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86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86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全省角度,赵子梧自然没办法像在阳高、多伦一样迅速做出决定,他听从了王颂的建议,先进行全省的摸底,派出口内口外两个工作组,先把各县的情况摸清楚,在这之前,一切人员、制度照旧不变。

    按照国府的设置,察哈尔省包括口内十县,口外六县加上左翼四旗和四牧群,顺带还有带沾不沾的锡林郭勒盟,看地图,察哈尔几乎五分之四的辖区都是蒙区,老蒋若不是看到这一点断然不会如此爽快的将一个省主席给了赵子梧,身为北平军分会主席的张学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放任赵子梧在察哈尔瞎折腾,只要赵子梧顺利归还赤峰,他都懒得理他,来不来北平开会,随他!

    别看几位活佛和赵子梧关系不错,几个总管也诚心合作,要真以为蒙事在他手里就很容易摆平,那就大错特错了,什么德王、云王、索王之流凭借多年的经验就知道收心其实没那么容易,不然当初也不会放任赵子梧在多伦折腾。

    相比之下,赵子梧算是好的了,至少察哈尔八旗中明面上支持他的也有五六个旗,唯一有些尴尬的是右翼四旗名义上可是归属绥远的,好在此时李服膺也不会为几个旗和他闹什么管辖权,可四位总管总是觉得别扭,来张家口有些不伦不类的。

    四牧群中除了商都牧群和赵子梧走得近些,其余三个牧群还是老样子,随你怎么说,就是不配合。

    已经算是察哈尔本省的旗都还有些搞不定,更别说在蒙古王公贵族手里控制的锡盟、乌盟这些地方了。

    赵子梧没好办法,同样,他的老师王颂也没好办法,在蒙民中,那些王公还是一种威严的所在,赵子梧这边**再大,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头领。

    在多伦,一种奇怪的现象让陈淑珍等人百思不得其解,自从多伦县府名下的土地以蒙民为主分配使用后,从察哈尔右翼四旗迁徙而来的骑兵师家属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家家户户养羊几百头,随后左翼四旗中因枯源、多伦、宝昌等地设县、放垦而失去牧场的蒙民也陆续有一部分来这里租用牧场,甚至的人家干脆放弃了放牧,学汉人进行耕种。

    有多伦的刻意扶持,这些蒙民的生活不说好得不得了,和以往相比也是天上地下,右翼四旗并没有因为失去大批子民而变得荒芜,前几年的放垦让他们牧场大幅缩水,如今人少了不少,牧场还是那么多,加上阳高的支持,家家户户又开始兴旺起来。

    本以为有着示范效应,多伦周边的盟旗内的蒙民会动心,也来多伦试试,没想到寥寥无几,前前后后也不过十几户,那些蒙民最多是会来多伦用牛羊等牲畜换些物资,看着多伦蒙民生活好,羡慕归羡慕,就是不动心,宁愿回去过着清苦生活。

    陈淑珍不由得感叹蒙古王公贵族势力的强大,她相信这些蒙民不肯来更多的是有顾虑。

    **不成按理说也没什么,偏偏这事还引起了不小的纠纷,先是锡盟,然后是乌盟,走马灯似的来张家口折腾,说察哈尔八旗肆意放牧,造成整个内蒙的牛羊牲畜、皮、毛等价格大幅度下滑,很多商人来多伦采购就算了事,再也不深入蒙区,造成锡盟、乌盟的大幅度动荡。

    理由看似充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赵子梧早已了解到锡盟各旗扎萨克对前往多伦交易的产品加征了赋税,蒙民如果来多伦交易,亏得更多,他隐隐看到一张阴霾的脸藏在背后。

    “赵主席,这事你到底怎么答复?”锡林郭勒盟驻张家口办事处长补英**有些气势汹汹的问道。

    赵子梧恨不得伸手给这个无赖一个耳光,今天一早,补英**就来到都统府的省府找他,这补英**不但是办事处的处长,也是省府委员德王在张家口的代言人,赵子梧不得不和他见面,没料到这厮一来就要赵子梧关闭多伦和察哈尔几个旗合作的盐池。

    这当真是八竿子打不着,生意上的事关省府屁事?赵子梧确实不知道饲养牛羊这事,德王还不屑大动干戈,但盐就不同了,锡盟德王府最大的收入来源,多伦和正蓝、镶白合作开发盐池,倒是踹在了德王的胸口上,这半年多来,锡盟的盐销量大减,德王第一次感受到多伦强大的经济压力。

    没钱,他这个副盟长,堂堂和硕杜棱亲王就没得玩了,这不,他一声令下,补英**来兴师问罪了。

    “这种事你觉得是我这个省主席应该管的吗?没本事开盐矿就趁早关了!”赵子梧冷冷道。

    补英**一愣,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赵子梧会一巴掌扇回来,一般蒙古王公提出要求,就是南京政府多少也要给些让步,何况此时和自制又无关。

    “你这是要和锡盟决裂!”

    “决裂?你是不是糊涂了?”赵子梧哈哈大笑,“锡盟什么时候归察哈尔管了?德王贵为省府委员,我可从没看他来过,老实说,若不是南京内政部有要求,锡盟关我屁事!”

    “你你”补英**有些张口结舌,随即恨恨道:“我要上报蒙藏委员会,向蒋主席告你!”

    “请便!不送!”

    出了都统府大门,补英**先去给德王发了电报,随即上车赶往北平,折腾一圈,也是毫无结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对此事也是头痛,赵子梧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他一个省主席凭什么干涉地方开不开盐矿?张学良更是避而不见,他才懒得管这档子破事。

    从蒙汉关系来说,马福祥觉得赵子梧应该考虑德王的要求,个把盐池关了何妨?可他没权利命令一个省府主席,只得向南京国府提出要求,虽然这个要求他自己都觉得荒唐。

    一边是德王,一边是赵子梧,都不是省油的灯,内政部也好,实业部也罢,都躲得远远的,也没人将这事上报老蒋,都认为屁大的盐池,算个什么事!

    要说事也不是不能解决,德王只要要求赵子梧收购他的盐,赵子梧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偏偏补英**一来就把双方都逼上绝路,德王是不可能低下高贵的头的,他发誓要给赵子梧点颜色看看。

    和其余几个旗扎萨克私下商议后,德王以自己的亲信带队,搜刮了一些当地狠角色,以土匪的身份开始在乌盟、锡盟与察哈尔的边界上袭击商人,接着便进入察哈尔右翼四旗进行抢掠,在察哈尔本省内,这些人倒是不敢靠多伦太近,只是频繁到与多伦有合作的商都牧场,各地急报如雪花般飞到张家口,弄得赵子梧火不是一般的大。

    明知是德王玩的把戏,赵子梧还没辙,对方是不可能承认此事的,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服膺进入绥远后,自然不会像赵子梧那样玩什么细水长流的事,蒙区最多的便是土地,从以前的绥远都统到后来的省主席,那个不把放垦放在首位,他也有模有样的学,这下好了,乌盟盟长云端旺楚克一边和他合作放垦,收获大笔利益,一边向蒙藏委员会告状,说绥远放垦极大的损害了蒙民们的利益,并毫不掩饰的提出这是赵子梧的问题,在锡盟之后,乌盟各旗和察哈尔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外部不稳,已经让赵子梧烦躁不已,偏偏察哈尔内部也是起火,京汉实业公司、宝丰公司、化裕公司这些早年在察哈尔地界招垦进入的公司自赵子梧主政察哈尔后,感觉到有利可图了,纷纷卷土重来,私下里和察哈尔八旗内有些人勾结,私自放垦蒙地,以获取巨额利润,左翼四旗和几大牧群在外来压力和内部有人挖墙脚的情况下,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蒙民怨声四起,将这一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

    内部赵子梧依然也搞不定,他没权利罢免任何一旗一群的总管,本来想拿一两家公司开刀,缓解压力,偏偏这些人都不是吃素的,早已摸清楚赵子梧和孔家的关系,几个大公司都拉他的准岳父孔祥富入伙,扯起大旗来,这位准岳父眼中自然只有钱,准女婿主政察哈尔,正是他放手大干的好机会。为此他还乐颠颠的给赵子梧发电报,让赵子梧给予便利。

    这真是让人焦头烂额啊,老师没了辙,赵子梧更没辙,一时无解,他干脆丢着不管,眼下只有一门心思先将军队搞好,政事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来了。

第103章 说不出的乱() 
既然头等要事是整编三十一军,赵子梧不敢大意,这可是他最大的基础,派往三十一军的同学已经随他从南京来到察哈尔,这位名为邓明道二期学长赵子梧并没有太多印象,他在南京曾经和贺衷寒私下谈过,本来贺衷寒对这一职位非常有兴趣,只是老蒋不知为何,对他带兵很是提防,最后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邓明道。一同前来察哈尔的还不止他一人,还有赵子梧的同学曹毅,四期的喻利群,以及中央党部派来的黄一飞,按照南京方面的意思,邓明道出任新组建的二十师师长,曹毅、喻利群为其手下团长,黄一飞来此主要是组建三十一军的特别党部,并在军中开展清党运动,一番商量后,由赵子梧、黄一飞、邓明道、李肃、陈振林和张志新组成了特别党部,李肃、陈振林和张志新三人算是火线入党,特事特办。

    对于编制,邓明道提议是不是上报南京,采用新的甲等师编制,也就是两旅六团,赵子梧犹豫了几天,还是暂时不动,按新编制编来编去,人数不会增加多少,倒是弄出几个旅长、团长空缺,反而有些难办,不过邓明道提议要明确军队内部的军衔,他倒是同意了,这事他早就想实施了,明确了军长中将,参谋长和各师师长少将,团长上校这几个主要级别,其余的事他就丢给李肃和邓明道去乱,南京来的自然对这些清楚得很。

    新编制下,三十一军最缺的便是中、低级军官,赵子梧可不愿意南京趁此机会安插大量的人进来,他于是萌生了建立军事学校的想法,在河东校场那边找了个地方,将牌子挂了出去,这回邓明道倒是帮了大忙,忽悠来几个不得志的同学,然后从中央军校弄来教材,将原来独立师里有些培养基础的人轰了进去,算是开始培训,赵子梧给了李肃一个补偿,让他出任了军校的校长。

    征兵、训练,三十一军算是开始步入正轨,赵子梧不得不掉过头来应付政事,多伦的新一年那达慕大会已经由陈淑珍提交省府,这回将由察哈尔省府来主办此事,阳高之后,天镇提出了要仿照阳高开始水利工程建设,这一点让赵子梧很是为难,霸占阳高、大同就有些说不过去,天镇虽然离张家口更近,赵子梧还真没想过将它纳入名下,为此,他不得不和商震进行沟通,他却不知此时商震早有脱离山西的打算,不是自己的地盘自然不用多操心,商震很爽快的答应将天镇交给赵子梧管理,只是不好过于明确,如此一来,埋下了一个隐患。

    除了公事,还有私事,主政察哈尔,康利洋行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们和赵子梧的合作可是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到今天,罗尔夫为此也受益,正式出任了康利洋行的副总经理,就驻扎在张家口,说白了就是和赵子梧一个人做生意。

    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波及到欧洲,大量物品积压,罗尔夫心急如焚,他急需和赵子梧做几笔大生意,可赵子梧确实忙,好容易找到机会,他将赵子梧堵在了省府里。

    “赵,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不能躲着我。”

    “亲爱的罗尔夫,我真的没躲你,你看,我这一堆堆事情,生意可以慢慢谈嘛!”

    罗尔夫咬了咬牙:“赵,不能慢慢谈,我也实话实说,欧洲很不景气,我只能靠你了。”

    “美利坚那边影响到德意志了?”

    “赵,你也知道?那就好办多了,我真的需要你帮忙。”罗尔夫急道。

    “罗尔夫,现在有些麻烦,你知道我的三十一军算是南京的军队,私下里大批购买武器会引起怀疑的。”

    罗尔夫脸上划过一丝失望,他唯一指望的就是赵子梧扩军,需要大批的武器弹药,但在中国多年,他也知道现在的赵子梧已经不能为所欲为了。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其他的。”赵子梧心中有些不忍,毕竟和罗尔夫相处还是很愉快的。

    眼中冒出一缕精光,罗尔夫急忙站了起来:“是什么?”

    “我倒是有计划要建一个发电厂、一个钢铁厂,这方面康利洋行可有路子?”

    “有!有!”罗尔夫顿时失态,这些是大工程,又没有武器那些顾虑,做起来利润并不低。

    “行,那就交给你了,我本来还想从美利坚购买,看在老朋友的份上,这生意和你做。”

    “赵,你太够朋友了,你放心,我们的产品比美利坚的好,我还可以帮你培训工人。赵,你准备建多大?”

    “电厂我不太清楚,至少也要能够给整个张家口供电,要燃煤发电的,规模大些不要紧,至于钢厂。,我想怎么一年也要产个一两百万吨吧?”

    “啊?”罗尔夫吓了一跳,“赵,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你知不知道你们国家一年产多少钢铁?”

    “这个我到哪里去知道?”赵子梧奇怪。

    “我就知道你不知道!”罗尔夫语无伦次,“你们国家全部钢铁厂加起来一年也到不了一百万吨!赵,我和你是朋友,你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不管了,按这个设计,一两年不行就五年,咱们慢慢弄。”

    发达了!罗尔夫兴奋得想手舞足蹈,赵子梧笑道:“罗尔夫,先别高兴,我有要求的。”

    见罗尔夫冷静下来,赵子梧接着道:“你要想办法给我弄来配方。”

    “什么配方?”

    “做这个的钢铁配方。”赵子梧拍了拍腰间的手枪。

    罗尔夫松了口气,“赵,没问题,别说枪,就是炮的也可以。”

    他只是顺嘴一说,赵子梧可当真了,“那好,一起弄来。”

    罗尔夫顿时傻眼,“赵,我开玩笑的。”

    赵子梧也是顺口一提,他连枪都没法生产,根本没想过炮,不过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心里快速思索了下道:“罗尔夫,如果我出五万块钱,你还会说开玩笑吗?弄来就是你的,我说话算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