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 >

第33部分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第33部分

小说: 一统三国之杨家将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敌方人马越来越近,关羽抄起大刀,调转马头领着近千的丹阳兵杀了回去。

    “二弟千万小心!”刘备远远呼喊一声。

    看着对面一员长髯大将气势汹汹杀来,武安国感觉一丝熟悉。只是此刻身在大雨之中,看不真切。

    武安国不假思索举起流星锤,一招力劈华山势若奔雷向关羽轰来。

    关羽观之气势不凡,不敢大意,长刀上撩。

    当的一声,震得关羽双手发麻。这厮好大的力气,关羽暗暗吃惊。

    关羽当下不与敌将硬拼,春秋刀法连绵不绝使出,将武安国劲力层层抵消化解。

    武安国感到十分憋屈,每次全力使出像打在棉花上一样。

    武安国当下连声嘶吼,招招用尽全力,以求大破对手防御。

    关羽心下暗喜,正中下怀,待你力竭之时,便是我反击之时。

    二三十招过后,武安国却是越打越心惊,徐州何时出了如此人物。自己拿他不下,再过几十招自己隐隐将落下风。

    武安国一锤逼开关羽,撤出战场,喝问道:“来将通名,某不杀无名之辈。”

    关羽暗叹一声可惜,下意识捋了捋颌下的长髯,不防弄了一手的水。

    关羽甩了甩衣袖,扬起青龙偃月刀,傲然道:“某乃河东关云长。”

    “关羽?”武安国暗自嘀咕,关羽不是刘备的二弟吗,此刻不应在鲁国吗,怎会出现此地?而且还与我为敌,武安国脑海涌现一堆疑问。

    “关羽,你为何在此助纣为虐,护那陶谦老儿?可是要与我青州为敌?”武安国质问道。

    要知道,不久前刘备帮助刘晔守住无盐城。现在刘备算是青州的盟友,而他关羽现在帮盟友的敌人。

    “杨楚不讲仁义,擅自攻打他人州郡,某家早就看不惯。”关羽傲气冲天冷然道。

    听的关羽侮辱他的主公,武安国大怒,喝骂道:“关羽匹夫,休的放肆。看我武安国教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武安国说完,抡起大锤再次攻来,气势湃然。

    哼,关羽冷哼一声,微眯双眼陡然睁开,杀意陡升,策马飞奔,拖地的长刀猛然扬起,然后怒然劈下,正是关羽成名绝技塞下秋风。

    当的一声巨响,关羽被震得退后一步,强忍发麻的手掌,又是一记立正轩辕劈来。

    武安国退后两步,心下暗惊,听闻虎牢关外关羽、张飞二人可战平吕布,他原本不信。今日一试,实力果然不可小觑。

    武安国也算是当世一流强者,此刻见关羽再次劈来,越加兴奋,全力迎击。

    又是一声巨响,哪知此时关羽劈完不退反进,再次爆发,妖异的刀光牵引诡异的气流锁定武安国健壮的身躯,正是绝杀技乱舞春秋。

    避无可避,武安国大吃一惊,连忙大喝一声,大锤怒然接下。

    呛,流星锤被磕飞,重重落在远方,砸起一片水花。

    武安国怔怔望着眼前冰冷的刀锋,我败了。

    关羽收起长刀,傲然带着数百残兵离去。

    “我大哥多次受你主公恩惠,我关羽不是忘恩负义之辈。今日饶你一命,若下次战场相见,绝不留情。”

    战场之上靠实力拼杀,如今关羽饶了他性命,将来让他如何面对自处。

    武安国脑海回想着关羽留下的话,不甘捏紧了拳头。我现在不是你对手,将来你未必是我对手。

    想到关羽最后惊艳的一刀,将来我真能打败他吗?武安国迷茫了。

    主公你远在郯城,却救了我一命,而我却没能完成主公的任务,丢人啊!捡起流星锤,武安国暗暗唾弃自己。

    不过这次没能拦下马车,不知道七郎那边怎么样了,希望陶谦老儿不在这边的马车里吧。

    武安国默默领着骑兵往杨延嗣处赶来。

    远远瞧见杨延嗣兴奋骑着马过来,后面跟着一辆马车。

    武安国无奈哭笑,七郎武艺只怕不在那关羽之下,又有数千骑兵相助,怎么可能拿不下对面,自己真是瞎操心了。

    武安国换上一副笑容,策马上前好奇问道:“七郎,马车里的是陶谦老儿?”

    “唉!别提有多晦气,老的没抓到,小的抓到两个。”杨延嗣愁眉不展的样子,主公的任务没完成苦恼啊。

    他转眼一瞧武安国空手而归,拍了拍他的肩膀凑上来问道:“安国,你猜我刚才碰上了谁?”

    “不是刘备,就是张飞了。”武安国翻了白眼道。

    “你都知道了。”杨延嗣无趣道。

    “嗯!”武安国神情低落嗯了一声,随后把自己如何被关羽击败,关羽如何饶他性命说了出来。

    “看样子你是被关羽教训了一顿,你能活着回来已经不错了。曹操的族弟夏侯惇,他武艺跟太史慈也是不遑多让,结果被关羽三刀给砍了。这事还是管亥告诉我的,管亥给关羽起了个名字叫关三刀。”

    杨延嗣看出他心情低落,拍了拍他肩膀,在一旁插科打诨,说道最后关三刀三个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武安国也忍俊不禁咧了咧嘴,想到刚才关羽劈的三刀,可不就是关三刀吗。

    杨延嗣看到武安国心情稍好,扬了扬手,众人翻身上马准备追击。

    “禀告将军,后方出现三四千人马,如今已经和敌军汇合了。”斥候来报。

    看着雨越下越大,武安国皱紧眉头,道:“七郎,我们还追吗?”

    “算了,这次算他们命大。”

    杨延嗣叹了口气,大喊道:“将士们,赶紧打扫完战场,我们回郯城。主公已经打下了郯城,准备好了庆功宴等着我们回去庆功呢。”

    “庆功!庆功!庆功!”将士们竖起兵器,嘴上跟着大喊。

    不过几柱香的时间,将士们打扫完战场,跟着杨延嗣回转郯城,一辆马车跟在后面。

    马车里,陶商、陶应不安的听着四周嘈杂的雨声,一边暗暗咒骂丢下他二人独自逃跑的张飞。

    “大哥,我们是不是被父亲抛弃了?”陶应瘪着嘴,随时可能哭出来。

    “二弟,不用担心,听说杨楚仁厚待人,我们不曾得罪他,想必他也不会害了我们的性命。”陶商毕竟年长有些见识,安慰着幼弟。

    (本章完)

第71章 徐州布置() 
淅淅沥沥落下的小雨,带着雾气遮蒙了天地。

    屋檐下,雨水汇聚成流,滴在台阶上,发出声声脆响,却是不经意打湿檐下所立之人的鞋袜。

    他伸出手接住滴下的水滴,心绪如同落下的水珠起伏不定。

    不久前杨延嗣已传来消息,刘备带着陶谦汇合曹融数千残兵逃往下邳。杨延嗣率兵追击,只俘虏了陶谦的两个儿子。

    如今陶谦已回到下邳,杨楚全取徐州的假想告破。最重要的是,刘备三兄弟来到了徐州,徐州只怕多了几许变数。

    杨楚转回廊下,凝视着面前郭嘉道:“奉孝,我要攻打下邳,你看如何?”

    第一次见杨楚这样郑重问他,郭嘉眉头一皱。紧了紧身上的衣袖,缩成一团,望着天色忧虑道:“主公,如今这雨不停,我们无法发兵下邳。而且青州历经数月的征战,兵力调动十多万,我们积攒两年的粮草所剩无几。现在既要忙着春耕,还要保证我军后勤,青州的压力很大。况且如今平原郡兖州三郡历经战火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出兵了。”

    郭嘉说的这一切杨楚不是不明白,只是留着刘备在徐州,虽然影响不了大局,却能造成很大的麻烦。

    要是如历史一般,陶谦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手握数郡之地,带兵甲数万,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足够让他头疼了。

    郭嘉进言道:“主公,陶谦的两个儿子留在我们这没有用。我们把他们放回下邳,换回陈家族人。有他们二人在下邳至少能制衡刘备,致使陶谦手下人心不齐。”

    荀湛眼晴一亮,喜道:“主公可向朝廷表奏陶商为下邳相,陶应为广陵太守。”

    陶商陶应二人怎么会是刘备的对手,杨楚叹了口气,无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

    昔日的陶谦议会的大厅,今日迎来它新的主人。

    “拜见征东将军!”大厅里黑压压一片人,对着主位的清俊身影行礼道。

    望着下面恭敬行礼的部下,杨楚衣袖轻扬,气势十足,缓缓坐下回礼道。“诸位同僚请坐。”

    众人纷纷坐下,陈登陈珪父子,他们这次献城有功,安然坐在右侧首位。糜竺、刘馗、王朗等徐州旧吏紧随其后,左边是杨楚的文臣武将们。两边泾渭分明,颇有几分水火不容的架势。

    刘馗这些在徐州曾经窃据高位的官员忐忑不安坐下,生怕收到清算,糜竺正在此列。自从出使青州失败,这几日他一直呆在糜家老宅,没脸去见陶谦。直到今日才被通知参加会议,糜竺望着主位的杨楚,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当初他出使青州想要交好杨楚,可是天意弄人。青州突袭琅邪,夺下陶谦的赔礼,连他想送给杨楚的私货都打了水漂。现在被陈登抢的头功,陈家和他糜家素来关系不佳,必然全力打击糜家的生意。

    看来自己还要再准备一份大礼给征东将军送去。糜竺突然想起杨楚年岁不大,只有两位夫人。三妹已到出嫁的年龄,长的国色天香,要是嫁于征东将军那就好了,糜竺心下暗暗有了决定。

    见众人皆已坐下,郑玄之子,郑益恩掌管州牧府的文书,拱手出列道:“主公,如今东海各县俱已拿下,子龙将军带着彭城国相前去劝降彭城守军,只怕不日便有好消息传来。”

    杨楚点了点头,赵云生擒了彭城国相,要拿下彭城没有问题。

    穆桂英急忙出列道:“这次大战下来,我们郯城大军步卒尚有三万,俘虏两万五千有余,骑兵不到四千。郯城缴获的粮草三十万石。兵器铠甲等辎重无数。”

    徐州富庶,没想到粮草三十万石,杨楚心下一喜。如今粮草不缺,再将陶谦的沛国、刘备的鲁国拿下,和泰山郡连成一片。那时他占有青州一州、兖州三郡、徐州三郡和豫州两郡,领地跨越四州,人口将近千万,成为当今第一大诸侯。

    杨楚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下令道:“武安国领步卒一万和三千骑兵前去和赵云汇合,赵云为主将,荀湛为军师,务必攻下彭城、沛国和鲁国三郡,剿灭当地叛军、山贼、黄巾。”

    “诺!”武安国荀湛领命道。

    “穆桂英为主帅,领陈到、杨延嗣、臧霸、孙观、尹礼、吴敦六将领并大军两万驻守东海、彭城两地。”

    如今刘备三兄弟都在下邳,杨楚不得不留下七郎抵抗此二人,总不能让他媳妇亲自上阵。再有琅邪的臧霸四将的一万兵马,收降徐州的俘虏,徐州将近有四万大军。

    布置完徐州的防御,杨楚微微一笑道:“如今五郡太守之位悬置,诸位皆才能不凡,不知何人可愿毛遂自荐?”

    青州的文臣则是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并不回应。徐州旧吏见此只能暗暗竖起耳朵,一脸喜意望着杨楚。

    杨楚见无人自荐顿感无趣,只得说道:“荀湛任东海太守,孙邵任沛相,陈登为彭城太守,是仪为琅邪太守,刘孔慈为鲁国相。荀湛总领彭城、东海、琅邪、沛国四郡的政事。”

    除了陈登是徐州旧吏,其他四人都是青州的官员,暂时都不在青州。其中孙邵和是仪都是孔融举荐的人才,起初为县令政绩颇佳。

    “诺!”荀湛激动道。

    荀湛深知青州真正能得到杨楚看重的文臣,都会被派遣到边境牧守一方。他初来青州,就被杨楚总领四郡政事,任以要职。这意味着他,真正踏入青州的核心圈子,由不得他不激动,心中对杨楚更加信服。

    “诺!”陈登暗暗瞧了荀湛一眼,领命道。

    杨楚将徐州旧吏失望的表情尽收眼底,微微一笑道:“糜竺入青州牧府任从事。

    糜竺一愣,大喜,疾步出列道:“谢使君看重,必定竭尽全力以报使君。使君,竺之弟糜芳颇有勇力,也愿意在使君帐下为将。”

    如今糜竺投桃报李,杨楚也不想让他失望,点了点头轻笑到道:“那糜芳随我左右。”

    徐州三大世家,曹家已经算是衰落,陈家已然投靠他,不可能反叛。糜家留在东海也不让人放心,不如带糜竺、糜芳到青州,让他们投鼠忌器。同时东海不能让陈家一家做大,留下糜家牵制陈家。

    杨楚说完,徐州旧吏马上双眼血红瞪着糜竺。陈登有献城之功任一郡太守,他们不说什么了。糜竺糜芳两兄弟区区一介降臣,卑微的商人竟然得征东将军看重,征辟入州牧府,这让他们接受不了。

    杨楚可不会理会这些旧吏眼色,继续说道:“如今徐州百废待兴,而我不日将回临淄,此地交予诸位打理。”

    (本章完)

第72章 恶斗() 
郯城州牧府

    杨楚举着酒杯微带醉意说道:“汉瑜公不出仕,真是我青州的一大遗憾啊!”

    杨楚语气感伤,发自肺腑。

    “珪多谢使君看重。使君麾下人才济济,管幼安有萧何之才,程仲德有张良之谋,郭奉孝有陈平之智。圭年纪一大把,又无才干,实在不堪重用。”陈珪心下颇为感动,依旧推辞道。

    陈珪之意就差说他是刘邦在世了,这个老狐狸,杨楚念头一转,计上心来。

    杨楚笑眯眯望着陈珪,道:“陈珪先生,我欲在徐州东海建一所学院,和青州学院相同。陈珪先生在徐州德高望重,我意聘请先生为此学院的祭酒,为我徐州培养人才,让天下寒门士子提供一个可以求学的地方。”

    陈珪当下也不推辞,拱手道:“故所愿耳,不敢辞也。”

    他刚才已推辞出仕,此刻若在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况且青州的临淄学院搞的有声有色,郑玄的声望与日俱增,隐隐为天下大儒之首。若是接下此职,既可以提升陈家在世家的声望,将来也可为自己儿子铺平道路,陈珪早已心动,那肯推辞。

    “好!”

    见陈珪应下,杨楚喝彩一声,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