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第15部分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15部分

小说: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较西方的新居民点一般就几十或者上百人,崖山人一般最低就上千人,就显示出崖山人国家组织移民的优越性。团体巨大,无疑生存的概率就更大,西方国家在这个时代也曾经开发了许多殖民点,但是许多都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主要是本地土著对于外来势力的敌对行为而消失了。崖山人的大规模移民无疑更加安全,更容易成功。

    以非国民力量来开拓新定居点,然后让国民继续填充,直到完全控制这个定居点及周围,然后再次开拓新的定居点,成了崖山人开拓新定居点的标准模式。

    崖山人拓展定居点的行动,无疑会压缩当地印第安人土著的生存空间,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土地就那么多,不会因为崖山人的到来而增多。说来也是崖山人的幸运。崖山人之前新建的定居点,周围都没有什么强大的印第安人部落。在见识到了外来者人多势众后,这些印第安人自动退出了这些土地。毕竟,他们以狩猎为生,需要的土地十分广袤。而华夏人初期占据的土地并不多,占他们狩猎区域的比例并不大,因此,他们也就容忍了下来。

    但是,随着新华夏人口的增多,活动半径逐渐加大,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空间,矛盾就开始激化了。

    比如,在华京定居点建立后的四五个月之后,针对崖山人建设的农田的破坏已经开始了。主要是崖山人为了安全计,将居住点都集中在了一起,却疏忽了农田的防卫。毕竟,农田太过广袤,你也不可能为此建造一道长长的围墙。

    崖山人试图对于这些偷袭者进行抓捕,但效果不明显。毕竟,他们都是晚间行动的,而且掌握主动性。

    崖山人无奈,讨论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土地赎买,就是花钱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这些土地。表面上十分美好。印第安人获得了土地的收益,崖山人也获得的所有权。但是,此地没有统一的印第安人部落,谈判根本无从谈起。

    然后,军事行动派就占了上风。在他们的唆使下,改组后的新华夏国防军针对附近的印第安人部落展开扫荡,凶残程度不下于当初小日本的三光政策。没办法,崖山人当初试图俘虏这些印第安人,一来显示仁慈,二来也能增加自己的劳动力人手。但是,桀骜的印第安人不会理解崖山人的“好意”,为了救援自己的同胞,表现的更加凶残,多次趁着夜色冲入新华夏的定居点,对定居点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为此,崖山人干脆实行了三光政策,决定以绝对的武力,驱逐定居点附近的印第安人。简单的一个政策,对应的却是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崖山人中,虽然有人心存惋惜,但是抵不过要求发展壮大的大势,只能默许这样的行动。

    崖山人以当世最文明的人群自居,但是其行动却并不比西方殖民者好多少,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随着卡林与盐湖城被开发成为新的定居点,新华夏国防军进入全面备战阶段,在两个居民点各布置了三个中队,也就是300人。要知道,新华夏国防军虽然已经再次扩充,也不过是10个中队共一千人。

    这不,王阳就带着自己的一队士兵,其中就有林家栋这些新兵,会同另外的几个小队,对着卡林外的印第安人居住地进行扫荡,代号“拓荒者行动”。

    崖山人初期只打算开发卡林的一个露天金矿,也就是方圆3公里的土地。但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新华夏国防军的清除范围却是方圆十公里,不要有任何印第安人居民点存在。

    因此,王阳等人的任务就比较艰巨了,毕竟,近代化的军队,需要的补给是远超冷兵器军队的,而且,此时的北美大陆还是一片荒原。无奈之下,伴随新华夏国防军行进的,往往还有几艘两轮马车,上面装满了弹药与粮食等补给。

    这一支部队已经向着东方行进了超过3天了,即将越过华夏人规定的方圆十公里的范围,为此,王阳等人都比较轻松,任务总算快要完成了。

    直到侦察兵回报,前面有一个印第安人的大村落,人口不会少于五百人。

    王阳等人一个激灵,“兄弟们,进入战斗状态。”

    却见到林家栋依然还不情不愿、一副懒散的模样,“林家栋,干什么呢?磨磨蹭蹭的,还想不想当兵了?”

    林家栋一惊,赶紧子弹上膛,摆出警备的模样。

    对于一群陌生人的突然闯入,印第安人自然不会漠视。很快就有许多青壮年拿着木棒或短弓等武器,聚居在存在门口,戒备着王阳一行,并且哇哇的述说着什么。

    王阳等人自然不明白他们说什么,依然迈步向前。

    印第安人终于忍耐不住,发射了第一只箭。

    华夏人以敌人发起主动进攻为由,下令射击。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依然处于石器时代的印第安人,遭遇的是一面倒的屠杀。华夏人进入印第安人村庄。

    印第安人虽然明知不敌,但是只要是能够行动的,都拿着简陋的武器,向华夏人发起自杀式的冲击,成排的印第安人一排排的到了下去,鲜血染红了村头的土地。

    林家栋眼泪模糊,似乎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实在忍耐不住,站在自己的战友面前“够了,不要开枪了,这些妇孺,你们怎能下得了手?”

    王阳气急败坏,“林家栋,你小子不要命了?清剿印第安人是上面给我们的命令?”

    “难道他们就不是人吗?我们这样毫无理由的屠杀,与西班牙人有什么两样?”神色狰狞而又痛苦。

第二十六章 生存空间之争(二)() 
在崖山人代表大会上,一名代表,孙育海也对着众人这样嘶吼着:“我们这样的残杀印第安人,与西班牙人有什么两样?难道这就是我们自诩的当世最文明的人应该做的吗?”

    即使是最疯狂鼓吹开拓华夏人生存空间的所谓鹰派代表刘元清,也是低下了一向高昂的头,嘟囔着,“他们不是文明人。”

    文明的定义: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这样的释义十分空洞而广泛,一般人难以理解。

    不过,一般西方学者认为,文明有几个标准,比如,城邦文化、青铜器铸造技术,大量使用文字,宗教等。

    从这几个标准来看,北美印第安人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明。因为他们还处于狩猎与采集的阶段,不要说城市、文字,甚至许多都不是完全定居的状态。

    “但是,他们是人,人,就有生存的权利。”孙育海掷地有声的说道。

    不久后,林家栋以为不执行军令为由,被关禁闭。本来只是军事禁令,但是由于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问题,为崖山人代表大会所知。

    在孙育海的推动下,下令将林家栋无罪释放,并以代表大会的名义,授予“人权卫士”的称号。林家栋因祸得福,让王阳等人十分羡慕。这可是众人中,第一个获得荣誉称号的。

    在孙育海等人的建议下,决定保留林家栋等人最后抵达的村子,并被命名为“华印村”,作为印第安人接受华夏文明熏陶的试点村落,探索一条华印两族共存之道。

    1762年9月12日,华夏人的第一个附庸部落华印部落成立。

    这个部落以老弱病残为主,人口不过5000多人。一部分是原有的印第安人村民,还有剩下的大对数就是华夏人多次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中获得的俘虏。

    别洛克原本是炎京稍远地方的一个小部落的战士,拥有强健的体魄,是猎人队的队长。一个部落的猎人可是一群最强壮的人的集合,而作为队长,自然是最强壮、最勇敢的人。据酋长透露,再过段时间酋长退位后就可推荐他担任下任酋长了。因此别洛克平时狩猎时最机敏,战斗时最勇敢,就为了确保自己的酋长候选人身份。

    但是,华夏人突然出现了。别洛克及族人十分勇敢,可是,他们的对手却仿佛一群无可战胜的恶魔,轻松击溃了他们的反抗。最后,族长战死了,许多族人也战死了,整个300多人的部落,活下来的不超过一百人。

    对华夏人的恨一刻没有消停,但是,别洛克明白,自己是一生都报仇无望了。因为对手不是人,而是一群魔鬼。人怎么能够与魔鬼抗衡呢。

    自从被俘虏后,华夏人就安排他与阿伊努族以及日本裔俘虏一起参加劳动,要么农业生产,或者是挖矿。繁重的劳动,让别洛克每天都精疲力竭,渐渐地,似乎都忘了对华夏人的深仇大恨。

    因为,自从成为华夏人的俘虏,自己竟然就没有饿过。饥饿,可以说是伴随印第安人的一生。因为,他们没有先进的生产方式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饥一餐饱一餐才是常态。印第安人渴望自由,但是,若是能够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代价,恐怕大多数人会选择温饱,而不是自由。毕竟,无论如何,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战争,往往就是地盘其实就是资源的争斗。无论是狩猎还是采集,需要的面积都极大。当自己的部落人口稍作增长,地盘就必须急剧扩大,否则,生存就更加困难。为此,就必须发动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地盘。

    但是,一场战争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胜利会有,但是一场失败,就足以让整个部族消亡。因为,资源的匮乏,让印第安人部落不会保留俘虏来与自己争夺那可怜的一点资源。

    别洛克原本在刚成为俘虏是还担心会被华夏人杀死作为祭祀的物品上贡天神。但是,华夏人没有,而是保留了他的性命,用他的劳动来换得食物。

    别洛克有时候,甚至会感激一下华夏人。因为是他们让自己感受到,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食物,有松软的馒头,有香甜的米饭,甚至还有色香味俱全的各类菜肴。也是华夏人,让自己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高大的房子,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还能让自己再也不用害怕寒冷的冬天。

    据日裔同伴讲,只要学会了汉语,就可以成为新华夏的国民,获得最为宝贵的自由,并且再也不用担心饥饿与寒冷。别洛克有些不相信,难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情吗?

    别洛克因为这个问题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终于有一天,壮着胆子,用日裔同伴教给自己的汉语询问那高高在上的华夏人,“我们也能成为新华夏国民吗?”

    迎接他的并不是自己最惧怕的鞭子,而是一脸惊喜的笑容。只见那华夏人一跳三尺高,“天哪,原来印第安人也是可以被驯服的。”蹦跳着离开了,却让别洛克吃惊了好久,不知道是祸是福。

    终于,那高贵的华夏人回来了,传达了一个好消息,“无论是什么人,包括印第安人,只要是学会了汉语,能够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就可以成为新华夏国民,拥有自由,并不用担心温饱。因为,华夏人会给他们分配土地,并教他们耕作,与国民无异。

    别洛克听闻这样的消息,对华夏人的恨意一扫而空,不仅更加努力的工作,而且,也更加努力的学习汉语,就为了成为一名自由的新华夏国民。

    与别洛克同样想法的印第安人俘虏,不在少数。

    作为奖励,别洛克等人在华夏人的帮助下,还选择了同样是印第安人的配偶,成立了家庭,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不久后,华夏人召集了别洛克等一众印第安人,宣布将要把他们提前释放,允许他们在一个叫华印村的地方定居。

    别洛克有些担心,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询问道:“大人,难道是想让我们自己生长自己死亡吗?”

    华夏人明白他想说的是自生自灭,解释道:“我们新华夏是一个文明的国度,在新华夏内,任何人都有自有生存生活的权利,前提是,你遵守新华夏的法律法规,成为新华夏的国民。”

    华夏人还想解释的更多,却发现这些印第安人一脸的懵逼,“卧槽,鸡同鸭讲了,真尴尬啊,对这些连基本汉语都无法理解的人讲,无疑是对牛弹琴啊。”

    没办法,只能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道:“新华夏将在华印村提前给他们分配土地,与新华夏国民等同,都是每人十亩地。华夏人还将教会他们耕作,以便养活自己。

    华印村是个自治村落,华夏人不会收取他们任何赋税,同样的,他们也不是新华夏的国民,无法接受新华夏的保护。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对于想要加入新华夏的印第安人,也是敞开大门的,只要他们学会了汉语,就可以申请成为华夏国民。

    从此,别洛克等人,就与不同时期的印第安人俘虏生活在一起,在华夏人的帮助下,建造了自己居住的房屋。还辛勤的耕作,换来可口且足够的粮食。

    因为暂时没有粮食,华夏人还提前提供了粮食,当然,这些粮食是要归还,的,就以将来收获的粮食来还。

    许多印第安人就此满足了,不愁温饱还有自由,无疑是理想的生活,对于华夏人的大屠杀所带来的仇恨也淡了许多。

    却也有少数如别洛克等人,觉得在新华夏的生活反而更加美好,因为他们的房屋更大,食物更精美。为此,他们一边努力劳动的同时,还在努力的学习汉语,就为了成为“光荣”的新华夏国民。

第二十七章 意外的清西战争() 
1762年8月,满清的乾隆皇帝接到了来自西班牙的一封国书。无论是乾隆自己,还是在座的文武大臣,都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因为国书中,西班牙人傲慢的要求,大清帝国要为袭击吕宋的行为负责,必须交出攻击吕宋的凶手,并赔偿西班牙人在吕宋的损失白银3500万两。

    乾隆虽然不明白西班牙人在吕宋的遭遇,并且也是毫不关心的,但是对于西班牙人的狮子大开口却是十分不满,“我大清天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兼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雄霸东方,周围小国,无有不从,你弗郎机一个西洋小国,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