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唐小书生 >

第57部分

隋唐小书生-第57部分

小说: 隋唐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大臣们也都知道,这是皇帝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机会。

    要说李渊讨厌党派之争,也不尽然,因为他非常的清楚自己的两个儿子的能力,特别是自己的那个二儿子的能力。

    李渊也知道裴寂是太子的人,刘文静是李二公子的人,当初,他也知道刘文静并没有造反的心思。

    但是他非常的害怕,害怕自己的两个儿子在之后,兄弟相残,所以,杀了刘文静,就是在警告李二公子,不要有着那个心思,现在,李建成就是太子,大唐不能乱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直接下圣旨,杀了刘文静,要说李渊的心中没有痛苦,那是假的,毕竟是好几年的朋友,两个人之间之间的关系,比之裴寂要好很多。

    关键是刘文静此人有才能,比之裴寂要有才能一些,当初,李家能够成为关陇世家之主,刘文静在其中可是出了不少力气。

    但是在李渊成为了皇帝之后,心思已经不一样了,他没有李二公子那种可以同甘共苦的性子,在他的认知里面,他就是皇帝,一言可定生死的人,是天下之主。

    用刘文静的死来换取大唐的安定,这是非常值得的。

    可是在后来,李渊发现自己错了,李二公子的才能非常的高,高到了让李渊自己都有了一些压力。

    特别是在平定薛举的成功之上,让李渊清楚的认识到了,没有李二公子,他大唐和其他诸侯一战的实力都没有了。

    太子李建成的性子,并不适合战场,倒是在内政之上有着不错的能力,让李渊非常的放心。

    李渊也知道太子李建成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太子的身份的原因,拉拢了一些大臣,包括裴寂。

    但是他还是想要看一看,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差距在那里,如果太子只知道拉拢朝中的大臣,而不知道外争,就落了一成,如果李二公子一心只在战场之上,那么他也就放心多了。

    只不过,事与愿违,首先出场的就是礼部尚书,躬身施礼,“陛下,天罚一事,可是事关大唐的未来,如今诸侯强大,大唐想要一胜,就必须依靠天罚这种强大的武器,有了天罚,我们大唐才能够有着绝对的实力。

    而秦王殿下,为了大唐东征西战,手中有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再加上天罚,绝对能够让诸侯闻风丧胆,没有了争霸之心。所以,微臣建议,此监丞,应该由秦王来担任,这样,一旦战争爆发,殿下也能够在外面现造天罚,节省时间。”

    礼部尚书的话说的还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如果让太子来担任监丞,到时候,制造出来天罚,还需要运输,那里发生了战斗,才能够运输到那里,可是这样一来,就是延误了战机。

    因为战斗一旦爆发,就是瞬息万变的事情,天罚需要运输,需要花时间,很有可能,等到天罚运到了,战斗已经结束了。

    礼部尚书的话刚刚说完,就有一个大臣出来了,此人是户部尚书,躬身施礼。

    “陛下,微臣以为天罚由太子监丞,在长安制造最为妥当,因为一旦在其他地方制造,不免有细作混进去,到时候,一旦让别人掌握了天罚的制造之发,将会是大唐的灾难。”

    户部尚书的话所得也有道理,秦王如果在其他的地方临时制造天罚,如果被细作混了进去,知道了天罚的制造之法,真的是大唐的灾难。

    像是这样的时刻,下面的那些站在后面的大臣更本就没有发言的机会,他们平日里面写写奏折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是在这个时候,发言说话,表达自己的立场,简直就是找死。

    这可是那些真正的大臣,表达自己的离场的时候,他们这些小虾小将就算了吧,还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文成这边已经出现了两个,之后就是武将了,武将这边,却是大部分人都支持李二公子,这就是李二公子的班子了。

    虽然都是武将,可是在这个时候,武将才是重中之重,没有他们,就没有人愿意为了大唐冲锋陷阵了。

    没有了他们,怎么在战场之上,赢那些诸侯,所以,在这个时候,武将的地位,比之文臣要高那么一点点。

    李渊觉得,自己就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朝堂就像是一个菜市场一样,争论不休,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肃静!你们像是什么样子,都是身居高位,竟然吵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

    大臣们里面低着头,表现出忏悔的样子,其实心中在想着,这可是陛下你让我们表现的啊,现在你竟然过河拆桥,说我们吵得厉害,我们也不是想要表现一下嘛,我们也不想这样好吗?你直接任命不就行了,何必这样。

    李渊也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但是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

    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二儿子,平日里一直在军营里面训练士兵,没有过多的接触内政,但是在朝中还是有着好几位大臣在支持他。

    和太子李建成相比,李渊心中真的觉得自己的二儿子,才是这个太子的最佳人选。

    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着立长不立幼的道理,他如果真的让自己的二儿子当太子,李建成肯定就不服气,朝着的一些老家伙也不会同意。

    这就是李渊的担忧,在他的心中,李二公子的确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可是他却是老二。

第118章 司天局监丞() 
李渊的一句话让大臣都沉静了下来,这个时候,该是两位当事人出面了,李建成率先站出来。

    “父皇,儿臣觉得天罚此物实在是太过重要,所以,在长安监造,之后运往战场,的确有一些麻烦,儿臣可以先行监造,之后再分发于二弟,如若二弟上了战场,也能够带着天罚,这样也省去了运送的时间,同时,也很好的起到了保密的效果,如果把天罚拿到战场去监造,到时候,难免会泄露,儿臣不是不相信二弟的能力,但是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实在是不能冒这个险啊。”

    李建成说的也不错,如果让李二公子在战场之上,随时就制造天罚,难免会有其他的诸侯,利用金钱利诱别人,知道了天罚的制造方法,到时候,大唐的最强大的武器,也就变成了别人最强大的武器了。

    李二公子没有说话,他并没有站出来,在这个时候,他已经看得清楚了,这一次,父皇可能又要像是上一次一样,毫不犹豫地就杀了刘文静。

    他有着玄策军,有着修文馆这两样最为强大的武器,那个天罚,不要也罢,在朝堂之上的争吵,他一直都在想着一个问题。

    天罚的确是一个强大的武器,而司天局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是制造天罚的地方,也是掌握天罚的地方。

    可是任命为司天局的监丞,就真的那么的重要吗?

    他李二公子是什么样的人,那可是掌握着大唐的军权的人,可以说,大唐一半的军队都是李二公子掌握着,然后就是李建成和平阳公主,之后则是李元吉。

    而天罚是要用于战场的,就像是李建成所说的,他制造出来的天罚,最后还是要给他李二公子使用,到时候,他的手中同样还是有着天罚,心中也不用惧怕。

    司天局的监丞不仅仅要负责监制天罚,同时,也要防止天罚的制造方法外流,这是最重要的。

    天罚最为大唐最为重要的武器,如果到时候,别外流了,绝对是一个重大的罪责,就算是他李建成是太子,这又能给怎么样,还不是要为此负责,那时候,他李二公子就有机会了。

    司天局的监丞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位子,可以很好的掌握着天罚,但是,这个位子同样也非常的危险。

    李二公子已经私下里询问过云毅,知道制造天罚的危险性,当然,他没有问云毅制造天罚的方法。

    这毕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武器,这个武器的制造方法,出了云毅能够知道之外,就只有皇帝才能够知道。

    就算是到时候,司天局建造起来了,到了制造天罚的时候,也都是各司其职,每个人制造其中一个,其他的人也都不知道另外一个材料到底是什么。

    这些人也都会被严密的监控,司天局也会被重兵把守,成为一个禁地,所以,想要知道天罚的制造之法,有一些困难。

    可是在李二公子看来,这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云毅和平阳公主的关系那么的好,到时候,他还是可以通过云毅的口中知道,只不过不是现在。

    他现在是秦王,并不是司天局的监丞,就算是知道了,也不能自己制造,这可是造反之罪,他才没有那么傻。

    既然有人可以承担这个风险,自己还能够拿到天罚,何必还要争夺那个本来就不会属于他的位子呢?

    “父皇,儿臣同意太子殿下的话,天罚在长安制造才是最安全的,只要儿臣需要天罚作战的时候,太子殿下能够及时提供,儿臣别无他话!”

    看到自己的二儿子妥协了,李渊心中非常的高兴,同时也有一些愧疚,自己的这个二儿子对于大唐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自己好像对于他有些残忍了。

    “好,秦王如此明智,朕很欣慰,建成,你也要向着他学习学习,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谦让一下,朕希望看到的是你们兄弟二人两个和睦相处,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到时候,何惧其他!”

    李建成低着头,施礼说了一声,“是。”

    但是他的心中却是有些憋屈,本以为自己这一次拿到天罚能够增强实力,能够渗入军中。

    但是李二公子的这一手以退为进的计谋,也是十分的成功,让他有一些眼红。

    虽然丢失了司天局监丞的位子,可是却赢得了父皇心中的一份愧疚和好感,这绝对比之司天局监丞的位子要划算多了。

    他可是非常明白自己的这位二弟在自己的父皇心中的位子,绝对要比他高多了,如果他不是因为是嫡出长子,那么这个太子的位子,绝对不会是他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的父皇对于李二公子的愧疚之心更甚,不仅仅默许了他组建玄策军,更是允许他组建修文馆,招募一些文人名士。

    这算什么?一个太子都没有那个权力,一个王爷却有了那个权力,这让李建成的心中如何不惶恐。

    所以在处理内政的时候,他非常的小心,小心再小心,十分的害怕,如果自己处理的不好,就在父皇的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给了李二公子机会。

    这也是李建成在内政之上表现的很好的原因,因为他非常小心,害怕出现了问题,害怕给别人把柄。

    司天局监丞的位子,被太子李建成拿到了,看起来,他赢了一局,可是,实际上看来,他输了。

    一个司天局的监丞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其中的保密任务,就需要他花费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处理。

    同时,还有制造天罚的问题,云毅在上交方法的时候,也上交了一个很好的保密的制造方法,但是,却也有漏洞。

    当然,最为关键的就是制造之中,会出现的危险,这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好,整个司天局就会灰飞烟灭。

    李建成可不想自己死在了司天局里面,这算是一个危险的活儿,当初在朝堂之上,不觉得什么。

    可是在见到了云毅的那些注意事项,再一细想之后,就知道了李二公子为何放弃了。

第119章 魏征劝解() 
李二公子的一手以退为进,让李建成力排众议,成为了司天局的监丞,同时,也坑了一把。

    李建成以后要为了不让天罚的制造之法泄露出去,肯定会忧心忡忡,同时,还要担心在制造的过程之中出现什么问题。

    而李二公子自己则是坐享其成,直接拿到成品的天罚,不用担心制造之法泄露的事情,也不用担心在制造的时候,会有意外发生,更不用承担责任,到时候,也可以随时利用这个事情,抓住李建成的小尾巴。

    李二公子就是李二公子,能够看清局势,在云毅那里回去之后,他的那些手下并没有回到自己的住处,而是到了李二公子的家中,开始了一个很长的会议。

    这个会议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最后的结果,便是今日的这一番谋划,作为李二公子的左膀右臂。

    房玄龄和杜如晦非常清楚的知道,李二公子能够拿到天罚的制造权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李二公子常年在外打仗,内政几乎就不属于他管理,这个天罚最好的制造之地就是在长安,其他的地方,肯定不安全,李渊也不会同意,把天罚放在了远离他的控制的地方制造。

    有着这一点还不够,还有一个就是李建成现在是太子,作为皇帝,肯定不会看到李二公子的实力越来越大,在刘文静事件上,已经看出来,李渊有着打压李二公子的心思了。

    这时候,李二公子还要强烈争取天罚,就肯定会引起李渊的不满,同时,会让李渊的心稍微想着李建成那里倾斜,一个天罚的制造权,就失去了李渊的好感,这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所以,最后房玄龄和杜如晦商量出来这个以退为进的计策,争夺肯定是要有的,不过,最后还是需要李二公子出面,主动退出,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李二公子是非常委屈的退出,是一个受害者。

    这样一来,李渊对于李二公子的愧疚之感,可以让李二公子继续在李渊的心中占据很大的地位。

    同时,房玄龄和杜如晦还分析出来如果真的拿到了天罚的制造权,会有多么的麻烦。

    这些武将的思想并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那么的深,他就想着,天罚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可以让那些士兵少一些牺牲,所以就想着要掌握在自己的这一方的手中。

    这样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却没有想到,如果真的赢得了制造权,就真的能够随便使用吗?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李二公子现在已经隐隐有着压了东宫一筹,李渊不可能没有看到,在刘文静事件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所以不能再继续触及李渊的反感之心,要在李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