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三国我做主 >

第23部分

重生三国我做主-第23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忠能料到三年后的事情,智谋就相当诡异了,要是这样的将才放在战场上,绝不亚于军事级别的人物了,难怪懦弱无能的刘琦身处蔡瑁的种种谋害下总能化险为夷,这与刘忠时刻算计蔡瑁保护刘琦有关。至于刘忠为什么没算到蔡瑁预谋虎头山狩猎陷害刘琦却又令人费解。

    “是。”刘忠满心欢喜,望着迈过门槛的管家的驮背,刘琦想到了任劳任怨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无边沙漠上骆驼的驼峰。

    刘忠亲自端来一个精致的木纹箱子,后面跟了两个丫环,抬了一面大大的铜镜进来,然后侍奉刘琦穿衣戴帽。

    片刻功夫后,一套黎民布衣式样却面料上乘、做工考究的合身汉服穿在刘琦身上,简直就象换了一个人,用一个最合适的词来形容,那就叫——低调的奢华!

    刘琦对照铜镜,好生端祥了一会儿,很是佩服刘忠的衣着眼光,甚为满意这身衣着,简朴而不失婉约,高档却不显张扬,穿出了刘琦心中所想,那个刘忠口中所说襄阳城最有名的裁缝黄小姐,简直就是三国时装设计界的天才,哪天逮着机会就这身装扮去会会那位裁缝妹纸,看那黄小姐是不是还认得三年前亲手做过的衣服?

    对望铜镜,刘琦有心情仔细照了照自己的样子,史书上没说错,自己生得姿貌英伟,浓眉大眼,酷似父亲刘表,比起西晋美男潘安毫不逊色。当然,古代第一美男潘安要晚比刘琦70多年后出现,为什么刘琦没有摘得古代第一美男的桂冠,那是前花花公子刘琦的名气还不够响啊。

    历史是由强者抒写的,由名人贯穿的,碌碌无为之辈能在浩如烟海的史册上留下个不起眼的名字,也算是名留青史照汗青了。

    这么帅气貌比潘安的刘琦,又是荆州大公子的身份,用句最时髦的话来评介,那就是极品高富帅啊。

    刘琦乃高富帅,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贵妇心中的激情猛男,谁会是刘琦三国的第一任娘子,谁又会是匹配于刘琦的白富美呢?

    “公子好生英俊,定有不可估量之前程。”刘忠恭维了一句,将话头引到正题上来,朝两个丫环挥挥手,示意将铜镜抬走,生怕刘琦沉溺于相貌而忘了明日要拜见刘表的正事。

    “前程与相貌有何干系?”刘琦觉得还没照够铜镜,竟然被刘忠让丫环将铜镜给端走了,这个刘忠,着实有点可恼。刘琦难得好心情照着镜子孤芳自赏下,由高富帅想到了白富美,竟然被刘忠给搅了。

    “公子,相由心生。我观公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宇俊朗,骨骼清秀,本是英雄气象。公子历经浩劫,逢凶化吉,此乃天降大任,必定洪福齐天。”刘忠振振有词,刘琦虽知刘忠是爱甥心切,但听进耳里,还是浑身舒坦,连骨头都酸软了。

    “管家美言,如饮琼浆。就此竭息,明早一同前去拜见父亲。”刘琦对刘忠的夸奖一笑而过,长得好又怎样?又不能当饭吃,我堂堂华夏国的特种兵英雄玩穿越可不是凭着花花公子的长相来混三国的,更不是来三国做小白脸的。

    长得好有个屁用,没有强大的内心和铁腕的实力,在崇尚权谋和杀戮的三国魏晋时代,长相奇俊反而成为杀身之祸,号称天下第一美男的潘安还不是因自身的不够强大,被杀洛阳,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夷平三族的悲剧收场?

    对于长相的利弊,刘琦是有清醒认识的。长相是父母给的,天生的,无须刻意易容,须做到不因貌丑而自卑,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因貌美而骄矜,所谓山再高,无仙不名;水再深,无龙不灵!

    望着驮背的刘忠缓出门外时,刘琦就长相貌美貌丑的想法有一大筐,针对目前的处境,刘琦忽然间有了个奇怪的主意,基于天下人多以貌取人,女人爱美更甚,对自己俊美相貌无比自信的刘琦为这个大胆的主意感到极度兴奋,不知行不行,试试再说,马上叫住刘忠:“管家,且慢。”

    刘忠停住脚步,转身又走了进来,向刘琦一施礼:“公子,有何吩咐?”

    “管家明日备份重礼,为继母喜欢之物,拜见父亲时,还须向蔡夫人请个安。”刘琦神色平静,心理变化极快,刚才还兴奋得象打了鸡血,转而便沉静如月照秋霜。

    “恐怕不妥,公子一向在继母眼里不看好的。”刘忠实话实说,有点为难,并不想刘琦去拜见刘表的同时还去拜见难缠刁钻的蔡夫人。

    “管家,不必多说,去安排就是。”刘琦主意已定,刘忠知道劝说也无益,只得应诺一声离开刘琦寝室去安排明日拜见之事。

    一夜无梦,次日醒来,刘琦简装轻从,带上管家和陈金、陈银、陈铜、陈铁四人分乘两辆马车,载有丝绸、绢帛等物前往荆州刺史府拜见父亲刘表。

    车马停于刺史府外,刘琦差管家刘忠上前向府中守卒通报刘琦来拜见主公。

    刘琦整理下衣冠,恭敬候于府外,过不多时,就听见府中传来刘表爽朗的笑声,刘表亲自迎出府门外,令刘琦感到有些意外,从而认定此时的刘表对长相酷似自己的大儿子刘琦还是有好感的,最起码现在还没有在蔡氏夫人姐弟的怂恿下厌恶刘琦,这对刘琦来说是争得刘表支持的大好机会。

    “拜见父亲。”刘琦见刘表出府,考虑在府门外,不适宜跪拜,于是刘琦掸掸衣袖,朝迎出府门外的刘表一恭到底。

    “我儿病来无恙,甚是快慰。为父近几日公务缠身,未曾前去探看,还望我儿勿要放在心上。”刘表迎出府门外时,见刘琦衣着简朴,言谈举止没有半点轻浮,眼神却多了几分锐利,浑身透着一股英气,只是稍稍愣了下,刘表便喜出望外,上前搀扶起刘琦,执手前往府中议事会客室。

    “蒙父亲挂牵,托父亲洪福,儿身体无大恙,特来拜见父亲。”刘琦声调中气十足,言辞谦恭有礼,举手投足间很有公子范儿。

    “惭愧啊,父亲照顾不周,我儿还须见谅,快进府中述说。”刘表拉着刘琦的手走进府中接待文武的议事帐,古人就是繁文缛节多,连父子见面都要客套上一番,足见我泱泱华夏国乃是不打半点折扣的礼仪大邦。

    客厅跪坐好,见面礼节行过,刘表问起刘琦公子府中事,站立刘琦旁边的管家刘忠简要说明了一番,隐去了焚尸一事,只说刘琦思念父亲,病体刚愈便急着拜见刘表,将刘表说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儿受此病难,为父心里也是日夜煎熬,幸遇神医华佗,我儿方有大难之后福,聊以宽慰我心。”刘表性子软,听不得动情之话,掏出方绢揩拭了下眼泪。

    见时机已到,刘琦马上起身,扑通一下跪于刘表面前,声泪俱下,怆然心伤,哽咽难语,戚戚然道:“父亲仁慈,孩儿不孝啊孩儿假借父亲之命做了件忤逆伦理之事,罪该万死,请父亲赐罪。”

    “我儿快快请起,何事如此恐慌?”刘表上前扶起刘琦再次跪坐好,听刘琦言,心里突突跳个不停,想着管家刘忠连杀蔡瑁亲赐的四个丫环,是不是刘琦假借自己的命令又和蔡瑁给扛上了?

第034章 拜黄忠为师() 
刘表扶起刘琦跪坐好,返回上座,静听刘琦诉说,十分担心刘琦是不是又惹恼了葵瑁,弄得局面难以收拾。

    刘琦却借刘表淌泪动情之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下令焚毁四丫环尸首一事一五一十地祥尽说出来,当然隐去了焚毁另四具城门守卒之事。

    刘琦着重说了焚尸灭迹乃是迫不得已为之,为的是将府中丫环被杀的不光彩之事给掩盖,来个死无对证,却又遇上蔡府同马家庄的来人索要已死丫环回乡探母,刘琦怕事情闹大,求得神医华佗谎说丫环死于疫疾须焚尸以阻瘟疫漫延,并告知蔡府庞季等人知晓焚尸灭迹之事已亶告过刘表。

    刘表被刘琦说的一愣愣的,时面有愠怒之色,时而又露欣慰之意,没想到这个大儿子刘琦被蔡瑁设计虎头山马绊前蹄大难不死,就象换了个人一样,所做之事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与荆襄望族蔡瑁都敢暗中叫板,其魄力不亚于刘表当年。

    “焚尸一事虽有违伦理,却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此事尘埃落定,过去就过去了,以后勿提。若以后有要事,还望我儿三思而后行,报与为父先知晓下为好。”刘表听刘琦道出焚尸一事,放下心来,只要刘琦不与葵瑁抗衡就好,目前刘表都欠缺实力难以驾驭蔡瑁,就更别说一个体弱多病喜好女色的花花公子刘琦了。

    在刘表认为,自不量力的刘琦与蔡瑁作对无异于自寻死路。

    刘表暗自惊叹刘琦的心狠手辣,自己都做不出下不了手的事,刘琦竟然不顾后果的做了,而且还做得让人没法发脾气。

    刘琦听刘表说出以后有要事可先行禀报刘表的话,心下大喜,机会又来了,振作起精神来:“感谢父亲饶怒孩儿,父亲之命谨记在心。孩儿眼下正有一事要禀报父亲,是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刘琦一幅听话的乖乖子姿态,刘表颇感欣慰,也摆出慈父姿态来,柔声道:“我儿有话,但讲无妨。”

    “孩儿前些年不学无术,无所建树,甚觉惭愧。前些日陪父亲虎头山狩猎只恨骑术不佳,马失前蹄,误了父亲秋季田猎,心中十分不安。如今遇华佗先生调理,身体已无大恙,寻思着想拜师学点骑术,来年田猎能为父争回脸面,想请父亲为我聘师,还望父亲准允。”

    刘琦借机将心中所想说出来,刘表听得连连点头,明明是虎头山蔡瑁设计陷害刘琦绳绊座骑差点要了刘琦的小命,而刘琦却对蔡瑁加害之事只字不提,是蠢得真不知道呢,还是韬光养晦拜师学艺以报谋害之仇呢?

    大儿子刘琦是与前妻第一夫人陈氏的骨肉,不管怎样,刘琦想拜师学艺这是求上进的表现,做父亲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刘琦想拜师学骑术的请求一提出,正是水到渠成,刘表自然满心应允,笑道:“孺子可教也,荆襄城内精通骑术之人不多,算起有名气之人当属中郎将黄汉升,不知琦儿可愿师忠黄将军?”

    “我愿意,多谢父亲关心。”刘琦压抑住心中喜悦,起身向刘表作了一辑,拜黄忠为师正是心中所想,要不然刘琦也不会以骑术差劣为借口。

    据史书记载,此时的黄忠黄汉升虽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却一直未受重用。若黄忠收刘琦为徒,黄忠很可能会以教刘琦骑术来引起刘表重视,想必黄忠会倾力而为,而刘琦也将在拜师学艺中笼络住黄忠。

    “管家,你速去黄将军府禀报,就算我有要事相请将军。”刘表吩咐刘忠,待刘忠离开后,刘表与刘琦对面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刘琦言谈举止颇为谦恭,只略微流露些自强自立的意向,刘表对刘琦的稳重大为欣赏。

    不多时,府外快马来到,黄忠身披盔甲,一副武将装扮,四十上下,正当壮年,走路呼呼生风,刘忠紧随其后,经门前卫士通报后来到刺史府议事厅,进门便单膝下跪,身如洪钟:“拜见主公。”

    “黄将军请起,看坐。”刘表虚扶起黄忠,手指了下右手边的低矮案桌。

    黄忠跪坐后,瞧了瞧正对面的刘琦,有些陌生的感觉,这个平时华服张扬的花花公子怎就一身布衣打扮?眼前刘琦举止端庄眼神纯净,平和地微笑相视,黄忠出于礼节,朝刘琦一拱手:“公子有礼。”

    “见过黄将军。”刘琦也是一抱拳。

    “黄将军,吾本意派遣将军赴长沙同刘磐共守攸县,然近日襄阳城外山贼作乱,还需将军坐镇襄阳以防事变。犬子刘琦欲拜黄将军为师学骑术,将军正好可居守襄阳,不知将军愿意否?”刘表看似商量的口吻,实则开口一句还需黄忠坐镇襄阳不容黄忠拒绝。

    “承蒙主公赏识,黄某不才,愿授骑术于公子。”黄忠愣了下,原来刘表唤自己来所说要事是收徒之事。可是刘表已把话说死了,不收也得收了,再说刚才看刘琦神态倒是谦卑,没半点公子哥的架势,若刘琦真是可造之才的话,向刘琦授以马术剑术啥的那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还不拜见师傅。”刘表及时提醒正处在欣喜中的刘琦。

    刘琦一幅受宠若惊的样子,慌忙起身向黄忠下拜:“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三拜。”

    待刘琦三叩首后,黄忠扶起刘琦,就算正式受过拜师礼了。

    刘琦面上以拜师学艺为由,实则是为暗中笼络势力,这是刘琦重生三国走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的棋。在三国,个人的力量再强大都是无法和那些称王称霸的群雄抗衡的,唯有身边聚一群能臣强将,运用滔天智谋,才可以谋定三国,驾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徒儿请起,明日起,来我府中学艺。”黄忠收了刘琦为徒,心情有点复杂,并没表现出特别的欣喜。一来因刘琦的出现,使得黄忠还得留居襄阳做不了长沙太守,仍有不受重视之感;二来因刘琦花花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使得黄忠对刘琦颇有看法,从内心深处抵触做刘琦的师傅。

    “是,小徒明日定当早早前往。”刘琦应诺一声,看得出来,黄忠虽有些不情愿收己为徒,但却是言而有信之人,说到就要做到。

    尽管黄忠有几份不情愿,但这不要紧,日久生情,刘琦相信忠厚本份的黄忠早晚会心甘情愿倾其所学相教,且终会死心塌地追随刘琦,并为有刘琦这个徒弟而感到骄傲的。

    黄忠可是枭雄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那可是凭真本事打出的威名,并非徒有虚名。老将军黄忠戎马一生,忠肝义胆,史上可圈可点,只要以心换心,刘琦相信黄忠将在自己谋定三国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黄忠在荆州刺史刘表帐下虽名为中郎将,却并未受重视。此时的黄忠未建功勋,除了能拉断双弓、飞马善射的名气,在外人眼中并无长处,但这不影响刘琦对老将黄忠的崇敬,这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单独开书立传的黄忠可是名垂青史的重量级人物,陈寿对黄忠的评价很高:“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