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岳旗飘扬 >

第35部分

岳旗飘扬-第35部分

小说: 岳旗飘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因为自己的穿越,蝴蝶的翅膀煽动了历史的发展?岳丘百思而不得其解。

    来的时候急忙匆匆,到了之后却慢条斯理,高太监把岳丘带到一间宫殿门外,向门口的小黄门说了几句,小黄门看了眼岳丘,就进门禀报去了过了会儿小黄门走了出来,继续目不斜视地站在门口,他不说话,高太监也跟着不说话,岳丘也只好不说话,三个人就像雕像一样杵在那儿。又过了不知多少时候,才有个太监踩着方步走了出来:“宣岳丘。”

    岳丘跟在那个太监后面,路上眼观鼻鼻观口,等到前面停了下来,他也止住脚步深深长揖:“臣忠护军指挥使岳丘参见陛下。”

    只听见一个清亮的声音说道:“好雄壮的勇士,且上前来。”,岳丘闻言,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去,抬头的时候他就观察清楚了殿内的情势:房间的南边摆了三张椅子,左边坐着岳飞,右边坐着个长得有几分像老爷爷,正中则是一位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人,身穿黄色长衫,显然就是当今皇上宋高宗赵构。

    对了,宋高宗是这兄弟死了以后的称呼,现在只能叫官家、陛下、皇上什么的。

    赵构看着气宇轩昂的岳丘,满眼都是欣赏,开口就问:“中原如何?”

    来的路上岳丘就已经开始打腹稿,为皇帝有可能问到的常见题目准备答案,这个问题没有超纲,所以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臣临行之时,翟镇抚使、李镇抚使和董知州三军齐发,已然攻取西京和汝州,伪齐京畿震动,将领纷纷来投,如臣所知便有董先于成等重将,若非金兵干涉,恢复中原指日可待。”

    “李横盗贼之军,翟董疲弱之师,均不可恃。”,那个白胡子老爷爷冷哼了声道:“前日里收到军报,三军均被宗弼所破,现已退守襄阳。”

    竟然这么快就被打败了,岳丘闻言心中不禁一惊,听起来翟琮不但打了败仗,更是连伊阳山寨的老本都给折了,不知道翟家其他的人现在情况如何呢?岳丘正想着,就听赵构叹道:“金兵既出,中原无宁日矣,寡人夙夜忧心国事,事无巨细不敢慢待,却不知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乎。”

    岳飞赫然站了起来,拱手向南,慷慨激昂地说道:“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惧死,天下可得太平也!”

    听到这句话,赵构和白胡子老爷爷同时抚掌赞道:“善哉斯言。”

    亲耳听到千古名人说出这句千古名言来,岳丘就像当初见到王彦额头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的时候一样,浑身上下都觉得热乎乎的岳飞和王彦两个人虽然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但是殊途同归,全是为了抵抗残暴的金兵,维护汉人的生存和尊严。他尊敬地看着岳飞,深深地向他施了一礼。

第七十八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 
“方才鹏举畅言北伐之策,甚合朕心。岳卿自中原来,可为朕详述形势,以便拾遗补缺。”,赵构召见岳丘,本来只是给岳飞个面子,同时也表达自己对于故土遗臣的重视,有点树个典型传达给天下知道的意思;等他见到气宇轩昂的岳丘之后,印象非常好,所以就考较他几句,决定只要岳丘的见识不差就给他升官,毕竟树典型也要树个像样的不是。

    好在这个问题正是岳丘最近加强复习的内容,他心中暗自高兴,从容不迫地回答道:“臣闻军有正奇,正兵者,乃是朝廷大军北伐堂堂之师;而奇兵者,臣以为可遣良将数名,于陕地采用游击之术,袭敌之粮道,疲敌之军队,使金兵不能援助伪齐。则正兵北伐之时,刘豫旦夕可擒也。”

    其实对于岳丘来说,最稳妥而且最切实的方案,就是给自己一块小地盘让他花个两年时间攀科技树,然后横扫天下;可惜这个方案不能说,说了也没人信,所以只能回归现实。

    上次在楼外楼长谈的时候,他知道岳飞对于收复中原的战略规划,就是分几路大军出击,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从四川进攻陕西,以切断伪齐和金国之间的联系,孤立并且消灭伪齐,然后收复河南。

    然而根据他所了解到的情况,这个方案有些不切实际,因为目前金兵正依托陕西对四川发动猛烈的进攻,宋军完全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根本没有能力发动反击。而且不光是四川方向,其他方向上的局势也差不多,大都处于金攻宋守的形式,战争毕竟是国力和兵力的较量,目前来说,南宋比起对手还是颇有不如。

    当然,可实施性是一回事,计划又是另外一回事。南宋朝廷养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关于收复中原的计划何止千百,估计已经让皇帝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岳丘好不容易有了次跟皇帝直接对话的机会,当然要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所以他别出心裁地抛出了敌后游击战的概念来。

    “此计可行。”,岳飞立即抓住了这个计划的本质:从战略上来说,岳丘的方案完全遵循了岳飞的规划,虽然战术上略有出入,但是却更具有可操作性,所以他立即投了赞成票。

    “纸上谈兵。”,白胡子老爷爷却哼了一声,开口说道:“朝廷以岁入的八成供给军需,亦颇有不足。目前川地尚不能自给,又如何供应陕地的后勤?”,他竖起一根手指:“供养陕地一个士兵的费用,足可以在淮南供养一队士兵。”,老爷爷捋着白胡子,下了结论:“此计大谬。”

    这家伙到底谁啊,怎么一直跟我作对呢?岳丘心里纳闷,嘴上却没停着。按照正常的军事部署来说,这位kfc大爷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从苏杭等产粮区运送粮食到陕西前线,那是非常的不划算,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把自己的后勤拖垮;但是我说的是游击战啊,谁说游击战还需要后勤了,当然是从鬼子那里拿喽。

    “回禀陛下,中原苦金贼久矣,万千子民无不心向朝廷。故此只需一道均旨,一员良将,粮食兵员均可取自于当地,百姓必定箪食壶浆以从,不费朝廷一丝一毫。”

    饱含激情地说完之后,岳丘深深长揖:“请陛下明鉴。”,他的双手抱在额头前方,将拇指轻轻戳进眼眶,等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是双目泛红,朗声吟道: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望王师又一年!”,岳飞低声重复了一遍,快步走到岳丘的身边,肃身拱手道:“请陛下明鉴。”

    而赵构也腾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二帝蒙尘,百姓遭难,我日思夜想,恨不能明日便扫荡群魔,涤荡宇内,复中原迎二圣…”,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快步走到岳丘面前:“岳卿所献这敌后游击之策,非大智大勇者不能为之,你可愿为朕分忧?”

    “诺!”,岳丘毫不犹豫地应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

    “朝廷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一文钱给你。”,这时白胡子老爷爷发话了:“不费朝廷一丝一毫,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岳飞闻言皱起了眉头:“相公何其苛也。”

    听到相公二字,岳丘立马就知道这位到底是谁了:现在能称得上是宰相的只有一个,吕衙内的老爸吕颐浩。难怪他总是跟我过不去呢!

    “非是苛刻,而是怕有大言误国之人,空耗朝廷钱粮。”,吕颐浩也站了起来,向赵构拱手道:“此人一贯放荡形骸,恐不堪使用。”,说着冷笑一声:“南望王师又一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么!”

    直娘贼的,看来你对你儿子的破事全都门清啊,那还不回去好好管教儿子,反而来找我麻烦,李瑜对你护短和任人唯亲的评价果然没错。

    面对赵构狐疑的目光,岳丘飞快地转动着脑筋,很快就找到了个勉强能够说出口的理由来:“陛下,臣诠注之后便要返还中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不过念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恨未能为岳家留下血脉,故此…”,他的脸上浮现出尴尬的表情:“说来有辱陛下清听,臣准备纳个妾。”

    吕颐浩冷哼一声:“汝流连烟花之地,所为纳妾耶,为寻欢耶?”

    “相公自有儿女满堂,却来阻挠后生小子纳妾之事?”,岳丘回头刺了他一句,立即转身向赵构谢罪道:“臣有私心,惶恐,有罪。”

    赵构的目光从面前三个大臣的脸上逐一划过:岳丘,文武双全又勇于任事,可惜却好色;岳飞,也是文武双全又勇于任事,可惜太过骄傲;吕颐浩,更加文武双全又勇于任事,可惜,不是可惜,可恨的是他实在太过勇于任事了,想要把权力都全抓在手上。

    这么一圈兜下来,他发现竟然是岳丘的缺点最为可爱了,于是挥挥手道:“岳卿将入陕游击的方略上个条陈,待朕阅之。”

    旁边的太监见状,走过来站在岳丘身边道:“忠护军指挥使岳丘告退。”

    这就结束了么?于是岳丘再次行礼,然后倒退几步,跟着太监出了大殿。手机用户请浏览om阅读,

第七十九章 典型性文人() 
回到驿站之后,岳丘立即就感觉到了不同,这个不同,表现在别人对待他的态度上。不光是吴驿吏,连平素只有点头之交的那些邻居们,在寒暄之间也多了几分热情。而回到房间之后,王大头更是拿了一叠名刺给他看:“指挥使,这些都是中午收到的。”

    呵呵,岳丘心里暗自腹诽,比起如今来,前几天完全就是穷在闹市无人知啊。

    他懒得理会这些名刺,开始写给岳飞的拜贴,请求今天晚上上门拜访,想要请教怎么写陕西游击方略的奏章。刚刚写完,那两个朋友就找过来了,刚进门李瑜就嚷嚷着道喜要他请客,岳丘自然不会推辞,安排了王大头去送拜帖,并给了这小子些银子,让他去菊院通报一声,晚上自己在驿站留宿。

    酒过三巡之后,话题自然来到岳丘入宫觐见的事情上面

    “当今励精图治,有收复故土之志。”,岳丘根据亲身所见所闻,尽量客观地进行评价,不以尚未发生的事情影响自己对赵构的判断。

    “罢秦桧,修武备,圣上正欲大展宏图。”,赵汾点头附和。

    “罢免了秦桧还有黄乾元,这异论相搅之道,赵家人玩得最为娴熟。”,李瑜是个批判派,冷笑着表示反对。

    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也未免太过口无遮掩了吧。

    “官家十九岁入金营为质,二十一岁开府建节,二十四岁便泥马渡江恢复了赵家的社稷,堪称一代雄主。”,赵汾是个保皇派,据理力争。

    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宋高宗如果现在就死了,绝对会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的,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啊。

    “今日只谈风月,莫问政治。”,岳丘举杯道:“且满饮!”

    “说起风月来,吃完饭我们就去菊院,看看这次还有没有挡路之狗。”,李瑜唯恐天下不乱的提议道。

    “觐见圣上的时候,吕相公也在陛前,提到了小弟的那些荒唐事。”,岳丘苦笑道:“所以我这几天要收敛一二,菊院就不去了。”

    “哈哈,那为兄就代你去潇洒快活了。”,李瑜表示理解,却故意刺激岳丘。

    “官家如何表示,可曾不喜?”,赵汾急切地问道,他最关心的是皇帝的反应,包括皇帝对岳丘的印象,以及吕颐浩的话在皇帝面前的分量。

    “不置可否。”,出宫之后,岳丘早已仔细地回忆了赵构的表情,但却没有能够找到任何线索,所以现在也只能做出模糊地回答,“圣上听了之后一句话也没说。”

    赵汾蹙起了眉毛,眯着眼点了点头。

    而就在此时此刻,高太监正恭谨地站在当今皇帝赵构面前,详细地叙述了前天晚上发生在菊院那个比文招亲的故事,以及岳丘去大理寺吃瘪的过程。赵构脸色平静地让高太监再次背了一遍岳丘所写的青玉案,用食指轻轻地在案几上打着拍子。

    十九岁之前的他,是徽宗皇帝最小的儿子,虽然性好习武所以不受宠爱,但也落得逍遥自在。没想到风云变幻,被父亲+皇帝送到金营作为人质,那些野蛮而又强大的异族人,至今仍然让他惊惧的噩梦;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做了皇帝,但是内存忧患且外有强敌,岁入微薄而军费腾高,日子过的反而远没有做王爷的时候惬意。所以听到岳丘写美词夺美人的故事,心中竟然浮现了几分羡慕之情。

    当然,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大的享受还是权力在握的感觉。赵构想起在岳丘离开之后,岳飞所说的千金市马骨,又想起吕颐浩和他的儿子来,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冷笑来。他吩咐高太监道:“尔递个话给大理寺吧。”

    说完之后,赵构却突然觉得自己实际上做了次媒婆,心里未免觉得不爽,嗤声道:“这边厢写‘直把杭州作汴州’,那边厢却去青楼纳妾,此即朕的忠臣。”

    高太监想起荷包里面的珍珠,于是偷觑皇帝的脸色,见他不像是真生气的样子,就凑趣道:“天下文人均是如此,当年东坡居士也是这边厢写‘十年生死两茫茫’,那边厢忙着纳妾呢。”,看到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忙接着恭维道:“这临安城里楼外有楼,歌舞升平,正是仰赖官家明政,才使杭州也有了汴州之繁华啊。”

    赵构缓缓摇头,脸上却现出了微微的自得之色。

    被抨击的典型性文人岳丘,此刻正在岳飞的书房之中和他相谈甚欢,岳飞的儿子岳云作为陪客坐在旁边,这个小伙子今年只有十四岁,但是长得高大英武,这次随父亲来到京城,被皇帝赏赐了衣服和兵器,整个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谈论的话题自然围绕着如何在陕西打游击而展开,岳飞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岳丘:“远山这个敌后游击的方略,乍听起来像是异想天开,仔细想想却是神来之笔。但是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兵器和粮草。”

    后勤最重要,岳丘深深地同意岳飞的观点,笑着回应道:“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钱。”,其实有金手指可用,岳丘并不缺钱,但是这个理由没法拿到台面上来,所以他说道:“只能因粮于敌了。”

    游击战虽然是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