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时归 >

第13部分

楚时归-第13部分

小说: 楚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一片红白之物,染红了他们脚下的河水。

    宫卫们的血腥厮杀,以及虞猛一旁的威逼利诱,终于是止住了溃逃的趋势。

    但是,先前逃跑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千多号人的长秀军,留下来的,只有不过四五百人。

    而且,那些逃跑的人也不傻,眼看着宫卫的速度比他们快,立刻就极为默契地分头跑开了。

    只有十多人的宫卫,想要杀五六百号人,实在是有些困难。

    “殿下,末将束下无方,请殿下责罚!”河堤旁,虞猛穿着粗气,单膝下跪道。

    夏桓摆了摆手已经湿透的衣袖,问道:“长秀军中,可有名册?”

    虞猛心中一颤,随即立刻回答道:“有,就在林县令处!”

    “好。本君已经观察过了,河堤未曾决堤,只是有些许地方渗水了。你带着剩下的人,立刻跟着昭明,对那段河堤加固。”

    “喏!”

    夏桓说的轻松,但是看着一夜之间,便几乎涨了一米多的河水,心中依旧忧心忡忡。

    只是,现在人心浮动,河堤也暂时未决,只能先处理这些表面现象了。要想对河堤全面加固,仅凭这点人手,实在有些不够看的。

    好在,留下来的人,大多还算卖力。渗水的河堤,也并不算多,几百号人,却也辛辛苦苦干了将近一天,方才将渗水的河堤,全部加固了一遍。

    接近日落时分,辛苦了一天的长秀军和佃户们,方才有了一丝喘息吃饭的机会。

    也不用他们向夏桓讨要,白喷喷的米饭,带着晒干的腊肉,便由夏桓带着宫卫,亲自送至了他们的面前。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修补河堤之时,夏桓就站在一旁,任由雨水一遍又一遍地淋湿自己。更是同样,滴水未进。

    现在,夏桓又亲自为他们这些最低等的“贱民”,“兵痞”送饭分菜,更是与他们相并而坐,共同进食,岂能不感动?

    “昭明,河堤定然还有潜藏的危险。仅凭我们这点人,根本不可能将整个河堤都修缮一遍。看来,我们还需要去找那些世家的人啊!”

    夏桓一手端着陶碗,一边与陈昭明交谈着,丝毫没有天家贵胄的架子。

    陈昭明先是点了点头,可是随即又苦笑着说道:“这恐怕有些难啊尤其是现在,城中的那些人,哪个不对殿下提防万分?”

    夏桓点点头,说道:“河口若是决堤,他们在城北的那些作坊,一个都跑不掉。况且,现在缺少日晒,做工的人,大多闲置着,未必没有希望。”

    陈昭明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这只怕还需要殿下亲自走一趟。”

    “这我知道。”夏桓微微扫视了一眼周围已经开始整理碗筷的人,说道:“只是,今天恐怕是不行了。”

    陈昭明点了点头,同时从夏桓的手中接过了陶碗。

    冒险修缮河堤,人心正是刚刚稳健的时候。不论什么原因,夏桓这个时候都不能离开。否则,刚刚树立起的威信,起码要减少大半。

    河堤虽然加固了,但是堤岸旁的积水却是没有时间来得及去清理了。

    帐篷肯定是不能住了,现在奔波个二十多里返回县城,也同样不现实。

    没办法,夏桓只能下令,拆下帐篷,重新再找一处地方休息。

    只不过,劳累了一天的人,此时大多甚至都不愿动了。若非夏桓现在在他们心中的威望空前之高,早有人倒下就睡了。

    等到将那还能用的帐篷重新安札完毕,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殿下,今晚只能辛苦您一下了。我等会在帐外守护殿下安危。”

    一处简陋的帐篷内,夏桓仅仅也就只有一块简单的木板,上面垫着一块还带着湿气的毯子。

    大家都累坏了,因此,帐篷也没能拆来多少。大家都是挤在一起,简单地凑合一夜。

    若不是跑了一大批人,恐怕,还有不少人要露宿了。

    “今天你们也累坏了,值夜什么的就算了。帐篷虽然不大,挤一挤,十几个人也能凑合着睡过去。”夏桓一边说着,一边腾出了一大块位置。

    帐篷不大,躺着睡,也就只能睡下五六个人。不过,看夏桓的样子,显然是不打算躺下睡觉了。

    “哗啦!”

    原本站在帐篷之中的那名宫卫,立刻单膝跪下,并没有拒绝,反倒是低沉地说道:“殿下厚恩,末将誓死难忘!”

    夏桓笑了笑,打趣道:“行了,我是什么性格,你们难不成不知道吗?怎么出了宫,反倒与我见外了起来。让兄弟们,早些进来休息吧,明早还需要尽快赶回县城当中。”

    “喏!”

第25章 借人() 
清晨,当一丝亮光照耀到天地之间时,夏桓便睁开了眼睛。

    比起昨日劳累了一天的将士和佃户们,他昨天的消耗倒是小上不少。

    未曾惊动还在熟睡之中的宫卫们,夏桓一个人悄悄地走了出去。

    昨夜,依旧下了雨,只不过和前天夜里的雨比起来,昨夜的雨,估计也只能算得上是毛毛雨了。

    河堤之上,风将夏桓的衣摆吹得猎猎作响。

    仅仅只是一天两夜,颍水已经从一开始的波澜无惊,变成了一副奔腾的模样。

    除了这两天的雨之外,夏桓知道,恐怕更多的还是来自上游的水势便大了。

    整个暴雨,恐怕已经遍及了整个楚国的国境,今年,恐怕是楚国的一个灾年啊!

    “殿下。”

    陈昭明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夏桓的身后,恭敬地说道:“所有人都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便可出发了。您是否也先用朝食?”

    夏桓听闻,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在这河堤之上站了许久。

    收敛起心思,夏桓挥了挥手说道:“不必了。回到县中,我回去找林县令,你将这次固堤的人具皆记下。我承诺过他们,要给他封赏。”

    “喏!”陈昭明点点头,应道。

    本就对夏桓颇有好感的长秀军将士,以及那些佃户们,在得知还有封赏之后,更是喜出望外,干起活儿来,也变得分外卖力。

    颍上的河堤,与渡口本非在一起。所以,当夏桓等人那有些狼狈地走上官道时,顿时引来了一大群人的注目。

    “那是哪来的军队?楚国之中,还有如此不堪的军队吗?”商旅之中,有人疑惑地向着过路人问道。

    路人一把拉过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嘘!那是颍上的长秀军。”

    “原来是长秀军,难怪如此!”那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神情来。

    他们这些商贾,平日里往来颍上县城,可没少受这些长秀军的气。现在那几百号人的长秀军,比起在城中更为不堪,他们岂能不高兴?

    “不要命了!长秀军现在可是颍上君的部下。瞧见没,那领头的便是颍上君!”路人指着最前方,换上了一身素服的夏桓说道。

    “切!看那一身样子,哪有天家风范,真是物以类聚!”商贾撇撇嘴,暗自嘀咕道。

    那路人轻瞥了一眼,也不再和这商贾多做言语,直接扭头就走。令原本还想再打探打探消息的商贾,一脸疑惑。

    整个颍上县,现在谁人不知颍上君的风范?就是强硬的景家,被颍上君杀了那么多,也没见景家放个屁。

    不仅如此,如今城中一切井井有条,还不是颍上君的功劳。大家感谢还来不及呢,岂能容人在背后说颍上君的坏话。

    “长秀军回来了!”

    夏桓刚刚入城,一声喊声,便从街道上响起。不少人带着好奇的眼神,看着有些落魄的夏桓等人。

    夏桓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陈昭明说道:“问问什么情况。”

    “喏!”

    陈昭明将手中的缰绳交给了身后一名宫卫,很快,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夏桓带着人,又行了半条街,方才见陈昭明,又气呼呼地跑了回来。

    “怎么了?生这么大的气?”夏桓看着陈昭明,打趣地说道。

    “呵!”陈昭明冷冷一笑,说道:“殿下,你可知那些逃兵回来之后,说了什么?”

    “哦?说来听听。”

    “河堤不保,大水将至!简直是在妖言惑众!”

    古人万事都图吉利,春秋战国时期,遇到大事,更是需要占卜。

    如今,占卜虽然不再那么频繁,但是,这思想却还是继承了下来。

    那群逃兵,说出如此晦气的话,放在军中,已经可以治个扰乱军心的死罪了。难怪陈昭明会如此生气。

    夏桓莞尔一笑,反倒说道:“我倒是觉得,这未必是坏事。三人成虎,让他们说去,不然,我们借人,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可是,”陈昭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之色,“殿下,这毕竟只是市井之言。那些贵胄之家,若是鼠目寸光,派人去河堤之上,看了之后,觉得没有危险,又如何会愿意借人给我们?”

    “他们或许不会担心,可是城中的人,却未必个个都会去堤岸上看一看。只要城中的人,慌了,乱了,那些世家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他们自然会借人的。”

    陈昭明想了想,点点头,似乎是这么回事。

    或许是之前骑在马上有些久了,夏桓慵懒地伸了个懒腰,随后又说道:“不过,再次之前,我得先给他们加加火。”

    说完,便径直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很快,在夏桓的逼迫之下,在颍上的几个大家族的掌门人,便齐聚在了这县衙当中。

    拿起茶盏,夏桓轻抿了一口。未等茶的香味散去,便说道:“诸位,颍上县令近年来疏于职守,以致河堤失修。昨日,一些堤岸附近,已经有了渗水的情况。为了诸位的安全考虑,本君提议,每家每户,各自出一些人手,将河堤再行巩固一遍。各位意下如何?”

    夏桓的话音落下,偌大的县衙,再度恢复了安静之中。

    那些代表个个世家来的人,无一不是上了年纪的人。也都算得上是老谋深算了,一个个虽然看起来忧心忡忡,可是,谁也不说一句话。

    夏桓也不急,将茶盏之中的茶水,足足喝去了大半之后,有说道:“诸位若是不说话,本君就当诸位同意了。”

    那些在座的管事们,顿时眉头一跳。这显然是打算强抢啊!

    这位小殿下别看年轻,可是,任谁都不敢大意。他们既不愿出人,也不愿得罪这位小殿下。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了为首的一名老者。

    “咳咳!”那老者轻咳了两声,而后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殿下忧民,乃我颍上大幸。我景家,愿意出工具以及车马,助殿下一臂之力!”

    “对,我顾家,也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我吴家可以也愿意!”

    有了景家管事的表态,不少世家,也纷纷应声符合。

    颍上的世家,大大小小几十个,即便送来了成片的车马又有何用?没有人,一切都是枉谈。

    事实上,夏桓心中也清楚。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钳制他,不让他的声望更高罢了。

    街巷染血一事,已经令他们这些世家在城中的地位受到了影响。

    若是,再让这位殿下,随心所欲地从他们手中借到人,那他们这些世家,在外人看来就当真沦为夏桓的下属了。

    这让他们以后,还怎么在颍上依仗着特权牟利!

    最重要的是,河堤当天乃是太祖所建,从未出过事,更是号称百年不倒。因此,对河事不了解的他们,也不担心河堤就此决口。

第26章 决堤(上)() 
“唰!”

    原本跪坐着的夏桓,带着几分怒意地站了起来。盯着那景家的管事,说道:“景家手中的佃户,工匠,家奴,不知几何,难不成,一个人都拿不出来!”

    景家的管事也不和夏桓硬碰硬,立刻颤巍巍地跪拜道:“殿下,我家家主最是勤俭,别说是咱们楚国了,天下又有几人不知?景家手下人数虽多,却是各司其职,不敢浪费一丝民力。”

    “哼!”夏桓怒气不减,冷哼一声说道:“时下并非农忙,阴雨连绵,作坊之中的匠人大多闲置,你以为本君不懂吗!”

    “殿下恕罪啊!”那景家的管事,听了夏桓的话后,竟然开始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一个月来,暴雨连绵,田中积水,若不每天清理,那粮食的根就烂了,到时候连来年的种粮都没有了!

    作坊之中,匠人虽多,但每个匠人家中都有土地。没有活计,他们也需要回家帮忙啊!因此,我们实在是腾不出人手啊!”

    景家的管事,一边哭,一边嚎,仿佛这县衙当中,出了什么冤案一般。

    夏桓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阴沉难看了起来。

    “望殿下谅解啊!”眼看着景家管事的这招有用,其他的老头子们,也是纷纷向着夏桓哭诉了起来。

    “若殿下实在需要人手,就请殿下带上我这老骨头吧!就是死在河堤之上,老朽,也绝无怨言!”

    景家管事最后的那么一句话,更是说得仿佛是要上战场送死一般。

    “希望你们今日能记得你们说过的话,他日,可不要来求本君!”夏桓说完,一甩衣袖,气呼呼的走了。

    就在夏桓前脚刚离开县衙,原本还哭得稀里哗啦的一群老头子,个个拍拍衣摆,面带笑容地站了起来。

    “景兄这计真是不错,愚弟佩服,佩服!”一旁,季氏的管事,同样笑呵呵地向着景家的管事行礼一礼,说道。

    “过奖过奖!”景家的管事,拱拱手还礼。而后,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说道:“七殿下还是太年轻了,忧国忧民是好,可惜,不够稳重啊!”

    “说的不错。”季氏的管事,微微一笑,似乎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

    被一众世家管事给“气”走的夏桓,似乎并没有放弃。第二天,便从寿都之中,请来了个人。

    听闻,此人乃是太子殿下举荐,前些年,治理长沙郡水治颇得楚皇欣赏。

    夏桓更是亲自陪着这人,在河堤之上转了一圈。好像是为了找找河堤之上,所存在的漏洞,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