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

第390部分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第390部分

小说: 抗日之最强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叔早就在邓成那里听说过李四眼的本事,此时再听李四眼自己道出,对他的能力更有了许多清楚的认知。

    他将手中酒杯放下,真心实意的冲着李四眼竖起了大拇哥儿。

    可谁曾想,李四眼见到九叔此时的动作,面上原本的意气风发却忽而消失不见。

    面色转为平淡木然,最终自喉间化出一声长叹。

    “只可惜当年我们那位团座的小舅子恰好犯了事,被人捅到了上峰的耳朵里,我李某人时运不济,被人揪出来做了替罪羊,白白挨了一颗枪子儿。”

    自嘲一笑,李四眼冲着九叔摇了摇头。

    “替人顶罪,杀人灭口。”

    随即揭开身上棉袄领角,亮出了胸口的枪伤所在,“呶,就是这儿。”

    九叔打眼看去,枪伤疤痕所在距离李四眼的心口要害可说咫尺之近,只有此便看得出李四眼当初所遇劫难的凶险。

    不过十多年前正值军阀混战的混乱时局,盘踞晋省的阎锡山长官一心要拉南京的蒋委员长下马,换那位汪主席上位,为了取胜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下辖部队稂莠不齐的厉害,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倒也并不出奇。

    开口应和几声过后,李四眼似是熄了谈性,将话头收起,不再在当年的这桩往事上深谈。

    但一旁早就酒气入体的二当家陈三刀却是义愤填膺,尽管并不是第一回听这桩故事,仍旧忍不住抬起拳头用力砸在面前酒桌上,口中愤然骂道,“干他娘狗日的。”

    陈三刀怒骂,“要不是我们大当家的命好,枪子儿稍稍偏了几分,早就被那些混账给害了性命!”

    李四眼闻言,摆了摆手,示意陈三刀不必多言。

    随即,亲自拾起酒壶,替自己与九叔一起满了一杯,轻叹道,“我祖父给我取名李志齐。”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他苦笑一声,抬眼朝着九叔瞥去,涩然道,“我祖父对我有大期望,只可惜,这是个吃人的世道”

    九叔混了大半辈子的江湖,见惯了世态炎凉。

    对于李四眼这声感慨,却也是深有体会。

    “黄沙一万里,白首无人怜,报国剑已折,归乡身幸全。”

    轻吟一句,同样的诗词,在不同的语境说出,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九叔长叹道,“李大当家的能保全性命,便是万幸。”

    是啊,万幸。

    李四眼摇头,他能苟活至今日,确实也只是多亏了幸运二字。

    “嘿!”

    冷笑一声,李四眼又记起当初他险死还生之后的经历,先是被一商人救下,隐姓埋名多年,后来还曾化名投军,参加过太原保卫战,直到两年多以前,已然算是心灰意冷的他,才在这鸡鸣山上拉起一票人马,糊涂过日。

    酒水入喉,辛辣愁苦。

    李四眼的眼光中带起了迷蒙,声音也显得悠远空灵起来。

    他已陷入了回忆。

    “我被一行商的老者救下,养好伤后,我凭着识得几个字的本事,在恩人那里讨了个账房的营生,却没想到我那东家也是个如我祖父般的执拗性子,鬼子进城以后抵死不降,还往带队的鬼子少佐面上吐了口水。”

    “那番动作虽是大快人心,但”

    话音微微一顿,眼前好似又浮现出了当年的地狱景象。

    李四眼的双手不由紧紧攥起,依然握在手上的小小酒盅被他攥得嘎嘣作响。

    “待我听到消息,从城外回去,他们阖府上下,已全部被鬼子屠了个干净”

    后续的事情,李四眼并没有再详细对九叔讲述。

    恩人一家亡故后,李四眼先是仔细谋划,亲手暗杀了那个犯下恶行的鬼子少佐。

    随即离开那座位处晋冀边界的小城,赶往太原投军,抗击日寇,保卫家园。

    后面的事情,便是再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况且,也并没有与九叔详细言说的必要。

    浅浅阖起双目,李四眼静默片刻,待他再睁眼时,眼中的软弱已消失不见。

    将手中已有些不堪重负的酒杯轻轻放回桌上,李四眼抬头看向九叔,缓声道,“九叔今夜找我所为何事,李某心中已有些许猜测。”

    话音落下,他的嘴角忽而带出一抹笑意,意味深长,“九叔若有差遣,还请直言相告。”

    “我这些个兄弟均都是直肠子,只因受不得鬼子的压迫才随我落了草,并不懂得江湖上那许多的弯弯绕绕。”

    此时即已打开天窗,九叔自然也不会再假作不知。

    迎上李四眼的目光的同时,又冲着也已放下酒水,朝着自己这边看来的陈三刀、王麻子等人拱了拱手,致歉一声,道,“抱歉。”

    随即,九叔将面色一肃,沉声言道,“甘某此来,却是为一队从太原出发去往晋北阳城的鬼子军官”

第八百六十九章 迹象() 
从太原出发往晋北阳城去的鬼子调查团。

    九叔简短数语,已将事情说得明明白白。

    鬼子调查团的事情虽然隐秘,但鸡鸣寨作为晋北一带有数的大寨子,又同太原城中如邓成一般的江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络,是以在这件事上,鸡鸣寨也早就掌握了些许的情报。

    虽是比不得九叔所知详细,但至少,无论李四眼又或是陈三刀、王麻子,却早就知晓,太原鬼子不日将要派出一队军官调查团往阳城去。

    据说,是因为有一名鬼子将军,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阳城八路的手上。

    心念电转而过,须臾之间,不止鬼子调查团的消息,便是与阳城县有关的诸多情报,也自李四眼的脑海中转了一圈。

    但在他的面上却不露分毫破绽,只是恰到好处的冲着九叔挑了挑眉头,故作疑问道,“是那队鬼子调查团?”

    九叔点头应道,“不错。”

    王麻子这时却接上了李四眼的话头,摇头道,“这些个鬼子虽说都是身份不俗的大官,只是,却并没有太多的油水在内。”

    他已接到了李四眼的暗中示意,面上带笑,轻声问道,“不知九叔此来,代表的究竟是哪一方?”

    “方今天下,在这小小的晋省一地,可是盘踞着不少的势力,有重庆的人,有阎长官的人,还有太行山里的共产党。”

    王麻子挑一挑眉头,看着面色不改的九叔,讥笑道,“共产党,却是穷得很呐。”

    他早已猜出了九叔的来路。

    当然,不止是他,便连李四眼、陈三刀等人,也早就已猜到了九叔背后所代表的究竟是哪一支人马。

    因为对于自己的来历,九叔可从来都没有要将之隐瞒下来的打算。

    故而,在听到王麻子意有所指的讥笑过后,九叔只是摇头笑笑。

    也不多做辩解,只是将眼光往李四眼的面上放去。

    九叔心里明白,今夜在这鸡鸣寨中,能够最后拍板做出决断的,也只有自己面前这位看似文质彬彬的匪首一人而已。

    面对着九叔投来的目光,李四眼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说道,“鬼子的调查团里全都是身份不俗的军官,甚至还有鬼子将军在内。”

    “这个调查团油水不多,还是个实在难啃的硬骨头。”

    他摊开双手,做出无奈之态,冲着九叔苦笑道,“我这鸡鸣山兵少将寡,却是不敢主动去讨这个麻烦。”

    见到九叔沉吟深思,似在组织言语想要劝说自己。

    李四眼面上笑意更浓,轻叱一声,又隐隐带出质问之意,“八路向来穷得叮当响,还请九叔教我,我鸡鸣山,凭什么要替八路做这火中取栗的事情?”

    “李大当家,此事”

    九叔正要开口言语,却见李四眼将手一摆,发笑道,“别和我说什么民族大义,抗日救亡。”

    若非心死如灰,他又何必来做这山野匪盗?

    既为盗匪,那么九叔若想说动李四眼,说动李四眼带着手下三四百条好汉下山活动,就必然不能只靠红口白牙,行那说客之举。

    “我李某人既然做了山匪,就早已将这些东西忘在了脑后,没看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已不再用了?”

    眼光倏然一冷,李四眼紧紧盯住九叔的眼睛,在他眼前的镜片之后,更是寒芒乍现,宛若毒蛇吐信。

    “对我等山匪强盗来说,要想打动我们,唯有两个字可用。”

    话说到这,李四眼不再言语,只是静静瞧向九叔。

    九叔会意,挑眉问询一声,道,“利益?”

    李四眼轻轻点头,应道,“利益。”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商谈,自此才算正式开始。

    九叔来此之前,并没有得到安国又或宋子轩当中任何一人的授意,自然,他便也无法替青阳山做出承诺,给李四眼分到足够多的利益。

    可九叔既然选择了往这鸡鸣山一行,就必然有九叔自己的打算。

    此时开口言谈,另辟蹊径,倒也有理有据,引得李四眼频频深思。

    对于九叔来说,他今夜若是难以说服李四眼等鸡鸣山匪盗,自是一切休提。

    但如果此行能成,那么,这鸡鸣山上的三五百好汉,将成为九叔手上的一支奇兵。

    通过太原城一行,他已猜出鬼子此次大张旗鼓的往阳城县派遣调查团过去,必然有更深层次的打算。

    甚至于,在仅仅相隔不到月余的当下,便是再组织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扫荡合围也并非不可能。

    所以,九叔才来了这鸡鸣山。

    但九叔不知道的是,同样就在今夜,百里之外的阳城县中,已然筹谋多时的鬼子,终于向才平静了没有几日的青阳山,再次展露了自己的嗜人獠牙。

    这是一场由太原方面的鬼子高层牵头策划,联合了阳城、古安、昌阳等数县鬼子伪军近万兵力的大型军事行动!

    鬼子之所以在这几日里将调查团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为的,却只是掩人耳目,防止青阳山如以往一般,提前知晓鬼子的行动打算。

    又从昌阳方面调派,特意付出几车的军需物资为代价,既麻痹了青阳山上的八路军将士们,又替昌阳方面鬼子伪军的异常调动做出遮掩,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而在古安方面,森田龙太郎也秘密调派了两个中队的精锐鬼子,带上从河南境内调派来的三辆最新型的坦克装甲车,由一个团的伪军作为辅助,提前潜藏在了大榆山外的一处小庄子里,只等着发起总攻的时间,好能一雪前耻。

    至于阳城县山県良平所部,就更不必多说。

    也正因鬼子的小心谨慎,处处防备,连赵德禄、花二狗等城里的大汉奸也未能听到半点风声。

    是以直到今夜之前,对于鬼子的这许多谋划,青阳山竟是完完全全的一无所知。

    若是真叫鬼子突然发动,打青阳山一个措手不及。

    即便宋子轩早已收缩防线,并往各处要害都屯驻了人马防备,恐怕,也要叫鬼子取得不小的战果。

    幸运的是,天下绝没有不透风的墙。

    鬼子准备在今夜过后,明天天明之前真正展开行动,便意味着,在鬼子采取行动之前,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迹象显露。

    如此,便给了青阳山料敌于先,提前做出防备的短暂时机。

第八百七十章 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七寡助。

    鬼子到底是远道而来的侵略者,又曾作恶多端,天怒人怨。

    即便无人牵头,也有不少所谓的“良民”对其心怀怨愤,甘愿充当青阳山等抗日武装力量的眼线。

    更何况,青阳山上下早知情报二字的重要性,已不知在这阳城县里埋下了多少暗手。

    鬼子的整个计划未曾发动之时倒还好说,可随着山県良平一声令下,整个计划终于浮出水面走上前台,点点蛛丝马迹,便再无隐遁行踪的可能,全部被显露在了人前。

    时任伪阳城县县长的祁国良从粮草后勤的搬运过程里嗅到端倪,为了给自己留存后路,而选择派遣手下的心腹汪明去寻情报站的地下党通风报信,算是让地下党阳城情报站站长方城第一次察觉到了危机的所在。

    这,还仅仅只是沧海一粟。

    而后,又有大汉奸大特务花二狗的心腹手下马五,也寻到机会,将自己从花二狗那里听闻来的情报透露给了情报站的同志。

    更不必说,早早就已投靠了青阳山的鬼子翻译官赵德禄

    消息终究还是走漏。

    当阳城县上千鬼子在山県良平的亲自带领下,避人耳目,于深夜时分走侧门离开阳城县城的时候,方城麾下最为精干的情报员小周,已然走在了前往青阳山的山路之中。

    自打当年接下这阳城县的差使以来,山県良平同青阳山交手多次,麾下最初的几名得力干将早就被换了一茬。

    到了如今,山県良平手下最为出彩的佐官,一个是毕业于士官学校的鹿岛右树,另一个便是此刻就跟在山県良平身旁的同乡,小笠原真辉了。

    因着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山県良平此次出行并没有搭乘汽车。

    两个人全都跨坐在战马上,与身后的其他佐官参谋等人拉开了些许的距离。

    “鹿岛君整理完辎重军需,有汽车相助,最迟明天下午就能赶过来。”

    山県良平倒持马鞭,冲着身旁的小笠原真辉笑了一笑,面上是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我在元宵之后便派人暗暗往小兴庄屯驻弹药物资,前几日又将太原那边送来的一批坦克车与大口径山炮存在了那里。”

    他眯了眯眼,咬牙说道,“这一回,我一定要让青阳山的土八路们好看!”

    这是一场正名之战,亦是一场雪耻之战。

    调查团不日即到,若不能在调查团的围观下唱好这出大戏,那么即便山県良平背后有人,恐怕也再难以安安稳稳的继续在如今的位子上坐下去。

    旧罪新错一起罚下来,他除了切腹以外,再无他路可走。

    但从始至终,山県良平心里却绝没有去想过这些琐碎。

    苦心谋划多日,又特意示敌以弱,若仍旧不能将青阳山上的这些土八路拿下,他又有何面目继续苟活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