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工业霸主德意志 >

第111部分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11部分

小说: 工业霸主德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少将,他已经是中将了。”舍尔纳才从柏林过来,知道古德里安经过罗韦雷托一战晋升成了中将的事情。

    “什么时候的事?”保卢斯是从国内随野战军来的意大利,很多消息都不清楚。

    “两个月前的加尔达湖战役,在第23山地集团军之前拿下了罗韦雷托至布雷西亚一带,三天拿下12城。”舍尔纳羡慕的样子让保卢斯有点不知所措。

    “我统战部的人说,当时防守在那一带就有意大利第59步兵师?”保卢斯也不太清楚这个意大利第59步兵师到底什么来路。

    “没错,这支步兵师的指挥官是个德国人,是哪里的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和咱们总统是一届的,都是但泽皇家军官学校的军官,总统先生靠着毕业论文拿了第三名,这个第59步兵师的拿了个前10,都很厉害。”舍尔纳把自己听到的消息都讲了出来。

    康德是但泽皇家军官学校1904界的高材生,和同届的埃里克艾德里安是同一届,两人虽是同届校友却很少有交集,埃里克心向商界,康德心向军界。毕业后,埃里克在德国开始经商,而康德则在得知父母在意大利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只得放弃分配前往意大利参加父母的葬礼,之后接手家族生意,可惜被族人暗中使计丢了德国的生意,留下在意大利的一些商铺。

    遭遇双亲故去和族人抛弃的康德便一直留在了意大利,只可惜他并不是经商的料,最后无奈将剩下的家业打包出售。没了商业包袱的康德本想回国,可惜部队里早已没了他的编制,不得已,他又返回意大利。此时正值巴尔干危机,意大利虽然无心参战却也开始大肆征兵防备邻国干涉。

    缺少兵员的意大利很快就将康德这个拥有双国籍的德国人招入军中,由于意大利此时并未和德国直接交恶,加上康德的履历也很漂亮,于是就进入了意大利皇家军团的一支步兵师,即现在的第59步兵师前身。

    随着意大利的参战,康德的所在部队也前往意奥边境地区参战。通过布雷托战役侥幸活下来的康德从一个少尉不断顶替自己的上级做到了少校。

    战争结束前,这位少校接到了一份“家书”,原以为自己没了回国念头的康德看到这封“家书”后有了一丝归属感,加上书信里透露了一些惩治了当初背叛他的族人,康德也不知道是出于感恩还是自己本就是德国人而答应下来,成了一名德国联邦军情局的意大利军中线人。

    一开始,康德也没有接到什么任务,直到德意战争爆发前,一个自称是接头人的法国人给了他一份奥地利防线部署图,又给了他一笔不菲的资金作为报答,让他将这份情报转交给高层。

    果不其然,这份部署图对于当时正在进攻奥地利的意大利军方起了很大的作用,康德再次被提拔,成了一名中校,破格带领一支步兵师。

    奥地利防线的崩溃让高层震惊不已,只好被迫接受了并入德意志联邦的建议。德国随即要求意大利归还领土,自大的墨索里尼当然不会把吃到嘴里的头吐出来,下令意大利三军做好准备。

    康德的第59步兵师接受调令部署到加尔达湖,这里是意大利北部连接欧洲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一旦丢失,意大利西部和东部的部队只能从摩德纳这个半岛上的城市进行物资转运。

    古德里安的第501坦克营强攻布雷西亚时正值康德接到了死守的命令。而康德的身份随着双方的冲突升级被克卢格看到,一心想给德军便利,在埃里克面前露脸的他提出了让康德临阵倒戈的建议,被埃里克否决了。

    “开什么玩笑,这么重要的一颗钉子,这么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的线人,就这么浪费?我很质疑你的能力,克卢格。”

    就这样,克卢格再也不敢从康德的身上直接获取情报,害怕这条情报线过早暴露。

    潘兴登上意大利半岛进入罗马的消息很隐秘,毕竟美国也不想交恶正处于蜜月期的德国,召开的军议也基本都是墨索里尼自以为精挑细选的贵族将军,以示他的重视。

    没有爵位的康德当然没有机会参加,只是大军出动后不久就遭遇到了一支德军部队,康德凑巧的被潘兴选中作为抵挡德军这支部队继续前进的指挥官。

    于是就有了2165高地这不期而遇的一战。

    柏林,汉莎宫。

    “保卢斯这家伙,真这么说的?”霍夫曼将他和保卢斯的对话转告了勃劳希契,有了后者在总统面前汇报的一出戏。

    “霍夫曼说是原话。”

    “有意思,我还真是很期待这两人孰强孰弱。”埃里克一点也不担心战局的走势,德国不想扩大战争规模不等于德国害怕意大利能反败为胜。

    局部的胜利,某个部队的战斗力是无法决定两个国家之间战争结果的。

    “我听克卢格说,这个叫康德的是总统先生的校友?”勃劳希契从克卢格那里了解不多,只得到了这两个消息,一个名字和总统校友。

    “我也是听克卢格给我介绍了一下,然后我看了下资料,才想起来有这么个人。”埃里克如是说道。

    “也对,总统先生是尖子生,康德毕业成绩没有你好,记不住是正常的。”勃劳希契适当的拍了一下马屁。

    埃里克瞬间红了脸没了话,他能怎么说?成绩全靠抄吗?体能就更没法比了,从出生前就在娘胎里补充各种营养品的埃里克出生后更是在各种强大的补给品中成长的。两个人的出生时代相差了1000年,这中间没法比。

    就像是拿一个在后世的职业拳击手和公元前的平民做比较,两人的营养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行了,这个叫康德的人,让手底下的人都别讨论了。”埃里克不想在成绩上多讨论,害怕露馅。

    “怎么?难道这人是国安局的眼线?”勃劳希契也不知道康德的身份。

    结果换来的是埃里克的沉默和一道犀利的目光,赶紧闭嘴离开了。

第212章 苏联那种() 
康德的水平如何,埃里克以前没有一个参考,随着古德里安第一次和康德的步兵师交手,埃里克瞬间就有了个大概。

    这是一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战将,而且基本功硬扎。这是埃里克对康德的评价。

    历史上的德国也没有与意大利的这场战争,康德能够在这个时空强势崛起,应该是顺应了时代的大潮。

    2165高地的对决已经持续了一整天,10月3日白天的战斗让第231步兵师的保卢斯和舍尔纳见识了指挥的艺术。对面的意大利第59步兵师同样也品尝到了德军没有坦克逞凶一样可以靠着绝对的装备优势碾压自己的能力。

    康德的任务只是坚守两天,潘兴的主力也并非是对博洛尼亚的德军发起强攻。

    潘兴隐瞒了他的初衷,带着2个军团的队伍朝着德军主力方向的虚晃一枪只是为了引蛇出洞。

    这条蛇就是德军的2个装甲师,只需要引出一条,就必然会牵扯出装甲师在哪,坦克营在哪的501坦克营或者是502坦克营。

    让意军和这两支部队的任何一支硬拼一次,学习经验。

    为了让这次的行动更加顺利,潘兴还特意带了美国陆军刚刚设计生产的一种反坦克武器,37mm反坦克炮。

    夏皮罗所看到的那种与迫击炮差不多大小的其实是37mm迫击炮,由卡车拖拽野地行军。

    康德的步兵师没有这种武器,潘兴总共带来了10门m1反坦克炮,只是为了测试效果,由于缺少iii号坦克样车作为靶子,美国陆军自己想办法弄来了5块10毫米的镍合金装甲测试了m1反坦克炮的性能,结果是不理想,500米内击穿的几率很小,击穿后更是无法有效杀伤。在500米以外就更不用说了,而iii号的正面装甲是50毫米的镍合金装甲。

    第1装甲师下辖的501坦克营现在已经开始换装iiib型坦克,保持了原有的50mm口径火炮,装甲防护从原先的50毫米增加到了80毫米,第一批的发动机是本茨提供的hl108tr发动机,功率有限,之后换装了戴姆勒…奔驰hl120trm发动机,为了与之前的有区分,特意采用了iiid这样的代号。

    隆美尔的iiic型也同样如此,不过喜欢火力投射的隆美尔为了保证坦克的机动性,没有加厚装甲,而是选择了换装一门50mm的克虏伯速射炮,50kk38l/42射速提高的同时加强了穿甲能力,弹药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由于埋头弹系统的缘故,虽然给iiie这样的坦克炮塔里加了一块电动装填系统却仍有余地,这就是埋头弹的好处之一。

    只是这两型新装备的产量都不大,而且想要在原先的型号上改进,需要的工时也不少。

    特别是像iiid这样需要更换坦克车身的,埃里克直接御笔一批,换新车,旧车运回国内训练使用,然后再淘汰了给地方军。

    国防军的裁军计划一直在进行,战时将近300万的军队,用时一年裁撤了近一百万人,又新增了十万新兵。

    国防军的四个集团军也开始大调整,原先的4个集团军群也开始缩减,只有名誉元帅的部队终于体现了裁撤时的优势,那就是没阻力。

    最先被拆分的是d集团军群,被一分为九,一份全是老兵用来重组一个野战集团军。一份给地方军担任军官,工资也是由所属地方州来出,其余的则被遣送到各地工厂、政府机关、私人企业。

    正在被拆分的是c集团军群,埃里克原是打算将这一部份人拆分后依葫芦画瓢,随着奥地利的并入改变了计划,多留了一份给奥地利六个州充作地方军。

    埃里克想要利用自己任期的8年把国防军减至150万人的编制,这个编制不多,也不少了。邻居法国的陆军人数一直保持在300万人,其主要防御目标也仅有德国一家,余下的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瑞士都不是法国的主要对手。

    英国常年保持的200多万陆军也并非是全在欧洲,且大部分为附属国部队,大多数时间都在各自的殖民地。

    埃里克将安娜塔呈交的国防军体制缩减方案文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亚尔马回来了吗?”

    安娜塔回忆了一下,“回来了,这会儿应该还在总理府。”

    “打个电话叫他和路德过来一趟。”埃里克站起来整理了下衣服,“给夫人打电话,晚上回来吃饭。”

    “不是天天都回来的吗?还用特意打电话通知?”安娜塔有些奇怪埃里克今天的表现。

    “哈,是啊,那算了,不用打电话了,去忙吧。”埃里克顿时有些尴尬,想起等下要商议的事情会损害到国内商业阶层的利益,这里面也有自家一份,黛娜会不会答应都是一回事。

    现在不像从前了,埃里克许久没有插手埃里克集团的运营,不太好做主。

    就在埃里克还在努力模拟晚餐的对话时,亚尔马和路德已经赶到了汉莎宫。

    “总统先生有什么事吗?”路德一般除了工作汇报很少来总统办公室,亚尔马更是全国经济复苏协会的委员长,一年到头也很少在柏林,需要在全国各地走动督导工作。

    埃里克脸色有些僵硬,没有说话,而是指了下茶桌上的两倍冒着热气的茶水。

    亚尔马顿感这次事情不会小,不然埃里克不会这么严肃。

    应付了事的两人只是浅尝辄止,都在等着埃里克的指示。

    想到等会儿要说的东西可能会吓到两位最为倚重的内阁大臣,埃里克也有些胆怯。

    他双手干抹了一把脸,仍旧是面无表情,用一种弱势的口吻说道。

    “我打算建立三大机构,用来监督资本运作,你们觉得如何?”

    亚尔马瞬间皱起了眉头,而路德也面色难看起来。

    资本主义盛行的年代,监督资本运作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德国也有,例如银监会等等。埃里克从商多年且享誉盛名,想必不会不清楚。这种情况下还要建立三个大机构来监督,亚尔马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好,糟糕,糟透了。

    “我能问一下,这三个机构的管辖范围吗?”亚尔马是财政部长,对资本是接触最多的部门,虽然他们作为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多有对立,可大家都保持着一定的默契,不越红线。

    “可以,不过你们也别着急,我这只是一个想法,最终能不能成形,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埃里克不想让大家产生误会,只好假借是个想法。

    “你可以理解为嗯类似于苏联那种。”埃里克弱弱的说道。

第213章 虚假繁荣() 
1920年的世界正在享受着科技革新带来的福利,所有人都沉浸在享受之中,战后的世界重新打开了全球经济市场,贸易成了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苏联那种?”亚尔马不太明白,“哪种?什么机构?”

    埃里克摸了摸鼻子,接下来要说才是资本世界的禁忌。

    “市场调控。”

    路德随即瞪大了眼睛,亚尔马更是吓得手都松了,茶杯顺着一条支线摔在了地上。

    啪!

    “绝对不行!”亚尔马才不管茶杯是不是摔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一副红色的德国地图。

    埃里克就知道会有这种反应出现,也不制止亚尔马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声反对。

    反倒是路德冷静得多,只是他同样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

    埃里克在建立德意志联邦国时就通过议会和强大的人脉关系短时间的做了一回宏观和微观的调控,大家也都勉强接受了。毕竟当时的状况确实糟糕,如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大手斧正金融,遭殃的不止是平民,还有握着大把钞票和储备没法用的银行家,企业家,贵族。

    而这次埃里克所说的市场调控显然是想参照苏联的做法,德国的资本家和贵族们是没法接受的,因为大家担心弄不好就会一起被染红了。

    埃里克能理解亚尔马的失控,换做是他,如果有一天德国的总统告诉他,以后埃里克集团想卖什么,买什么,花多少钱,进多少货,赚了多少外汇,换了多少技术都得老老实实在政府报备的时候,埃里克第一个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