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

第169部分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第169部分

小说: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作战经验,若是能推广开来,对整个根据地来说也是一场幸事。

    毕竟眼下可难得有大规模同鬼子开战的机会,在整个青阳山根据地方圆时时刻刻发生着的,也都是像今日这样针对鬼子小据点发起的袭击。

    安国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整个根据地的战士们来说,都有着足够的借鉴经验。

    说到中途,邢子安特意叫炊事班做的夜宵也终于送了来。

    几个小炒摆在中间,再每人盛上一大碗的刀削面,众人边吃边说,时间,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缓缓流逝了开来。

    等安国终于和两位团首长说完了话,早已又过了足足一个小时。

    安国看看眼下的时间,想了想后,终于还是拒绝了邢子安留他在团部过夜,明日一早再回二连驻地的建议。

    二连驻地离着团部并不算远,连夜回去倒也不算太过困难,其实用不了多少的时间。

    落了一天的风雪,在这个时候也早就停息了下来。

    踏着一路的积雪,安国浑不觉道路难行,想起今日特务排在小兴庄打出的战果,只觉着踩在雪地上的脚步,也在忽然间变得轻快了许多。

    自己在特务排身上耗费了那样许多的心血努力,如今可总算有了不少的收获。

    走在雪地山路上的安国嘴角轻轻勾起,这样的感觉,倒也真是不差呢

    安国是在凌晨时分回到连里的,等他回来的时候,连里还有好些战士醒着,都在兴高采烈的讨论者特务排今日的战绩。

    瞧见战士们的兴奋劲头,安国也不禁莞尔,却还是板着脸训了他们几句,叫众人赶紧歇息睡觉,不要误了明天一早的训练。

    不过战士们却说明天恐怕还是个大雪天,不见得能有什么训练的机会,安国摇头笑笑,想起众人好久没有这样的快活心情,再看战士们都与有荣焉的模样,也就不再去多做理会。

    到了三排的营房,找到林天禄略微聊了几句,又寻了童振兴他们过来,问了问今天连里的情形后,安国便回了自己的住处。

    先一步回来的王四喜早就替安国烧好了热炕,不过眼下却正和一众警卫班的战士们说着今日在小兴庄的作为。

    瞧见王四喜说得兴起的模样,安国没有去打扰到他得意的心情。

    反正,王四喜也已将他警卫班长的本分做完了不是?

    安国摸了把烧得热腾腾的火炕,忍不住摇头失笑一声。

    随即,脱衣服,睡觉!

第三百七十八章尾声() 
三百七十八

    第二天一早,昨晚才刚刚停了一阵的飘雪又落了起来,而且眼看着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果然叫战士们说中,就今天这样的雪况,是绝对做不了什么训练任务的。

    吃过早饭,瞧着战士们还在谈论昨日小兴庄一战时的欢喜劲头,安国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在安排下连里的杂务后,转而去了特务排的地头。

    昨天早就说过要和战士们开一场总结大会,他可不愿做那言而无信的人。

    这场集会当然不是像安国最初在小兴庄炮楼外训斥众人时所说的那样,准备要在特务排战士们身上挑出各种的错处来。

    战士们能在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后达到眼下的程度,只平心来说,也算是了不起的很了。

    只是安国起初抱有的期望太多,却总不愿见战士们身上还有什么瑕疵的存在。

    当然,这样的心思也确实不足为外人道。

    按照九团的传统,叫上战士们坐在一起来一场总结大会,虽然一样是在总结昨日行动时的错处疏漏。

    但在这样会议中,也能叫战士们最快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让战士们将昨日一战的经验迅速化为自身的本事,再次获得一次成长学习的机会。

    古人还常常说呢,“吾日三省吾身”。

    是以在安国眼里瞧来,叫战士们来这一场总结大会,总比戴红花唱大戏做什么表彰大会来得好。

    安国可不愿叫他苦心训练出的特务排战士这里生出什么骄傲的心思来,即便以战士们心底的淳朴劲来看,安国的这点担忧也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拉着战士们好好总结了一番昨日行动时的得失,终于从胜利的喜悦中冷静下来的战士们,此时再仔细品味过昨日的行动过程后这才惊觉。

    原来,自己在昨日里还犯了这样许多的错处。

    成长,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间,在众人身上发生着变化。

    安国看着战士们各自肃然沉思的模样,他有理由相信,等战士们完全吸取了这一次胜利的经验教训以后,他手中这支特务排的战力,定然能够获得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

    总结大会过后,小兴庄一战便算是正式从战士们这里翻了过去。

    虽然连里众人在闲暇时还会谈起小兴庄这一战的成绩,但有了冷静的思考,众人也都瞧见了这一场行动中或许还存在的改进机会,

    连里其他几个排的战士在思虑过后,都生出了一阵训练的热潮,同是属于二连的兵,特务排的战士能够打出这样的成绩,没理由他们就做不到。

    虽然早在先前的一场场演习中,战士们就已经认识到了特务排的本事。

    但在军营这种地方里,不服气,怕是每一名战士这里都会有的情绪了。

    连里的普通战士都是如此,特务排的战士就更不用说。

    他们还记着安国在小兴庄炮楼外发火时的失望模样,也还记着在总结大会时与他们分说的一桩桩一件件疏漏。

    相比之下,这一战对特务排战士心里造成的触动,怕是要比连里其余战士还要更多了些。

    等到第二天,这场下了足足下了三天的初雪终于停歇了下来,整个二连的所有战士也立即行动了起来。

    训练,自该是争分夺秒,不落于人。

    在整个二连再次开始一场如火如荼的大练兵时,从团部忽然传来的几个消息,却叫安国的心里稍稍起了几分的涟漪。

    从团部传来的,大多是小兴庄周围眼下的情势。

    这是那一晚安国在团部时与团长秦德润特意提起的,于是,侦察兵和地下党的同志们最后得来的消息,也就被抄了一份送在了安国这里。

    安国他们拿下了小兴庄炮楼,更是杀散了小兴庄里驻守的一个营的伪军,可是叫鬼子那里丢尽了脸面。

    当安国等人撤退离开以后,沿着铁道线先一步赶来的鬼子援军又在小兴庄炮楼里生受了一份大礼。

    再等这些鬼子找到伪军的溃兵们,并与这些伪军溃兵瞧见小兴庄里狼藉的战场之后,又叫鬼子们起了好一阵的气急败坏。

    带队的鬼子军官大怒之下,就要命人沿路追击安国等人,可在那个时候,早就与江宏宇成功会合的安国他们,已然远远的离开了小兴庄周围,鬼子在这个时候才出发想要追上他们,又谈何容易?

    毕竟在进青阳山的路上,可没有一条铺设完备的铁路线,叫鬼子可以坐上他们的装甲车一路追击。

    只能无奈退回庄里的鬼子们,瞧着庄内遍地的伪军尸身,再瞧见那位倒在弹雨下的鬼子少佐杉本,原本积郁的怒火就变得更为炽烈起来。

    那带队的鬼子军官原本想要屠了庄里的十余户乡亲泄愤,但总归是还存着些理智,知道这样做不止无济于事,还会令“帝国”在支那人心里的看法再次一落千丈。

    于是,这位鬼子军官便把目光定在了那侥幸生还的伪军王营长的身上。

    暂不说这一场失利最终必然要找一个责任人出来,只王营长此时赔笑中显出的狼狈模样,就叫鬼子军官的心里感到一阵的厌烦。

    于是,这位可怜的王营长就倒了大霉。

    叫鬼子军官好一顿拳打脚踢,完全当成发泄心底怒气的沙包,此时的王营长心里早已泪流满面,哀嚎出声:我的命怎么这样苦!

    他不住感慨着自己好不容易才逃得性命,又要遭逢太君们如此的不公待遇。

    只是王营长的面上却还得陪着笑,生受了鬼子军官的这些怒火。

    毕竟,他还是想要继续在伪军体系中混下去的,如此一来,就万万不能恶了上面的太君。

    即便到了眼下,事实上他这位倒了霉的伪军营长,早已完全再没有了前程可言

    小兴庄的事情传回县城,在鬼子那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和田修人先是往小兴庄这里重新派了一支队伍驻扎下来,不过这一回,却换成了完完全全的鬼子兵。

    伪军们在小兴庄一战中的表现,是彻底叫鬼子对他们死了心。

第三百七十九章特务排,出击!() 
三百七十九

    当然了,对于安国来说,就算鬼子那里给了伪军们多大的处罚,他瞧见了也只会笑笑。

    伪军们的死活,和安国、和根据地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但团部今日送来的这份消息里还提及了一件事情,这就叫安国不得不打起几分精神来。

    鬼子想要报复,不用多想,这肯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安国领着特务排下山在小兴庄搞了那样一出,要是鬼子不做些什么出来,那才叫不正常呢。

    然而,鬼子昨日才刚刚定下要针对根据地进行报复的计划,陡然发生的一桩意外事,就叫鬼子不得不停下了自己手里的动作。

    宁县,失守了。

    或者说,宁县,被光复了。

    收复宁县的,是附近一支隶属于晋绥军的友军队伍。

    这一个团的友军先前就在青阳山以北活动,却没想到就在昨天,这样不声不响的收复了宁县,这倒是叫安国不由得对这一支友军队伍起了刮目相看的看法。

    不过等安国的目光从“宁县光复”这几个颇有冲击力的字眼上挪开,瞧清楚了宁县光复的具体细节以后,他却终究没能忍住,摇头失笑了起来。

    宁县距离阳城不远,安国也曾与宁县的鬼子打过交道。

    去年的时候,宁县阳城两地的鬼子甚至还联合起来,针对青阳山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荡。

    鬼子当初扫荡自然是以失败告终,而从那以后,宁县一带的鬼子势力也开始了全面收缩。

    到今年的时候,据说县城里只驻扎了鬼子一个中队的兵力,和阳城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想想也是,与毗邻正太铁路、算是处在了一处交通要害上的阳城县相比,宁县这样一个民不过万的小县城逐渐变得不被鬼子重视,倒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宁县在鬼子那里如何的轻视,但眼下宁县从鬼子手中失守落在了晋绥军的手上,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不管宁县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鬼子们眼下必然要针对宁县失守的事情进行布置,短时间里肯定是没有时间再来找青阳山的麻烦。

    虽然,根据地里的任何一名战士都不会害怕鬼子的报复也就是了。

    团里传来的这些消息,只是让安国的思绪略微起了些涟漪。

    在看过之后,他就已将这些杂事全数抛开,将全数精力再次扑在了部队的训练上。

    反正无论是阳城县的鬼子,又或是在宁县的伪军,短时间里都不会和安国的二连有什么交集。

    管他们的这些琐事,对自己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做好眼前的份内之事,才是安国和战士们如今的首要工作。

    经过初次实战,虽然证明了特务排果然已得到了远超普通连队的不俗战力,但在同一时间,却也暴露出了特务排战士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安国将这些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一一总结起来,最终只得出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作战经验不足。

    这里所说的作战经验自然不是普通的经验,特务排战士都是从全连挑选出来的老兵,这些年里参加过不止一场的大战。

    几乎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充足的与鬼子作战对敌的宝贵经验。

    战士们眼下所欠缺的,是在如今特务排的模式下,同敌人进行小鬼子特种作战的经历。

    训练与演习并不能解决战士们身上所存在的缺漏,唯一能让战士们获得成长的,就只有不断的进行实战,在同鬼子真刀真枪的作战对抗中,让战士们的能力得到长足的长进。

    毕竟无论是怎样的一支部队,有最根本的一点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真正的精锐铁军,永远只能从血与火之中历练出来。

    期望只以大量的训练就来练出一支强军,无非是闭门造车,痴人说梦了。

    有了这番明悟的安国,便先带着战士们好好总结了一番这一趟小兴庄之战的得失。

    随即,针对战士们身上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一连数日的特训,让战士们将小兴庄一战的经验教训全数化作自身的本事。

    每天看着身上透出的精悍之气隐隐变得愈来愈浓的特务排战士们,安国心间不由暗暗点起头来。

    而后,他又向团部首长那里打了一份报告。

    ——安国的目光在小兴庄之后,又盯上了鬼子手上的另一处重要据点。

    特务排的训练从始至终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抛开各种因素,实战练兵总不会有太大的错处。

    再加上上一回小兴庄一战后,安国在特务排战士的身上确实看见了成长的迹象。

    所以他索性要将这种练兵化为常态,带着战士们再一次杀出了根据地。

    于是,对零星驻守在县城外的鬼子伪军来说,他们的噩梦,终于来了

    一连拔除了鬼子的好几个据点,叫鬼子伪军吃了不少的苦头。

    在鬼子那里终于打起了精神,阳城县鬼子的最高主官大和田修人甚至下了一道叫各部联防的命令,让阳城一带的鬼子伪军随时准备支援相邻据点的友军。

    再加上各地投靠了鬼子的保安队便衣队甚至豪门大户家中的家奴,鬼子期望着依靠这些汉奸们地头蛇的先天优势,对安国等“支那特工”形成一道严密的防御体系。

    只是,他终究是小瞧了安国和安国的特务排。

    在一场场的实战中,战士们的成长可谓是一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