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岳旗飘扬 >

第117部分

岳旗飘扬-第117部分

小说: 岳旗飘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敢乱说!”,老婆子呵斥了一句:“都说岳大老爷是神仙呢,抓去吃顿板子!”

    听到这话,孟老汉不敢再抱怨了,往前后左右看了一圈,打眼就见到落在后面的儿子,于是火气腾地就冒了出来,扬声骂道:“早饭都喂了狗么,还不快点。”

    孟小福对父亲的催促充耳不闻,更没有加快进度,兀自慢悠悠地撒着秧苗。倒不是他偷懒,也不是他没力气,而是因为,在隔壁的那块田地里,有个跟他齐头并进的姑娘。

    那姑娘听到孟老汉的话,转过头来向孟小福展颜一笑,意思是笑话他又挨骂了。孟小福向她作了个鬼脸,依然压着进度,和她一起往前走。

    赶在日头最毒的晌午之前,两家都忙完了地里的活计,就自然而然地聚在田头,喝着清凉而甘甜的井水,谈着庄稼、收成和家长里短。

    “叶老弟,你家小山又在忙官府的事啊?”

    “唉。”,叶山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一天到晚不沾家的,连插秧都指望不上,真是个败家子啊。”

    他的口中虽然在抱怨,但脸上的神色却满是骄傲。

    “瞧你说的,小山有出息,当了大官。”,小福他娘笑着说道:“以后光宗耀祖,全靠他了。”

    “有什么用,咱们庄稼人,靠的还是这几亩田。”,叶山被夸的乐开了花,哈哈了几声之后,向孟老汉问道:“孟大哥,你说这神仙赐下来的种子,真的灵验么?”

    “什么神仙种子,俺觉得……”,提起稻种这茬,孟来福心里就觉得不舒坦,然而他谨记婆娘的警告,话到嘴边转了个弯:“还成吧。”

    小福他娘生怕自家男人乱说话,赶忙转移话题:“听说那几个当兵的到五金村去了?”

    “早就去过了。”,因为儿子现在是村委中的一员,所以叶山属于消息灵通人士:“如今去了六道村。”

    “就留了一个李官人当家。”,小山他娘半是埋怨半是炫耀地说道:“一堆事请都压在小山头上,忙得他脚不沾地。”

    “那还是你家小山能干。”,小福他娘夸赞了一句,又问道:“那几个村子,也分了田?”

    “听说是分了。”,叶山点头肯定:“都做熟了,比俺们分得快。”,随即笑道:“小山就说了,俺们村是那啥……”

    “试验田。”,小山他娘抢着说道。

    “噢。”,其实小福他娘根本不懂实验田的意思,不过她也没理会,继续问道:“那他们种的是仙米还是?”

    “不是。”,叶山连连摇头:“小山说了,只有俺们村有福气,让大官人赐了仙米。”

    “仙米!”,孟来福嘟哝了一句,然后就闭上了嘴。

    老一辈有老一辈的话题,而小一辈也有小一辈的情趣。

    “孟大哥。”,叶小妹站在孟小福的三步之外,手里绞着自己的黑辫子:“你喝水啊。”

    “好,好,喝,喝。”,孟小福嘿嘿地笑着,却没喝水,而是悄悄地望她那边蹭了半步:“妹子,你今个儿可真漂亮。”

    “孟大哥你又说浑话了,俺跟俺爹说去!”,叶小妹跺脚不依,站在原地没动,装作没看见正在靠过来的孟小福。

    “俺也要跟你爹说,俺喜欢……”

    孟小福正壮着胆子准备继续犯浑,却被一声粗豪的嗓门打断了:“呵,老叶,老孟,你们都干完了?”

    一个中年汉子扛着扁担从旁边的田垄上路过,大声地打着招呼,也等他们不回答,就看向凑在一起的那对年轻人,促狭地笑道:“小福跟小妹也到岁数了,过完年就该办事了吧,哈哈哈哈……”

    这路人调笑一番之后,就留下双方当事人,自顾走了。

    叶小妹涨红了脸,腾腾腾跑开几步,蹲下去倒水喝;孟小弟恨得牙痒痒的,也只能冲着那人的背影龇牙咧嘴;而两个老汉先看看自家儿女,再看看对方家长,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叶老弟,眼看孩子们年纪也不小了,我寻思着……”,孟来福搓着手,热切地看着叶山,打算顺着路人的话,谈一谈小辈们的亲事。

    叶山也是正有此意,闻言嘿嘿一笑,就要开口说好。

    却不妨听见身旁的婆娘扯起了嗓门:“俺家小妹还小着呢,再说了,种田插秧都少不了她帮把手。”

    小福他娘连忙笑道:“可不是咋地,小妹这丫头啊,又俊俏又能干,俺就恨没生个这样的丫头。”

    两个婆娘开始说说笑笑起来,转眼就把话题带向了今年的收成。

    叶小弟虽然离得不近,但却一直竖着耳朵呢,听着听着就沉不住气了,瞅着双方家长没注意这边,便偷偷跑到小妹的身边,急吼吼地问道:“你妈咋会不愿意呢?”

    哪有问人姑娘家家这种话的!

    叶小妹红着脸扭过头去,脚下就是狠狠一跺。孟小福猝不及防之下挨了个正着,把腮帮子鼓得像个青蛙似的,才把惨叫声闷回嘴里。

266 择婿标准() 
一  叶小妹偷眼看到他狼狈的模样,又是生气又是心疼,绞着辫子低声道:“俺妈那是想多讨些彩礼呢,你这蠢……”

    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太羞耻了,便轻轻哼了一声,向旁边挪开了两步。

    叶小弟却是喜不自禁,脚也不疼了,跟着她走了两步,又变得嬉皮笑脸起来:“俺家有钱,俺爹攒了满屋子钱,就是为了给俺娶媳妇呢!”

    听到他又开始说起浑话,叶小妹知道这家伙已经恢复正常了,就白了他一眼,跑回爹娘那边去了;孟小福胆子再大也不敢再跟过去,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吸着冷气揉自家的脚背。

    刚回到家里,他就急不可耐地问道:“爹、娘,你们跟叶家谈妥了没?”

    “啥,仙米啊?谈妥了。”,孟大娘看着儿子猴急的模样,便笑着答道:“甭听你爹唠叨,官府让种的,那还能不种?”

    “娘!”,孟小福心里痒痒的,大声叫道:“俺不是问这个。”

    于是老俩口都笑了起来,看着儿子不说话。

    孟小福见状哪里还不明白,气结不已。

    笑了半晌,孟大娘才对自家男人说道:“儿子大了,想媳妇儿啦。”

    孟来福点了点头,闷声应道:“叶家那个婆娘难缠的很,听她今个儿的意思,这彩礼可少不了。”

    “就小妹那人品相貌,多要点也是应当的。”,孟大娘看着满脸都挂着讨好的儿子,一指头点在他的额头上:“再说了,俺们就这一个儿子,当然要给他办得风光热闹。”

    孟来福又点了点头:“那过上几天,让三婶去他家问问?”

    三婶是村上唯一的媒婆,附近十里八村的婚事,基本上都是由她包办的。

    “中,等忙完田里的活,俺就去找三婶。”

    敲定这件事情之后,孟大娘看着喜不自禁的儿子,叹了口气道:“俗话说啊,这娶了媳妇忘了娘……”

    孟小福连忙狗腿地跑到娘亲面前拍马屁:“娘,你这说哪儿的话呢,等俺娶了媳妇,不就多了个人跟俺一起孝敬你么。”,说完之后,他又瞅了瞅家里的二把手,补充道:“也一起孝敬爹。”

    “中。”,孟大娘被儿子的甜言蜜语哄得眉开眼笑:“俺就等着。”

    就在孟家谈论着叶家的时候,叶家也正提起了孟家。

    “以前不都说好的么,怎么今个儿又变卦了?”,叶山老汉诧异地问自己的婆娘:“孟大哥这些年攒了不少家底,不会少了彩礼钱。”

    叶小妹听见父母谈起自己的婚事,连忙躲到了灶台后面坐着,然而,一双耳朵却竖了起来。

    “有些家底?哼哼。”,孟母一边淘米,一边摇着头道:“俺以前见识少,以为除了举人老爷家,像俺们这种土里面刨食的庄稼人,老孟家算是拔尖的了。”

    “谁说不是?”,叶山奇怪地说道:“孟大哥庄稼打理得好,每年收成最多,挣的钱也最多。”,他环顾四周的家当:“比俺家有钱多了。”

    “多个屁!”,孟母啐了一口在地上:“你知不知道岳大官人手下那些人,每个月能挣多少银子?”,她竖起两根指头来,指头上还带着些许米粒:“俺听小山提过,足足二两。”,她看向从灶台后面探头探脑的叶小妹:“二两!”

    “当兵的要去打仗,说不准哪天就……”,孟老汉看了眼婆娘的指头,咕哝着表达了反对的意思。

    而叶小妹也顾不得羞涩,跑过来抓起把米来,一阵乱搓,然后撅着嘴道:“俺就相中了孟大哥。”

    “小山讲过,你个老糊涂都忘了么?”,叶大娘怒视自家男人:“岳大官人手下又不是只有当兵的,还有管账的,做买卖的,还有像李官人那样,管俺们庄户人家的呢。不用打仗,照样拿二两银子!”

    回呛了叶山之后,叶大娘一把扯过叶小妹的手来:“咱丫头生得这么俊,怎地也要嫁个舒坦人家,以后不用像俺们这样,天天冒着大日头下地干活。”,她摩挲着女儿的手,声音之中带着哽咽:“可怜见的,都是老茧子。”

    叶小妹就像被刺疼了一般,倏地把手抽了回去,自己轻轻地摸着指根处那层薄薄的硬皮,嘴巴动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只听见母亲接着说道:“俺问过小山,岳大官人手下都是些光棍汉子,都没娶媳妇呢。像俺们小妹。”,她再次把叶小妹的手抓过来握住:“在俺们村上最出挑的,怎地也能找个好男人。”,她长叹一声:“最不济,也不该像俺们一样,一辈子做个庄户人家。”

    听到这话,叶山颓然蹲了下去,一声不吭。

    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叶大娘才拍了拍小妹的手,喝道:“傻站着作甚,烧火去!”

    赶走了叶小妹,她才小声对叶山说道:“他爹,俺寻思着,把小妹配给李官人,你看中不中?”

    “啥?”,叶山愕然站了起来:“李官人?”

    “别叫啊你个老糊涂!”,叶大娘又气又急,低声吼道。

    “不中。”,叶山左思右想,最后还是觉得拉不下脸:“孟大哥那边怎么交代?”

    “交代个甚?”,叶大娘怒道:“一没提媒二没定亲,合着他儿子看中俺家小妹,俺家小妹就定给他了?”

    “话不是这么个讲法。”,虽然叶山寻不出婆娘言语中的错处,但本啊能地认为她不对。

    “那是什么讲法!”,叶大娘勃然大怒:“李官人又年轻,又有钱,还是小山的顶头上官。”,她一股脑把心里的想法全都倒了出来:“就算你不为闺女打算,也该为儿子想想吧?”

    这一句话,直接击中了叶山的要害,他愣了一下,眨巴眨巴眼睛,背着手转起了圈子。

    “听小山讲,李官人家里兄弟五个,都是当官的呢。”,叶大娘见男人听进了自己的话,笑着补充道:“要是跟他家结了亲,也能帮衬小山不是?”

    叶山不再转圈,停在了婆娘面前,重重地点了点头

267 叶家有女() 
一饭煮好了,菜还没下锅,叶大娘叫过女儿:“去村公所喊你哥吃饭!”

    “整天忙甚呢,连饭也不回来吃。”,叶山跟着叹了口气。

    看着女儿的背影,叶山又叹了口气:“老婆子,你说李官人看得上俺家这疯丫头不?”

    “肯定看得上。”,叶大娘也没什么信心,但是嘴上却硬撑着:“俺们村上就没有比小妹俊俏的姑娘。”

    “那等小山回来,你去跟他讲?”

    “要么”,叶大娘却又有几分心虚了,迟疑起来:“要么先甭讲,等等看有什么机会?”,她犹豫着道:“万一人家李官人看不上,面子都丢光了。”

    “黑的也是你,白的也是你。”,叶山烦躁地埋怨了一句,负手在屋里转了两圈,想出了个主意:“我寻思着,让小山请李官人来家吃个饭,先给他见见俺家小妹。”

    叶大娘听到这话,两手一拍:“他爹,还是你脑筋灵光。”,她也觉得这个法子很有用,笑着夸奖道:“小山随你,聪明!”

    “那就这么定了。”

    “嗯哪。”

    两人计议已定,觉得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头,高兴地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没过一伙,却又双双皱起了眉头。

    “怎么还不回来!”

    “唉”

    第二天一早,孟家就来了个稀客。

    “孟大伯!”

    “小山啊,屋里面坐。”

    面对现在的村委,未来的亲家舅哥,孟来福分外热情。

    叶小山和孟家人娴熟之极,也不客气,随着孟来福就进了屋,和小福母子打过招呼,就说出了来意。

    “岳统制交待下来,说让找最会种田的,那个,专家,去参加培训班。”

    “啥班?”,这句话里面新词太多,孟来福有些迷糊了。

    “就是上课。”,叶小山笑着解释道:“教你们怎么种田。”

    “教俺种田?”,话题来到孟来福的强项,他顿时就昂起头来:“岳统制?教俺种田?”

    孟大娘一看自家男人这副模样,赶忙上前扯了把衣袖,还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婶子你甭咳嗽。”,叶小山笑道:“我也想着,别的不敢讲,要是比起种田来,岳统制一准比不过孟大伯。”

    “一准的!”,孟来福得到认可,尾巴翘的老高,笑得嘴都合不拢。

    “叫你去你就去,恁多闲话。”,孟大娘瞪了男人一眼:“岳统制是活神仙,人家那是仙术,还不比你个凡人强?”

    “婶子这话在理。”,叶小山冲孟大娘竖起大拇指,然后转向孟来福道:“大伯,你就去吧,岳统制以前讲过,多学**归没坏处。”

    “那倒也是。”,孟来福被说服了,想了想又问:“是不是跟你们夜校上课那样?”

    “不知道,估计差不离。”

    “那俺不去。”,孟来福苦着脸道:“俺不识字啊。”

    义勇军拿沙河村做试点,夜校办得轰轰烈烈的;村里的老百姓虽然穷,但却不蠢,当然知道认字的好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全村的老少爷们都参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