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558年的天变 >

第76部分

1558年的天变-第76部分

小说: 1558年的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当徐老弯见到了黄石的那些家畜圈之后,更是吃了大大的一惊,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品种的家畜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这老黄又不是搞什么立体养殖,居然在一个不足100平米的围栏里塞下了两百多头的大畜。

    “老黄,你这可不行啊。”刚才徐老弯和黄石把饲料都卸好货后,黄石就请徐老弯过来,向他请教如何喂食猪饲料。

    结果徐老弯一看那些猪摩肩擦踵的塞在小小的猪圈中,想把这个猪圈给它拱散都使不上劲,“老黄,你这样养猪太不科学了。”

    “怎么了。”

    “太挤了呀,你看看你这儿有多少头猪,这密度也太大了吧。”

    黄石连忙虚心地请教,“这多少大的地盘才算合适。”

    “你要知道养猪讲的是半径500米内不能养超过2000头,你自己换算一下就知道了。”徐老弯一边拆着饲料包,一边跟黄石说着。

    黄石在心里自己估算了一下,是有些小,不过现在这个围栏也只是临时过渡的,真不要太着急着改,倒是这个饲料该怎么喂,真正需要要向这个饲料专家请教一下。

    “老徐,因为我一个朋友的养殖场要拆迁了,他今天才临时把这些的家畜先寄存到我这儿,但是从傍晚到现在我也联系不上他人,我看这些猪饿得不行,才给你们公司打电话的。”

    “我就说怪不得老黄你对这些常识都不了解似的。”徐老弯按着数到的猪头数量,打开了好几包的饲料。

    “对了,老黄,你还得去找几个能作猪槽与料盆的东西,就是这样……”徐老弯怕黄石没有见过猪槽真正的样子,所以他还特地比划了一下样子。

    “这猪槽我见过的,我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黄石笑了起来,“我去找找。”前面他喂牛马羊的时候,都是直接把草料扔到了圈子里面,自然就忘记了猪吃饲料还得要有要有个槽。

    还好厂里还几根很粗的水管,黄石找到了之后把它们都剖开,临时充当几个猪槽与料盆,徐老弯接过去把那些猪槽放在圈栏前面,然后从袋里掏出了那些饲料放到料盆里,接着又吩咐黄石去取几桶水来,他要配制饲料了。

    “老黄,你要想养好猪,在养猪中多得收益,就是重在管理。我们这一行都说三分喂,七分管,管理得好,猪就长得快,管理不好,猪就长得慢,要想把猪养好,就要认真加强喂养。”徐老弯开始调制饲料的时候听到黄石向他请教科学养猪的问题,就起了个开头。

    见黄石在那边听得点头,徐老弯很高兴就接着说下去,“这养猪啊应当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定时定量,喂猪每天要规定一定的时间、一定数量和一定的次数。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得饱,睡得好,它长膘就快。”

    “也只这样,才能把猪的胃肠功能搞好,提高它们的食欲和消化率。小猪要定时喂四餐,催肥期定时喂三餐。猪的食欲,一般傍晚最盛,早晨其次,中午的时候最弱,在夏天这种趋向就更加明显了。”

    徐老弯用胳膊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这搅拌160斤饲料的工作还真是个体力活,特别在扛了饲料包之后,停了一下,徐老弯又接着说下去。

    “所以啊,我们在一日内每次的给料量可按下列大致比例分配,早晨要35%,中午是25%,到傍晚是40%,一般来说猪喂九成饱就可以了。如果喂得过饱,就会影响猪下一餐的食欲,造成食料过剩。”

    “等等老徐,你说的太快了,我一时也记不住,你等一下,我去找个笔记本记一下。”黄石没有想到注意点这么多,看样子在东洛岛搞科学养猪,还得配备有知识有文化的猪倌才成,不然自己转述的这些东西,他们可能一点都理解不了。

    “呵呵,不用那么麻烦的,你就随便记一下吧,明天,不,等今天你的朋友说不定就会联系你了。”

    黄石心说自己的那个“朋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不说明天,就是大后天也不会出现啊,这些事情还得自己亲力亲为,于是他就跑回办公室内找了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出来。

    “老徐,你重新和我说一遍吧,前面的我也没有听得太清楚。”

    “好,我就从头开始和你说一下……”徐老弯一边用水和饲料一边说,把刚才说的又重新说了一遍。

    “……早晨35%……中午25%……傍晚40%……”黄石一边复述着徐老弯的内容,一边借着厂区昏黄的路灯灯光,把这些内容都一一记录下来。

    “嗯,那我说第二点了。”徐老弯见黄石已经记完了第一点,就接着向下说。

    “第二点啊,要先精后青喂食,就是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并且要做到少放勤添,一般每餐分3次投料,让猪在半小时内吃完。猪不想吃时,就要给每头猪投喂0。5到1公斤的青饲料。”

    “你说的青饲料与精饲料是什么?”黄石曾经的时候有些好面子,别人说的话,他就是听了半明不白的,总觉得不意思再去问别人,怕别人会笑话自己见识少,所以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后面默默地自我研究,这样让他事倍功半走了很多的弯路。

    但是黄石现在也明白不是讲面子的时候,这个问题上就得不耻下问,不然一步错等会儿步步错,浪费了人力物力不说,还浪费了时间,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徐老弯想到黄石确实是第一次接触到养猪这行,所以他就简单的做了一个介绍,“精饲料啊,是指玉米、豆粕;粗饲料呢是指麦麸、牧草的干粉;而青饲料呢是指猪可食用的新鲜野草、青菜、山芋腾、水花生、水浮茹什么的。”

    “哦,老徐,那么这种的青饲料,我们割回来了后要不要清洗干净啊?”

    “一般是不用的,如果青饲料没有被污染过,那么一般不要洗,也不要切碎,让猪自己咬吃咀嚼,这样它就能把口水和青饲料充分混合,可以增加猪的食欲,让它们吃得饱、睡得好、长得快了。”

    “哦,这样啊。”黄石记得当年在老家的时候,好象那些小姑娘打完猪草回来,似乎都把它们铡刀铡碎了泡在大木盆里的,不过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记忆不准确了,既然现在要讲科学养猪,那还是多听听徐专家的意见。

    “是啊,就是这样了,对了,还有第三点呢,那个就更关键了。”徐老湾从槽里掏出一把饲料,拿近鼻子前面闻了闻,并且捏了捏了,感觉很满意,“看样子,我这个调制手艺没有荒废。”

    黄石见徐老湾没有向下讲,也没有催他,看他用一个塑料管做成的瓢从料盆舀起来一大勺的合好的饲料,倾斜着倒入猪槽中,并不时敲着猪槽吸引着那些猪的注意力。

    看那些猪撒欢地围在一起开始吃槽里的饲料,徐老弯又把其他饲料都倒入猪槽中后,这才又笑着向下说道,“第三点是生喂比熟喂好,生饲料营养全面,猪吃得少,长得快,省时间、省劳力、省燃料、省饲料。”

    “而把饲料煮熟喂就需要锅灶,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工和燃料,增加了养猪成本,而且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同时经高温处理后,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损失10%左右,如果煮得不好,还会亚硝酸盐中毒,造成猪群死亡,因此现在都必须改为生喂才行。”

    听到这儿黄石觉得很不错,这样省了一大半的事情。看黄石记得很认真,徐老弯就又多讲了一点,“最后一点就是,干湿喂比稀喂好,在饲养上养猪有干喂、稀喂和干湿喂三种方法。干喂,猪开始吃进饲料时要用很多的唾液浸湿饲料,对胃有损失。”

    “而稀喂看起来吃得很饱,其实吃进去的大部分是水,而水分过多,对猪的生理功能不利。。一是吃进胃内的饲料得不到相互摩擦,影响消化及吸收。二是饲料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排泄快,消化热能多,影响猪的生长。三是胃液唾液被冲淡,不能充分发挥酶的作用,不利于消化,降低了营养利用率。”

    “所以啊,新法养猪都采用把饲料浸泡软化干湿生喂,实践比较了三种喂养方法,我们认为干湿喂法最好,提前2-4小时浸泡饲料,饲料在未进入猪胃内之前就已争取了软化时间,猪吃饲料时饲料已软化可口,吃的饲料多,唾液、胃液能很好的起到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利用,使猪生长快,实践证明饲料浸泡软化后,能提高饲料效率,收益最大了。”

第137章 棍棒下的秩序() 
宋美玲一晓好觉直到帐外响起了牛角号声,才醒了过来,昨夜宋美玲可没有象小红所担心的那样痛苦,相反她对蒋家的覆灭有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感觉,只是那原因她从来都没有和别人说过,她一直埋藏在心里,原以为这辈子就只能浑浑噩噩的,哪知苍天终于开眼。

    “夫人,您醒了呀。”

    “嗯,红儿,你把那包袱里的头梳给我拿过来。”宋美玲摸了摸头,头发有散乱,都能相像得出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

    小红从那张小方桌里拉出了抽屉,把塞在里面的包袱拿出来放在桌面解开了,在中间翻找了几遍也没有看到头梳,最后连她自己的那个小包袱都看了一遍也都没有。

    “红儿,没有吗?”

    “是呀,夫人。”小红看包袱里面就只有几件衣裳,原先宋美玲藏在里面的金银珠宝的早被黄石给没收了,后面被人检查了好几遍才还给她们。

    “那算了,红儿,你把包袱结放回去吧。”宋美玲有些惆怅,自己这幅样子如何能见人。

    小红把包袱塞回去的时候,又看到那卷白纸,那纸很白很白,却卷成了厚厚的一卷,象白纱一样的轻柔,但是却不经捅,昨晚上她轻轻一捅就破了个洞,也许就是夫人说的那个宣纸,只是为什么裁减的如此短,连夫人也都想不明白。

    这时听到外面有人在叫喊什么,小红连忙把抽屉给关上了,“夫人,小的去外面听听是怎么回事。”

    “嗯,那你去吧。”宋美玲自己走到了那琉璃镜前,准备自己用手梳拢一下发髻。

    ……

    过了一会儿,那个帐篷的门帘又被“嘶啦啦”地掀开,宋美玲见是小红回来了,脸上有些兴奋,不禁有些奇怪,“红儿,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夫人,听那人说,是要我们到外面去按人头领取洗漱用的东西呢。”小红笑了起来,她早上起来也是很发愁的,现在不知道黄仙师是不是要把她们原先的那些用品给发还回来。

    宋美玲本来不想去的,只是在小红出去后再回报说,那个苏二小管事说每个人都得到场,否则领不到东西,所以她也只得在小红帮忙下稍作了整理,就掩上了帘门走出了帐篷。

    深秋的海风吹得身子透凉,还好刚才在小红的提醒下,宋美玲又在身上裹了几件,这出来后才好受些,她看见营地远处的空地上已经排了几支的队伍。

    “夫人,你看经哥儿他们也在前面呢。”

    宋美玲顺着小红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在那支女眷组成的队伍中,国经与国纬被他们的奶娘牵着小手,排在了前面,她想和小红走过去,哪知立刻就被队伍旁边的一个光头给拦住了。

    “你们到最后面去排队。”那个光头用手里的塑胶棍子指了指队伍的后面。

    小红只得扶着宋美玲走到了队伍最后那儿,有些相熟的仆妇见是宋美玲,就围了上来请安的请安,问好的问好,这排好的队伍一下子就乱了。

    这还没有寒喧两句,就听得前面那个光头又在喊,“你们是不是皮痒了,又想吃棍子是不是,还不赶快给我排好队。”

    众人连忙站好队,有人偷偷的和小红说,那些光头们别看他们的那些棍子有些软,但是一旦抽在身上的可疼了,转眼就是一条红印出来。这虽然又重新排好了队,但是宋美玲她们两个人却被这几个相熟的簇拥到了前面的位置。

    结果就又看到那个光头拎着棍子过来了,用棍子指了指她们,“你们刚才是怎么排队的,给我按原来的顺序给我重新排好了。”

    接着又直接用那个棍子指着宋美玲,那棍子差点就点到她的鼻子上,“你们两个怎么回事,插什么队,就连我们黄长官排队的时候从来都不插队,你们还敢插,下次要再这样,我就不是这么的好脾气了。”

    宋美玲羞愤地满脸涨红,这四五年来还没有人这么指着自己的脸骂的,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她只能低着头拉着小红灰溜溜地排到了最后,那光头见了也不为己甚,见这边又排好了队,就双手叉在身后走回前面去了。

    ……

    过了一会儿,宋美玲感觉没有什么人的目光再落在自己身上,心里这才好受一些,方才重新抬起了头,见前面仆妇正在嘀咕,便支起耳朵听她们在讲什么。

    “那个卷纸啊,真是好用……”

    “是啊,这天上的神仙连这个……”

    听了一会儿宋美玲这才明白,原来昨天那桌子抽屉中的“宣纸”居然是用来方便的,她与小红两人面面相觑,那个吴小哥也太忘性了,居然这个都忘记提了。

    昨天晚上人家那几个大帐篷中的众人都有被告知,这“卷纸”就是专门拿来大解拭腚用的,害得自己两人都憋了好久,还寻思着等会儿要去找些小木棍什么的当厕筹。

    当然不是吴南海忘记了,只是他当着面前这两个“千娇百媚”的女子,他觉得那个话还真难说得出口,他比较年青,这些长得好看的女子他总觉得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怕是说了那个词会唐突了佳人一般。

    可惜他的良苦用心却不被宋美玲她们两人所知,宋美玲与小红再接着听下去,感到很奇怪的是这些仆妇她们都没有提到“琉璃镜”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她们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或许就只有她们的小帐篷中才有不成。

    又等了一会儿,就见到一些穿着花花绿绿衣裳的光头汉子,从一个大帐篷中端出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出来,这么来回了几次之后,就听见前面站着的那个苏二在喊,“现在开始分发东西了,你们一个一个慢慢的上前来,后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