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岳旗飘扬 >

第141部分

岳旗飘扬-第141部分

小说: 岳旗飘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做出要求,要求全体人民支持义勇军,支持他岳丘,为岳飞报仇。他表示,内部的仇人,也就是南宋的奸臣,交给圣明的皇帝,而外部的仇人,金国,则可以交给他。在没有消灭金国之前,他发誓不再踏入江南一步。

    这一场演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公祭大会之后,义勇军主动退出了襄阳城,把这块土地交还给了张俊的行营左护军。

    然而这只军队已经被义勇军吓破了胆,用了整整一旬时间,才完成了襄阳城的‘光复’,而且从此再也不敢派遣哨探渡过汉江。

    双方似乎回复到了战前的和睦时光,只是态势完全转变过来。以前义勇军派人赠送酒肉财物,襄阳方面颇为傲慢,而现在义勇军和往常一样友好交流,就得到了毕恭毕敬的招待。

    和平一直持续到了秋收,这一年风调雨顺,到处都是丰收景象。

    而金兵和伪齐在补充了军粮之后,再一次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的攻势,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联军共三十万人,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别攻打义勇军的南阳,鲁山,襄城三县,采取的策略是围点打援,互相策应,集中优势军力打歼灭战。

    金兀术所不知道的是,他所制定的军事计划,在发布给都统及以上将官之后的第八天,就完整无缺地出现在岳丘的书桌上。

    一来,这个时代的军队并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反间谍技术,二来,自从上次义勇军取得胜利之后,他们便多了很多朋友。

    当然,友谊是相互的,情报的传递却是单向的。

    因为友谊的双方都很聪明,眼光都很长远,都是为了将来的好处。

    所以义勇军将领积极进取,所以伪齐军将领脚踏两条船,两头下注。

    同样的事情,在八百年之后同样上演,让某光头惊呼天下无人不通共。其实通共是为了给自己找后路,因为天下都知道光头大势已去,除了他自己。

    所以对这一次反围剿,岳丘信心十足。

    意外出现在后方。

    宋军也参战了。

    说意外,因为宋军的攻击目标,竟然是义勇军!

    宋军也分为三路,同样的,在他们出军之前,岳丘就收到了相关的情报。

    一路来自四川,情报由太行山八字军旧部传来;一路来自襄阳,情报由襄阳守军主动送出;一路来自江西,情报由翟家派人送到。

    对付友军,岳丘决定先礼后兵:派人携带重礼,尝试达成私下协议。

    江西那边由翟家牵线;四川那边,送情报的原八字军都统王大勇拍着胸脯主动请缨:“岳大使千金赎兄弟的事情传遍天下,俺愿意把命卖给你!”;而襄阳城那边,人家主动表示,会配合打一场静坐战争。

    当然,另外两路答应最好,不答应的话岳丘也不担忧。

    打仗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说天时,宋军伙同金齐攻击友军,士气定然低落;说地利,义勇军以逸待劳,而宋军号称多路齐发,实际上以这年头的通讯水平,以四川和江西的距离地形,攻击时间相差三五天都算少的,正好给义勇军各个击破的机会;说人和,双方的武器不是代差,而是N代差……

    上兵伐谋,在开战之前,结果就已经注定。

    金兵厮杀竟日,损失惨重而败去;伪齐军一触即溃,收拢部队倒没少几个人;襄阳军自不必说它,四川兵和江西兵刚来到中原地界,听说了战况便溜回去了。

    于是战事结束。

323求取() 
323求取 第1/1页

    大战过后,形势为之一变。

    首先是地理上,义勇军乘胜追击,又占领了六县之地,大大地扩展了地盘。

    其次是政治上,金兀术对伪齐军的战斗力非常不满,从而对伪齐军的最高领导人,伪帝刘豫,也非常不满;据确切消息,金兀术正在向金朝皇帝上奏,请求废除刘豫,收伪齐的土地为金国直辖。

    而刘豫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偷偷联络了岳丘,提出结盟。

    最后达成协议,双方实现军事和平,进行自由贸易,而当义勇军和金兵交战的时候,伪齐保持中立,互不相帮。

    最后是攻守态势上,局面已经逆转,整个中原地区都流传着一句话:义勇不满千,满千不可敌。金兵再也没有发动进攻的兵力和勇气,灰溜溜地撤回了国境之内。

    而义勇军则士气大振,展开了积极的进攻。

    正规军在正面战场攻城略地,公社干部则在后备役部队的保护下,深入金国的广大农村,迅速地铺开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

    而在金国的大后方,也是烽烟四起。残留的宋军、山中的义勇、心怀忠义的遗民,纷纷拿起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金军的全面防御战略,在义勇军攻占潼关,前出陕西的时候,彻底转变为重点防御。他们从老家调集新的有生力量,将部队集中在几个战略要地,准备和义勇军决一死战。

    然而在岳丘看来,这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天下间的大势已定。

    策马雄关之际,这位文坛宗师兴致大发,赋词一首: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可惜没有知音唱和,于是派人分送刘豫,赵构和金兀术处,以壮行程。

    整顿军务的时候,收到后方的消息:襄阳城守将抓获了潜伏至此的岳安娘,而据她所说,她的目的是寻找岳丘,那边不敢擅自做主,便派人过来询问。还特地注明,对岳姑娘以礼相待,不敢怠慢。

    最难消受美人恩。

    岳丘派人快马回复,带上千两黄金,前去赎人。

    而他自己也回转叶县,静待美人。

    小九娘和盈袖全都怀着大肚子,一个三个月,一个六个月;作为安娘的闺蜜好友,同时作为女主人,小九娘贤惠地操持着,为岳丘的新后宫布置洞房。

    “又不是千里寻夫。”,岳丘颇为她的自说自话而好笑:“定是向我借兵,以报父仇。”

    “就算借兵,也要先从了夫君再提。”,小九娘妩媚地白了他一眼:“花了一千两黄金呢!”

    “故枢密使之女,当得起这个钱。”,在最亲密的亲人面前,岳飞不掩饰自己的邀名之举。其实哪怕一文钱不给,襄阳也断不敢扣人,所以只是做个姿态罢了。

    “郎有情妾有意,夫君休要糊弄我。”,小九娘笑:“再说了,我和盈袖妹子都无法服侍夫君,正想找个良家人,可巧来了个知根知底的。”

    “你看着办吧。”,岳丘也不矫情。

    结果两人的希望都落了空,岳安娘确实是来投靠岳丘,目的果然是想要为父报仇。

    当然,在听到小九娘转述的,当初范余张谦说服岳丘的理由之后,她也答应暂时忍耐。

    她同样答应嫁给岳丘,否则也不会不远千里前来投奔这里,而非他处,但是却提了个条件:大仇得报之前,不能圆房。

    岳丘哭笑不得,感觉进错了剧场,从穿越戏误入八点档狗血言情戏当中。

    小九娘却不以为然:“女人身上有三个妙处呢,留一个不用,照样能够服侍夫君。”……这女子,被深受av熏陶的岳丘彻底带坏了。

    不知道两个女人是怎么说的,反正最后安娘答应了这个羞耻的事情。

    干柴烈火,在享用了两处绝妙之后,顺理成章,第三处也在某一次当中水到渠成。

    名正言顺之后,岳安娘重操旧业,训练处一只女子队伍;她天生将才,再加上新武器对女人来说更占便宜,所以很快训练出一只像模像样的娘子军来。

    于是妇联的势力大涨,顺便带来一个好处,极大地鼓舞了义勇军高级军官上阵杀敌的士气。

    而娘子军取得开门红,立下第一次功劳,是在攻占太原的战场上。此后一路随军征战,兵峰渐渐指向燕京。

    金国退无可退,面临灭国危机。

    于是,一场大战就此爆发。

    这是一场马刀对枪弹的战斗,结局不言自明。

    金军唯一取胜的希望,是发挥骑兵行动迅速的长处,破坏和截断义勇军的后勤;然而,他们派出去骚扰补给线的小股部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一个接一个地遭遇了败亡。

    此后金军再也没有丝毫取胜的机会,然而,陷入绝境的野蛮人爆发出血性,由金兀术率领三万兵马死守燕京,掩护达官贵人撤回上京。

    范余和他的旧识赵元取得了联系,并亲自入城,劝对方放弃抵抗。

    范余问:“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去呢?”

    赵元再也没有杭州城的意气风发,迟疑着道:“上京。”

    “或迟或早,必取上京。”,范余斩金截铁。

    赵元同意,又道:“蒙古。”,解释说:“草原各部仍受我大金节制。”

    “彼辈狼子野心。”,范余劝道:“即便欲往蒙古,亦需以精骑铁甲之军震慑之;若以老弱怀财宝入叵测之地,以青壮持刀剑留必死之地,岂非灭族绝种之道也?”

    赵元默然,良久才站起来,鞠躬道:“我必进言狼主。”

    金兀术接受了范余的劝说,两军达成协议,金军的武装力量可以离开,把城市和人民都完完整整地留给义勇军,换取不追击的承诺。

    武装游行来到上京,岳丘终于完成了岳飞直捣黄龙的愿望。

    为了奖励金军的配合,他送给金兀术一份粗糙的地图,上面标注了丝绸之路的途径,并且告诉不愿投降的赵元,西方还有大片流淌着蜜和膏油的地方。

    他有意把燕京建设成为首都,也是将来西进的桥头堡,于是把妻妾都接了过来,安家定居。

    第一次享受大被同眠的美味。

    贤淑内秀的小九娘,家学渊源的盈袖,矫健多姿的安娘,让他欢乐之余,也不免有些遗憾。

    可惜这个破系统,除了威哥之外,不能兑换任何强身健体的功法,毕竟药是外物,身体才是本钱啊。

    要是有个超级大声望家里的系统就好了。

    居阅读网址:

    

234看今朝() 
兵不刃血地占领了上京之后,岳丘没有忘记他的使命,找到了一口井,然后往井里面灌满了水,再在井口上封块大石头。

    算是给汴京的人民一报前仇。

    这个举动,让他得到安娘的热情感谢,应了他一个新姿势。

    然后开始修养生息的工作。

    现在他执掌政府,能够在治下全力推动土地改革工作。老根据地的农村干部们,被播撒在华北平原上,一个干部带出一个村的干部,如滚雪球般的壮大。

    而此时,近在咫尺的伪齐和金兵残部,以及远在江南的南宋小朝廷,都在惴惴不安地打量着这个新崛起的政权,思考着和它的相处方式。

    义勇军灭金的速度,比金灭大辽的速度更快,快的让他们措手不及。

    很快,伪齐做出了决断。

    起因在于来自南宋的一封信。

    信中建议,江南的宋、山东的金、河南的齐,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义勇军。

    这封信让刘豫认清了现实:义勇军一家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三家之中任何一家,甚至连三家联手也未必能够取胜。

    所以,何去何从,还要说吗?

    刘豫自行去除皇帝称号,正式向岳丘投降。

    岳丘接纳了他,并且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在义勇军干部的指导下进行土改,二是清扫山东的金兵残部,还大方地派出李四部作为刘豫军的后援。

    刚刚更换门庭的刘豫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根本没需要李四部的支持,独立收复了山东全境。

    表现最出色的是先锋李成部,堪称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在和强大的金兵进行野战的时候,这只不被所有人看好,曾经只是金军的仆从兵,遇见义勇军连刀都不敢举的部队,用勇气和纪律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横扫山东无敌手。

    残留在山东的金兵也曾是女直精锐,如今却被打得狼狈而逃,流窜至江南境内。后来据说被宋朝所收编,号完颜卫。

    刘豫军的表现赢得了岳丘的信任,于是所有的将领都被调入军校学习,部队打散整编。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刘豫以下全数融入义勇军,走上康庄大道,坏事是,军队不再是军官们的私人财产,再也没有种种特权了。

    李成高兴地进入军校学习,而刘豫却准备急流勇退,做个富家翁。

    然而,岳丘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义勇军发动秋季攻势,占领了南京城。

    刘豫作为使者,出使杭州,和南宋进行谈判。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些过去的同事,曾经把他骂得狗血喷头的同事,还会像他投金之前那样,笑呵呵地接待他。

    恍若隔世。

    根据岳丘的指示,逼迫南宋割让南京周边四城之后,双方达成和议。

    下一个月,义勇军攻占了襄阳。

    刘豫再度出发,舌战群儒,成功地证明了一切都是宋军的过错,而为了弥补这个过错,宋朝需要再割让四个城池,以弥补义勇军的损失。

    他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很快,赵构就发现自己手里只剩下了半省之地。

    他非常后悔,没有听从韩世忠的建议,从一开始就拼命。

    可惜,现在已经晚了。韩世忠已经告老还乡,剩下的文武百官之中,值得信任的再也没有几个。或许他们更愿意选择刘豫吧。

    他匆忙出逃,准备到福建出海,找一处世外桃源。

    领兵护卫的张俊在得知他的确切意图之后,把他捆了起来。

    岳丘和岳安娘一起审判赵构。

    他告诉赵构,他不知道岳飞父子在被诬陷入狱之后,被害身忘之前,究竟经历了多少愤怒和失望,但是在过去大半年之中,他已经通过刘豫,让赵构品尝了一遍,接下来,就应该送赵构去每个人必将到达的归宿,死亡。

    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