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岳旗飘扬 >

第41部分

岳旗飘扬-第41部分

小说: 岳旗飘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好啊。”,岳飞横了李瑜一眼,就转头继续跟老翁闲聊:“再过个几年,等官军收复了中原,日子就更好过了。”

    “唉!”,没想到老翁重重地叹了口气,摇头道:“收成是好,可这日子不好过啊。”

    “老丈这话从何说起?”,岳飞奇怪地问道。

    “还不是那些该天杀的狗官。”,老翁使劲地拍打着大腿,愤愤不平地说道:“今天这个税,明天又是那个赋的,收成再好也被他们夺了去,俺们不饿死就阿弥陀佛喽。”

    岳飞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柔声劝慰道:“老丈,日子会好起来的……”

    “岳元帅,你是大官,是个好官。”,老翁突然扑通跪了下去:“俺求求你,把这些狗官都抓起来吧,给俺们老百姓条活路啊!”

    旁边的老头子老太太跟在后面跪成了一片,齐声求告:“岳元帅,给俺们做主啊!”

    这一跪,唬得岳飞和众位手下连忙上前,把他们一一搀扶了起来。岳飞握住为首的那个老翁的双手,真诚地说道:“老丈放心,我一定把你们的话带给赵枢密,让他查个明白。”

    岳丘和李瑜对视一眼,然后各自低下头去。赵枢密就是江西安抚大使赵鼎,他们的好朋友赵汾的父亲。根据最新的消息,吕颐浩业已被罢相,朝廷内外一致认为赵鼎是新宰相的最佳人选,所以在这个时候,指望赵鼎去揭开自家手下贪腐的盖子,真心没有什么可能性。

    虽然岳飞和赵鼎的交情很好,虽然现在文官和武官阶层之间不像过去那样隔阂,可是以两人对于官场的认识和政治眼光,一致得出了相同的判断:此事最终还是会不了了之。

    岳丘的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无力感,他侧过身子,听着岳飞耐心地安抚好那些乡亲,礼貌地告别,然后跟着岳飞再次跨上马匹,继续向前进发。

    队伍的步伐依然整齐,旗帜还是那么鲜艳,可是为首的几人当中,气氛却一直很沉闷,直到一个大嗓门响了起来。

    “赵鼎枉为名臣,治下竟然有这么多贪官污吏!”,李瑜愤愤不平地说道:“等我到了南昌,定要去问个明白。”

    “李机宜。”,岳飞的声音很平静,可是从他对李瑜的称呼,就知道他非常生气:“直呼重臣长辈之名,太过无礼了。”,这年头的称呼有讲究,直接叫别人的全名相当于骂人,所以岳飞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李瑜。

    李瑜愣了一下,马上行礼告罪:“瑜有错,多谢都统指正。”

    岳飞点了点头,又说道:“也不能只凭一面之辞就下结论,我自会修书给赵枢密,请他详查。”

    “还用得着查么?”,李瑜不服气地说道。

    岳丘见到岳飞皱起了眉头,连忙抢先发话:“李兄此言差矣。”,他往回虚指:“那个老丈只说税赋多,所以先要查清楚是不是朝廷真的收了这么多税赋。”

    “如果是官吏假借税赋之名横征暴敛,那便治他个贪腐之罪。”,李瑜也明白过来,点头赞同。

    岳丘见状笑了一笑,正要带开话题,李瑜却接着说道:“如果万一真的有这么多税赋呢?万一……”

    就听见岳飞轻轻喟叹一声,双腿一夹马肚,单人独骑跑在了队伍前方。

    随从的众人连忙赶上,但是大家都看得出岳飞的心情很是不好,于是在离他两个马身的地方慢了下来,相互用眼神交流,想找到原因才好对症下药地安慰领导。

    “是我胡乱说话,惹恼了都统么?”,李瑜惴惴不安地问道。

    “不至于。”,岳丘摇头否决。岳云也嗤笑他道:“大人胸有丘壑,怎么会跟你一般见识。”

    “可是都统确实是听了我的话之后,突然生气的啊。”,李瑜听见两人这么说,心里放松了许多,但还是有些忐忑。

    “对了,你最后说了些什么?”,徐庆好奇地问道,他一直在后队压阵,所以不知道细节。

    “呃。”,李瑜回想了片刻,总结道:“我说老百姓税赋太重。”

    徐庆和岳云看了看岳飞的背影,也变得沉默下来。

    “怎么,我说错话了吗?”,见到他们的反应,李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急问道。

    “你说的没错。”,徐庆声音低沉,侧头看向岳丘和李瑜两人:“二位可知道么,江西的上任漕臣,是因为供应军需不力,被都统弹劾去职的。”

    “呃……”,李瑜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话,岳丘却研究过岳家军的历史,连忙说道:“那时候岳都统正在和曹成会战是吧,若是军用不足导致战局不利,万死也不能赎其罪,弹劾的好!”

    “就是,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啊,那个……”,李瑜大力支持岳丘的观点,激动地磕巴起来。

    “流血又流泪。”,岳丘淡淡地提醒他。

    李瑜虽然觉得这句话有些怪异,不过意思却是到位了,就欣然采纳:“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徐庆咧咧嘴巴,又道:“赵枢密安抚江西之后,军需从无拖欠……”

    岳丘打了个激灵,瞬间明白了。

    “我军月费钱十二万两千,米万四千五百斛,泰半出自于地方……”

    徐庆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针般刺入了岳丘的耳膜。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发现自己正和岳飞并排而行。岳飞仰首看着天边,叹息着,喃喃地说着。

    “等到收复了中原,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第九十二章 妹夫() 
气氛有些尴尬,连心直口快的李瑜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岳丘心念急转,找出了个新的话题。

    “说起收复中原来,我在颖昌城之战的时候,曾经见过金兵的一种阵法,将来北伐之时,必是我军劲敌。”

    “是吗?”,岳云连忙加入带偏话题的队伍,主动做个捧哏:“还请世叔细说分明。”

    于是岳丘详尽地描述了金兀术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在这个时代,铁浮屠就像是一战时期的坦克一样,对于战场的态势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岳飞本来只是侧耳旁听,但是等到岳丘说完之后,他的神情严肃起来。

    “以远山之见,该如何破之?”

    机枪火炮都行,退一步来说后膛枪三段射也凑合,可是啥都没有啊。

    “用钩镰枪去勾马腿。”,岳丘总结自己对付李山的经验,再结合说岳全传上面的知识,提出了解决方案。

    “此法不可行。”,岳云大摇其头:“人哪能比的上战马迅捷,勾不到。况且马上的士兵又不是死人,怎会任你去勾?”

    “勾马腿的话,非死士不可为。”,岳飞也否决了岳丘的看法:“得一死士不易,岂可如此消耗”。

    李瑜:汉唐之风,从来不怕骑兵

    “要么用地趟刀去砍马腿?”,在岳丘看来,铁浮屠唯一的缺陷就是马腿了,所以预设的攻击目标集中在下三路……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地躺刀这个门派。

    “躺在地上耍刀?”,岳云倒是理解了地躺刀这个词,摇头笑道:“马腿砍不砍的到另说,耍刀的人却是死定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岳丘砸吧砸吧嘴,停止了发言。

    “岳兄为何有怯敌之意?”,李瑜虽然不通行伍,但也看出了岳丘两条意见的共性,那就是避免正面对决。他高声说道:“汉灭匈奴,唐伏突厥,我华夏虎贲,可从来不怕蛮夷的骑兵!”

    一番话豪情万丈,掷地有声,连岳飞都赞许地喝了声‘好!’

    “当用狼牙棒,长陌刀。”,岳飞最后得出结论来:“以坚攻坚。”

    此话说得霸气十足,岳丘半是佩服半是羡慕地看向岳飞,就看到他脸上那满是自信的神情。这是敢于和铁浮屠展开对攻的自信,也是对于自己部队铁血纪律的自信。

    第二天,在景德镇军营里,岳丘见到了三千名有着铁血纪律的岳家军战士。他们行动如一,举止有度,坐卧起立均按规范而行;李瑜看得赞叹不已,直呼为天下强军。

    而这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在岳丘的眼里却是另外一番光景。昨天听徐庆透露出岳家军的家底之后,他暗暗算了笔账,算出朝廷平均每个月在每个战士身上花费六两银子,外加三十斤米;当然,这些钱肯定不会全部做为军饷发放下去,但即使按照人员工资只占一半来算,那岳家军战士的平均收入也达到了月薪三两,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属于高收入阶层。

    所以,在岳丘看来,这些雄壮的汉子就像是投币机器人一样;他默估了估自己的钱袋子,不由得感叹养兵不易,想要练出一只强兵更是不易,于是暗自下定决心,以后能省则省,有赚就赚,为了穿越者的皇图霸业而攒钱。

    张宪的信使带来了好消息:李翟两部均已屈服,翟琮将会亲自来参见岳飞,不日即到;李横也会来,不过他要稍晚一点,因为是被押送过来的。

    听岳云和徐庆偶尔透露出来消息,好像是李横的部下集体作乱,李横毫无还手之力,轻易地就被擒获了;据说岳飞将会把他送到临安去,让朝廷追究他丢失襄阳的罪行。

    对了,李横的正式差遣是襄阳镇抚使,襄阳是朝廷划给他守御的地方,所以襄阳失守他责无旁贷。

    还据说襄阳失守的责任由李横一个人承担,其余不予追究,所以李横的部队情绪稳定,纷纷表示积极接受整编工作。

    李瑜对于李横部的印象,是盗匪成军乌合之众,所以认为他是罪有应得,收复中原还是要靠岳飞韩世忠等率领的神武军中央部队;而王大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沉默了很久很久,岳丘陪着坐在他身边,最后什么也没说,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三天之后,翟家众人来到了景德镇,第一个找的就是岳丘。

    得到通报,岳丘赶忙出门去迎接几位老相识。翟业老远就向他笑着挥手,岳丘也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翟琮面前做了个揖:“镇抚使别来无恙。”

    两人虽然貌合神离,一向不对付,但是翟琮毕竟是他名义上的的老领导,所以岳丘必须要做好面子上的功夫,以免惹来外人的非议。

    而翟琮更是显得熟络,抓住岳丘的胳膊,哈哈大笑道:“半年不见,老弟可越发是得意了。”,站在翟琮身边的翟柱石也挤出了笑容来,拱手问候:“见过观察使。”

    岳丘脸上的笑容不减,眼神颇有些玩味地看向翟柱石,看得翟柱石低下头去,才朗声回道:“统制一向可好。”

    这时翟业走上前来,左手抓住岳丘的胳膊,右手牵起翟琮的袍袖,大声笑道:“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大伙儿当以兄弟相称才是。”,说着说着他的脸上就浮现出得意的笑容:“远山你该叫我一声三叔。”

    翟琮打蛇随棍上,立即接口道:“对极对极,以后我可是要称观察使为妹夫。”

    边说边看向翟柱石,翟柱石虽然依旧低着头,却分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嘎声说道:“见过妹夫。”

    这样子是很不情愿啊,不过我就喜欢你看我不顺眼却不得不讨好我的模样,岳丘心里不禁大感爽快,连声笑道:“见过两位哥哥,见过三叔。”

    照翟业的话来说,他和小九娘的事情肯定成了,让他怎能不开心。

    于是一家人亲亲热热地找了个酒楼去加深感情,觥筹交错间翟琮觉得气氛很好,于是向岳丘问道:“妹夫,我忠护军可是翟家的种子,打断骨头连着筋,妹夫能否在岳元帅面前美言几句,让我翟家仍然作为一军?”

    你是军阀当习惯了,现在还看不清楚形势呢。岳丘借着酒兴反问他:“大兄,岳都统正计划着北伐之事,如果忠护军自成一军的话,北伐的时候大兄可愿做前锋?”

    翟琮把玩着酒杯,沉吟不语。金兵的铁浮屠和拐子马给他留下了太过惨烈的回忆,让他丧失了立即回答的勇气。

第九十三章 失意和得意() 
岳丘看着他的表现,心中不禁冷笑,这些军头们的心思都是一样的,他们本能地认为有兵就会有权,也就有了地盘和钱财,所以本能地想要抓住军权。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前世的唐朝皇帝对军头失去了控制,导致帝国覆灭;后世的的常凯申没能收服各地的军头,导致败退小岛。而现在掌权的是赵家人,骨子里面就遗传着防范军头的基因,现在忠护军被放到了朝廷的砧板上,又岂能幸免?

    “岳都统常说攘外必先安内。”,岳丘也不催翟琮回答,自顾说道:“朝廷也正在整肃神武各军,为的是统一令权。”,他举起酒杯来,抬眼就看见翟业略带哀求的目光,心中不禁暗叹一声,又把酒杯放了下去,诚恳地说道:“大兄,世道变了,时代也变了,江西不比河南,万事当隐忍为上。”

    翟琮将杯中酒倒进嘴里,长叹道:“我翟家为朝廷立过功,为朝廷流过血……”

    “天家薄情。”,岳丘摇了摇头:“若是忠护军仍在河南,那朝廷自然会继续恩宠有加,现在么。”,他跟着叹了口气:“忠护军对朝廷已经没用了。”

    “当初还不如……”,一直沉默不语的翟柱石突然迸出句话来,说了一半又顿住了。

    岳丘却明白他的意思,静静地看着翟琮,翟琮连忙呵斥道:“休得胡言!”,然后又放缓了口气:“董先为什么迷途知返,还不是因为一向被伪齐当作炮灰用。”

    这兄弟倒也不蠢,岳丘给他满上一杯酒,继续劝道:“大兄,事已至此,过去的种种就不必多想。以现在的情况,最上策自然是练出一只强兵来,如此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

    翟琮摇头苦笑:“没钱没粮,哪里练得出强军来。”

    “退而求其次的话,我倒是想全大兄也投入岳都统麾下,就像董先牛皋等人一样,等到北伐的时候多立功劳,升官进爵,三五年之后或许依然可以镇守一方。”

    “俯仰人息的滋味,这段时间我已经受够了。”,翟琮还是摇头。他的心态就像是个创业失败的打工仔,虽然前途暗淡,但要是让他再回工厂去过朝八晚五的生活,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