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则天大全集 >

第284部分

武则天大全集-第284部分

小说: 武则天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大好的节日谁也不会败兴,百姓们都向薛怀义施礼,并恭请他讲几句。薛怀义在法坛上坐半天了,一直是摆架势,真轮到他讲法,讲什么呢?他心里着急,表面不动声色,双手合十双目微闭,沉吟半晌才以洪亮的声音道:“南无阿弥陀佛……”众人不再喧哗,连俳优艺人也静下来,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法坛,专心聆听他讲法。哪知宣完他这句佛号,隔了片刻第二句还是,“南无阿弥陀佛……”

    薛怀义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反反复复变着声调,就是这么一句。殊不知错有错中,连宣了几遍竟有许多信徒跟着一起念诵起来——净土宗信众特重视这一句,《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竟有人误以为薛怀义受过善导大师真传呢!

    寻常百姓不懂得艰深的唯识、中观之学,许多人连字都不识得,更不要说读佛经了。可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人人皆会、人人能诵,即便不是佛门信徒,大喜的日子跟着念念又何妨?反正是积德积善的好事。在净土信众的感召下,数万人朗声齐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者,即是归命,归命无量寿觉。持佛名号,往生极乐;天下太平,更是世人所期。万众一心共发宏愿,诵佛之声撼动京师,虽不见天女散花、金轮现世,却也是挚诚共业天日可鉴,好一场庄严隆重的无遮大会!然而百姓不知,他们的诵声不仅饱含着对幸福安乐的呼唤,也夹杂着一个男人对女皇的热忱期盼。

    这场法会持续了整整一下午,直至红日西斜百姓们才渐渐散去,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又去走亲访友、观赏花灯了。白马寺众僧都双手合十,向大家表示感谢,胸中颇感畅快——自从怀义大师当上我们的住持,这么多年就今天感觉自己像个和尚!

    “阿弥陀佛……”薛怀义兀自盘坐在法坛之上,面无表情,双目空洞,口中依旧喃喃,便如一位真正的高僧。但此刻他并非进入物我两忘之境,而是心灰意冷。虽然他感动了洛阳的每一个人,但他一心期盼的那个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任凭众人纷纷散去,他仍执著地望着皇宫方向,忍着干渴将佛号念了几千遍,直至天色昏暗,再也看不清门楼为止。他哀叹一声,终于意识到圣心真的无可挽回了,愣了半晌怅然抬起头,但见那幅牛血绘制的巨型画像仍在风中飘扬,暮色之下原本慈祥的法相变得格外诡异,仿佛正对他冷嘲热讽。

    薛怀义胸中顿时腾起无法遏制的怒火……

    三、火焚明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世人遵循的法则。若在寻常日子里二更时分所有人都已经安歇,不仅市井街道漆黑一片,皇宫也会陷入沉寂;但现在是节日期间,而且是正月十七日,过完这一夜新年就结束了,又要开始宵禁,故而所有人都想在这最后的狂欢时刻玩得尽兴。鼓乐喧天,灯火辉煌,高棚跨路,广幕如云,影灯、杂耍、角抵、百戏,无论男女老少,也不分贵贱僧俗,大家都在街上游逛,享受着节日的喜庆。

    皇宫何尝不是一样热闹?端门、则天门都敞着,从天津桥直至明堂都挂着五颜六色的灯笼,内苑中也广设炬烛,楼台殿阁灯光闪耀,彼此相应荧煌如昼,虽不及民间热闹,却更得显富贵繁华,宛如仙境一般。隋炀帝曾有一首诗专写上元灯景,词曰: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武曌雅兴不输杨广,也酷爱文艺,她在瑶光殿设摆御宴——瑶光殿坐落于皇宫西苑,毗邻九州池,在此既能观赏明月,又便于眺望沿岸的花灯。

    不过今日武曌宴请的不是宰相重臣,而是以文采驰名之士。李峤、崔融、阎朝隐、杜审言、李迥秀、张说、陈子昂等二十多人受邀,大家不拘官阶但以年岁列座,最年长的是弘文馆学士员半千,已年逾七旬,最年轻的是左补阙崔湜,年方二十五岁。除这些人外还有女皇的亲人,武承嗣、武三思、武攸暨、武攸绪等侄儿,尤为难得的是皇嗣武轮也来了,这是三年来他首次获准与群臣一同饮宴。惜乎他与武承嗣这对老冤家碰面,彼此皆感尴尬,都显得很拘谨。

    大家有幸与皇帝共度佳节,自然竭力讴歌,众人之中又以沈佺期最是才思敏捷,一杯酒下肚已有腹稿,当即吟来:

    西禁青春满,南端皓月微。

    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钟稀。

    星斗横纶阁,天河度琐闱。

    烟光章奏里,纷向夕郎飞。

    星河灿烂,皓月倚云,又是一年春风将至。武曌闻诗甚喜,群臣皆尽举酒,恭祝女皇万寿无疆,愿大周社稷五谷丰登。武三思灵机一动,又斟满第二杯酒,毕恭毕敬向武轮道:“皇嗣殿下近两年圣体违和,臣等唯恐有碍清静莫敢拜谒。幸而天随人愿,值此佳节之际得以痊愈,臣等不胜欢欣,今日斗胆敬您一杯,愿殿下圣体康泰。”这话说得甚是滑头——您前两年不是被软禁,而是身体有病;我们也不是不敢拜谒,是怕打搅您静养。您吉人自有天相,如今“大病痊愈”,前程不可限量,可别记恨我们不够恭敬您啊!

    这番话说到大伙心缝里去了,在座众文士又何尝不想对皇嗣表示恭敬?大伙纷纷起身跟着道:“臣等也斗胆敬您一杯,愿殿下圣体康泰。”武三思这“斗胆”二字用得甚妙,大伙酒是冲着皇嗣敬的,眼睛却都怯怯瞧着女皇;武轮也避席而立,诚惶诚恐望着母亲。

    时过境迁,武曌已不再担忧臣下怀念李唐,遂笑着对武轮说:“众人向你敬酒呢!还不快谢谢大家。”

    武轮这才敢领受,举杯向众人还礼:“不敢不敢,咱们同饮。”

    武承嗣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可大伙都举杯与武轮共饮,他也不便愣着,只好跟着一起喝。这杯酒岂是滋味?简直是从后脊梁下去的。哪知武三思喝完酒又讪讪道:“上元乃阖家团圆之日,民间亦如此,皇家岂能有憾?陛下何不将寿春、衡阳、临淄等王一并召来,三代同堂以享天伦之乐?”

    方才他主动敬酒,武轮只是略感宽慰,这次听他如此提议,心里真的大为动容——自从成器、隆基等被监禁宫中,已三年不曾相见,今日有幸重聚吗?他心中迫切希望见儿子们一面,却不敢附和。

    天增岁月人增寿,随着新年到来武曌已七十三岁,到这等年纪哪有不期盼儿孙绕膝的?况且酒宴之上群臣皆在,他们父子能串通什么?于是点头道:“三思之言正合朕意……”回头吩咐高延福,“你速召成器等五王前来,还有守礼那孩子,孤身一人怪可怜的,也一并召来。”

    武轮心愿得遂大为激动,虽不便说什么,却向武三思点头致意以示感谢。他倒是高兴了,武承嗣大为愤懑,心里暗骂武三思不义气,吃里爬外脚踏两只船,这不是要做不倒翁吗?武攸宁、武懿宗等人也都目视武三思,似有不悦之色。

    武三思八面玲珑“定力”甚佳,明知兄弟们盯着自己,竟丝毫不显尴尬,放下酒杯便转移话题:“古之擅诗文者举不胜举,汉有两司马、魏有建安七子、齐有竟陵八友。但以臣之愚见,历朝历代文艺之兴盛皆不如今,全赖陛下注重雕龙、广选贤良……”说着大袖一挥,漫指在场众人,“才有如此多的妙笔生花之士,个个都不输于沈约、谢朓。就连陛下身边的上官才人,吟诗草诏样样皆能,何尝不是文场高手,至少够个学士之才,令人叹为观止啊!”他拍马屁的功夫实在厉害,这席话不仅称颂女皇,也把在场之人全恭维到了,连女官都没遗漏。

    众人不禁笑逐颜开,上官婉儿侍立在侧,闻听此言脸色微红,赶忙翩翩万福:“梁王千岁过誉,奴婢不敢当。”心下不免对武三思生出几分好感。

    “陛下。”苏味道微笑着站了起来,“臣也想好一首诗,愿请陛下和列公共赏。”前番六相因屈从李昭德遭贬,武曌亦知他们都是性情柔顺之辈,况朝廷要职不便缺人,故而时隔两月又把他们召回,豆卢钦望任司农卿、韦巨源为地官尚书、杜景俭为司刑少卿、陆元方为文昌左丞、杨再思为凤阁侍郎,苏味道也回来担任天官侍郎。皇恩隆厚既往不咎,现在更须好好表现,故而别人有说有笑,他一直在心中酝酿诗文。

    武曌笑道:“快快吟来。”

    苏味道自信此诗不输于沈佺期,故意往前走两步,环顾在座众人一番,吊足了大家胃口,才捋髯吟诵道:“火……”

    只这一字出唇,忽听殿外一阵大乱,许多宦官侍卫高声喊嚷:“火!火!失火啦!”

    殿内也乱起来,群臣争赴门外察看情况。武曌也坐不住了,令婉儿搀她出去,但觉宫苑内灯影恍惚、人声嘈杂,却辨不出是哪里失火。正欲向人询问,却见高延福匆匆忙忙跑来:“启禀陛下,天堂失火!”众人这才抬头向东南方向张望。

    上元佳节灯光璀璨,因而天堂失火并不引人注意,可武曌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心头顿时一颤——完啦!

    从表面上看天堂并无异常,依旧巍然耸立在那里,可镂刻精美的窗棂间分明闪烁着火影,甚至可以隐约望见跳动的火舌,这是大佛失火!那座巨型佛像是用夹紵工艺塑造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麻布彩绘的漆壳,工匠们戏称其为“麻主”,麻布遇火焉有不着之理?虽然塔楼还未见异样,里面却已是一片火海,哪还保得住?

    说话间亲、勋、翊三卫将佐也赶来护驾,武曌吩咐先送皇嗣回东宫,自己却不顾群臣劝阻,要去探看火势。武轮未能与儿子们见面甚是遗憾,出了这事也没办法,只得在羽林军护卫下回宫。群臣簇拥女皇穿廊过殿,高延福和一干内侍沿途喊着:“熄灯!快把所有灯火都灭掉!”天堂已起火,别处不能再出意外。

    绕过观文、仁寿等殿,来至明堂西侧敷政门下,武曌已有些吁吁带喘,情势却瞧得分明——只这片刻工夫阁楼已被燎着,火焰蹿出楼窗,天堂三层以上皆被烈火包围。羽林将士纷纷入宫,连同当值的宦官一同救火,可哪救得了?宫内无水道,大缸存水极为有限,九州池不过是观景之用,宫殿相隔蜿蜒深远,只能从宫门外的洛川取水。众人齐心协力,列出十余队伍,手递手地把大桶拎进来,然后由膂力过人的大汉泼洒,即便如此根本是杯水车薪!即便有勇敢之人闯进去泼水,也只能熄灭一隅,对燃烧的大佛束手无策;溅筒(古代灭火工具,用竹子做管,皮囊装水缚在管后,挤压喷水,类似于现今的高压水枪)虽然可用,至多把水射到二楼,再高的位置鞭长莫及。想灭这场火除非天降大雨,然而这季节哪有雨?唯有猛烈的北风一刻不停地刮着,反而助长了火势。

    果不出武曌所料,不到半个时辰整个天堂已被烈火吞噬,变成一座蹿天的火炬,把夜空照得一片通红,噼噼啪啪火星四溅,浓烟滚滚飘向天际,时不时有燃烧的木椽和瓦片坠落下来,砸伤救火的士兵,惊得众人纷纷退避。火势已完全失去控制,大伙只能眼巴巴瞧着,宫外的百姓也顾不得狂欢了,都跑到天津桥头焦急地观望火势。

    虽然隔着明堂,群臣还是觉得不安全,都劝女皇躲避。武曌却不为所动,呆呆站在那里,注视着这座通天火炬——六年的心血,上万能工巧匠的辛劳,竣工只半个月,甚至许多细致之处还未勾勒完毕,这座建筑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毁了,这难道是天意?

    她还在怅然出神,忽见众人齐声大喝:“陛下小心!”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高延福、武承嗣、李多祚等人已一股脑涌过来,连搀带抱将她抬入敷政门内。

    天堂终于崩塌了,然而在强烈的北风摧使下,断裂的楼梯向南倾斜下来。众人护住女皇,耳轮中只闻一声巨响,燃烧的巨柱竟不偏不倚砸到了明堂上!

    明堂顶端的金凤顿时被砸歪,九条托起金凤的龙柱也弯了,这还倒犹可,火焰立时引燃了楼板。武曌双脚刚落地,眼见明堂也着了,当即大呼:“救火!快救朕的明堂!”天堂虽巍峨壮丽,毕竟只是一座佛堂,明堂却是天子布政之所,还是回朝祭祀之地,里面有天地社稷的神位,还有金轮七宝,焉能有失?

    天堂倾倒砸伤许多士兵,还有人衣服着了火,可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立刻又跃起,转而抢救明堂,里里外外一通大乱。可惜明堂同样是一座庞大建筑,同样难以抢救。但见火势越来越猛,那倾斜的金凤仿佛在烈焰中痛苦呻吟,九龙柱被烧得殷红,变成了滚烫的烙铁。

    武曌心内焦急,几度欲冲出仪门观看,皆被群臣苦苦拦住,最终只闻“咔啦啦”一阵脆响,明堂顶楼已被大火烧焦,金凤九龙带着熊熊火焰塌陷下去,引燃了下面两层,整个明堂变成一片火海……

    四、永铸浮屠

    大火持续一夜,至十八日清晨才熄灭,神圣庄严的明堂和天堂全部烧毁,许多士兵受伤。武曌始终守在火场边,望着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座建筑渐渐化为废墟和瓦砾,心都要快碎了。群臣也感怆然,除了赐宴的文士,其他官员也纷纷跑到宫中察看情况,所有人都彻夜未眠。

    此时火虽熄灭,事情却没完,皇宫固然是皇帝所居,却也是天下万民供养,耗费无数人力财力修建的二堂顷刻被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武曌顾不得休息,责令高延福详查起火原因,又强打精神向百官问策。

    左拾遗刘承庆秉持天人感应之说,声称:“自古帝王,皆有美恶,休祥所以昭其德,灾变所以知其咎。明堂宗祀之所,今既被焚,陛下宜辍朝思过。”他建议女皇回避正殿,最好下一道罪己诏。宰相姚令璋却说:“昨夜大放花灯,此必人火,非天灾。至如成周宣榭,卜代愈隆;汉武建章,盛德弥永。《弥勒下生经》云,弥勒成佛之时七宝台须臾散坏,睹此无常之相,便成正觉之因。故知圣人之道,随缘示化,方便之利,博济良多。明堂乃布政之所,非宗庙之地,陛下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