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三国我做主 >

第96部分

重生三国我做主-第96部分

小说: 重生三国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个会说话的刘琦,语气是征询张二麻子能否到县府任师爷,却在称呼上直接称张师爷,这张二麻子能有不做师爷的选择吗?

    “青天县令慧眼啊,我家老爷归顺官府之心久矣,只因先前官吏昏匮无能,老爷不愿同流合污,如今青天县令爱民如子,城民景仰,正是我家老爷效力官府、报效公子之际呢。”

    瞎了右眼的管家及时提醒张二麻子别错过这大好的被官府招安的机会,开始主战的半瞎管家,见刘琦果然威武,暗中赞叹老爷张二麻子的英明果断。

    “哦,汝是何人?”刘琦望着半瞎的管家问道。

    “回禀公子,我乃老爷府中管家丁四,略懂些文书,若公子不嫌弃,可差老夫做些碎事,定当鼎力效劳。”自称丁四的管家毛遂自荐起来。

第141章 招安() 
望着毛遂自荐且又懂礼、眼瞎心明的丁四,刘琦想起了远在襄阳公子府中的驮背管家刘忠。

    由于受了张虎的枪刺,刘忠的脚也跛了,不知道此时襄阳公子府拆府建庙的事办得怎么样了,要是管家刘忠见到堂外甥刘琦如此的威武,才几月功夫,便在新野拥有了民众的爱戴,拥有了近三千军队,管家刘忠保证会兴奋得整天合不扰嘴来。

    “好,丁管家就留在县衙作文书,伴在张师爷身边,好好为官办事,别苦了新野的百姓。”刘即当即给丁四封官。

    “谢公子。”丁四满心欢喜,自是知道文书乃是主帅的从事,相当于助理,是主帅身边亲近重要的人物。

    丁四被刘琦封了文书之职,见张二麻子没有动弹,心中甚急,赶紧悄悄碰了下张二麻子。

    张二麻子自然懂得丁四的用意,忍着剧痛接受了刘琦的任命,道:“谢公子抬爱,张二定当在公子门下效犬马之劳。”

    “哈哈,张师爷,你我同为官,勿要效我一人之劳,当为天下百姓谋福啊。”刘琦说笑间,朝陈文使了个眼色。

    陈文当即朝陈武用手一挥,陈武毫不客气地带着近千官兵趾高气扬地开进张二麻子的庄院,迅速将弃械投降的庄丁给控制了,全部赶到庄院的开阔处等待刘琦处置。

    张二麻子独眼右眼眼睁睁见陈武接收了庄院里一千多名庄丁,叹了口气,既然要降就要降得彻底些,以后在公子刘琦帐下共事,还须脱胎换骨了。

    “管家,赶紧得将府中花名册呈于公子,收编家丁、开仓放粮,事不宜迟啊。”张二麻子忍着砸瞎了左眼的疼痛吩咐丁四,既然降了,就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凡人都称公子,看来刘琦公子的名头可比县令或别驾从事大多了,曾在关外红极一时的绿林好汉张二麻子由衷敬服地称呼刘琦为公子了。

    刘琦也习惯了人们的称呼公子,公子之称,显得少了些官威,多了些亲民,比起称呼神马官职来要亲切自然些。

    “张师爷,先回府休养。府中用度暂作个登记,待我收了李大的庄院再与师爷闲叙。”刘琦感受到了张二麻子的痛苦状,将暂作充公换成了暂作登记的说法,看似委婉,却是十分的直露,不是充公又何必登记呢?

    须臾,张二麻子的管家丁四捧来一大堆庄院的帐册,地契、户籍、钱粮等一一在册,刘琦倒不担心丁四报假帐隐瞒家产,当张二麻子成为了新野县令的张师爷后,家产自然充公了,隐瞒也隐瞒不到哪里去,刘琦的法度很严的,想必没人敢冒着被斩的风险去蒙骗新来的强悍的县令。

    刘琦并不看帐目,指使陈文接收土豪的财产,安慰几句张二麻子后,从土豪庄院的内宅再步向陈武看押的近千投降的庄丁。

    俗话说,趁热打铁,刘琦朝邓芝说道:“伯苗兄,速将这千名庄丁收编,分化到二百铁甲兵中去,分兵一半包围土豪李大的庄院,若有不降者,格杀勿论。”

    邓芝应声是,跑步向前,朝陈武说了几句话,便见陈武朝受降的庄丁人群走去,自然庄丁让出一条道来。

    “以这条道为分界线,左边的充军由邓将军管,即刻同铁甲兵围攻土豪李大;右边的充军归文将军管,即刻开仓放粮。”陈武很是霸道,分兵也无章法,也不点人数,就这么三下两下便将张二麻子手下的一千多名庄丁给收编了。

    由此刘琦手下的官兵多至两千多人,象陈文、陈武这样的偏将都可升任到千人督了,千人督也就是牙将,牙将比起偏将的名头来,是实打实的将军了,象三国演义中常山赵子龙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后初仕公孙瓒时就任过牙将的。

    刘琦除了当场给负荆请罪被城民砸得头破血流的张二麻子封了个师爷,给张二麻子的管家丁四封了个文书的官职外,并不好当场给手下的将士封官许愿,但兴奋的将士们自然期待公子刘琦发达了,自然就有自己的一份美好前程了。

    为了防此张二麻子玩阴谋有哗变,刘琦留了个心眼,挑了十位精锐卫士护卫受伤的张师爷,名为护卫,实为软禁,并将张二麻子的管家丁四支开,带在身边去说降土豪李大,即刻发兵,或围攻或招安鹅城中最后一个算得上有头有脸又有名气的李大土豪。

    刘琦留下混了一百铁甲兵的五百庄丁在张二麻子的宅院开仓放粮,并亲率刚收编的两家土豪的庄丁一千五百余人及千余猴子兵浩浩荡荡杀向土豪李大的庄院处。

    三面战鼓依然擂得震天响,喊口号的士兵不再喊着什么“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而是一千多名官兵齐齐高喊“公子威武,强军必胜”,喊声将整个雪封的新野大地都给震醒了。

    当刘琦的官兵杀向土豪李大的庄院时,早有李大的护院庄丁一拨拨急惶惶地跑向茫然不知所措站立于庄院门口的李大报告:

    “报,新野令公子刘琦已招降了张二麻子。”

    “报,近两千铁甲官兵,另一千猴子兵于千米外奔宅院而来。”

    “报,张二麻子的宅院正在开仓放粮,大批粮食运往城门救济,城中佃民在城门口排起了长龙。”

    “报,官兵离宅院还有八百米。”

    “报”

    一声声报,将世代地主出身的本乡本土的土豪李大报得心惊肉跳,拥着庄院千余庄丁或战或和举棋不定。

    李大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有些绅士风度,靠祖上的阴德坐拥新野万亩良田,佃户数占了新野户口总人数的一半,对佃户虽然盘剥的厉害,但庄院里却不曾饿死过人,这一点在鹅城的三大土豪中也是有些口碑。

    所谓土豪,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租给佃户的大地主,并不是每个土豪都无恶不作,象李大这样稍有些良心的大量圈地的大土豪在三国为数不少,对羽翼未丰的刘琦来说,要想一下子将东汉的土豪打倒赢得天下民心还不现实。

    “报,官兵在六百米处”又有庄丁急急来报,李大将手一掸,“都退,不用再报了。”说着,褪下皮帽与皮袄,身着单衣大步走出院门十米,正欲吩咐大开院门,却见张二麻子的管家丁四在两个官兵的护卫下快马赶来,后面六百米外斗志昂扬的几千官兵正高喊“公子威武、强军必胜”的口号杀气腾腾而来。

    三骑快马在李大的面前停下,丁四下马,朝李大一拱手,直截了当:“李老爷,青天县令公子刘琦仁德爱民,乃皇室宗亲,新野有公子主政乃万民之福。我家老爷义举受安,已在公子门下荣任师爷,吾亦谋得文书一职。老爷命我速来告知李老爷勿与官府作对,免得涂炭生灵,佃户遭秧。不知李老爷意下如何?”

    “丁文书,李某也有此意,不知公子刘琦待庄丁如何?”李大眼睛一亮,如今世道,常有土匪作乱,偶见佃户造反,若有个强悍的县令作靠山,受官府招安,能升官,免忧虑,不也是好事一件吗?很浅显的道理,既然斗不过官府,为免杀戮,招安便是唯一的途径了。

    丁四见鹅城的最大地主李大恭恭敬敬,脸上已有喜色,看来在公子刘琦的官府门下当官,哪怕一个文书,都这般受人尊重,老爷张二麻子的抉择是对的了。

    “公子刘琦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手下将士忠勇赤诚,已得万民敬仰,必是龙腾虎跃之主。除了那不识时务的肥头大耳落了个人头高挑竹杆的下场外,我家老爷义举投诚,公子刘琦待府中上下优厚礼遇,庄丁即刻正了名份,成为官兵吃军粮享奉禄,没有人受非礼虐待,且皆有封赏。我看公子刘琦是要想将新野建成一座襄阳的。”

    丁四在李大的面前真心地称颂了一番刘琦,竟然高瞻远瞩地预料到了刘琦的施政蓝图,言下之意,公子刘琦可不是一般的官儿,是有大气魄的,要将冷清的新野建成繁华的襄阳,正缺大量的人才与有识之士,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不降,就将后悔莫及了。

    李大整下身上单薄衣衫,主意已定,朝丁四一抱拳,神色严肃,道:“丁文书一席话,开宗明义,道出民心所向,令李某茅塞顿开,烦请丁文书回禀公子县令,李某即刻大开院门恭迎公子入府。”

    “好,李老爷果然是开明之人。”丁四朝李大拱手回礼,为自己三言两语将李大说降感到兴奋,这可是在公子门下任文书的第一天就立了大功一件啊。

    丁四没有片刻耽误,叫两个卫兵就地等候,心情激动地上马扬鞭奔向近百米外行军的刘琦,离刘琦二十几步外滚鞍下马,兴冲冲小跑到刘琦面前,躬身将李大接受官府招安之事禀报。

    刘琦夸赞了几句丁四,为表官府诚心招安,便命近三千官兵(含千余猴兵)原地待命,停了口号,领着邓芝前来接收土豪李大的招安,陈春、陈夏四卫将紧随其后。

    李大见到官兵于五百米开外停军不动,偃旗息鼓,又见高大英俊的公子刘琦只带了几个随从卫士徒步而来,如此礼遇,可见公子刘琦的诚心招安了,李大的心里顿时感到一阵畅快,好有胆色的大公子啊,此人必是当世俊杰,人中之龙啊。

    心里思想着,李大脚下加劲,低了头躬腰迎向刘琦,一没注意被石块绊了个趔趄欲摔倒之际,刘琦手疾眼快将李大扶住,先声夺人:“素闻李公乐善好施,名传百里,本公子神仰已久,今日得见李公,果然仁厚开明之士,幸会幸会啊。”

    没想到来打土豪剿匪的强悍县令公子刘琦这般的随和亲切,禁不住夸的李大脸一红,唯唯诺诺:“公子过誉了,李某有眼无珠,不及拜访公子实在有罪啊,院门已开,庄丁器械已弃,恭请公子府内训话。”

    “哈哈,训话不敢当,李公请。”想着鹅城的最后一家大土豪李大被成功招安,鹅城雪夜一战,自是战果丰硕,刘琦不由哈哈大笑,意气风发。

第142章 年前的太阳() 
鹅城三大土豪的庄院设计风格雷同,在布局上分外院、内院,内外两院有深沟隔断,均分东南西北四座吊桥,整个庄院除了显大而阔气外,由于被大雪覆盖倒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在鹅城最后一个受招安的大土豪李大的引导下,刘琦与陈文、陈武、邓芝等人带着随从护卫进入李大的庄院,李大的千余护院庄丁已卸甲列队接受整编。

    来到内院会客厅,李大与刘琦等人分宾客落坐,没有更多的寒暄,直面李大招安事宜。

    刘琦直截了当:“李公是明白人,客套话就不讲了。”

    李大一脸恭敬:“那是,那是,还请公子明言。”

    刘琦道:“本县奉家父荆州刺史之命剿匪平乱,上任伊始,不忍百姓饥寒,不堪兵匪祸乱,故率官兵剿匪,幸蒙李公、张公大义献诚,新野方平。张公已从本县,谋师爷职,张公的府邸除却借了悉数庄丁充军剿匪,开了粮仓济民,其他府内不动分毫,不知李公作何感想?”

    李大拱手揖礼:“公子仁德威武,李某不才,愿效张公投诚,在县府谋个一官半职,为新野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刘琦道:“素闻李公仁慈,一见如故。李公虽田多地大,却未曾盘剥,且常有救济之善事,真是善莫大焉。本县欲封你为县令从事,辖民政一事,不知李公意下如何?”

    “谢公子提携,在下愿为民作些善事,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李大一听,面露喜色,公子刘琦任人唯贤,果然是常行善事必有好报,这今后作了新野的民政官员,世代都有光啊。

    刘琦道:“李公不必言谢,本县还有诸多事务,闲叙到此,三日后,还请张公一起来县府述职。”

    李大道:“承蒙公子抬爱,李某定当帐前听命。”李大挺起胸膛,响亮应答。

    刘琦在李大的内院里小叙了片刻,与李大并肩走至外院,将卸甲列队的千余庄丁整编充军,除了接收庄丁、后器、马匹、粮食等军用物资外,庄院仍归李大所有。

    刘琦将张二麻子、李大两大土豪兵不血刃成功招安,余下的一些小土豪自然是望风而降,仅用一上午的时间刘琦便将鹅城所有的大小土豪招安了,土豪的护院庄丁悉数被官兵收编,所有土豪的庄院除了保留几名看门的必备庄丁外,不允保留一兵一卒,土豪再无拥兵造反的能力。

    至此,刘琦接受了邓芝雪夜攻城的建议,经过一夜苦战,在付出了牺牲近百名忠勇的亲兵精锐的代价后,一举将鹅城的土豪全部打倒,将所有的庄丁整编,牢牢地控制了新野。

    雪夜攻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刘琦的兵力暴增,三大土豪的护院庄丁三千三百多人,其他大大小小的土豪家的护院庄丁也有两千五百人,加之剩余的二百亲兵,刘琦的可用兵力达到六千余人,若算上一千猴子兵的话,那就有七千官兵了。

    率三百亲兵雪夜攻鹅城,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刘琦打胜了,一下子拥了七千官兵与猴兵,简直不可思议,确实印证了巨大的风险伴随巨大的收益这句话,难怪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铤而走险,果真是富贵险中求了。

    六千官兵,一千猴子兵,养这么大的军队,官兵吃穿及军饷用度可不得了,幸好土豪的仓库禀实,家财富足,还能支持大半年的,过这个冬没问题,刘琦想着开春了便将土豪的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