跟着这些英国人的仆人、佣人或者是帮工的,也顺带提出了申请。

    有了民政部这个人口数字,临时国民议会也开始高度重视赵子赟的几份考察报告,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国家安定,人口将会在未来十年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基数实在太大了,哪怕是百分之十的出生率,都意味着每年要增加五百多万的人口。

    教育要跟得上,就业也要跟得上,还有住房,临时国民议会开始认真讨论赵子赟提出的全面征信制度,如果民众失去诚信,那么不公平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大基数人口下,要想扭转将会非常困难。

    赵子赟的考察报告中有一份是关于诚信制度的,其起因来自于实业,在当下中国,实业有生产型和经营型两种,国有控股和大一些的民营管理都比较规范,也注重公司对外的形象。但民间依然还有大量的作坊存在,赵子赟在考察山西、河北诸省时,就发现一个问题。

    对于作坊主来说,作坊的全年收益,也就是他自己的收益,因此,作坊主年底时要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财政厅、局下属征税机关会进行核查,按年度征税,已经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方式,考虑到作坊主一年内有可能某个月亏损,总之,这种征收和核查,都基于征税机关对行业的掌握和作坊主自己提供的材料。

    不管是生产型还是经营型,其成本最不可控的便是人力成本,有些作坊主就从中看到机会,通过虚假的用工合同,增大人力成本,从而减少征税额度,如果不是一些作坊主过于心黑,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盈利,这种手段,其实很难防范。

    税务机关不是傻子,哪有什么作坊一年不赚钱,还继续经营,保留大量用工?这调查下来,情况很清楚了,可税务机关却没办法,因为作坊主的虚假合同,是有真实的工人存在的,也就是说,一些人也配合作坊主,签订这种虚假合同,从中得到作坊主的一些好处。

    赵子赟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组织人手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国有控股公司检查严格,也有工会,这种事情不敢乱来,可能多少也有花的不是自己的钱的味道。而民营公司,也是有这种现象的,更为突出的,很多有超面积住宅的大户人家,从中学到方法,采取虚假租赁合同,造成大量房屋出租,从而逃避浪费税。

    查处的难度是有民众配合签署这样的虚假合同,从中牟利,在太原,一个虚假合同,配合签署的人可获得每月五元的收益,白来的,这已经形成市场价格,有一些人从事中间商工作,为需要虚假合同的人服务。

    应该说,整个过程中,合同其实是真的,只是事情是假的,没有相关的法律和规定来惩处,为此,赵子赟思考良久,在陈娇儿的建议下,提出了这个诚信制度。

    总的来说,这个诚信制度并不仅仅针对发现的问题,而是针对整个社会,它是一个个人行为的记录档案,并无直接惩处的东西,这也是临时国民议会一开始没有太重视的原因。

第1223章 民主制度?() 
按照赵子赟考察报告提出的建议,是要立法建立诚信制度,任何个人违规行为,包括违反治安规定等,经过查实后,将记录在案,比如签署虚假合同的双方,行为都将记录在案,这些违规行为,将划分不同的标准线,不同的标准线,对应着不同的限制,比如作坊主诚信太低,会上黑名单,今后扩大经营,很难获得政府提供的生产土地或者租赁统一建造的经营场所,而个人诚信太低,首先政府机关和国有控股公司就不会招聘这样的人,政府经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也不会租给这些人居住。

    严重的后果,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就医等公共服务上,这样,无诚信的人,可能到最后,会在这个社会寸步难行。

    大人口基数下,太多人不诚信,这个社会将会失控,临时国民议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赵子赟的各项考察报告重视度提高,很快,个人征信制度草案就形成了,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文件,要想实施,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也让最终的主管部门,民政部的压力倍增。

    这份草案,在周公案头放了很久,他已经做了批示,放在自己桌上,只是提醒自己,很多小事,其实并不小,赵子赟在很多看似小的地方,给予他极大的弥补,虽说在不少大事上,赵子赟都选择了不插手的态度,有些偷懒的嫌疑,不过周公仍然认为,作为搭档,赵子赟是他最有力的助力。

    事情多,时间过得飞快,眼见着四八年就要过去了,周公一边安排各部扫尾迁来长安,一边告诉赵子赟,你该过来了。

    躲是躲不掉的,在和党内元老几番沟通,有些无望的赵子赟只得打起精神,一家人搬往长安城,陈娇儿将房门钥匙交给大姐和宋思雨时,神情有些黯然,虽说距离不远,可她知道,今后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莹儿还好,太小,不懂得分离的痛苦,瑞儿则哭得一塌糊涂,拉着宋思雨的手,问娘为何不跟她们一起走,她说她以后会乖乖听话,好好读书,只要宋思雨陪着她。

    强压心情的宋思雨此时再也绷不住,反身跑回屋子里放声大哭,在一起时间太久了,她对赵子赟的感情也绝大多数都到了莹儿、瑞儿身上,今日一别,再无这样一起生活的机会。

    虽然没有对外通告,可张恒很多民众都通过一些渠道,知道赵子赟一家人即将离开此地,知道他是去首都,去管理这个国家,并不是永久的离开,可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有赵子赟和陈娇儿的张垣城,一种难以言表的忧伤,在张垣城上空弥漫。

    车子到了南大街,已经是人满为患,无数民众静静矗立在街头,看到此场景,陈娇儿眼圈红了,“二哥,咱们走着去机场可好?”

    赵子赟也有些心里难受,他一生的辉煌,都在这里,闻言,轻轻点点头,二人推门下车,相互牵着手,朝大境门走去。

    久违的一幕,街边民众并未骚动,只是朝他们挥手,不知谁起了头,悠扬的歌声在街上回荡:“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赵子赟和陈娇儿愣了下,随即将自己的声音合了进去,一路唱,一路缓步前行。

    这段路,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当飞机腾空离地时,赵子赟道:“多绕几圈,我想看看”

    最新型的四发螺旋桨客机,红旗一号低空盘旋在张垣城上空,赐儿山、太平山、大清河、上下堡、北方大学尽收眼底,城中民众也不管天上是否看得见,拼命的挥舞着手臂,也不知盘旋了多少圈,红旗一号才慢慢消失在西方天空。

    生活还将继续,张垣从这一刻,退出历史舞台,但赵子赟已经给这座城市打下深深的烙印,这里的人严格执行着他所有的规定,并将这些规定,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延续下去,从这里出去的人,哪怕在海外,都恪守着信仰和道德,张垣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比张垣,长安迎来了自汉唐以来,又一个辉煌盛世,赵子赟抵达,意味着中华新首都将正式成为世界的中心之一,为迎接这位世人公认的英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选择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滚动播放,表达着首都人民的喜悦。

    这是一个巧合,但这种巧合有着必然性,民众渴望新中华带给他们一个美丽的家园,他们希望,创造察哈尔奇迹的赵子赟,能够将草原这个家,拓展到整个神州大地。

    毛公、周公、孙夫人等都到首都新机场迎接,让赵子赟有些许的惶恐,而毛公也首次破例在主席府摆下宴席,为他一家人接风。在周公的热情下,这一夜,赵子赟醉了,醉倒在首都的怀抱之中。

    第二天一早,头痛欲裂的赵子赟被陈娇儿叫起,说周公来了,急忙洗漱,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周公已经喝下一杯茶水。

    “周公,见笑了”

    “不碍事,我特意来看看你,昨晚你确实喝多了。”周公笑道。

    “我酒量远不及周公。。”赵子赟摇摇头。

    等他坐定,喝上陈娇儿端了的茶水,周公道:“住这里还习惯吧?”

    赵子赟四周打量了一番,这屋子分上下两层,下层正面是客厅,左右是书房和饭厅,后方则有一条过道相隔,其后是一些辅助房间,楼上分成四个卧室区,也有一间书房。

    “不瞒周公,我还没来得急仔细瞧瞧这地方,习惯不习惯不好说。”

    周公笑了起来,他也是客套话,一般人不管习惯与否,都会先给个肯定的回答。

    放下茶杯,赵子赟道:“周公找我有事吧?”

    摆了摆手,周公说道:“没什么事情,我来就是告诉你一声,这几****不必去办公室,在家休息几天,如果有紧急文件,办公厅会给你送过来。”

    “这”

    “你离开张垣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子赟,调整下心情,多陪陪娇儿她们”

    赵子赟欠身道:“那就多谢周公了。”

    在行政区,哪怕保卫到位,也是不能随意外出的,赵子赟确实在家里陪着妻子女儿,陈娇儿反倒比他事情多些,要熟悉周边环境,要带瑞儿去办理入学手续,莹儿本也可以送幼儿园,只是陈娇儿舍不得,赵子赟也怕她在家寂寞,同意莹儿在家。

    办公厅倒是没送什么紧急文件过来,想必周公都独自担待了,倒是一些情况材料送来不少,赵子赟也没读书的习惯,也就把这些材料用于化解内心的一些无聊。

    明年即将举行建国前的正式选举,国民议会是要率先成立的,从送来的材料中,赵子赟了解了国民议会的构成,其框架基本不变,席位采取三等分,总席位为九百九十席,另有十个候补席位,共计一千整数。

    国共两方各三百三,其他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三百三,议员产生有些复杂,分直选产生和地方议会间接产生两种,这主要考虑议员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只来自于地方。

    直选产生议员在国共两党,属于党内选举,占议员总数的一半,另一半,来自地方议会,也就是说,有一百六十五名议员,兼任地方议会议员。其余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则全部间接产生,来自于地方议会。

    除了大选和重大事件,正副议长召集全体议员会议外,国民议会日常只有一半的议员在岗,包括两大政党内部直选的一半议员和地方议会推荐的一半其余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剩下一半议员,日常工作是在地方议会的。

    这种方式的目的,一是减少在首都议员的数量,也直接减少了开支,二是国会议员和地方议会议员之间可以有联系,能够更为有效的反映地区差异。当然,在地方议会兼任的议员,只享受一份薪水。

    对于无党派人士,是有一些影响的,也许很难在地方议会中获得推荐,成为国民议员,不过这也是制定这个办法的一个初衷,尽可能避免小党派的泛滥,减少无党派人士的数量。

    同样,对于国府领导人及各部负责人的候选人来说,国共两党都是党内竞争提出,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有些不同,有意竞争的,需要在国民议会获得三分之一议员的个人连署,才能获得竞争资格,如果竞争领导人或者各部负责人的,只有一人,那么他将自动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