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岳旗飘扬 >

第44部分

岳旗飘扬-第44部分

小说: 岳旗飘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佩服佩服。”

    寒暄落座之后,马账房便开口问道:“既然岳统制说金兵快要打过来了,为何却又在清江县买地呢?”

    “朝廷的命令乃是军屯,我便买田地来军屯。”,岳丘回答的简单明了。

    “那如果金兵来了,统制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

    “是朝廷的钱。”,说到这儿岳丘住口不语,用眼睛示意对方:你懂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我的地。”

    高老太爷捋了捋胡子,干咳了一声,开口道:“兹事体大,容我三思。”

    “那是自然。”,岳丘知道生意不是一次就能谈成的,于是起身告辞而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

第九十八章 谣言() 
回城的路上,向导就像便秘一般,不停地看向岳丘,欲言又止。见岳丘一直不睬他,就装作自言自语地样子,声音不大不小地嘀咕。

    “这张督帅的兵刚走,岳督帅的兵又来了。”,向导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岳丘的脸色,“看来真的要打仗呢。”

    “正常换防,你休要乱想。”,岳丘恨不能把这家伙的嘴巴缝起来,免得他回去之后散布谣言。

    向导见岳丘终于搭理自己了,胆子就大了起来:“小人听说,听说啊。”,他神神秘秘地说道:“前几天过山风那里新入伙了几人,据说原本是李横李镇抚使手下的兵,从南昌逃过来的。”,他根据逻辑做出了推断:“是不是南昌那边已经打起来了,官兵还吃了败仗?”

    看到岳丘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向导以为自己猜对了,大声叹着气道:“要是真打起来,官兵肯定不是金兵的对手,听说那些野人吃生肉喝生血的。”,说着说着他就把自己吓坏了:“佛祖保佑,千万不要往俺们清江来。”

    岳丘顾不上纠正他的胡思乱想,暗自咀嚼这家伙的话里所透露的信息。

    张宪等人正在收编李横的部队,但是发生士兵潜逃的事情却也在所难免,那些士兵或许本来就是土匪出身,逃出来之后重操旧业也很正常。但是连一个帮闲都知道这件事情了,那就不正常了。

    结论之一,县城里面有过山风的探子,很可能就是个销账的窝点;结论之二,不管清江县衙们还是过山风的山寨,保密工作都约等于零;结论之三,如果想要了解过山风的情况,去问县令县尉这些人,还不如问眼前这个帮闲呢。

    岳丘掏出了银角子,丢给向导,抬手阻止他冗长的感谢之词,问道:“只知道你姓吴,还没问过大名呢。”

    向导闻言,以为自己办事有方被领导赏识了,顿时喜上眉梢,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道:“小的名唤吴来,统制往后有什么吩咐,只管到衙门外寻俺。”

    我一定回去找你的。岳丘记下了这个名字,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不用担心金兵。”,随后向他解释道:“过几日我忠护右军的数千将士就会到达清江县,而且我的家眷也会过来。”,见吴来茫然地点点头,就提高声音训道:“若是金兵回来,我怎么会把家底都般到这清江县,是不是?”

    “是,是!”,吴来头点的像鸡啄米一样,转眼却低声说道:“但愿如此,阿弥陀佛。”

    我擦,有些人他就是永远拒绝真相,情愿相信谣言。前世里岳丘在网上没少见识过这种货色,知道这是属于智商欠费无药可医,也只能叹了口气,放弃了继续治疗的打算。

    回到县城,发现宋师爷正候着呢,原来他已经找好了三处房子,要请岳丘看过之后拍板。

    效率真是高啊,岳丘深表感谢和钦佩。逐一看过之后,最后岳丘选定了座闹中取静的二进宅子,问起租金合约等事,宋师爷连连摆手,说不必挂怀,这笔费用会从县里的招待费里面出。

    这……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岳丘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面表现自己的清廉,于是封了十两银子,给宋师爷做中介费,强逼着他收下之后,又从系统商店里面买了个玉佩,玉质一般,是俄罗斯青玉,但是胜在雕工精美,请宋师爷转交给傅县令作为谢礼。给老板的礼物,宋师爷没法代为拒绝,于是就笑眯眯地收下了。

    于是宾主皆欢,岳丘顺便向他提了句打算买高家田地的事情,宋师爷马上拍了胸脯,说只要双方达成了协议,登记造册的事情全都包在他身上,岳丘笑着谢过了。

    虽然在县城有了个家,但是岳丘却没住,而是直接搬进了军营里面。

    一天不见,军营里面又变了模样,最为直观的就是道路被白灰分成了两半,让岳丘感觉到了一丝丝现代气息。民夫们在清理茅坑,清淤排水沟渠,并撒上白灰消毒,每个房间都被用艾草熏了一遍,气味还没散尽。

    岳丘观察了半天,发现这李右还真的是个人材,他把带来的几个帮闲作为工头,给他们划分了区域和职责,一堆人忙而不乱,进度比岳丘想象的要快多了。

    难得这兄弟年纪轻轻的,办事却如此得力,岳丘很是欣赏他,着实表扬了几句。

    李右微有得色,不失恭谨地回道:“小人从八岁起就帮着家严跑腿,这些活是做熟了的,不敢当统制夸奖。”

    八岁就开始打工了?岳丘惊奇地多问了几句,才知道原来他家是公门世家,祖祖辈辈都在县衙里面做吏员,这个职务也一代一代传下来。家学渊源,难怪做事如此利索。

    “李书办。”,岳丘笑着问他:“我想要犒劳你们。”,他用右手划了个弧线,把所有正在忙活的民夫和帮闲都包了进来,“你觉得该拿多少钱呢?”

    这是一道试题。岳丘有心招揽于他,出这道题目只是为了考验他的心性而已。

    这个李右,能力是不用说了,岳丘自己见过;除此之外,他的父亲能够放心地把传承下来的家业交给他,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才能。为人处事肯定也是极好的,毕竟八岁就在基层干部之间厮混,十几年下来怎么也混成了个人精。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胥吏这个阶层的通病,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门:欺下瞒上。

    宋朝实行的是流官制,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官。官员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用膝盖想想也知道,除了某些天才之外,这些没有任何管理经验,通过读书考试当上的官员,怎么会是胥吏们的对手,当然被欺瞒成了个泥菩萨。大部分胥吏只是糊弄上官然后自己捞好处,而有些厉害的则连上官一起欺负。所以才会有官员发出败犬的哀叹,说天下胥吏皆可杀。

    当然,欺上瞒下并不是胥吏的特色,而是智慧生物的通病,重点在于要适度。

    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不知道欺瞒的界限的话,或许一时得利,但绝对不会长久。

第九十九章 买卖() 
“三五贯不少,百十贯不多。”,李右向岳丘行了个礼,笑容满面:“都是统制的恩典。”

    想捣糨糊可不行,岳丘摇了摇头:“我刚从行在来,不知道清江的行情。李书办且帮我做个参谋。”

    听岳丘这么说,李右变得正经起来:“五贯钱足矣。”,他板着指头解释给岳丘听:“我这十几个兄弟,每人赏个两百钱就够了;那些民夫,本来就是服差役的,不用额外赏赐,买些酒肉便行,估摸着要花个一贯多;小人自己么,该得一贯。”,他笑嘻嘻地看着岳丘:“小人不拿,兄弟们也不敢拿,反倒辜负了统制的心意。”

    小伙子还行,岳丘回以微笑:“那就这么着吧。”,他掏出五两银子来:“一事不烦二主,李书办索性帮我把这事办了吧。”

    等李右道谢之后,岳丘问道:“李书办可愿意来我军中,做个机宜文字?”,他直接抛出了自己的筹码:“若是做得好,三五年间或许能挣个官身。”

    虽然岳丘的言话间全没有半个确定的字眼,可是对于李右来说,仅仅是一个通向‘官’的机会,就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没办法,对于胥吏这个职务来说,好处是可以子继父业,旱涝保收,坏处是不能参加科举,也就是说,整个阶层都没有了上升通道,所以捞钱也就成了他们最大的目标。但如果当上了官,则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李右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火焰,然而他却还是很冷静,恭恭敬敬地向岳丘回道:“能得统制看中,实在是三生有幸,小人求之不得。”,随后话锋一转:“恳请统制容小人跟家严商量一二。”,他怕岳丘误会,紧跟着做出了解释:“须得早点运作,向小人的兄弟接了小人的班。”

    这倒也是,说来一个吏员的职务其实很值钱的,白白丢了确实可惜。岳丘颔首道:“好,那我就去跟傅令调人。”

    李右虽然性子沉稳,但是在这巨大的惊喜面前也没能把持住,脸上满是春风。这时正好有个帮闲路过,粗粗地向二人行了个礼,就奇道:“李头儿莫不是捡了银子?怎地嘴巴都咧得比炊饼还大!”

    “你特娘的嘴巴不咧也像个炊饼。”,李右虚踢一脚,叫住这帮闲道:“统制说大伙儿干得好,特意给这帮泥腿子开荤。”,他将银子递给那人:“王老三,你带人去城里买两贯钱的酒菜,余下的就跟他们分了吧。”

    “谢统制,谢李头儿!”,王老三喜滋滋地接过银子,转身就走,却被李右喝住了:“我跟你说清楚了,这是咱第一次给统制办事,可不许缺斤少两的,不然我剥了你的皮。”

    “放心吧李头儿。”,王老三赌咒发誓,这活一定办得漂亮,不会让岳丘跌份,李右才放他去了。

    这小伙真不错,岳丘暗自点头。不管是不是邀功之举,他能够主动把自己那份贡献出来,都是个值得赞赏的行为。

    两人顺着军营的主干道继续往前走,岳丘让李右一起来琢磨管理条例,比如说这年头屡见不鲜的当街小便、乱丢垃圾等等琐事,都要有相关部门管理起来。根据前世的经验,岳丘的计划是搞一个城管队伍,但是却又担心给了城管罚款的权力,就会被他们用到极致,弄得民不聊生;但是如果没有严刑峻法的话,以难民的素质肯定很快就把军营搞得乌烟瘴气,所以岳丘颇为犹豫。

    李右却直接套用了县城的经验,那就是门前三包,给每家每户划定区域,再定好规章制度,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政府只要安排少量人员巡视检查就行了。至于罚款什么的,他也坦言,如果城管有分成的话,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很多奇葩事情,比如钓鱼执法,甚至城管自己丢垃圾栽赃然后去罚款;而如果没有分成的话,执法积极性就是个问题。

    如何让公务员廉洁高效地运作,是个历史性的世界级难题。两人不荤不素地讨论了几句,也只能把这个话题搁在一边。

    第二天下午,军营里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却是高家庄的马账房。

    马账房开门见山,问岳丘想买多少田地,出价几何。岳丘早已打探清楚行情,清江县良田的价格大约在八两左右每亩,于是先开了个六两,等对方讨价。他的主要目的在于那座蕴含岩盐资源的大峡谷,所以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希望把高家的山川河流全都买下来。

    马账房听了岳丘的要求,掏出个精致的小算盘来,噼里啪啦算了一会,然后开出价钱:“总计纹银三万两整。”

    李右正和岳丘一起商量庶务呢,被留下来做了个陪客的,闻言笑骂道:“太贵,太贵,马剥皮你竟敢瞎蒙到我家统制头上了,当我是个死人不成。”

    这些人在清江县里都属于混得开的人物,彼此算是娴熟。马账房也不着恼,笑着说道:“就是看到你这猴精也在,所以我才给统制出了个良心价。”,他看着岳丘,满脸真诚地拨弄着算盘:“共有良田千亩,每亩只要十两,另有山地河流千顷,每顷只要二十两,统制真是占大便宜了。”,说完他晃晃算盘,让算珠子归零,这才总结道:“这么好的买卖,满清江县也没处寻去。”

    “满嘴胡说。”,李右冷笑不已:“田地每亩六两,山地每顷四两,总共一万两不能再多。”

    “李猴儿你哪里是猴精,明明是个扒皮精。”,马账房就像被踩了尾巴一样,叫了起来:“老太爷吩咐过,三万两一文钱也不能少。”,说着他又放缓了口气:“太爷许了我三千两的辛苦钱,我跟统制一见如故,就不收了。”,他装模作样地拨着算盘:“三万减去三千,正是两万七千。”

    谁特么的跟你一见如故了,岳丘懒得搭腔,拿眼神示意李右去跟他讲价。

    心里却不期然地想起了另外一个讲价高手来,她孤身一人留在临安,过得还好吗?

第一百章 合同() 
其实在来拜访岳丘之前,马账房刚跟着高老太爷去会见了县令傅章,从傅章那里确定了屯田是确有其事。当然,对于金兵要来清江县的消息,傅章断然予以否认,并委婉地劝高老太爷不信谣不传谣。

    不过管家在县城里向他的狐朋狗友们打探一圈之后,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说法: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之间早就传遍了,李横李镇抚使的部队已然在南昌被金兵打垮,岳飞岳都统也快支撑不住,所以才把部队分散到乡下去,以避开金兵的追击,免得全军覆没。

    至于金兵会不会再来一次搜山检海,到清江县糟践一遍,倒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大伙儿都做好了准备,风头不对就往南边溜。

    高老太爷是个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屈尊跟个武官谈生意,所以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指派了马账房来找岳丘。

    没想到岳丘这里还有个李右在,和马账房两人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水喝了整整一壶,还没达成协议。马账房死咬着两万两不松口,李右坚持一万六千没商量,岳丘笑眯眯地坐山观虎斗: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马剥皮且不去说,原来李右的绰号是猴精啊,到确实匹配。

    不过看到场上形势,他也知道差不多该自己出马了。于是轻咳一声道:“马账房。”

    两人的眼光都转了过来,都明白真正做主的要下结论了,都觉得如释重负:刚才的交锋忒特娘的累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