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传奇炮兵系统 >

第402部分

抗战之传奇炮兵系统-第402部分

小说: 抗战之传奇炮兵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伙们的应答接的很顺畅,他们也习惯了,纷纷配合地乖巧点点头。

    “快看,大哥哥好厉害呀!”

    招弟甚至还趴在车窗上,好奇地看着黎叶用无声手枪,击毙了哨卡的一、二、三……嗯、反正好多小鬼子!

    “嘿,你又不乖了,小丫头,叫你不要看的,你还真不怕啊。”

    黎叶回来便看到车窗内小丫头兴奋的小眼神,对她也是没办法。

    “不怕,我们都不怕!”

    招弟昂着头,气势很足地道:“我娘和弟弟都被鬼子打死的,我长大了也要打鬼子,给我娘和弟弟报仇!”

    “……”

    黎叶坐进吉普车内,沉默不语,摸了摸小丫头的头,轻声道:“好,我们出发吧。”

    鬼子侵略我国,其实早就有了,1932年第一淞沪战役、还有东北热河长城血战、分割东四省的耻辱、几次侵占青岛……还有更早的甲午等,都是因为满清和近时民国积弱百年,才有了鬼子全国上下到“中原”捞金的执念,鬼子大部分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持侵略华夏,为了什么,为了得到更多的战争赔偿款,历史上满满的都是这些记载。在清时,甚至战败都能得到赔偿,怎不叫鬼子上下心痒难耐?!

    侵略战争,发生在被侵略的国家的领土上,这就造成了无数家园被毁的流民,加上老蒋掘开黄河,造成的黄泛区难民增多到了极限,成年人都不能轻易地活,何况这几个懵懂年纪的孩子?

    也幸好招弟她们不是在黄泛区,境况虽好一些,不会被交换出去易子而食,但是冰天雪地里,她们六个孩子得以幸存,又从鬼子手里逃脱,这才真是叫做幸运和奇迹。

    “放心,我怎都不会丢下你们的。”

    黎叶轻柔地笑了笑,淡然地下了车。

    这次遇见的封锁力度更大些,鬼子显然已经在他前路布置好了,就等着他钻进埋伏圈。

    ……

    他没有留手,靠着抢来的三八大盖、掷弹筒、手雷、机枪等,还要加上他战斗时几乎无处不在的虚拟炮口的偷袭,一两百个鬼子,和三五百个鬼子,对于黎叶而言,只是数字而已。

    战斗在天黑前结束。

    “我们不能直接去了,前面的鬼子会越来越多,咱得绕个路……”

    黎叶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址解说给六个小伙伴听,得到他们理解和同意后,他才换了辆车况不错、马力更大的卡车,载着几个小家伙绕道而行……

    据鬼子在国内宣传粉饰,长沙二次开战(包含国府划定的第三次),旨在打开和HOLD住香江局面,华中这边可说是能进则进,吸引国…军主力的绝大部分注意力为主。这样算来,其得失成败,估计只有华中区新上任的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才会迫切关注啰?

    只要稳住香江这座港口码头跳板,顺便联手弄掉华北心腹大患“恶魔”黎叶,何乐不为?至于第11军,比起整个华北局势的改观,还有海域的全面征战,Who care?

    故而,黎叶不能让鬼子算出和盯死了他的路径和目的地,也是为了六个小家伙的安全。

491错漏百出的接头,你到底是谁() 
“黎大哥,饭好了。”

    黄秋菊已经14岁了,祖辈都在土里刨食,没有化肥农药,也没有一个姓袁的农家伟人研究丰产的杂交稻,等于是靠天吃饭,但是鬼子的入侵断绝了祖辈安宁的、尚算安稳的农耕田园生活,导致女孩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看起来就像十一、二岁的样子,身体单薄却倔强地生存下来,很令人心疼。

    她笑起来很好看,两排整齐的白牙使她很耐看,此时身穿一身厚实的军服,两条麻花辫子从帽子中露出来,搭在胸前,欢快地一起一落,和她心情一样激荡,纯真的笑声在林子外的小河边回响,欢乐的氛围很感染人。

    “黎大哥,快来,好香的大米粥。”

    招弟看见黎叶回来,欢喜地朝他招招手,她身边站着的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小男孩,两人烧火加柴,小脸上各有几只黑黑的手指印,看起来却显得不脏,很可爱。

    “来了。”

    黎叶答应一声,将枪支扔进副驾驶室,和几个小家伙挤在一起坐好,每人一个铝制饭盒,伸到锅沿上,等着秋菊给他们打饭。

    他早听父辈人硕果,旧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从这几个十岁多点的孩子身上,就很能得到鉴证。

    一盒稀饭,秋菊自制的萝卜辣酱条,一大六小吃得都很欢实。加上鬼子物资车里取出来的牛肉和鱼肉罐头,这些天,六个孩子甚至都生出“和大哥哥永远这样走下去”的偏差错觉幻想……

    “黎大哥,接下来咱们往哪儿走咧?”

    男孩子中最大的熊林华,今年13岁过点,竟陵人,比黄秋菊小半岁,也是六个孩子中长得最高大的,是六人里的武力担当,小队长的位置非他莫属。

    王小天、王小宇是两亲兄弟,黄安人,一个13岁、一个11岁,两兄弟都有些认生,性格带着乡下孩子的羞怯,不爱说话。此时眼睛紧紧地看着黎叶,一副担忧被他嫌弃抛下的样子,比年纪最小只有9岁的狗生(大名胡明峰)都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惹黎叶不高兴。

    “我们去杨洲啊,还是去找你们的黑妞姐姐,不过,我们再得绕一下,山路不好走哇。”

    黎叶抓抓头,才在后面补充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说起来,武宁县能够被国府和鬼子看中成为一处必下的要地,其地形地势确实有些奇异具象。

    地图竖着侧看,其地形如同向上飞舞的蝴蝶,大致呈不规则的菱形;地势也很特别,南九岭、北幕阜,两条高高隆起的山脉褶皱弧形环绕,逐渐向中东部凹下,构成如穴的盆地,滔滔修河由西向东居中流过,旧时当地人传言其风水神奇:中间一条河,两边夹山头,乃是一处大死大生之地。

    九岭山脉自邻县修水入境,由西向东蜿蜒于武宁的南部边界上,并向武宁腹部伸裂出六条支脉。海拔750米的吴王峰便属东南部武陵岩支脉山峰。

    吴王峰因为三国东吴霸主孙权而得名。

    此时,鬼子可不管孙氏后裔形成的大族势力,赣北都是敌占区,喜欢掘墓寻宝的鬼子们,早把这里糟踏得够呛,吴王峰赫然改建成了军营驻地,不下一个联队的兵力。

    而这,就是黎叶必须避开绕道的理由。

    高地被占,关隘被鬼子守住,想要进入杨洲,一是硬打,黎叶带着六个小家伙去打鬼子一个联队,有些不太现实;二是绕行,也是能选择这个办法。

    不过,他却不能如实相告,这六个孩子能少一点恐惧优思,就少一点,他喜欢看着他们欢乐的笑颜,他认为孩子的笑脸,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动人的美丽风景。

    黎叶远远绕开山脉,几乎兜了一个大圈,从另一侧接近了杨洲小镇。

    这个镇子,不,应该说村子适合一点,他原来在南昌会战时来过,帮助王陵基(现已调走)打下武宁时,就经过这里,当时是一路用火炮轰过去的,几乎快三年时间过去了,这里得益于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天然地理条件,被鬼子经营得不赖。人口不算多,但是看起来很密集繁忙,市集熙熙攘攘,正值下午下班买菜的人流高峰期,可说得上繁华。

    黎叶“处理”了车子,装扮一下后,在周围村子找村民买下一辆独轮推车,带上六个好奇宝宝,很快赶到了杨洲小镇。

    “等会,你们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不要说话,好么?”

    黎叶有些不放心,呃,应该说最不放心的是招弟这个大胆的熊孩子,在进镇子之前,不得不叮嘱、反复强调。

    “啊?哦,知道了,黎大哥。”

    招弟几人有些疑惑,却保持着对黎叶的无比信任,纷纷和黎叶勾手指,定下永不背叛承诺的慎重盟约。

    来到镇口,不得不再次跟民国特产——伪军打交道。

    “老总,俺们老家糟了灾,是过来找亲戚的,通融通融?您看天都快黑了,孩子们可经不得冻啊,您一看就是行善积德的好人!帮帮忙……”

    黎叶嘴里说着令他自己都倒胃口的奉承话,手里行动也不慢,塞了一大把鬼子发行的军票和打扫战场摸来的纸钞。

    “军票?这有个鸟用!”

    伪军小队长用驳壳枪顶了顶歪斜的帽檐,嘴里嚷嚷几句,挑出黎叶自己都难分真假的日币纸钞、悄然装进自己兜里,那些军票他自然会分润给手底下的人。

    “行了,还是第一次有人看出了老子积德行善的优良品行,老子就大方一回,让你们进去找亲戚。”

    伪军小队长嘎嘎一笑,满面红光地好心指点黎叶,道:“看在你这么有眼光的份上,老子得提醒你,进了镇子,要是来不及找你家亲戚,赶紧找地方歇脚,晚上可别乱跑,太君们都不会有爷们几个好说话的!知道么?”

    “知道,知道,多谢老总,多谢。”

    黎叶感激地点头哈腰,推着独轮小车,准备把六个小家伙推进小镇。

    “站住!等一下。”

    伪军小队长脚尖点地,弹了弹腿,歪着头看着黎叶,眼中满是戏谑。

    “哟,老总还有何指教?您尽管吩咐。”

    黎叶心里一紧,车上的六个小家伙抓在车板上的小手都捏的指节发白了,他有些担心六个小家伙熬不住伪军的一惊一乍、露出马脚,就不好顺利找人接头了。

    “嗯……”

    伪军小队长上下打量了黎叶和六个小家伙一番,随即才道:“记住,不管你找没找到亲戚,明天下午到队里办理良民证和通行证,知道么?”

    “是是是……一定照办。”

    黎叶弯腰鞠了鞠躬,小心问道:“您还有什么吩咐没?”

    “就这!走吧。”

    伪军小队长捏了捏兜里的厚实纸币,摆摆手,看得出心情很不错。

    他是难得发一次善心,没想到搞得黎叶和六个小家伙差点露了馅。

    “得嘞……”

    黎叶心里松了口气,回应笑脸,转身推着车,很快进了小镇……

    “呼呼呼……”

    走到人流多处,六个小家伙的呼吸声才明显增大,刚才都快吓死了。

    “鬼溜儿的,吓(he第二声)死我啰。”

    狗生是钟祥人,乡音很重,他拍着干瘦的小胸脯,脆生生的装作大人模样,有些滑稽可爱。

    “胡明峰,你最胆小。我就不怕!”

    招弟的官话是说得最好的一个,不过,此时有些吹牛皮,刚才她差点咬破了自己的嘴唇,现在还有牙印在上面。

    “呸,你刚才还直打哆嗦来着,还说不怕?”

    熊林华仗义执言,戳破小丫头的谎言。

    “哈,说得你好像没打哆嗦来着?!”

    黄秋菊赶紧站在女孩子一边,为龚招弟这个小丫头撑腰。

    “就是,就是……嘻嘻!”

    “哈哈哈……”

    “咯咯咯……”

    几个小家伙感情很好,逃过一劫后,在推车上互相取笑起来,心态真正放松下来。

    “好了,坐好了,咱们得在天黑前找到你们的黑妞姐姐,否则,咱们只能找个小旅社住下了。”

    黎叶心里嘀咕,不知道住旅社要不要良民证等身份证件,最好还是先找到那个“黑妞姐姐”为妙。

    过了两条街,便见到一处裁缝铺子,旁边连着一间成衣店,看情形是同一个老板。

    黎叶打量几个孩子,他自己也要重新拾掇一下,否则跟镇内的地下…组织的人接头见面,还真不太好说第一印象怎样。

    “咱们去换身衣服。”

    黎叶的建议,最先得到狗生胡明峰和招弟的赞同,他们俩应该从小家里条件不错,一身不太合体的衣服、还是鬼子军服改制的,他俩早就不想再穿了,别扭!

    “好啊,好啊……”

    两个最小的家伙赶紧爬下车,连蹦带跳地举手表赞。

    “呃,要不还是算了?”

    秋菊有着农家孩子的惯有节省的好品德。

    熊林华也有些迟疑,而王家兄弟俩随大溜,没有任何意见。

    “听我的,咱换身衣裳,也好给你们黑妞姐姐一个好印象,咱得有自己的精气神面貌啊。”

    黎叶笑了笑,说动了几个小家伙下车后,便将独轮小车舍弃了,领着六个孩子就进了铺子……

    一小时后,几人重新出来街上,都换了身朴素的新衣裳,同样是棉袍,样式却是民国风格独有的中山装样式;除了脖子上围的围巾,里面的毛衣、棉布背心小夹袄、脚下的棉裤、棉靴,暖和得很。

    “眼见天黑,你们现在这里吃饭,我去那个地方找找,要是有人,我在回来带你们去……”

    黎叶将六个小家伙带到餐馆,要了间包厢,给黄秋菊和熊林华二人各留下一些钱后,他先将他们换下的衣物包裹扔到窗外,随即翻身跳出窗户,来到后街上,快速跑了起来……

    半小时后,黎叶空着手回来,快速扒完孩子们给他留的一碗饭菜,带着他们结账离开。

    小家伙们都很兴奋,不过都乖巧地没有说话,一路艰难地存活下来,他们年纪小但很懂分寸。

    “黑妞姐姐!”

    到了地方,是一间书店,里面还有几个客人在买书,小家伙们进来后,客人也都结完账、拿着书离开。

    “咦?招弟,秋菊,华子,小天、小宇,狗生……我天啊,你们,你们还活着?!呜呜……”

    黑妞姐姐喜极而泣,嗯,她的确皮肤有些……不怎么白,但是相貌端庄,身材尤其不错,不弱于九宫山才“分别”的向大美女。不过,她俩一个书卷气息浓厚端庄,一个风…骚入骨十分妩媚,两样的完全不同的气质。

    “黑妞姐姐,是大哥哥送我们来找你的。”

    招弟小大人似的,用小手帮助黑妞姐姐擦去眼泪。

    “嗯?多谢你送孩子们过来……哦,对不起,忘了介绍,我是何承英,你是?”

    黑妞姐姐是真的小姐姐,她眼角的细纹看着怎都有三十许,难怪一身的熟…妇…御…姐…风…情。她看起来就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