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小书生 >

第151部分

隋唐小书生-第151部分

小说: 隋唐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学子竟然会和他们说话,还会谢谢他们,有些百姓甚至是直接给他们拿来水让他们喝。

    最关键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建造的这个公学院,以后自己的子孙也有机会在这里读书,也有机会参加科举,也有机会入朝为官,成为那人上人。

    一千两建造一座公学院,这是一般人或者是那些世家都不能理解的。

    但是皇帝李二已经下了圣旨,一座公学院的所有费用加起来就是差不多一千两,既然皇帝都已经做出决定,他们也只能按照皇帝说的做。

    等到公学院建立起来之后,只要是看到的人,都是赞不绝口,也都知道为什么要一千两了,这是绝对值了。

    五座高楼树立,一个很大的练武场,还有一个花园。

    这就是整个公学院的布局,看起来简单,但是看了藏书阁之后,人们已经看到了这座公学院的不简单。

    之后的教学楼和先生以及学生的宿舍也都算是豪华套间,特别是教书先生的宿舍,要比学生的还好一些。

    在这大唐的历史上,贞观三年,也就是629年十月,将会是大唐最为瞩目的时候,因为公学院建造完毕了。

    等到所有的公学院全部建立起来,也就是明年开春,就能够开学,正式招收学员了。

    属于寒门弟子崛起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第325章 头上一把刀() 
李二开启的玄武门事变比之历史上要早一年,所以他也是早了那么一年登上了皇位。

    两年的时间,已经让他稳固了大唐的江山,更是稳固了自己的位子。

    这也要得益于天罚这个强大的武器,如果皇室没有掌握天罚,李二肯定是要面临着内外危机,内部的争斗和外敌的压迫这两个因素,危险系数最高的就是外敌。

    突厥如果真的集结军队南下,在没有天罚的情况下,李二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能力去抵挡,自然也不敢公然内讧。

    历史上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如果不是李建成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生命,再不行动的话,就真的要死在了李建成的压迫之下。

    这才使得李二一咬牙就反了,最后还要低声下气签订了渭水联盟的不平等合约。

    打肯定是打不过的,内部的矛盾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太子李建成的一些势力还没有完全收服,这个时候,李二那里还有什么兵力和精力去抗衡突厥的大军。

    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答应给突厥好处,什么金银财宝和无数美人,直接送了过去。

    这才换取一线生机,换取中原大地的安宁。

    然而自从天罚的出现,历史完全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诡道,突厥想要南下已经是不可能了,在没有研制出来天罚,在没有完全修养好之前,是不敢再有南下的心思了。

    没有了外敌的压迫,内部的争斗就非常激烈,这也就导致玄武门事变比之历史上要早那么一年发生。

    成功登上这个位子的李二,为了当一个好皇帝,为了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就努力、努力、再努力。

    努力做一个好皇帝,时不时地就会召集官员到御书房里面议事,询问百姓的生活状况。

    可以说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李二,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当一个好皇帝,当一个能够比肩秦皇汉武的皇帝。

    直到他宣布了建立公学院,看到了长安的百姓跪在皇宫门前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不仅仅要比肩秦皇汉武,还要超越他们,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辅机,公学院建造的如何?”

    李二在早朝之后把长孙无忌留了下来,两个人一边下着围棋,一边议论朝事。

    长孙无忌回答道:“有了景国公的图纸,还有幽州的建造模式,其他几个州的公学现在也建造的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开学收徒。”

    李二执子下在了一个中意的位子,然后问道:“不知道你对于招募先生,有什么看法?”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执子走了一步,回答道:“陛下圣明,定然早已经有了定夺,微臣自然是一切按照陛下的去做。”

    李二看着长孙无忌,有一些无奈地说道:“你啊,你啊,以前你可是每一次在朕需要人帮助的时候,你都是全力以赴,每一次说出来的谋略,都深得朕心,怎么现在什么话都不说了呢?”

    长孙无忌看了棋盘一眼,回答道:“陛下是稳中求胜,走一步看十步,微臣都要输了。

    术业有专攻,微臣对于这下棋之学问,还是差了一些啊,就如那棋差一筹。”

    李二听到这话,显然心情不错,看了一下棋盘,自己好像真的要赢了,不过两个人也不是第一次下棋,李二知道长孙无忌的棋艺,也正是如此,他今日才稳中求胜,不敢大意。

    “其实云毅此人以前并无心官场,只不过苇泽关一行,在中途遭遇刺杀,他的妹妹为了救高明,差一点儿就死在了刺客的箭下,幸好在她身边的李乘风推开了她,这才救下了云雪儿。

    你是知道云毅此人,非常重感情的一个人,见到自己的妹妹差一点儿就要被刺客杀死,其内心是多么的悔恨。

    在此朕岂是还要感谢那些幕后的主使,如果不是他们逼迫,或许朕就错过了一个绝顶的人才,对于云毅的才能,对于他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朕想你也是见到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不会仙术,更不相信鬼神之说。

    朕真的觉得,他就是传承了仙人的衣钵,是真的仙人弟子,可惜,可惜啊!”

    李二的这两声可惜,只有了解李二的人知道,他的可惜是什么。

    长孙无忌跟随李二这么多年,自然也是知道,李二的这两声可惜说的是什么。

    前面一个可惜是可惜没有见到那位云毅的师傅,也就是所谓的仙人。

    第二声可惜则是因为云毅不敬鬼神,也不会仙术,所谓仙术就是长生不老之术。

    那个人不想长生不老?

    特别是坐上了皇帝宝座的皇帝,更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希望自己能够一直统治着这个天下。

    这就是人一旦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就会迷失方向,更不愿意对这个权力放手,这就是权力越大,导致人的欲*望越大的原因。

    “微臣倒是在这里恭贺陛下,获得了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大唐的福气,是陛下的福气。”

    李二对于长孙无忌的这马屁还是比较满意,那个人不喜欢别人的夸赞,就算是恭维,那也是夸赞啊,也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有点儿飘。

    “是啊,当初朕听到皇宫外的情况之时,内心就比较震撼,等到亲眼见到的时候,才知道属于大唐盛世的时代就要来了,朕有信心!”

    看着李二那闪耀着光芒的眼睛,长孙无忌就知道云毅在李二的心中所占据的地位。

    当然,这不是说李二是多么的喜欢云毅,而是说,云毅的重要性,已经李二对于云毅的看重。

    如果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哪一个做臣子的,不希望自己在皇帝的心中占据很大的地位,不想受到皇帝的看重,不想位极人臣?

    但是长孙无忌深刻的明白自己的才能,以前可能对李二有用处,有很大的用处,可能是李二最强大的帮手。

    但是现在嘛,有了家世,有了后代,有了强大的权力之后,心总是会变的。

    这一点,李二一定看出来了。

    这也是李二不会再放心的使用他的原因,长孙无忌的心中也很清楚,所以看破不说破。

    只有云毅是一个特殊,就像是李二所说,此人无野心,只想过平淡的日子,可惜,有人不愿意让他过平淡的日子,所以,这是把老虎逼急了。

    带着仇恨的老虎,绝对容易控制。

    最为关键的是,云毅的身后还有一个平阳公主,这是李二能够放心使用云毅的关键因素。

    一旦云毅真的有了异心,估计第一个动手的人,不会是陛下,而是平阳公主。

第326章 特殊的选拨() 
长孙无忌自然知道李二和云毅两个的小九九,只不过并不是具体,在云毅和李二朝堂上演的一场戏来看。

    云毅已经进入了大唐权力的中心,并且还是最中心,那个范围不是一般的大臣能够触碰到的,就算是他们这些秦王府的旧臣,或者是像有着长孙皇后这样的关系的长孙无忌,都不能触碰到。

    因为李二心中有一杆秤,他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放心用,而什么样的人需要有一个枷锁套住,然后再用。

    其原因则是因为王君廓事件,给了李二一个警钟。

    人一旦接触到了更大的权力之后,一旦有了私心,一旦他坐上了这个位子,就不得不有疑心,不得不和这些大臣树立一个屏障出来。

    历史上,李二想要重用长孙无忌,是真的看重了长孙无忌的才华,是真的不避嫌嘛?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就算是李二非常的爱长孙皇后,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看在长孙无忌真的有才能的份儿上,想要提拔长孙无忌,想要让他坐在高位。

    这样的心思也是无可厚非,只不过谁又知道,这是真,还是假?

    历史上,长孙无忌推辞,再加上长孙皇后的劝说,这才打消了皇帝李二提拔长孙无忌的念头。

    可是谁有知道,这是不是试探?

    长孙无忌深刻的知道有了王君廓的造反事件,有了下面的那些人在坐上高位,得到了权力之后,就开始变心的情况之下。

    李二已经不再完全相信秦王府的旧臣了,就算是他还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也没有得到李二的完全信任,可能也正是因为他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才会让李二对他要比对待其他大臣,要好很多。

    不然他也会沦为房玄龄等人一样,现在是一个臣子,而不是人臣或者是近臣。

    要说长孙无忌对于招募教书先生没有看法,那是假的,他心中也有关于怎么招募教书先生的一些想法,但是却并不完全。

    因为现在能够读书识字的,能够胜任这教书先生的人,只有从世家还有儒门之中挑选。

    这样一来,这公学就变成了世家和儒门之间的争斗,并且还会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他们这些新贵,就会因此而变得弱小起来,等到寒门也发展起来了,寒门的弟子多了,他们这些新贵的势力会更加的小。

    虽然他们这些人已经站在了大唐权力的中心,可是却也不过是两年的时间,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们才和李二一样,站稳了脚跟,那里有什么大的发展。

    府上可用的人才并不是很多,要是把这些人推荐给了陛下,让他们去公学院教书,肯定会让陛下有疑心,他们也不能开这个口啊。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他们就相当于是拉帮结派了,毕竟公学院出来的学生,是要参加科举,是要进入朝堂为官,和他们共处。

    最为关键的是,李二在这个时候问出来,有什么看法,那么就说明李二已经有了对策,这个对策很有可能就是云毅想出来的。

    对于云毅的那些想法还有那文采以及手艺,长孙无忌是深深的感到佩服,如果此人要是还有一颗能够混迹官场的心,那就真的是一个妖孽了。

    还好,现在的云毅看起来还是人畜无害。

    因为他亲自参与了公学院的建设,这个想法就是出自他,还和皇帝演了一出戏,这已经算是皇帝的人臣。

    一旦成为了皇帝的人臣,以后的发展也就于此了。

    李二找长孙无忌谈话,也并不仅仅是想要说这些,而是安慰长孙无忌,让他看清楚形势,知道自己的心思到底是什么样。

    这就是李二的目的,这样做,不仅仅能够让长孙无忌安心,能够很好的帮助他出谋划策,恢复以前的样子,还有一个就是为云毅扫除障碍,让他能够不受朝堂的影响。

    如果长孙无忌真的吃醋了,李二相信云毅这样的人是绝对斗不过长孙无忌。

    关键是李二不愿意见到这样的场面,一个是他的大舅子,一个是他的大姐夫,一个是跟随他很久的人,一个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人。

    这两个人对他都很重要,他不想见到这两个内斗。

    云毅并不知道李二和长孙无忌说了什么,这不是他关心的事情,因为他现在最为关心的就是关于教书先生的选拨。

    这是一个特殊的选拨,特殊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了。

    那就是在举行科举的场地里面,现在坐着一个一个的读书识字的人,年龄在二十四岁到三十四岁之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老。

    因为太小的教书先生定然不会让那些学子折服,关键是他本身受到的教育就有限,其阅历也是有限。

    而太老的教书先生,则是酸儒一个,不知道变通,其教书的方式并不适合公学。

    云毅一共出了两套试卷,一套是选择题,上面有常识问题,还有一些算数题,还有一些就是需要变通的题目,还有一些就是关于对于古文的理解已经背诵。

    至于另一套试卷的题目,就是论文题,和科举差不多,科举需要的策论,而云毅所出的和那策论差不多,只不过题目是关于大唐教育的内容,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想要看一看他们对于大唐教育的看法。

    出这样两套试卷的时候,云毅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每一天御史台的工作,都是交给了手下,让手下挑选非常重要的出来,还有的直接交给了魏征去做。

    而魏征也知道云毅的任务,也就直接接手了,让云毅能够安安心心的出试卷。

    他也想要看一看,这位被称为仙人弟子的人,所出的题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被称之为试卷的卷宗又是什么样子,很好奇。

    一场考试下来,则是有了两千张试卷,一千个人参加了考试,这其中只要是读书识字的,年龄及格的都有资格参加。

    不管是世家的人还是儒门的人,或者是长安新贵的人,又或者是寒门的人,那些因为在科举没有考过的人,都参加了。

    这是第一批,还有一批人正在等待。

    云毅不可能一个人来批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